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35部分阅读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35部分阅读

子。最后,倪仲及又勉为其难的用稍微便宜一些的价格买了一些宅院。不管倪仲及如何折腾,反正这里将要盖一座私人戏院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甚至京城里不少票友开始纷纷打听这里主人的情况,希望能够拜会一番。

    在忙碌中,光绪九年走近年尾,金银胡同的改建也即将完工。此时出现在人们经过金银胡同的时候,早已经看不到原来那些纷乱的小商铺,取而代之的是三个气派的大院。据称,中间一个大院是个私家戏院,年底要大办堂会……

    光绪九年十一月,看朝鲜的新军已经成军,袁世凯以离家三年未归为由,向吴长庆告假,希望能够回乡过年。大帅叔叔看这一年袁世凯确实辛苦,大方准假。得到批准,袁世凯带着段瑞立刻动身回国……

    第五卷 平步青云 第十四章 戏迷

    京城之外的一个路口,袁世凯勒住缰绳,对着身边的“芝泉,我们就在此处分手吧,过完年后,你再答复我方才的话。”

    战场永远是男人成长最好的地方,一年多的军旅生活让段瑞脸上多了几分军人的成熟,少了许多少年的稚气。段瑞对这位一直如兄长般照顾自己的上司拱手道:“大人,若不是芝泉遇到您,如今说不定还在威海仓库里记帐呢。既然大人有此美意,芝泉怎能不从?”

    袁世凯看着这个跟随自己不久的手下,淡淡的道:“芝泉,自从你我相识到如今虽然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但是我一直把你当作兄弟。既然是兄弟,那就不需要曲意相迎。此事会影响你的前途,所以你要慎重考虑!”

    少年淡淡一笑:“袁兄,其实你待小弟如何,我心里有数。而且我相信袁兄志向之高远,不会局限小小的一个朝鲜。芝泉别无他求,只盼能够一直在袁兄手下冲锋陷阵,杀敌建功。所以年后我定会到项城一趟,看看袁兄一直说的那个护国学堂是什么一番天地!小弟在此别过……”

    两人一拱手,段瑞纵马远去。看着他的背影,前来迎接袁世凯的文增瑞问道:“老三,此人能否相信?”

    袁世凯答道:“我已经多次让潘义和史令暗示过他。以今天的表现来看,应该可以招揽。不过不能掉以轻心,等他到了护国学堂,你继续考验他一番,合适再送到演武堂去。”

    文增瑞问道:“若是合格,是否还是将他送到美国?”

    “不!送到德意志去。马格里老师在两国的贸易做得如何?”

    文增瑞道:“马格里先生从去年开始就在筹办德意志和英吉利两国的通商,如今已经小有成就。不过我们在美国的生意做得好好的,而且有青龙会照应着,干嘛要到欧洲去冒险?”

    袁世凯笑道:“二哥,你可真是土财主。做生意还怕冒险,当然是做得越大越好。”

    文增瑞白他一眼道:“老三,你说得轻巧,反正你又不亲自做,每年就是查查帐目,这两年更是连帐目都不沾边……”

    袁世凯道:“哈哈,谁让我有个这么好的二哥呢,不然世凯也只能回家作个土财主。走吧,我们去看看刘仲及这小子,还有他花了十万两银子给我盖的宅子……”说罢袁世凯一马当先,直奔京城中的金银胡同。来到新家门口,袁世凯满意的看了看他这个花费巨资而建的宅院,然后由后院的小门低调而入。

    刘仲及早已经在里面等候,他一边带着袁世凯参观,一边有些邀功似的问道:“少爷,可还满意?”

    袁世凯在书房坐下道:“恩,不错,你搞得太好了,就怕到时候我舍不得送人。”

    刘仲及道:“少爷,舍不得送就别送了……为了达易这么个小事情,您不值得这么破费!”

    袁世凯道:“老刘,你觉得我待你如何?”

    刘仲及赶忙跪倒道:“少爷对我一家那是没得说,只要少爷一句话,我刘仲及就是为您去死都情愿……”

    袁世凯搀起刘仲及道:“你这话说得就重了!老刘,不妨跟你说实话,我这既是帮达易,也是帮自己,这其中道理你可明白?”

    刘仲及有些感动道:“少爷,您可不能这么说。我父子几人能有今天,全靠少爷恩德,为少爷办事也是我们做下人的本分。所以小的知道该怎么做……”

    袁世凯笑道:“只要你明白我的苦心就好,今后达易的消息你还是按时给我传来……”

    刘仲及道:“是,小的记住了。少爷您一路劳累,我让他们先伺候着您休息吧?”

    袁世凯摆摆手道:“不忙,我让你安排的事情可办妥?”

    刘仲及拿出一个戏折子道:“请少爷过目。”

    见袁世凯将戏折子打开,刘仲及在一旁说道:“按少爷的吩咐,今年四月便以市价的数倍请来了这些班子,而且两个月前便定下了这折子。虽后来有几个班子因故无法前来,不过小的还是找人补足了十五天的堂会。”

    袁世凯对这京剧根本就是一知半解,折子里《空城计》、《击鼓骂曹》、《武家坡》、《汾河湾》、《战太平》等等琳琅满目的剧目让他看了迷糊。袁世凯将折子一合,问道:“这些都是什么班子?我要的可是全国最好的,最有名望的角儿!”

    刘仲及耐心解释道:“这里均是京城最有名的戏班子,其中以三庆班谭老板、春台班的汪老板(汪桂芬,汪氏唱腔的创始人)名头最响。谭老板以双生(一人唱两种角色)唱初一开

    老板唱十五压轴,期间还有两天斗戏,定能让京城所敢来捧场!”

    袁世凯听得晕晕乎乎,反正自己是是个戏痴,只要来的角儿好就行:“恩,给我找的先生选好了吗?”

    刘仲及看看一旁的文增瑞,有些心虚的道:“找是找了,但这唱曲儿始终不是少爷这样读书人的……”

    看到文增瑞对刘仲及怒目而视,袁世凯突然笑了:“二哥,你这是干嘛?不就是学个戏吗?”

    文增瑞道:“老三,你以前再怎么出格也是走的正道。这唱戏乃……”

    听文增瑞要给自己上纲上线,赶紧打断道:“二哥、二哥,你听我把话说完。我请先生来不是为了学唱,只不过是学学这戏里门道罢了。”

    “真的?”

    袁世凯道:“当然是真的,我不过是不想露了我这戏痴的马脚罢了,呵呵,我保证不唱一句!”

    文增瑞答道:“那好吧,只此一次,不然我会让四叔来管你!”

    听了文增瑞的话,袁世凯赶忙使个眼色道:“老刘,你还不快给我把先生请来?”

    看刘仲及受到信号转身离去,袁世凯接着问道:“说起四叔,他如今怎么样?”

    文增瑞道:“还不是那样,不过你该去看看他,不然让他知道了又是一通骂。你离得远,他骂不着你,自然找我出气!”

    听了文增瑞的话,袁世凯苦笑道:“他这候补道做了有十来年了吧,他还准备候补到什么时候?”袁保龄官至直隶候补道以后,就候补了十来年,从未见他有过什么升迁或者补缺的机会。有时看着自己这个“坚强”的四叔,袁世凯都替他着急,不过袁保龄从来都是一副“无欲则钢”的表情,让袁世凯“敬佩”不已。

    文增瑞笑道:“这样不是更好,此次可以让四叔好好扬眉吐气一把!”

    袁世凯道:“这些你就好好安排吧。明天就把堂会的事情公布,把戏折子给我抄了贴在门口。还有,另外给我往外放一百张那天堂会的戏票……呵呵,记得不要卖,要送……”

    文增瑞笑道:“这个我明白,那我就去安排了。”

    第二天,金银胡同新盖的大宅子中间大院就挂上了“真乐堂”的牌匾,而且门口还贴了一个巨大的布告。布告的大概意思就是:宅子的主人为了庆祝乔迁之喜,特地在新年初一到十五办堂会。不过主人喜欢热闹,所以准备发送一百份帖子,邀请“同好”者一起听戏。

    若是单纯看这布告的意思,不会有什么人关注,毕竟这年头哪个有钱人乔迁啊,生日啊不办个十天半个月的堂会。不过这主人堂会请来的那些个角儿可就太了不得了,这堂会演出阵容之强大,简直让人瞠目结舌!虽然堂会每天都会更换的戏班子,但每个戏班都是久负盛名之辈,而且其中还有两个梨园“巨星”。第一个三庆班的谭老板,那是轻易请不动的人物。谭老板不仅能唱老生,还可演武生,戏里唱双生那是一绝。第二个是春台班汪老板。汪老板有“长庚再世”之誉,而且前一段时间因为练功失声,一年前刚刚恢复。可以说这是汪老板“复出”后,首次唱满完整的一出戏。最让戏迷们疯狂的是,这两个角儿还要在初十同场“斗戏”,曲目是两人都非常有功底的《击鼓骂曹》!

    这个消息一传出,金银胡同的真乐堂顿时成了戏迷们心目中的“圣地”。真乐堂发放的那一百份看戏的帖子,不到一刻钟就被戏迷们抢劫一空,甚至有的戏迷为了一份帖子当街就动了武,挤坏了六个脑壳方才罢手。而与此同时,京城里非常不搭尬的几个人手里也出现了大量真乐堂戏贴。直隶候补道袁保龄手中出现了二十份“高价”收购而来的真乐堂戏贴,一时间,袁保龄府上成了京官中好戏者争相拜访的地方。那些帖子发完之后,袁保龄无法收场,只得躲到袁世凯家里“避难”。宫中一个小太监也不知从哪里搞来了十来张真乐堂戏帖,当即被内务府和几个管事太监瓜分一空,而小太监也被大大口头表扬一番。新科探花徐世昌不好戏,但是有好戏的朋友赠送几张,他当即“友情赠送”给好戏同僚。一时间,真乐堂戏贴成了有市无价的宝贝,甚至还出现不少假冒“盗贴”。

    对于袁世凯而言,院子外面的“流血事件”他根本无暇顾及,他在刘仲及请来的几个老师教导下,正在从戏痴往“资深戏迷”的层次跃进……

    第五卷 平步青云 第十五章 看戏

    绪九年,大年初一。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候,也是候,不过过去这一年的大清官场,那可是征伐不断。中法之间的局势,已经开始牵动着整个京城官场的气氛,

    光绪八年五月,刘永福率黑旗军在越南与法军进行决战,法军上校李维业及副司令卢眉以下三十余名军官、两百余名士兵被击毙。这个消息传来,朝中主战派腰板硬了不少。他们全然不顾黑旗军以三千战两百的事实,将法军战斗力狠狠的贬低了一番:黑旗军不过是大清的一股“乱匪”而已,他们都能打败法军,大清的上国天兵难道就不行吗?

    主战派还没嚣张几天,八月,法国以李维业之死维借口,在越南增兵四千。法军陆军和海军战舰水陆并进,二十天就从南部攻到越南都城顺化(其实没打,基本在行军)。越南王无奈只得与法国签订《顺化条约》,将越南的“保护权”交给了法国。在老佛爷眼里,越南不过是一个穷困的属国,保护权丢了就丢了。在慈禧的授权下,清廷随即派出谈判代表,就越南保护权一事与法国谈判,希望法国得到了越南南部以后会满足,此后不要再开衅端。但是随后“贪婪”的法国人没有因为清廷的“大方”而感激,反而是再次出兵。

    十二月,法军新统帅孤拔赴任。他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命令法军向红河三角洲中国军队防地发动攻击,意图通过这个地区直接进攻中国本土。法国的军事行动第一个目标确定为山西(越南北部的山西),山西的防军主要是黑旗军,同时也有七个营正规的桂军和军。不过拥有将近七千人马的中国军队,面对不到四千的法军,抵抗两天便丢掉了所有的防区。山西一失,中国南部门户大开,法军打通了进入中国内陆的通道!此时“法军不可战胜论”再次成为主流,主和派又一次占据上风。法国军队的胜利再次使皇宫里那个老太婆惊恐不已,她一面让大臣抗议法国侵略越南,一面又企图通过谈判或第三国的调停达成妥协。这种自相矛盾的举措,让手下的大臣们都不知道她是要战还是要和。就在大臣们为了老佛爷“上谕”的含义争吵不休之时,法国军队再次向中越边境集结。此时不仅战场上弥漫着大战前的紧张,就连官场上也都是剑拔弩张!

    对于中法之间的情况,袁世凯通过徐世昌的关系知道得一清二楚。若他还是上世那个职业军人,他可能会义愤填膺,恨不能马上奔赴疆场,为国尽忠。可现在袁世凯已经是一个清朝的官员,在他心中很明确的知道:救国,不是冲到战场上一番英勇就可以实现的。如今的大清就如同一堆被强悍匪徒环绕窥视的财宝,而守护它的却是一个年迈的老妇人。这个老妇人不仅无力抵抗匪徒,而且对于一切帮助她的人,她都以为是要从她怀里夺取宝物。因此要想守住这些财宝,不是上去帮忙,而是更换一个更加强悍的守护人!袁世凯如今只能成为一个权势的投机者,只要有一天自己足够强大,就可以当上这个守护人的角色,就可以和这些悍匪好好的较量一番!所以面对这些紧急军情,袁世凯选择了安静的听戏……

    大年初一夜晚,真乐堂那可谓是人山人海。虽然总共只发放了两百张戏贴,但是来者竟然有一千之众!看此情况,袁世凯下令把大院的“观众席”分为两个区域。靠后的部分比较大,但是没有准备座椅,可以让票友们自由进入观看;前排的区域虽然相对较小,但却准备好了座椅,有人斟茶送水,甚至还有几个临时用布搭起的雅间。有台上精彩的演出,戏迷们哪里还会介意是站是坐,哪怕让他们挂在树上都可以。于是大家一拥而入,顿时将站立区挤了个水泄不通。

    在前排中间的一个“豪华”雅间之内,袁世凯一边磕瓜子看戏,一边听着京剧老师的解说。通过一个月的学习,袁世凯现在可谓是个京剧通,虽然要他上去唱两嗓子做不到,不过理论知识可谓扎实无比。不仅对于京剧的唱、念、做、打袁世凯做到心中有数,就连一些“堂音”、“脑后音”、“云遮月”等等较为专业的唱腔都能分辩一二。

    只见那个出身戏班的老师说道:“大人,您看!此唱法就是谭老板特有的‘云遮月’。其唱腔以声调悠扬婉转取胜,有时不免略带感伤,适合《文昭关》、《

    》这样的折子。”

    只听此时台上一个长音结束,袁世凯也和着众人高喝一声“好~给赏——”

    袁世凯的话音刚落,台上就有令官高呼:“东家打赏,谢——”

    只见台上演员突然停下表演,向袁世凯这里鞠躬致意,而满堂看官则不满的看向这个主人的雅间。要不是雅间只对着戏台,估计袁世凯能被人目光杀死。看此情形袁世凯向那戏曲老师请教道:“先生,这、这是何故?”

    那先生苦笑道:“大人,这打赏不能在兴致高的时候喊。必须要等这刻戏走完,或者到了过门再赏,不然会扰了戏的!”

    袁世凯收起尴尬,厚着脸皮让刘仲及宣布:方才主人太过激动,所以没控制好,后面的曲目立刻接上。随着重新鸣锣开唱,这个小小的风波马上又被热烈的气氛掩盖。就在袁世凯还在尴尬之际,刘仲及走到身边低声道:“少爷,正主来了,他向下人们说要来拜会你……”

    “几个人?”

    说罢刘仲及附耳道:“三个,除了他们还有条大鱼……”

    听了刘仲及的话,袁世凯两眼冒光:“安排在哪儿?”

    “东头第一个……”

    袁世凯一笑道:“哈哈……如此贵客怎能让他过来?我亲自去!”说罢,袁世凯挑帘而出,直奔东边一个雅间而去。

    进到帐里,只见里面坐着两老一少两个人,袁世凯行跪拜礼道:“下官见过贝勒爷!”

    一个四十来岁,衣着华贵的男人看看袁世凯道:“起来吧!本来我等只想来此听戏,没想惊动你。不过看你如此痴迷此道,也算同好之人所以找你聊聊。你叫什么?而且自称下官,定是朝中为官者,在任职何处?”

    袁世凯平身答道:“下官袁世凯,字尉亭,五品同知,如今在庆字营吴大帅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