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千年汉帝国 > 千年汉帝国第17部分阅读

千年汉帝国第17部分阅读

忠推到,曾二牛更是把整个床都掀开---他床当成盾牌了!

    等楼下孙掌柜衣衫不整带着人冲上来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悲嚎道:“天呐,你们这是打算拆了我的八仙楼吗?!”

    到了最后付账的时候邹燃简直快后悔死了。早知道会毁坏那么多东西,打死刘全他也不会做那出恶作剧了。没想到自己这几个兄弟在和平环境里待了这么长时间警觉性还这么高,邹燃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刘全在一旁托着下巴贼笑:“看你还敢不敢耍我们!”

    赵毅和曾伟也是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只有曾二牛非常歉疚地对邹燃道:“曲长,俺,俺不是故意的!”

    在众人打碎的东西中,就数曾二牛搞坏的那张床最贵,妈的,曾二牛在掀床的一刹那竟然还有踹马腿的动作,竟然将床板硬生生给彻底踹碎了!

    相比起来,韩世忠打破的那扇屏风算是最便宜的了。

    “公子,一共两百二十一枚金币。”孙掌柜笑嘻嘻地对邹燃道。

    这个数字让邹燃意识到他快破产了。他本来预计是只要花费一百金币左右的,但现在一下子就多出了一倍。他还答应给曾伟五百金币做本钱呢!

    邹燃苦兮兮地对孙掌柜道:“那个,就不能给打个折?”

    孙掌柜也苦兮兮地回道:“公子,我可是给你最大的折扣了!你们打碎的那些茶具可都是江南郡景德镇的青瓷,我只给您算三十金币,已经是亏本啦!还有……”

    邹燃赶紧挥手打住,他可不懂这些商业经。说实话,孙掌柜是不可能亏本做买卖的,不过看他不多赚自己钱就不错了。

    没办法,赶紧付钱吧!

    付了钱,刘全拍着邹燃的肩膀笑道:“邹燃,别激动,凭你的文采哪怕去雒阳城里卖词也能把钱捞回来!”

    曾伟附和道:“就是就是,呵呵,昨晚那首歌可真好!”

    孙掌柜如遭电击,颤声道:“邹燃?这位公子,您叫邹燃?”

    在这群人里,孙掌柜还真只认识刘全、赵毅还有曾伟,对于邹燃是不熟的。所以到现在他才知道自己眼前这个抱着钱袋苦兮兮表情的年轻人竟然就是昨夜那首《精忠报国》的作者。

    邹燃还在心疼自己的钱,听见孙掌柜问话也没啥好气,闷闷地道:“昂,是我!怎么?我没少你钱吧?”

    “没有,没有,怎么会少了我们的钱呢!邹公子是大才,小店能够让邹公子莅临居住实在是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孙掌柜简直笑的快看不见眼,对帐房喊道:“快,给邹公子拿纸笔来!”

    邹燃往后一躲:“干嘛?我给了钱你还要我写欠条吗?”

    孙掌柜哭笑不得,道:“不是不是,小堂只是想让公子给我们小店题个字,希望能有幸有您的墨宝!”

    “题字?”刘全和赵毅曾伟顿时来了兴趣。

    这字可不是随便个人就能题的。特别是在八仙楼这个高规格的地方。一般会让八仙楼请题字留墨的人莫不都是当世大儒文士,可邹燃是什么人他们可太清楚了。说邹燃有几分文采众人是相信的,但是说到字嘛……

    刘全跟着邹燃这么久,就没见邹燃写过字。按照邹燃的说法是:“我的字跟鸡爪似的,不能见人!”

    在乐浪府时,有一次邹燃被刘全等人硬不过,用铅笔写了几个字,还凑合,但一用毛笔写,啧啧,还真跟鸡爪的似的。

    刘全不由奇怪地问孙掌柜:“小堂,你知道我们邹燃?”

    孙掌柜笑呵呵地道:“知道知道,小堂昨夜才知公子竟然是如此大才,那一首《精忠报国》实在是旷世之作!老李头他们夫妻俩昨夜可是赚了个钵满盆满,直呼公子是当时大才呢!”

    等众人问清楚了状况,邹燃才彻底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来昨夜自己有感而发的《精忠报国》竟然被那俩清伶给学了去,而且立即在这八仙楼开了个演唱会。据孙掌柜说,当时的场面实在是太火爆了,那个叫老李头的清伶连唱十场啊,唱到嗓子都哑了大厅里的客户们都不让他走。

    不但如此,连二楼很多包间里的贵客们也纷纷跑到走廊上倾听,赞不绝口。这么说吧,这首《精忠报国》已经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西山卫城,而且可以预见,很快就会在雒阳乃至上九郡地区传播,假以时日传向全帝国也不是不可能。

    邹燃,又一次成了才子!

    不过这次和《战歌行》还不同。《战歌行》是诗,只在仕林传播,跟民间百姓的生活其实关系不大,但这首《精忠报国》却是各个阶层民众都能接受的。

    邹燃这次想不出名都难了!

    对于孙掌柜一再要求自己题字的请求邹燃很干脆的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让自己这个大才子题字,那不是砸了这个才子的招牌么?!

    邹燃知道,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了铅笔,平常书写也多用铅笔,但在公众场合甚至在很多考试的时候,毛笔还是规定的专用书写工具。可自己的毛笔字嘛……

    “摸惯键盘的年轻人有会写毛笔字的么?”邹燃心里暗道。

    等邹燃狼狈地从八仙楼落荒而逃出来,街面上的人已经颇多了。

    “走吧,先回军营收拾一下行装。等会儿一起进雒阳城!”刘全道。

    于是众人一起朝西城军营走去。

    ※※※※※※※※※※※※※※※※※※※※※在八仙楼后面一条街上有个一层的瓦房。两侧是住房,中间是饭厅。一进门是个小院子,院子角落砌有鸡窝。鸡窝旁边搭着一个凉棚,凉棚下就是灶台,灶台边上整整齐齐地放着锄头、耙子、铁匝等农具。

    这套瓦房本来是禁卫军一个都尉的家,后来都尉调职去了宫禁卫,于是这间房屋就空出来租给别人。租户就是老李头俩夫妻。

    老李头的媳妇姓秦,一般都叫她李秦氏。由于昨夜唱《精忠报国》而赚了不少钱,她和老李头很是开心,回到家里一算除去给孙掌柜的份子钱,他们还独赚了三十金币。这可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美事儿啊!

    李秦氏神清气爽地起来,走出房门看见饭厅里已经收拾的整整齐齐,地板也扫的干干净净,院子里鸡鸣咯咯,凉棚下还有灶火燃烧的噼啪声。她不由带着笑意,点点头。

    来到门口,灶台边一个消瘦的身影已经在忙活了,李秦氏脆生生地喊了一句:“芳啊,要我帮忙不?”

    那个消瘦身影赶紧转过身来,却是一个清秀的女孩儿,不过十八九岁的模样,不长的头发随意地用一根麻绳拴在脑后,前额碎碎地还挂着几片稻草,略有些蜡黄|色的脸颊有几抹黑漆漆的灶膛灰。

    她娇怯怯地对李秦氏行了个半蹲礼,回答道:“不用了舅娘,已经快弄好了!”

    李秦氏也就那么一说,笑着走到院子里摆开架势,准备吊嗓。这是清伶每天清晨必做的练习,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嗓子保持在一个高音的水准线上。

    说起来这个李秦氏的嗓子还真没法说。虽然已经有近四旬的年纪,但声音还是像女孩儿一样清脆,唱起来那声线也高如远山悠扬,时而又如湖水沉静,美到了极点。

    每到这个时候,消瘦女孩儿就会放轻自己的动作,似元宝般的耳朵竖起,倾听自己舅娘的呼吸吐纳和唱歌之法。

    老李头也起床来到了院子里,看见女孩儿那瘦弱的身形,仿佛风大点都会吹走一般,不由轻轻叹口气,走了过去从边上搬过来一堆柴禾坐在灶台边烧起灶火来。

    “芳啊,小弟又出去了?”老李头的嗓音很沙哑,那是昨夜唱的。

    女孩儿点点头,甜笑道:“嗯,隔壁的汪宝说他们家今儿要去雒阳城里卖鸡蛋,腾不出人手来去军田里看护秧苗,所以让小弟去帮忙侍弄侍弄,说是一天给俩铜币。舅舅,你这嗓子怎么了?”

    老李头笑着摆摆手,脸上的喜意却怎么都遮盖不住:“没事儿,昨儿晚上我跟你舅娘遇到了贵人,得了首好词,这一唱居然还火了。嘿嘿!”说着他偷眼看了看还在一旁吊嗓的李秦氏,从兜里拿出一枚银币赶紧塞到女孩儿手里,低声道:“这是这今天的菜钱,你看着买,多出来的你自己去街上挑件好看的衣裳!”

    女孩儿惊讶地看着这枚银币,赶紧摇头把银币塞回去道:“舅舅,这,这太多了。要是让舅娘知道……”

    老李头瞪眼,不由分说把银币塞她手里,又看了看李秦氏,低声道:“让你拿上就拿上,这快过年了,小弟租不上军田种,八仙楼的活儿又不让他干,你们姐弟俩手头上也该有点闲钱置办点东西。眼看小弟翻了年就是十七,我会尽快把他的户籍落下来,这样到了十八岁小弟也能去当兵,你也就不用这么心了!”

    女孩儿怯怯地看了李秦氏的背影,暗暗地点点头,把银币收了起来。然后手脚麻利地从鸡窝里掏出个鸡蛋,在粗瓷碗里敲开,舀起一勺粥汤水冲泡好,撒上一撮白糖递给老李头道:“舅舅,吃个鸡蛋补补吧!”

    老李头看着这女孩儿手脚麻利的样子,接过来却又是长长一叹:“唉,芳啊,我那老姐姐死的早,就丢下你们姐弟俩,这俩年可苦了你了……要是知道乐浪郡会旱成那样,当初我就应该坚持把你们娘仨都接出来,这样我的老姐姐也不会……唉!”说到这里,老李头的老眼里有些泛红。

    这女孩儿就是刘芳,那个和邹燃同在嘎村挣扎求活的小姑娘。当初她给了邹燃一小袋米后,刘弟背着她想去梁山求条活路,可却没想到碰上了蓟县大战,禁卫军兵败如山倒,匈奴凶狠似豺狼,见人就抓。她和刘弟也同样被匈奴人抓住了。

    不过还好刘弟长了个心眼,慌乱中把自己姐姐的头发割掉,又拿泥土将姐姐的脸上抹得脏兮兮。刘芳本就有病,加上长的非常瘦弱,一时间匈奴人还真没看出她是个女孩。于是他们姐弟俩就被裹挟进了奴军里面,参加了对乐浪府的攻城。

    要说这刘弟还真是块打仗的料,不是说他有多聪明,而是他的运气。在乱军攻打乐浪府卫城的时候,刘弟迎头直上,卫城上的羽林军箭如雨下,竟然愣是没有伤着他。最后刘弟还成了打下卫城的第一功。匈奴人提拔了刘弟当了奴军的伙长。

    有了这个身份,刘弟就更加能保护自己的姐姐。每次打仗都是把姐姐保护在后面,不让她冲在前面。很快,刘弟升到了奴军都尉。可是在后来攻击乐浪府时,刘弟的运气就用光了,一支利箭射中了刘弟的脸颊,从左边脸颊贯入右边脸颊出来,整张脸鲜血淋漓,煞是吓人。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刘弟死定了,所以把重伤的刘弟往死人堆里一扔了事。可倔强的刘芳不肯服输,她用瘦弱的肩膀硬生生的把弟弟从死人堆里拉出来,还拖到了乐浪府附近的小山里躲了起来。其实刘弟就是看着吓人,但伤不致命,靠着强悍的体质,刘弟撑了过来。

    奴军崩溃时,刘弟已经恢复了七八分,所以又背着自己的姐姐开始逃跑。一口气跑了一百多里,直跑出了乐浪郡,抵达河东郡。

    再后来,匈奴人跑了,刘芳和刘弟两人一路上相依为命,乞讨为生,直往直隶郡而来。中部的十二郡是没有禁足令的,所以他们能顺利的穿州过府。他们是想去直隶郡投靠自己的舅舅。在汉元995年的时候,他们的舅舅老李头还去过一次嘎村看望他们的娘亲。所以刘芳还记得老李头说过的地址。

    天可怜见,他们俩姐弟终于找到了亲人。不过老李头家也过的不好。虽然没有闹旱灾但却有蝗灾,粮食减产,交了朝廷的赋税后根本没有存粮。无奈之下老李头只好带着他们来到雒阳西山卫城,靠卖唱为生。

    李秦氏对他们两姐弟不算坏,但也绝对说不上好。老李头年轻时当兵受过伤,所以不能生孩子,由此老李头也绝对挺对不起李秦氏,所以事事也听自己婆娘的为多。对于平白多出来的两口人,李秦氏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不过好在刘芳很是乖巧,做事也很勤快,虽然生病,但从没耽误过家里的事。李秦氏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刘弟因为箭伤导致他脸上有两个很深的伤疤,不笑的时候还好,一笑的时候两颊的伤疤凹陷,让人渗得慌。也因为这个,刘弟始终找不到活儿。老李头还想让他去八仙楼打杂,但孙掌柜一看刘弟的模样顿时不敢用,用了刘弟那客人都会被吓跑的。西山卫城的军田又早就被人租种完了,刘弟只能依靠去给人打点零散的活儿,赚点小钱。也正是因为这样,李秦氏对刘弟一直就没什么好脸色。

    刘芳做好早餐,和老李头,李秦氏一起吃完后就赶紧收拾碗筷去洗,同时还把锅里剩下的一些稀粥仔细地放好,等自己弟弟回来还能吃点。李秦氏琢磨着自己丈夫这嗓子晚上不能唱,于是拉着老李头在院子里再练一练《精忠报国》。这时,就看见刘弟扛着锄头兴冲冲地冲进家门,脚上还满是泥土,张嘴就是大嗓门喊道:“姐,你猜俺刚才看见谁了?”

    帝国飘摇之卷 【第三十六章 京都】

    这刘弟的大嗓门也是李秦氏不喜欢他的一点,这么高的嗓门按理说好唱歌,可他那长相,实在让人恶心。

    所以看见他一进门也不先和自己打招呼,直接那么大咧咧地把锄头一放就吼,李秦氏忍不住骂道:“不懂礼数的憨货,我没教过你进来前要先把脚上的泥洗干净吗?!”

    刘弟被李秦氏一骂,脸色沉了一下,但还是沉郁着脸色退出院子。刘芳赶紧端了水过来给弟弟冲脚。

    李秦氏看刘弟那好像不高兴的脸色,冷哼道:“你不是给人干活去了吗?这么早就回来,是不是又让人撵出来了?我早跟你说过多少次,在人前就要学会卑躬屈膝,别老以为自己还是村里的娃子,啥都不懂就别到这里来混日子,你以为这里好混的吗!整天白吃白喝,一分钱也赚不回来,也不知道白长这么大做什么用,气死我了!”

    刘弟阴沉着脸不搭腔。刘芳脸上满是苦涩,但又不能说什么。他们现在都是寄人篱下,打骂由人吧!

    老李头拉了自己婆娘一下,哑着嗓子道:“好啦,你就少说几句吧。小弟还是懂事的!”然后对刘弟说:“小弟啊,你不是帮汪宝看秧苗去了么?怎么回来了?”

    说起来这个刘弟也是个倔强性子,听见老李头问也不搭腔,看见李秦氏那张臭脸更是怒不可遏,若不是姐姐早晚三次地提醒他不要跟舅娘吵架,依着他的性子早就拿刀把她给剁了。

    “哑巴啦你?刚才嗓门不是很大么,现在你舅舅问你话咋就不喊了?作死么你!”李秦氏尖细着嗓子冲刘弟嚷道。

    刘弟重重一哼,劈手拿过锄头,跺脚对姐姐道:“姐,我去干活了!”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秦氏又是一阵大骂,顺带着连刘芳也骂了起来。

    刘芳只能苦着脸,看着自己弟弟愤愤离去的背影高声嘱咐:“小弟,早点回来啊!”

    那声音凄婉,带着亲人最深的担忧。

    ※※※※※※※※※※※※※※※※※※※※※邹燃等人也没啥行装好打理的。羽林守军的丘山铠是可以在退伍时带回家的,只要把剑章留在军队就可以了。但禁卫军的圆光铠不能带走,他们能带的也就是一些被褥和衣物。

    打点好行装,邹燃等人还特地去了一趟平阳公主的驻地,可是却发现里面已经空了,只有两三个二旗的人在打扫。一问才知道,昨晚入夜,平阳公主就已经带着娘子军回河东郡太原府了。

    “走了?”邹燃不可置信。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昨天李珊看起来那么伤心。这是不能言喻的离别伤痛。隐隐的,邹燃也感觉到了痛心的感觉。虽然他明白,这种分别迟早都要发生,可他就是很难接受这么突然的分别。

    最少,平阳公主应该跟老部下们打声招呼吧?

    可平阳公主并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难道非要这么偷偷摸摸的离开吗?

    六个人现在不能去军部领马,只能凭借军籍铭牌在驿站领取行马。行马不同于战马。行马是用来代步的工具,比较矮小,耐力不错。西山卫城离雒阳足有半日的路程,若是靠脚走的话,他们想办理食邑的事儿就要拖到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