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237章 张勋进京

237章 张勋进京

控制了北京的城防, 至此北京对于张勋来说,已经没有任何防御可言。

    天上繁星点点, 远远的一两道狼嚎声传来。 以往除了月色,放眼望去是逐渐漆黑的夜,此时的草原上, 过个一段路,却可以看到几处灯光闪耀的小乡村。 蒙人大多数仍然习惯住帐篷, 不过来到草原上的汉人却将自己定居的文化带了过来。

    嗞嗞… 被架起来烤得金黄的全羊在老牧民的旋转下不时滴下一两滴香气扑鼻的油脂。

    烤好后,秦宇用匕首割下来一小块羊肉嘴里咬了几下后吞了下去, 笑着道,“这吃东西还是得应景行, 有些场合吃起东西来胃口就是好些, 烤全羊我吃过几次好吃的, 有一次还是前朝的时候, 奉了总督的命令前往洮南剿匪, 后来也吃过一两次。 再后面去了奉天城之后吃, 虽然做法也差不多,不过嚼在嘴里怎么都像少了点味一样。”

    “前朝? 说不定这会又要改朝换代了呢。”何明几个探矿师虽然常年累月都在野外奔波, 勘测东北地面的矿藏, 但对民国的时事也非常关心,一有机会便要了解一下,这段时间, 张勋越发明显的意图让何明这些地质研究者也十分不安。

    “跳梁小丑罢了,当初袁大总统想搞帝制都没搞成, 张勋一个小角色不过是自讨苦吃,这折事长久不了的。 对了, 霍林河那边的煤矿勘测得怎么样了, 听说规模不小。”

    这次秦宇西巡,便是来视察一下通辽这个新兴的草原城市, 当然, 通辽被勘测出来的丰富矿藏, 也是秦宇极感兴趣的东西之一, 原本听说赤峰那边找到了个大型煤矿, 结果是一桩乌龙, 为了这件事,许华清还将负责那边事务的杜明哲骂了个狗血淋头,不过东边不亮西边亮, 通辽这些丰富的矿藏也让秦宇起了极大的兴趣。

    “确实不小,预计保有含量100万万吨左右,煤层很浅, 便于露天开采, 煤的储量数倍于抚顺煤矿,并且质量也并不逊色于抚顺煤矿。” 说到霍林河煤矿, 何明一脸兴奋,“ 中华地大物博, 此言当真不虚,单是一个抚顺煤矿每年产生的效益便高达数百万元, 若是将霍林河煤矿彻底开采出来。其经济价值,以及发挥的作用, 对于东北来说,至关重要, 可作为东北最主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100万万吨。” 秦宇也因为这个数字吃惊到了, 抚顺煤矿产出的煤基本上都运往日本本土, 东北工业基础发展之后, 煤将做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能源,发电,工业。 平时生活所需等等。 吉林。黑龙江两省在裁剪大量各种繁重的税捐,杂捐之后, 省年财政收入也就五六百万上下, 这样一个煤矿若是运用起来。所产生的盈利还将超过这个数。所付出的成本仅仅是采买一些挖煤的设备,招聘一些挖煤的工人, 同时可带动上万人的就业岗位。 若是算上发展煤化工带动的企业, 创造的就业岗位则数以万计。

    “除了煤矿之外, 学生等人还陆续在通辽境内发现了铁锌铜钨等矿十余处, 铁矿本溪,鞍山两地的储量已经足够用了, 有一两处铜矿和钨矿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好啊, 东北能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你们这些搞地质工作者的是幕后英雄, 若没有那些开采的矿藏为根基, 东北也没办法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秦宇由衷地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本溪的铁矿开采。 奉天便没办法享受最近几年欧洲战场带来的巨大红利。 去年本溪钢铁上缴给省库的税利超过千万, 今年随着叶贻钊, 以及奉天本地, 关外一些商人合资建成的钢铁厂投产, 单是本溪铁矿区今年为省库贡献的利润也将超过两千万。 秦宇,以及那些商人所赚取的利润当然也要超过这个数。 奉天省的钢铁产量也将一举突破三十万吨大关, 这在未来也是能转化为战争潜力的东西。

    “大帅过奖了,若无大帅主持局面, 学生等人的一点见识也只能停留在书本之上, 根本得不到一展所长的机会。” 何明以及其他几个地质研究者一脸感激地道, 当初秦宇还只是一路统领,对他们的支持便不遗余力, 才使得他们加起来不过十几人的队伍扩到大现在数百人由原来一两个小县城, 到现在的奉天, 以及吉林各地。 并且还在奉天工大里面拥有一席之地。

    “另外赤峰那边拍电报过来, 赤峰那边拥有一个中型煤矿, 另外有一个规模稍大的铜矿, 储量达到了十五万吨以上, 另外还有数处金矿, 储量都达到了中等规模,如果将赤峰的矿藏开采出来, 单是铜矿和金矿,一年至少也有数百万的利润。” 何明道。

    “是吗? 现在热河整个特区加起来一年也不过数百万元, 落在田中玉手里,还真是明珠蒙尘呢。” 秦宇割羊肉的手停了一下。 矿产开发的财富远比农耕要来得大,单是一个赤峰已经有这般财富, 更何况整个热河。 奉天的电器制造发展极快, 电线, 水龙头,一些螺丝,电话机, 许多电器的零配件都要用到铜,再加上子弹制造对铜的消耗也不小。 至于金矿,可不是简单的价值这么简单,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黄金都是一种战略储备, 可以稳定本国货币的东西。 盛世的古董,乱市的黄金。 未来几十年,世界可不怎么太平。 奉天本来的经济政策便比较大胆,用黄金做储备, 可以多发行一部分奉钞, 无形中又让东北政府将利益进一步扩大。 黄金的储备是未来东北票的信用基础。

    “另外还有一件事, 热河的地方军队已经发现了勘测队的存在, 不过由于是奉天在籍工作人员,那边也没怎么为难。” 何明道。

    “那田中玉应该也是知道了。” 秦宇正说着,王玉海拿了份电报走了过来。

    “大帅, 北京那边过来的消息, 张勋带兵到了北京城外。”

    “是吗? 这北京还真是乱呢, 张辫子这样一个浑人还不知道会把北京那边搅得怎么样。” 秦宇接过电报一看, 顿时哂然道,“看来我得早点回奉天城了。”

    “你们继续对霍林河煤矿进行勘测, 奉天境内的大点的煤矿现在都被日本人控制在手里, 一时间也收不回来, 有霍林河这个煤矿在手里, 今后不仅能满足整个东北的需要,还能大量运往关内, 与洋人经营的煤矿一争长短。”

    “大帅放心, 学生等一定会将煤矿的一应情况全部弄清楚,绝不会再出赤峰那样的乌龙了。” 何明点头担保道。

    张勋带兵驻扎在北京城外,对黎元洪的变袿, 使得此时的北京局势遏然为之一变, 北京那边不太平, 秦宇连夜赶回奉天城。 之前的几次督军团会议,徐州会议,秦宇都没有派人参加。 这次北京遭逢大变, 秦宇也不想再度置身事外, 东北说到底还是民国的一部分, 秦宇也不想游离在北洋集团这个大团体之外。

    将北京那边的事务抛到一边, 秦宇的注意力又放到了通辽这边, 环内蒙的工业群已经有了一定规模,通辽此时也成为草原上有数的大城之一。 跟洮南那边一样, 通辽由于羊毛,畜皮的供应, 使得毛纺,皮具,以及乳制品成为通辽的三大产业, 同时,通辽也是通往草原的商留集散城市,又有霍林河这个超级煤矿, 铁路首先是要修到这边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