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水浒之铁汉传奇 > 水浒之铁汉传奇第33部分阅读

水浒之铁汉传奇第33部分阅读

无妨,洒家听着呢。”

    “好险!”入云龙公孙胜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道:“差一点儿就把晁盖哥哥的差事办砸了。”

    原来,托塔天王晁盖听从鼓上蚤时迁的建议完成了“刺杀任务”之后,越想越不对头,越想越觉得鼓上蚤时迁这个主意稍微有点儿发馊,很可能是没起到反间的效果,反而打草惊蛇,让及时雨宋江有所觉察。当然,这次“刺杀”行动也不是一无是处,它最起码成功地吸引住了宋江等人的眼球。依照现在的发展态势来看,宋江出任梁山泊主已经是大势所趋,毫无野心的花和尚鲁智深也许在骨子里就不想为了区区一个山寨之主,与宋江大动干戈。除非自己来一出诈尸返魂,和宋江当众反目,要不,很难阻挡宋公明走向头把金交椅的坚定的脚步。

    托塔天王晁盖思前想后,终于寻得一妙法,那就是一个人烦是烦,两个人一起烦也许就不烦了。于是修书一封,派鼓上蚤时迁悄悄送到了入云龙公孙胜的床头。在信中,晁盖简短解释了自己的假死之计,并要求公孙胜想尽一切办法(严禁动武)阻止宋江坐那头把金交椅,实在不行,让他暂摄寨主之位也可以,但绝不能名正言顺地荣登大位。因为想解雇一个临时工比搞掉一个正式工容易多了。

    入云龙公孙胜接到这个烫手山芋后,也开始最近有点儿烦了。想了良久,他也终于寻得一妙法,那就是两个人烦是烦,三个人一起烦也许就不烦了。于是,他击鼓传花般的把这个好差事交给了久经考验的老兄弟白日鼠白胜。

    入云龙公孙胜没有想到,白日鼠白胜会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阻止及时雨宋江。入云龙公孙胜更没有想到,白日鼠白胜的义举竟然引起了连锁反应,从而变相地把水泊梁山推向了分裂的危险境地。这肯定是托塔天王晁盖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最差的结局。

    于是,万不得已之中,入云龙公孙胜站了出来。但是,他真的能打破这个僵局吗?

    偌大的聚义厅顿时静了下来,静得连一根绣花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我怎么把这个神通广大的入云龙公孙胜给忘了呢?此时的水泊梁山上,吴学究身在局中,当局者迷,大概也只有公孙一清能化解眼下危机了。”及时雨宋江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救星,可他没有想到,一向以闲云野鹤之态示人的入云龙公孙胜此刻不仅也在局中,而且还是当前这种僵局的始作俑者之一。只不过他的立足点更高,看得更远。

    “智深大师可相信贫道?”入云龙公孙胜含笑问道。

    花和尚鲁智深终于回过头来,整了整皂布直裰,正色道:“尝闻入云龙公孙一清一诺千金,洒家岂有不信之理?”

    “如此甚好!”公孙胜淡然一笑道:“请智深大师和林教头等诸位兄弟重新入座,给贫道一盏茶的时间,贫道还大家一个公道!”

    “好!”花和尚鲁智深甚是爽快,径直走回自己的座位坐下,行者武松和豹子头林冲等人也纷纷入座。

    “白胜兄弟,还不把刀子放下?都是自家兄弟,何必伤了和气?”公孙胜心想,白胜收了刀子,厅中气氛肯定有所缓和,到时双方各退一步也就得过且过了。

    “哥哥,对不住了,白某恕难从命!除非宋公明哥哥当着众家兄弟的面答应遵守晁盖哥哥的遗嘱!”白胜也不知是入戏太深,还是假戏真做,竟然连入云龙公孙胜的话也不听了。

    “这个白胜,死钻牛角尖!”入云龙公孙胜暗暗埋怨着,厉声喝道:“白胜,你连贫道的话也不听了吗?你长没长脑子?遵守晁盖哥哥的遗嘱固然重要,但水泊梁山的基业更加重要!晁盖哥哥如果在此,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水泊梁山就此分崩离析!”

    白日鼠白胜并不是糊涂人,知道入云龙公孙胜说的在理,只好眼含热泪收起了牛耳尖刀,一声不吭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入云龙公孙胜沉吟片刻,坦然道:“既然吴用哥哥和智深大师无意于寨主之位,那眼下最合适的人选就只有宋公明哥哥了。”

    “公孙一清果然有些手段!”及时雨宋江长出了一口气,心头暗喜,仿佛又看到头把金交椅向自己招手。

    花和尚鲁智深等人不似宋江这般利令智昏,知道入云龙公孙胜一定还有下文,要不,以白日鼠白胜如今的蹭蹭见长的脾气,也不会答应呀。

    果然,入云龙公孙胜接着又说:“然而,晁盖哥哥临终前留下了三条遗嘱,我等兄弟在情在理都不能无视之。如今,吴用哥哥和智深大师自愿放弃了寨主之位,那晁盖哥哥的第一和第二条遗嘱已经名存实亡,大家需要遵守的仅仅是第三条遗嘱而已。”

    公孙胜不理会众兄弟迫切的目光,竟然说着说着忽然停下来喝起了茶。弄得宋江的心忽上忽下的,也不只是该忧还是该喜,反正痒得难受,不禁在肚子里嘀咕:“这个牛鼻子,人家是遛鸟遛狗,你这是遛人呀,而且遛得是我堂堂的及时雨!”

    性子急的黑旋风李逵再也按捺不住,跳起来喝道:“我说牛鼻子哥哥,你要把铁牛急死怎的?说好了啊,铁牛真急死了,棺材由你入云龙来买!”

    李逵这没心没肺的一席话惹得众人哄堂大笑,就连白日鼠白胜也不禁摇起了头,任由那淡淡的一丝微笑挂上了自己的嘴角。聚义厅内,之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瞬间土崩瓦解。只有宋江,也只有及时雨宋江,还在眼巴巴地望着入云龙公孙胜,重复着一句几乎要喊出声来的心语:“牛鼻子,浑人的一句浑话有什么好笑的?你倒是赶紧说吧!算宋某求你了!”

    “胃口是吊起来的,能够吊大,也能够吊小,不好好急急宋公明这厮,他怎能乖乖就范?”入云龙公孙胜慢条斯理地品着上好的碧螺春,成竹在胸。

    这时,终于从白日鼠白胜的连环打击中回过神来的智多星吴用再次粉墨登场了:“晁盖哥哥的第三条遗嘱乃‘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一清贤弟既想遵守晁盖哥哥遗嘱,又想要宋公明哥哥坐那头把金交椅,可是打定主意,让宋公明哥哥暂居梁山泊主之位,等来日有人捉得史文恭了,再作道理?”

    “人称吴用哥哥为智多星,端的名不虚传!贫道这点儿小小心思还真瞒不过您!”入云龙公孙胜起身向智多星吴用深施一礼,心底的震惊着实不小。

    “这法子好,洒家心服口服!哪个再敢反对,就是和洒家过不去!和我们梁山兄弟过不去!”花和尚鲁智深第一个出来赞成。紧接着,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以及九纹龙史进等人纷纷赞同。就连晁盖派系的赤发鬼刘唐、阮氏三雄等人也觉得这个结果称得上是两全齐美。

    只有白日鼠白胜抠起了吴用的字眼:“不是再作道理,应该是主动让贤!”言下之意也是同意了。

    众兄弟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宋江身上,事情能否有个完美结局就看宋江的意思了。

    及时雨宋江的内心非常不乐意暂居寨主之位,但事已至此,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虽然只是个临时老大,可总比老二来得痛快,当下也就扭扭捏捏地接受了。闹腾了多时的梁山泊主之位终于尘埃落定。

    及时雨宋江焚香过后,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第一把金交椅。虽说是临时的,但今后的事儿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史文恭毕竟不是泥捏的,不是哪个想捉就捉的。自己再在中间动上一点手脚,那晁天王就很有可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花和尚鲁智深推辞不掉,只得坐了第二位。第三位是军师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的位置没有变化,还是第四位。左边一带是豹子头林冲为首,右边一带居长的是双鞭呼延灼。众兄弟上前见礼完毕,分归两边坐下。

    接着,及时雨宋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蓄谋已久的人事安排。

    他把众人分作六寨驻扎。前后左右立四个旱寨,由豹子头林冲、双鞭呼延灼、扑天雕李应、小旋风柴进等人分别领军把守。后山两个小寨交给了矮脚虎王英和一丈青扈三娘等人。前山三道雄关由插翅虎雷横、混世魔王樊瑞等好汉坐镇。山下一个水寨,以自己心腹混江龙李俊为首,水军元老阮氏三雄则被挤下了领导岗位。两滩两个小寨属于无关要紧的去处,交给打虎将李忠等人了事。至于萧让、裴宣等人还是各司其职。而原先宋江准备大力栽培的病关索杨雄和拼命三郎石秀因为形迹可疑,被宋江下放到了左军寨林冲的麾下。

    宋江安排好各处职守,正打算对水泊梁山的心脏聚义厅进行改动,这时,入云龙公孙胜突然站了起来,打了一个稽首道:“宋公明哥哥,贫道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二卷 梁山血 第十五章 聚义厅暗战

    更新时间:2012-10-06

    “我最恨别人在我发布命令时打断我,这个公孙胜到底想干什么?”“咯噔!”一下,不知怎的,及时雨宋江的心脏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但又不得不陪着笑脸道:“公孙先生有话但讲无妨,小可洗耳恭听。”

    说实在的,入云龙公孙胜也不想在这种敏感时刻频频暴露锋芒,可是托塔天王晁盖在给他的信中再三叮嘱,务必阻止及时雨宋江把聚义厅改名为忠义堂。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水泊梁山今后的路线走向。只要忠义堂的牌匾一挂上,那水泊梁山距离招安就不远了。入云龙公孙胜对托塔天王晁盖的预言很怀疑:“晁盖哥哥呀,你又不是宋公明肚子里的虫子,怎么能够提前知道宋公明要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贫道跟随恩师罗真人学道十几年,尚且看不透别人的内心世界,何况哥哥您呢?”

    但怀疑归怀疑,托塔天王晁盖交代下来的任务还是要完成的。入云龙公孙胜斟酌着字眼,小心翼翼道:“宋公明哥哥是否想把聚义厅改作忠义堂?”

    “啪!”地一声,及时雨宋江失手打翻了桌案上的一个哥窑茶杯,一张黑脸也骇得变了颜色,惊问道:“此事小可考虑了很久,但因为时机尚未成熟,所以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连晁盖哥哥生前都不知晓,吴军师和花荣贤弟更是闻所未闻,一清先生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这个——”入云龙公孙胜还没有像宋江那样养成说谎话的好习惯,差一点儿就随嘴一吐露把晁盖哥哥供了出来。也幸亏他见机得快,话到嘴边又改了口:“这个吗?天机不可泄露!”

    “没想到一清先生竟然练成了传说中的读心术,真乃我水泊梁山之幸,宋江之幸,可喜可贺呀!”及时雨宋江嘴上说着一套,心里却在嘀咕:“身边有这么一个怪胎,我宋江今后还怎么玩两面三刀?不好,这牛鼻子不会连我现在的这种想法也读出来了吧?这也太可怕了!”宋江暗暗打定主意,不惜一切代价拉拢公孙胜。这种危险人物,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只有让他永远消失。想着,宋江的眼中闪过了一道厉芒。

    “贫道瞎蒙而已,与读心术无关。”入云龙公孙胜并不知道麻烦即将缠身,一边用自己也不相信的话敷衍着宋江,一边还在寻思着晁盖为什么能够看透宋江的心理?难道他练成了宋江口中所讲的读心术?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贫道就跟上他学上一学。

    “那敢问一清先生意下如何?是聚义厅好呀,还是忠义堂来得更贴切一点?”宋江趁机向公孙胜征求意见,顺便还想探探他的底。

    公孙胜正色道:“依贫道看来,聚义厅历经王伦、晁天王两代寨主,水泊梁山也由当初的四五个头领、七八百号喽啰发展到今日的大好局面,着实没有改动的必要。”

    “一清贤弟,言之差矣!”对宋江而言,智多星吴用总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方,做着恰当的事,说着恰当的话:“宋公明哥哥新任梁山泊主,正所谓新人新气象,改个牌匾名称自是理所应当,贤弟何苦斤斤计较这等琐碎小事?”

    “好一个琐碎小事?吴用哥哥是真不明白呀?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公孙胜扫视了一眼众家兄弟,朗声道:“这事儿可不是改个牌匾那样简单,它关系着我们每一个兄弟的前程!我等兄弟齐聚水泊,那是义之所在。既然已经高举义旗,杀贪官,抢土豪,对抗官家,又何来‘忠’字一说?除非是宋公明哥哥欲行那招安之事,才会把忠义二字悬挂在这大堂之上。”

    “招安,招安,招甚鸟安?”黑旋风李逵睁圆怪眼,率先发作起来,不过这次他却没有为宋公明哥哥摇旗呐喊。

    行者武松也高声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如何不冷了弟兄们的心?”

    及时雨宋江站起身来,对着武松深情言道:“那黑厮是个不晓事之人,自不去管他。但兄弟你是个明理之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自是为国为民之举,如何便冷了众兄弟的心?你我兄弟往日何等情分?难道你就不能听哥哥一回吗?”宋江说着,竟然掉下泪来。

    武松的眼圈也自红了,上前深施一礼道:“武二粗鲁之人,不似哥哥这般能说出花一般的大道理来。武二只是觉得,水泊梁山有今日的兴旺并不容易,那是众家兄弟用血用汗拼出来的,有不少弟兄还为此血洒疆场,失去了最最宝贵的生命。一旦招安,何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再说,大家散漫惯了,纵使招安了,也做不好那有着许多规矩的官,还不如在这儿水泊梁山来得痛快?”

    “武松兄弟说的没错,正中洒家的下怀!”花和尚鲁智深道:“如今满朝文武,大多是蔡京、高俅、杨戬、童贯这等j邪之徒的门下,赵官家躲在深宫,只知道摆些风流阵仗,诗词歌赋,又哪里管得了黎民百姓?就好比把我的直裰染黑了,哪里能洗的干净?招安这事不谈也罢,聚义厅改作忠义堂之事最好休提。”

    宋江还待再说,好像专门与他过不去的白日鼠白胜又从斜刺里杀出:“宋公明哥哥似乎忘记了一件紧要之事,白某以为有必要提醒哥哥一下。哥哥只是暂居梁山泊主之位,没有权利决定诸如招不招安这等大事,也没有权利把大伙儿叫了多年的聚义厅更改为劳什子忠义堂!”

    宋江的脸色变了几变,真想大喝一声,令人把这个缠死人不偿命的白日鼠白胜推出去砍了。但他最终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展颜笑道:“多谢白胜兄弟的提醒,你不说小可倒还忘记了自己只是个临时的梁山泊主,忠义堂之事不提也罢。听说白胜兄弟在什物房人多事杂,忙不过来,小可就送你一个帮手,鬼脸儿杜兴兄弟这人你看怎么样?”

    谁都知道什物房属于闲的蛋疼的所在,宋江此举明摆着就是给白胜点眼药,气得白胜浑身发抖,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宋江得理不饶人道:“怎么?白胜兄弟不愿意?要知道小可虽然只是个临时寨主,决定不了什么大事,但安排一个小小的什物房总管我想还没人反对吧!”

    “人都说白衣秀士王伦心胸狭窄,没想到及时雨宋江也是这般睚眦必报?这样也好,至少让众兄弟看清楚了他的为人。”白胜很快想通了,拜谢道:“白某正想找个伴儿呢,杜兴哥哥来了最好。宋公明哥哥果然不愧及时雨之名。”

    宋江何尝听不出白胜的话中的讽刺?但他已经不想和白胜计较什么了,还是安排大事要紧。他紧接着安排了聚义厅上的排位:第一位宋江;第二位鲁智深;第三位吴学究;第四位公孙胜;第五位花荣;第六位秦明;第七位吕方;第八位郭盛。以八对二,宋江掌握了聚义厅上的绝对话语权。

    从聚义厅出来,天色已经暗得实了。月亮好像还没有到上班时间,不知躲到哪里吃酒去了,夜空中只有数不清的、小的可怜的、大概没什么背景的星星在值班。宋江既不去吃饭,也不回住所,竟然脚步风快,气冲冲地一路奔向了天王墓。

    小李广花荣手中挑了一只灯笼,脚下不徐不疾,宛若闲庭信步,却始终距宋江只有一步之遥,亦步亦趋。而智多星吴用、小温侯吕方以及赛仁贵郭盛三人则需要一路小跑才勉强跟得上。

    时候不大,大气磅礴、庄严肃穆的天王墓已在眼前。及时雨宋江在那块一人多高的墓碑前止住了脚步,借着身后照过来的灯光,凝望着墓碑上的“梁山泊主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