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心灵鸡汤 > 心灵鸡汤第82部分阅读

心灵鸡汤第82部分阅读

己所估计的要高得多。

    ——歌德

    约翰格利夫韦蒂尼对于首次钓鱼旅行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刚刚发生在昨天一般。在约翰的一生中,尽管有过许多令人兴奋的时候,然而,从来没有哪一次能够与约翰头一回从叔叔手里接过鱼竿,跟着他穿过树林,在潮湿的草滩上,艰难跋涉的那次经历相比。

    记得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温煦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在地上投下了长长的阴影,使他们觉得格外凉爽惬意。一路上,树叶苍翠欲滴,十分悦目;花儿鲜艳可爱,芬芳醉人;鸟儿们叽叽喳喳,欢叫不已。多年的垂钓经历使叔叔深知何处的小鱼最多,他特意将约翰安排在最有利的位置上。约翰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鱼线,宛若青蛙跳动似地在水面疾速地抖动鱼钩上的诱饵,眼巴巴地等候鱼儿前来叮食。过了好一阵子也没有什么动静,约翰不免大为失望。

    “再试试看。”叔叔鼓励道。

    忽然,诱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回好啦,”约翰暗忖,“总算来了一条鱼!”他赶紧猛地一拉鱼竿,不料竟扯出一团水草……约翰一次又一次地挥动发酸的手臂把鱼线抛扔出去,但提出水面时却总是空空如也。

    约翰望着叔叔,脸上lou出恳求的神色。“再试一遍,”他若无其事地说,“钓鱼的人得有耐心才行。”

    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拽约翰的鱼线,瞬间就把它拖入了深水之中。约翰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爱的小鱼在璀璨的阳光下活蹦乱跳。

    “叔叔!”约翰转过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到了一条!”

    “还没有哩。”叔叔慢条斯理地说。他的话音未落,只见那条惊恐万分的小鱼鳞光一闪,便箭一般地射向了河心。鱼线上的鱼钩不见了。约翰功亏一篑,眼看就快到手的捕获物又失去了。

    约翰感到十分伤心,满脸沮丧地一屁股坐在草滩上。叔叔重新替约翰缚上鱼钩,安上诱饵,又把鱼竿塞到他手里,叫他再碰一碰运气。“记住,小家伙,”他微笑着,意味深长地说,“在将鱼儿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住了鱼。我曾不止一次看见大人们在很多场合下像你这样,结果干了蠢事。事情办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毋需自夸,这不是明摆着的么?”

    打这以后,每当约翰听到人们为一件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回忆起叔叔那一席格言警语般的忠告:“在将鱼儿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住了鱼。”

    “谦受益,满招损”是自古以来的真理。在取得成就之前或者之后,我们都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如果千方百计地炫耀自己,最终只会走向失败。

    乞丐让我富足

    与人交往,待人以至诚,才能换取真挚的友谊。

    ——卡耐基

    前一阵子,艾达有幸访问了越南的胡志明市。那些天,在她下榻的那家饭店外常常出现一个小女孩。她守候在门口,拄着一根拐杖,频频将手伸向进进出出的人。她是个乞丐。每次遇见她的时候,艾达都会握住她伸过来的小手,用当地话跟她打一声招呼,冲她笑笑。在访问的最后一天,艾达莫名其妙地被困在了饭店门前街道上的车流中。之前她得到的忠告是,穿行马路时,直接从车水马龙中穿过去,不必东瞧西看,来往奔驰的车辆自然会给路人让道。但这一次,面对熙攘的车流,她却有些手足无措。正当她踯躅不前的时候,一只手忽然搭在了她的胳膊上。低头一看,是那个小乞丐,正笑吟吟地抬头看着艾达。她朝街对面点点头,意思是要带她过街。随后,她领着她,她们一块儿在乱哄哄的路上缓缓穿行,她不停地催她往前走。

    到了路中央,艾达忍不住又瞧了瞧她,不由得叫出声来:“你笑得真是好看!”看得出来,她不懂英语,但显然从语气中体会到了她的意思,因为她蓦地伸出双手紧紧拥抱了她一下,当时她们身旁是络绎不绝的车流。她们俩继续小心翼翼地往前躲避着走,终于有惊无险地来到了人行便道。她勾住艾达的脖颈往下拽,一左一右亲了两下她的脸,然后一瘸一拐地走了,还不忘回头冲她招招小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自始至终,艾达没有给过她一分钱。

    她只是面带着微笑,真诚地看待那些ko乞讨为生的人,而不是给她们鄙夷的一瞥。当那只祈求的手伸过来的时候,她只是紧紧地握了一会儿,并且学着用当地语言向人家问候了一声。所有这些都是小事,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但这又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无论是对你自己还是对他人来说。就像德雷莎修女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做不了大的善事,你可以做那些细小的,带着伟大的爱去做。”

    艾达到印度旅行时,曾见到一个失去双腿的人坐在马路边。当时她刚看完一个街头舞蹈家的表演,正要返回住处,手头的录音机正播放刚录下的音乐。这个命运的不幸儿的微笑把她吸引了过去,他们开始高兴地交谈着,用的是那种旅行者浪迹天涯时常用的手势和笑声。艾达给他演示录音机如何播放。他怂恿她将小机器给他。艾达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他仔细地察看手中的玩意儿,然后放声歌唱,是首动听的民歌。哦,她明白了,他是想把这歌声录下来,好让艾达带回家,作为这次见面的一份礼物。

    几分钟前,大家还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只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成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互相交换姓名时,他的眼睛熠熠闪光。这段情谊非常短暂,但很真挚,它正应了北欧的一句谚语:“人人心中都有一位国王。去跟这位国王倾谈,国王就会现身。”与这些普通人的交往,让艾达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没有人是无价值的——人人都是一座宝藏,值得你花一番工夫去挖掘。

    在日常生活中,和这些再平凡不过的人打交道,所获得的东西远远超越了金钱的价值,因为我们的人生会因此而变得愈加充实。

    ┃┃

    ┃┃

    ┃bsp;   ┃┃

    【……别给心灵上锁(1) ----网文字更新最快……】!!

    别给心灵上锁(2)

    拥抱心灵

    人就像藤萝,它的生存ko别人的东西支持,他拥抱别人,就从拥抱中得到了力量。

    ——亚摩斯

    去年,邦妮参加辅导儿童读写的志愿活动时,认识了四年级的小学生迈克。他“骨瘦如柴”,才10岁就总喜欢模仿“硬汉”的形象,让她感觉他身上总有一股怒气。

    迈克不愿读书,总是板着脸把书“砰”地扔到桌上。他不但写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而且字迹潦草难辨。有时还会冷不丁地冒出些脏话来。邦妮想尽办法鼓励他,总是在他取得一点进步时表扬他,或是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对他的赞赏。

    一次,迈克写了一篇小故事,紧接着又顺利通过了测验。这样,他就获得了从礼品柜里挑选一样礼物的机会。迈克挑选完礼物回到座位时,邦妮表扬他学习刻苦,为这份礼物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邦妮对他说:“迈克,你非常努力,做得很好,我真的想拥抱你!”

    迈克默不做声地摆弄着手中的玩具,然而就在同学们快要回到教室的一刹那,他忽然伸出手臂紧紧地抱了邦妮一下,又很快地跑开了。不管怎样,她拥抱了迈克,这是她早已有的念头。

    在他们相处的几个月里,迈克成了班上的模范生。他的眼睛总是炯炯有神,功课对他来说轻而易举,每次课后他总要和她拥抱一下。渐渐地,邦妮发现他眼神里的怒气消退了。

    志愿活动结束时,邦妮送了一件礼物给迈克。

    “我会想你的。”她说。这是真心话。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像迈克这样让她留恋,虽然他长得瘦骨嶙峋,而且总穿着肮脏的牛仔裤和一件黑色的t恤。

    “我也会想你的,和你在一起我真的很快乐。”迈克回答她。最后他们俩又相互拥抱,这是最后一次拥抱。然后他走回教室,冲她挥了挥手。五年级以上的学生就不再有这样的读写辅导,所以邦妮不知道是否还能再看见他了。

    邦妮明白,他们在一起的短暂时光不会解决他的所有问题,但是他的每一点进步和他目光中的希望让她懂得,自己对迈克的拥抱改变了他幼小的心灵,也改变了他的世界。

    懂得少年的志趣,调整好他发自心灵的乐声,这是一种伟大的教育艺术。如果你能以自己的心去感觉另一个人的心脏的跳动,那么你就能够掌握这门教育艺术。

    走出心灵的监狱

    对于所受的伤害,宽恕比复仇更高尚,鄙视比雪耻更有气派。

    ——富兰克林

    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被捕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

    罗本岛上布满岩石,到处是海豹、蛇和其他动物。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白天打石头,将采石场的大石块碎成石料。他有时要下到冰冷的海水里捞海带,有时干采石灰的活儿——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在一个很大的石灰石场里,用尖镐和铁锹挖石灰石。因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看守就有3人。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他。

    谁也没有想到,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他在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后,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他依次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他深感荣幸,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在罗本岛监狱看守他的3名狱警也能到场。随即他邀请他们起身,并把他们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宽容精神,令那些残酷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狱中生活使他学会了控制情绪,因此才活了下来。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也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常常源自痛苦与磨难,必须通过极强的毅力来训练。

    获释当天,他的心清平静:“当我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怨怨相报何时了?如果一味地充满了对他人的仇恨,不但使他人生活于痛苦之中,自己的心灵也无法得到解拖。

    抵御恭维

    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拖妄念并使自己摆拖虚荣心的人更加幸福。

    ──拉美特利

    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汉德森来到一家小百货店买羊皮手套。据说,那里的手套样式精美,价钱公道。

    店里有位非常漂亮的小姐,递给汉德森一副蓝手套。汉德森不想要蓝的。她却说,像他这种手戴上蓝手套才好看呢。

    这一说,汉德森就动了心。他偷偷看了一下手,也不知怎么的,看起来倒果当好看。汉德森左手戴上手套试试,脸上有点发烧。一看就知道尺寸太小,戴不上。

    “啊,正好!”她说道。

    汉德森听了顿时心花怒放,其实心里明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他用力一拉。可真叫人扫兴,竟没戴上。

    “哟!我瞧您戴惯了羊皮手套!”她微笑着说,“不像有些先生戴这手套就是笨手笨脚的。”

    汉德森万万没有料到竟有这么一句恭维话。他只知道怎么戴好羊皮手套。汉德森再使下劲,不料手套从拇指根部一直裂到掌心去了——他还拼命想遮掩裂缝。她却一味大灌迷汤,汉德森的心也索横到底,宁死也要识抬举。

    “哟,您真有经验!”(手背上开口了)

    “这副手套对您正合适——您的手真细巧——万一绷坏,您不必付钱。”(当中横里也裂开了)

    “我一眼就能看出哪位先生会戴羊皮手套。这样戴真大方,只有老资格才这样戴。”(这双手套的全部后卫都“溜”了,指节那儿的羊皮也裂穿了,一双手套只剩下叫人看了好不伤心的一堆破烂。)

    汉德森的头上给戴了十七八顶高帽子,没脸声张,不敢把手套扔在这天仙的纤手里。

    汉德森浑身辣的,又是好气,又是狼狈,可心里还是有些高兴。他似乎很开心地说:“这双手套倒正好,恰巧合手。我喜欢合手的手套。不,不要紧,夫人,不要紧,还有一只手套,我到街上去戴。店里头真热。”

    店里是热。汉德森从来没有到过这么热的地方。他付了账,好不潇洒地鞠了一躬,走出店堂,这时好像觉得这女人眼里略带几分讥笑。等到了街上,回头一望,只见她不知为什么只管哈哈大笑。

    汉德森有苦难言地戴着这堆破烂,走过这条街,然后,将那丢人现眼的羊皮手套扔进了垃圾堆。

    天花乱坠下把自己出卖了,明知被人牵着鼻子走了一大圈还心甘情愿,真是可笑又可怜。为什么不当即立断斩掉那根绳子,让自己活得洒拖自由些呢?

    满足愿望的音响

    虚荣促使我们装扮成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以赢得别人的赞许。

    ——菲尔丁

    本尼特上了出租车。司机问了他要去的地方,然后看了一眼本尼特上车前就放进车里的盒子。

    “年轻的朋友,你那个盒子里装的什么东西呀?”司机问道,他看上去有40~50岁的样子。

    “音响。”本尼特带着几分骄傲地回答。

    “看起来不太像音响……你多少钱买的?”

    本尼特感觉有点不大舒服了,他试探着回答:“大概450美元。”

    “噢!”司机的口气带着些瞧不起的味道。

    本尼特觉得这个小音响完全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也不愿意让这个人破坏自己购物成功的喜悦。他问道:“那么你认为应该买什么样的音响呢?”

    “嗯,”出租司机以高人一等的口吻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他仔细地讲了他放在租来的商品楼中的音响系统,本尼特在车上坐了20分钟,他讲了整整一路。

    他讲的内容充满了专业术语。最后,本尼特问他为什么要购买集人类高科技之大成的音响系统呢?因为实际上他根本就不能把音量调大,否则他住的整个楼都可能会被震倒。

    “我做得很聪明,”他说道,“我把我住的房间做了隔音处理。”随后,本尼特又被淹在他的唾沫星子里了,一直到车停下来。

    下车的时候,本尼特终于可以问他问题了:“顺便问一句,你的音响系统一共花了多少钱呢?”

    “噢,它可不便宜!花了我19万美元。”他骄傲地回答。

    本尼特又问:“你还打算开多长时间的出租车呢?”

    “一直开下去,我没钱投资,挣的钱也不够养老……”

    明明承受不起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明明知道用处不大却还是要自己拥有,明明不懂却还是要装懂,这样的生活累不累?人生最大的悲哀不过如此吧!

    ┃┃

    ┃┃

    ┃bsp;   ┃┃

    【……别给心灵上锁(2) ----网文字更新最快……】!!

    别给心灵上锁(3)

    情愿代你去死

    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富兰克林

    古希腊,有一个叫皮西厄斯的年轻人,触犯了暴君奥尼修斯。他被推进了监狱,即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