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资本中华 > 资本中华第15部分阅读

资本中华第15部分阅读

    其中茶盐税的改革方法尤其令他关注,近几日沿海的多位巡抚上书说盐税流失,私盐泛滥,朝廷也为此一直没有拿出有效措施,万历虽然派出了太监作为盐税官去征缴,但情况似乎是越来越糟,那些太监惹起的民愤极大,已经有赶上矿监的趋势了。

    那被李柏华引以为傲的采矿权却没有引起他的足够重视,因为现在的多数矿产都在皇室直接掌握之中,矿监虽然骄横跋扈,但也不可否认他们为皇室内库每年也增加了不少的收入。朱常洛虽然有心严加管理那些骄横的矿监,但万历对他们确是信任有加,这从不少犯事后证据确凿的矿监被特别庇护就能看出来,所以,他一天没有登基就一天无权对这件事情进行变革。

    但总的来说,这本奏折是站在皇室的角度考虑的,其中的建议的确能为国家和皇室带来足够的收益,所以,他亲自把这份奏折地送给万历,希望老皇帝能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引起重视,并加以推广。

    奏折到了万历手上之后,这位一切均以自己腰包为主的皇上对这份奏折的看法却和朱常洛的不同,他虽然对李柏华开始提出的一些大明财政存在的危机有些生气,并嗤之以鼻之外,他对奏折中提到的那些增加收入的建议兴趣十足。他感兴趣的除了那茶盐专卖制度之外,还对由皇店主导进行大宗的海外贸易特别感兴趣。

    原因在于万历早就知道这弗朗机人自隆庆年间就屡次侵犯大明沿海,但均被击退,后占据原属大明藩属国的吕宋,屠杀汉人数万。

    后来又有大量的奏折说南方沿海出现了大量的海盗,走私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到南洋给弗朗机人,只因这中间利润丰厚,因此屡禁不止,更有甚者许多大明水军都加入走私行列,奏报中也多次出现南洋之地富庶、盛产金银的描述,要求朝廷派兵去吕宋赶走弗朗机人。

    后来吕宋国王曾遣使历经千辛万苦赴北京求助,但万历刚进过两次朝鲜战争,国库空虚,加上长期的海禁,水军已无力再战,因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直没有能加以干涉,但他内心中一直向往着南洋那片盛产金银的岛屿。

    这次万历看李柏华奏折的时候又勾起了他埋藏在心底的旧事,恨不得马上派出天兵前往吕宋剿灭外来强盗,但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冲动,自郑和之后,大明水兵自保海岸的本领都不够,更不用说出远洋南下了。而那被派往南京兵部整理郑和宝船资料的洪承畴虽然有所进展,已经重新开启了宝船厂,但那第一艘宝船何时试造成功还是个未知数。

    出兵不能的情况下,采用李柏华的方案用大型商船前往南洋同弗朗机人贸易,或者让弗朗机人来大明港口,由皇店给他们提供货物,一样都能赚取大量的金银,这也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另外,在这奏折中他还嗅到了一丝商机,他看到李柏华用来佐证的布厂和铁厂巨大的收益。为此他特意询问了朱常洛,朱常洛只能照实回答,指出那布厂皇室占有六成股份,但现在刚刚开始营业还没有红利,按照现在的产量预计每年红利约有十余万两的收入,这让万历更是龙颜大悦,连夸李柏华会办事。对那没有正式运作的铁作坊,万历当即指示朱常洛安排一个皇家大型的铁矿交给李柏华,同样按照四六分成的方式,建设一个全新的中华钢铁厂,这也就是李柏华在这篇饱受争议的奏折中获得的最大好处了。

    没出朱常洛的预料,万历对于那采矿权的事情也是装作没有看到,龙颜大悦的他让秉笔太监王安把这份奏折抄了副本送给了内阁去审阅。

    问题就是处在内阁中,现存的三位阁老中,吴道南、叶向高和方从哲三人有三种看法,吴道南已经立志致仕,并且李柏华是他才认的干侄子,虽然对奏折中提出的建议持有不同意见,但也没有指责什么。

    那叶向高是三朝元老,属于人老成精的人物,但他早年结识过来华的西洋神父利玛窦,思想还算开放,他对李柏华其中矿监的观点表示足够的认同,但对他李柏华策动皇室“不务正业”去经商发财十分的反感,毫不犹豫的书写了措辞严厉的奏折进行批驳,甚至提到了身为朝廷官员的李柏华都不能去做那些与民争利的事情。

    这都不算什么,坏事的是坏在方从哲这里,经过前面的几次事件,他内心中已经把李柏华列入了自己要对付的重要人物之一。看到李柏华的这份奏折之后,暗道机会来了,当着其他阁臣的面不动声色,表达出的意见也和叶向高类似。

    但是私下里却指使家臣把李柏华的这些奏折悄悄的透露给那些矿监和茶盐商们的幕后老板,并且暗示皇上可能要采用这其中的建议。

    这一下子可算是捅了马蜂窝。那些茶商、盐商的后台老板们不是王公大臣就是皇亲国戚,任何一个叫唤起来都够李柏华吃一壶的。那些矿监们能够在各地如此嚣张,自然也是在宫里有人撑腰的。一时间有关系的各地的王爷、皇亲和朝廷重臣们纷纷直接递上奏折数说茶盐税收的艰难,各地百姓生活的艰苦,还有什么祖宗成法不能改变之类的。而后宫也是猛吹枕边风,说什么矿监忠心耿耿为皇上办事,有人看了眼红想要把这权利和矿产收入收走之类的,弄的万历是焦头烂额。

    看到火烧得差不多了的方从哲召集他的党派成员,又在火上狠狠的倒上了一盆油。言官门上书弹劾李柏华,有的指责他不精圣贤之道,钻研奇技滛巧;有的指责他生活铺张浪费,婚礼大操大办;还有的指责他身为朝廷命官,开设工厂作坊与民争利;更有甚者说他不守孝道,无亲无故,来历不明等等,把李柏华说的简直就是浑身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

    朝中的风风雨雨让李柏华无法明哲保身,就连本来想拉拢他的东林清流也不得不对他避而远之,生怕一不小心惹祸上身。幸好自己那几位在京的同年,钱氏兄弟等人还算仗义,纷纷出面为他说项,但人轻言微,他们的话语很快就淹没在言官们的责骂中了。

    孙承宗作为老丈人不得不和李柏华站在一个战壕里,不断的为李柏华的事情多方奔走,并把李柏华喊过来痛斥了一番。

    第六十节 祸福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又或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李柏华在这次群臣逼迫万历皇上罢免罢免李柏华的事件中,再次成为利益获得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柏华身为朝廷命官,不思圣贤之道,研习经商取巧之技……,然其心可用,皇恩浩荡,特准迁莱州府即墨知县,十日后离京赴任,钦此。”前来宣旨的仍然是那黄太监,圣旨中列举了李柏华种种“不合规矩”的行为,并将他狠狠的痛斥了一番,最后一句才是关键的职务任免,将他从炙手可热陪皇孙读书的翰林院侍读学士一下子被贬为山东沿海一个小县的县令。

    不过这道旨意也着实奇怪,按照降职的规矩应该是谪某人为某县知县。而李柏华现在已经是正五品,圣旨中既没有免去他的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头衔,也没有提及让他从正五品降为正七品。所以他这个知县仍然是正五品的侍读学士,比那莱州正四品的知府也小不到哪里去。

    “李大人,皇上口谕,让你明日早晨进宫见驾。”黄太监在李柏华接完圣旨后说道。

    “黄公公,你我都不是外人,还请进屋一续。”李柏华寒暄着把黄太监让进了客厅,他知道这黄太监肯定会有一些宫里的消息要传给他,李柏华这里自然还要送上丰厚的红包。

    宾主落座茶水奉上之后,黄太监开口说道:“这次朝中的风浪可是不小啊,这次皇上把你外放为官也是不得已的。这宫里宫外的压力让上头很头痛呢。王公公让我转告你,皇上其实并不是想要罢免你,相反的,他老人家对那些弹劾你的人很不满,一直想给他们点眼色瞧瞧,本来发出的中旨是把你安排到山东做个知府,但被内阁驳了回来。”

    明朝的内阁制度就是开明,内阁和大臣们经常驳斥皇上的旨意,气的万历和内阁朝臣们对着干,甚至于十几年都不上朝,大小事物放手让那些阁臣们去折腾,他自己躲在深宫中享乐和发财。这次万历对李柏华提出的那些赚钱方法是非常中意,原本是想让内阁通过后付诸实施,但却没想到生出如此波折。

    是人都有逆反心里,你越是不让某人做什么,这人越会想要去做。万历这人更是容易钻牛角尖,他虽然拗不过朝臣和王公贵族们联合起来的庞大声势,但他是一国之主,金口玉言的皇上,自己想打什么小算盘别人也干涉不了,所以这份奇怪的任免圣旨就这样发到了李柏华的手里。

    “其实王安公公和我等对那些在外地为害地方的公公们也是非常不满,他们利用皇上的信任为非作歹,祸害百姓,中饱私囊,实在是给皇上的脸面抹黑,辜负皇上对他们的一番信任。王安公公作为司礼监的首领虽然有心去整治一番,一则他眼下的权力还够不到那么远的地方,二则对皇上亲自安排下去的这些人事也无能为力啊。”黄太监说出了王安和他自己的立场,这也表明了那些矿监并没有给他们这些深宫内的太监什么好处。

    “王公公和黄公公心系国家社稷,柏华要多谢二位公公这些日子的关照,柏华最近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以后定当重礼相报。”李柏华说完便把孙思雨早已准备好的两份厚厚的礼包送给了黄太监,其中一份自然是那王安的。

    这日一早李柏华便来到皇宫之中,在黄门小太监的带领下,一路穿过了数道宫门,来到他此前一直是听说的那个神秘的御花园。进了这御花园才知道这里面也只是需有其名,在诺大的一个砖木建筑群中仅有的一块小小的绿地,点缀着草坪、树木、水池、假山、亭台,也就仅供皇上和后宫们偶然来休息放松一下而已。

    万历皇帝一身黄袍正坐在那里闭着眼睛晒太阳,两个模样俏丽的宫女在一边伺候着,一个在身后给他捏肩,一个蹲在下面替他垂腿,看的李柏华心里暗骂这老不死的真会享受。

    叩见礼毕之后,万历睁着那惺忪的双眼说道:“知道朕喊你来有什么事情吗?”

    李柏华赶紧说道:“微臣不敢妄测圣意。”

    “你倒是衷心耿耿,难怪平时不愿与下臣交结的太子都对你赞不绝口,以后大明的江山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来支撑啊。”万历站了起来,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慢慢的顺着青石板路走向湖边的草坪。

    李柏华低着头跟在后面,回道:“臣的一切都是皇上您赐予的,忠于皇上也是我们做臣子的本份。”

    万历在草地上停下来叹了口气,说道:“要是朝臣们都像你这样又能办事又能替朕分忧,那该多好啊,可是就是有那麽些人,自以为劳苦功高资历深厚,拉帮结派,他们眼里怕是都没有朕这个皇上了。”

    停了一会,他又继续说道:“按照朕的想法,派你去巡抚山东都不为过,不过内阁却连让你去做知府都不肯。不过这样也好,你还年轻,需要多些磨练,假以时日定堪当大用。”

    李柏华心想我也就会给你赚点钱而已,能赚钱的就堪当大用,那这官也太容易升了,凭他的脑袋瓜子,随便想点新东西出来,都能赚大把大把的金银:“微臣才疏学浅,朝中的大臣们弹劾于臣虽然有些夸大,但总也是臣有不到之处。”说完微微抬起眼皮瞄了一下万历。

    但见万历并没有看他,只是盯着一根含苞的梅枝心不在焉的看着。

    君臣沉默了一会后,万历又说到:“去山东吧,离京师也不太远,这边你那些布坊生意也能照顾到。莱州的即墨可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青岛口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你奏折里说的那些海外贸易,我看就从这里起步好了,给你一年时间,让我看到成绩。”

    李柏华一听这里面果然有名堂,皇上和朱常洛都不会放弃自己这个能赚钱的机器的,既然他们对自己有所要求,自己当然要把这利益争取到最大,于是说道:“臣必定不会做那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一年之内没有成绩臣提头来见。”

    万历被他这一句提头来见弄笑了:“呵呵,我又不是派你上阵打仗,说什么提头来见,弄的像个将军似的。嗯?这说起将军,朕看还真应该给你一个将军头衔,如今沿海匪患猖獗,你手里要是没有兵去做海上的生意,朕看你是真的要提头来见了。这样吧,朕再给你一个鳌山卫水军千户的身份,你就给朕当个将军吧。不过这水军需要你自己去招募,战船也要你自己打造去,地盘嘛,就限定在你的即墨县好了,不能占用原来卫所的编制,否则内阁那些人又要多嘴了。据奏报目前山东流民很多,一些青壮应该不难招募的。”

    李柏华大喜,心想这个买卖划算,一个小小的县令都能带兵打仗,这可是很少见的。有了兵就有了权,又是地处沿海,官方的海外贸易,不赚他个盆满钵溢他就不能叫李柏华了。

    “皇上对微臣恩重如山,臣必定不负皇上厚望,一年之后,还皇上一个富庶的即墨县。”得到便宜的李柏华马上卖起了乖。

    觐见结束后,李柏华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文华殿找朱常洛辞别,守殿太监说太子刚回慈庆宫去了,李柏华便前往慈庆宫寻去,路上却遇到了老熟人韩本用。

    第六十一节 离京

    李柏华看到韩本用在一个小太监的带领下匆匆的往前走着,情急之下连忙喊道:“韩大哥,韩公公!”。

    “柏华老弟?哈,你这小子还记得你的韩大哥呀,最近宫里宫外的可都是在传着你的事情呢,你那折子递的实在是有点鲁莽了,幸好皇上英明,没有听信谗言,你可把老哥我担心坏了。”韩本用抬头看到是李柏华,立即停下了脚步把李柏华拉到一边亲热的说道。

    李柏华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多谢老哥挂,我刚刚面圣回来,想去觐见一下太子爷,正巧遇到大哥你了。大哥看你形色匆匆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吗?”

    韩本用摇摇头说:“不妨事的,刚才小兔崽子们过来通报说局子里仿制出了一种南洋红毛用的火铳,说威力非凡,让我去瞧瞧新鲜,这不正跟着他们过去嘛。”

    李柏华眼睛一亮:“柏华听说这红毛的火器仿制难度相当大,既然局子里都能仿制出来,大哥执掌兵仗局想必是建树非凡。柏华刚刚被皇上委任了武职,要小弟我编练水军,小弟以后要是有火器方面的需求,大哥您还要多多支持一二啊。”

    韩本用开心的回答:“好说好说,我就说你小子洪福齐天,刚刚被下放外地,又混了个文武兼职,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有什麽要求尽管差人来提,大哥我不支持你还能支持谁?好好干,老哥我以后靠你混了,哈哈。你快去找太子爷把,我也要去看看那新铳的威力。”

    两人分手之后,李柏华被带到了慈庆宫,在宫内的院子里,朱常洛正在陪同朱由校和朱由检一起玩耍,边上站满了太监和宫女,那客三娘也在一边侯着。

    看到李柏华要行大礼,朱常洛连忙制止。那朱由校和朱由检看到他的陪读兼玩伴老师过来也是非常高兴,非要缠着和他一起玩,但却被朱常洛驳回了。

    朱常洛披上宫女递过来皮氅,把李柏华带到了前殿,他环顾了一周这房间后,对李柏华说道:“这里是你我第一次聊天的地方,如今你要离京了,有什么感想啊?”

    李柏华看着这位比他大一轮多的太子爷,那来到这古老的北京城后的一幕幕往事浮现在心头,一刹间,他恍然觉得这朱常洛就像一位仁厚的兄长,每时每刻的都在关照着他。不管外界对太子爷的评价如何的刻薄和尖酸,但他自己的感受不会欺骗他自己,朱常洛并不像人家说的那样冷酷无情、阴狠毒辣。

    李柏华鼻子一酸,动情的哽咽着说道:“柏华在京城无依无靠,自从随那工匠队伍进宫见到太子殿下,殿下就对柏华信任有加,不仅给柏华提供食宿资金,柏华才得意高中皇榜,后来更是委以重任,另柏华无以为报,只有倾毕生所学,拱卫大明江山社稷,造福天下黎民百姓。”

    朱常洛也有些意动,抬头看着屋龄说道:“这次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