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妻乃上将军 > 妻乃上将军第190部分阅读

妻乃上将军第190部分阅读

怎么说,弘武二十三年殿试最出彩的,绝对是谢安这位殿试之后便任职大狱寺少卿的人物。

    “……”严玄哑口无言,对那件事不了解的他,误以为谢安说的第一名就是状元,心下暗暗震惊,同时也终于明白过来,何以年纪轻轻的谢安。竟然能拥有着如此的高位。

    咬了咬牙,严玄本着破罐破摔的想法,沉声说道,“下官好歹也是一郡副职,在京师吏部本署留有备录,要将下官革职,需经吏部……”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谢安给打断了。

    “你可真是老糊涂了!”打断了严玄的话,谢安冷笑说道,“你以为。你江夏府前任知府只是因为暗中勾结太平军而被免职?而你,自忖与太平军没有丝毫勾结之事。便能对本府出言不逊、倚老卖老?——实话告诉你,本府此来江南,天子授予本府可随时任免州、郡、县一概外官的权柄,本府看谁不顺眼,随时可以任免!明白了么?”

    满堂哗然,那严玄更是目瞪口呆,或许江夏府的这些官吏。真以为只要他们没勾结太平军,谢安这位来自京师的大官便不能将他们怎么样。

    “周涉!”谢安沉声说道。

    “下官在!”难掩心中的震惊、喜悦与感激,周涉拱了拱手。毕竟谢安方才此举,也算是替他出头,替他震慑堂内这帮原本官职远远在他之上官员。

    “本府眼下要去夏口,郡丞的位置,你自己挑人吧,只要对我大周忠诚,对天子忠诚,哪怕是微末官吏,只要有才能,不成问题!”

    “是!下官明白了!”

    “……”冷冷瞥了一眼堂内那些惊若寒蝉的官员,谢安轻哼一声,沉声说道,“走!去夏口!”

    “是!”那一干大梁军将领幸灾乐祸地瞥了一眼那些官员。

    可能是因为这件事吧,谢安在出兵前往夏口的途中,心情一直未见好转。

    “老爷还在生气么?”在主帅战车上,秦可儿不知有些有些忧心于谢安紧皱的双眉。

    “一帮混账东西!”谢安低声骂了一句。

    似乎听到了这句话,骑着马并行于战车的大梁军将领王淮笑了笑,说道,“大人也莫要见怪,世人有几个不想升官的?”

    谢安闻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事实上,他一开始倒确实有心要提拔那个严玄的,只是对方实在叫他失望,连江夏的兵船皆已开赴夏口这种紧要的事也不知道告诉他谢安,远不如那个周涉有见地。

    叹了口气谢安正要说话,却见王淮身旁骑马而行的苟贡淡淡说道,“话虽如此,可是在眼下这种局势下,不知当以大局为重,勾心斗角,那就是他们的不对了……明知大人心忧夏口的太平军,还来分散大人的精力……”说话时,他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谢安身旁的秦可儿。

    想比前些日子,苟贡对秦可儿的恶意减少了许多,或许他也从秦可儿望向谢安的目光中看出了什么,但是呢,对于谢安这般痴迷秦可儿,他依然还是有些芥蒂,毕竟在他看来,谢安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太平军,而不是论儿女私情。

    又不是我勾引他……

    察觉到苟贡有指桑骂槐意思的秦可儿心下暗暗嘀咕一句,不过对于苟贡看向她的目光中少了几分杀意与警惕,她倒是颇为惊讶与意外。

    咦?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看出了些什么?

    不知为何,秦可儿不禁有些惊慌,仿佛她如今越来越依赖谢安的小秘密被苟贡看穿了似的,有些畏惧地偎依在谢安怀中。

    这个女人,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明明前些日子看向大人的目光中还带着浓浓恨意,怎么这会儿……

    一直注意着秦可儿的苟贡实在有些想不通,毕竟他确实从秦可儿的目光中瞧出了情意,这也是他逐步放松了对秦可儿的监视的原因,虽然他实在弄不明白,秦可儿是怎么才会变成眼下这样。

    不过既然此女眼中已没有那份恨意,苟贡倒也不在意她跟谢安如何如何,毕竟他可不是漠飞,不会去刻意监视谢安与其他女人私下如何,回去禀告长孙湘雨那位二夫人。

    不得不说,每当想到已彻底甘心沦落为二夫人长孙湘雨爪牙的三弟漠飞与四弟钱喜,苟贡实在有些头疼。虽说他一样算是谢安的爪牙心腹,可关键在于,好歹谢安是男人,是谢府一家之主,苟贡效忠他这不算什么,而漠飞与钱喜竟然被谢安府上的二夫人长孙湘雨牢牢控制在手,这算什么?

    苟贡暗自摇了摇头,将那个无可奈何的想法抛之脑后,正色说道,“对了,大人,卑职以为,那刘晴多半也已算到我军会往夏口去,但愿那个女人还不至于在我军抵达夏口之前逃往对岸……”

    “此事本府倒不担忧,有漠飞在呢!相比之下……”长长吐了口气,谢安苦笑说道,“相比之下,本府更加希望,漠飞还没有将那些兵船都给凿沉……”

    梁乘、王淮、苟贡等人对视一眼,苦笑连连。

    毕竟无论是谢安还是他们,早前都以为江夏会有兵船可用,谁知道刘晴早已将江夏的兵船开赴了夏口。

    若是漠飞当真凿沉了夏口的兵船,那非但意味着太平军与大梁军都无法借助舟船渡江,更意味着,太平军与大梁军这两支军队,势必会在夏口展开最终的恶战。

    困兽尚有反扑之时,背水一战的太平军,其凶狠那可远非平日里可比。(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lwen2)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lwen2阅读。)

    第五十八章 战或不战?

    ——八月二十二日,夏口——

    刘晴很清楚眼下的谢安肯定是率领着军队火速朝夏口赶来,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她提前一步叫江夏的内细将战船都开到了夏口,只要谢安还打算着渡江支援八贤王[李贤],那么势必要从她手中夺回战船。

    说起来确实有些好笑,在刘晴与谢安对峙的这一个多月里,战况并没有彻底倒向任何一方,而是刘晴与谢安分别先后领导着某段时期的主动权。

    谢安胜在怪招连连、胜在麾下大梁军精锐、胜在有秦可儿暗中相助,而刘晴则胜在她对荆、扬等地的地形环境相当了解,胜在她太平军早已渗透进入大周在江南的官府府衙,可以方便刘晴假借朝廷的名义,反过来为难谢安,就跟预先调走了江夏兵船的这件事一样。

    可以说,两人各有优势,因此,这一个月来的战况十分胶着,大梁军牺牲了两万人,太平军也牺牲了两万人,在人数上持平谁也不吃亏。

    或许有人认为,刘晴用两万装备与训练完全无法比拟大梁军的太平军士卒,换取了两万大梁军将士性命,这已无法仅仅用占便宜三字来形容,简直是妙策连连。

    确实,在兵力的损失程度上,刘晴确实要稍稍占点便宜,但是从大局来说,刘晴却依然位处下风。

    早前谢安有八万大梁军,而她只有五万太平军,如今谢安依然还有六万兵力,而她却只剩下三万,细细一算,绝非是刘晴占据主动,相反地,她在兵力上的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从大局来说,刘晴始终处于不利的下风,逐渐被谢安逼到了夏口这个死角。

    倘若刘晴无法顺利乘船渡江。那么迎接太平军的,便只有全军覆没,毕竟仅仅只有三万兵力的太平军,根本不是六万大梁军的对手。

    不得不说,谢安先前用故弄玄虚之计算计了刘晴几回,让她的兵力削减了一万三千有余,此事确实严重影响到了太平军的赢面,毫不客气地说。只要接下来谢安不犯浑,不犯下重大的失误,他便不可能会输,因为他已立于不败之地。

    而比起大梁军来说,太平军的情况显然要糟糕地多,毕竟六万大梁军依然有着全歼他们三万太平军士卒的能力,不出意外的话,刘晴已失去了战胜谢安的机会,早在她被谢安故弄玄虚之计蒙蔽,六战六败失去了一万三千兵力时。

    而至于眼下。刘晴唯一能做的便是尽量保存兵力,撤到江对岸去。撤到荆州境内去。

    或许有人会觉得,夏口不是还屯扎有太平军一支近万人的兵力么?由[六神将]剩下两位中的其中一位所率领,难道这样也无法打赢谢安?

    但是要知道,在刘晴增加了兵力的同时,谢安手中可用的兵力也愈发多了,早前他便收了彭泽郡军丞张益所率领的四千彭泽兵,在拿下江夏后又多添了万余、甚至达到两万的江夏兵。因此,刘晴若是想要借助新添的万余兵力与谢安死磕,不可否认她的赢面实在太小。毕竟刘晴充其量只是一名谋士、军师。她的才能在两军正面战场上所能体现的作用实在很小。

    记得想当初,似长孙湘雨那般用兵如神的军师,在战场上照样被[一人军]陈蓦逼得险些步入绝境,明明是可以集中兵力优先狙杀陈蓦的绝对有利局势,却被陈蓦硬是凭借个人的勇武打开了局面,最后若不是梁丘舞率领五千东军士卒日夜兼程赶到,或许她与谢安这对日后的夫妻,会像吴邦与吕帆一样,被陈蓦斩杀于战场。

    真刀真枪的战场,永远是武将展现其勇武无双实力的舞台,绝非是通过巧妙的计谋便已足够牢牢控制局势的。

    而这一点,刘晴也很清楚,因此,哪怕是多了[六神将之玉衡神将]齐植的那近万精锐,刘晴还是没有把握稳赢谢安,除非她所暗暗倾慕的那个男人眼下就在军中,那位被称呼[一人成军]的无双猛将,陈蓦。

    不得不说,眼下的刘晴很是后悔将陈蓦派往了荆州协助[三王]对付[八贤王]李贤,毕竟那个时候的她,万万想不到她竟然会被谢安逼到这种地步。

    尽管她口口声声称谢安只不过是在兵力上占便宜,但是呢,她也清楚这只是她用来稳定军心的话,在她看来,谢安就算率领一支与太平军无论是训练程度还是装备程度都持平的军队,她也不见得能战胜谢安,毕竟后者实在是太谨慎了,一位不贪小利的敌军主帅,绝对不是任何一个崇尚计谋制敌的将军或者谋士想遇到的。

    甚至于,刘晴还暗暗庆幸谢安麾下的那是训练与装备都超过太平军一大截的大梁军,因为若不是看在双方士卒的战斗力存在着巨大差距的情况下,谢安根本不会发动那次夜袭,也不会叫大梁军骑将冯何率骑兵追击太平军,最终却因为冯何的冒进而全军覆没。

    可以说,刘晴之所以能设计诛灭了谢安两万骑兵,完全建立在谢安觉得依靠大梁军的实力能够歼灭太平军的这份信心上,建立在他麾下的将士是训练有素、装备优良的大梁军的情况下,否则,刘晴根本没有获取这个辉煌战果的机会。

    当然了,倘若当真如此的话,谢安与刘晴此刻恐怕还在湖口对峙,若是没有第三股势力插足,恐怕僵持个一两年都未见得能分出胜败。

    只能说,世事往往福祸相依,无法明确预料。

    “……眼下的情况就是这样,谢安抵达江夏后,势必会察觉到江夏的战船已被我预先调到了夏口,因此,他必定会日夜兼程赶来,以免我军逃到江对岸。”在夏口港内军营帅帐,刘晴总结了她先前那番话的大致意思。

    帐内,依旧还是那些人,只不过这回,多了一位居于[六神将]之位太平军将领,[玉衡神将]齐植。

    在[天玑神将]卫绉暗自打量下。[玉衡神将]齐植笑了笑,抱拳说道,“公主殿下行事果然高明!——末将此前还纳闷呢,何以公主殿下无缘无故将江夏的战船开到夏口,原来如此……”

    撇开太平军将领徐乐这个莽夫外,其余将领陆陆续续明白了齐植的意思。毕竟刘晴早在湖口时便算到谢安必定会选择优先拿下江夏等大郡,因此提前一步将江夏的兵船开到夏口,做最坏的打算。

    而事实证明。刘晴的预料果然不差,谢安果然是去了江夏,见此,她便放弃了江夏,直接率兵前往夏口,争取到了整整两日的时间,这使得原本在日程上领先太平军一日的大梁军,因为江夏的关系又落后于太平军一日,这份高瞻远瞩,绝非是常人所有。

    这就叫未雨绸缪。未算胜、先算败,虽说刘晴还不如长孙湘雨成熟。但是亦渐渐展露她在才智上的超乎常人,再给她几年时间,或许她就会变成像长孙湘雨那样可怕的对手。

    “不过末将有一点不解,”抱了抱拳,齐植继续说道,“公主殿下三万兵,再加上末将一万兵。我军仍有四万之数,未尝没有与大梁军一较高下之力,何以战也不战。公主殿下便想着要退兵呢?——末将以为,夏口或许是我军扭转不利战局的绝佳机会呢!”

    刘晴闻言一愣,抬手说道,“[玉衡神将]请细说!”

    “是!”恭敬地抱了抱拳,齐植沉声说道,“二十年前,在芜湖,我军数万将士被周国[东镇侯]梁丘敬率东军[神武营]逼到湖边……杨峪兄应该知情吧?”

    环抱刀鞘站在帐口内侧附近的杨峪闻言长长吐了口气,闭着眼睛似乎在回想着那日的惨状。

    不错,陈蓦最初的副将、如今担任刘晴亲兵统领、天府军主帅的杨峪,那是经历过初代太平军芜湖一战的元老,是当时侥幸逃生的人之一,尽管那时候他还很小,仅仅只有不到八、九岁。

    这也正是太平军第三代副帅伍衡虽然恼怒杨峪频频跟他作对,却不好直接跟他撕破脸皮的原因之一,并非是杨峪拥有着强大的武力,更因为,他是初代太平军硕果仅存的老人,尽管他今年也就只有三十岁左右。

    二十年前,由于初代太平军主帅薛仁判断失误,误以为当时近十万的太平军能够抵挡住周国军队的报复,因此内应外合谋取了金陵,以至于彻底惹恼了当时正准备在冀京召开庆典、打算歌颂一下自己战功赫赫远超任何一位先皇的大周皇帝李暨,因此为江南长达二十余年的战乱拉开了序幕。

    金陵城破,伊伊与枯羊的父亲,南唐旧臣公羊沛战死城楼,满门遭屠。

    芜湖一战,薛仁亦被梁丘舞的父亲[东镇侯]梁丘敬于阵上斩杀,并且,大批的太平军将士被勇猛的东军骑兵逼得跳入芜湖逃生。

    当时惊慌失措的太平军哪里还顾及得到当时正值初冬,结果,数万太平军士卒被溺死、冻毙在湖中,江面到处都是浮尸,而杨峪的父亲、兄长,皆在那一战丧生于芜湖湖底,成为了湖中鱼虾的食饵。

    哪怕是事隔二十年,杨峪此刻想起来,依然是遍体生寒。

    “你想表述什么?齐植!”杨峪的面色阴沉地可怕,看得出来,他此刻的心情极其恶劣。

    似乎是注意到了杨峪的面色,齐植微微一愣,解释说道,“杨峪兄误会了,齐某只是想提醒公主殿下,我军眼下的处境,与二十年前初代太平军相似,但是呢,对过的周军主帅,却非是[东镇侯]梁丘敬,而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再者,此人麾下的大梁军,虽说也算训练有素,但总归不如[冀京四镇]的东军[神武营]!”

    “背水一战?”刘晴仿佛是听出了齐植言外之意。

    “不错!背水一战!”微吸一口气,齐植沉声说道,“芜湖一战战败之耻,我军将士人人皆知,如今我军背对长江,情况恶劣与当年如出一辙,只要运作巧妙,未尝没有反扑之力!”

    刘晴闻言低头深思,她知道齐植想说什么。无非是向麾下将士表明,他们已退无可退,若不死战,便只有与二十年前那样,被周军驱赶入江。

    记得当年芜湖溺死、冻毙数万太平军,江南人人皆知,不可能刘晴麾下的将士不清楚,如果谢安逼得紧的话。刘晴确实觉得可以谋划一下,毕竟人在九死一生情况下所展现出来的凶狠,那是远远超过平日里的。

    更重要的是,二十年前芜湖一战,太平军方面并没有什么可被称之为猛将的人物,而周军那边,却有一位出身虎将世家的[东镇侯]梁丘敬。因此,当初代太平军主帅薛仁被梁丘敬所斩后,太平军便全盘奔溃了,再没有人能够领导幸存的太平军士卒。

    倘若当时周军领兵的并非是梁丘敬那位猛将。或者当时太平军便有陈蓦这位天下无双的猛将,那么。初代太平军绝对不会败地那么凄惨。

    当然了,这种事刘晴也只能在心中幻想一下罢了,毕竟说到底陈蓦原名可是梁丘皓,可是梁丘家的嫡子,论起辈分,他还得管[东镇侯]梁丘敬叫一声叔叔。再者,当年芜湖一战爆发的时候。当他这位叔叔奉命掩杀太平军时,年仅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