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炮火1906 > 炮火1906第122部分阅读

炮火1906第122部分阅读

    他的根基在东北,而东北给日俄环伺,虎视眈眈,他的日子不好过,东北想要实现真正的腾飞,必定要与日俄干一仗。

    在南满铁路——旅大,以及中东铁路——海参崴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在海军力量还没有壮大之前,在轰炸机技术还不足以对日本海军产生致命威胁之前,还是不要尝试突破渤海湾,突破黄海。

    “你们知道么?西方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就连英法,明面上支持俄国,抵制我国,背地里,他们的资本家在大笔购买东北振兴债券,还向东北兜售他们的富裕资本。就在上个月,英法美三国的资本集团秘密向东北提供3500万英镑的借款,首笔1000万英镑的借款已经到账。由此可见,列强的嘴脸。

    “什么?3500万英镑?”蔡锷与蒋方震都惊呼失声。

    的确,任凭是谁听到这个,都会失态,忍不住叫出声来。

    3500万英镑,可是3亿银元还不止啊。

    目前中华民国政府将之前的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央银行,发行国家统一货币,民国元,面值与中国境内目前仅剩下还在流通的地方货币——东北振兴元相同,与过去的银元币值一样。

    3亿银元,可是比日本去年的财政收入还多,甚至与清廷倒台前得财政收入也相差不多。

    李安生居然敢借这么多的外债,英法美敢借出,他就敢借入?

    “不错,3500万英镑,不要抵押,不要折扣,纯粹以资本生利,并且部分转化为英法美三国的工业品。当然,这些工业品全都是机器设备与钢铁等。”

    不要折扣,不要抵押?有这样的好事吗?

    看到蔡锷两人的疑惑,李安生哑然而笑,“当初英法美要用东北的财政收入做抵押,也准备要折扣,不过,我就是不愿意借,能拿我怎么着?尤其是法国,这个高利贷国家更加是按捺不住,极力的怂恿英国跟美国共同借出这笔款子。年利率七厘,分十年还清。我一直拖着,又将德国分三次借给东北1亿五千万马克的消息放了出去,结果,怎么着,英法跟兔子似的自己撞来。”

    蔡锷与蒋方震再次的震撼了,德国居然也借给了东北1亿五千万马克?这可是相当于一千五百万英镑左右的巨款啊。

    而且,向英法美三国银行团借的债年利率高达七厘,分十年还清,这个就更加的恐怖。

    要知道国际大笔拆借年利率五厘就非常不错,更何况七厘,更为恐怖的是分十年还清,说句实在话,这么大一笔款子,分个二三十年还清都算正常。

    英法美三国不在乎还款年限,其实也是看中了东北的还债能力,想着要在将来继续借款而已。

    不要折扣的话,七厘还是非常高的利率,基本能让英法美三国满意,但是英法美居然不要折扣,不借着这个机会控制东北的海关与铁路,也是奇怪。

    这个谈判过程想必也是一波三折惊险无比,可见李安生手下能人辈出。

    东北的海关不是那么好控制的,英法也知道这一点,倒不如退而求其次,用资本生利,关键是这么大的款子,这么高的利息,上哪去找?东北的还债能力又没有问题。

    更何况,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李安生提出向英法购买大批的机器设备,尤其是采矿工业、造船工业、军工体系的设备,英法还是有竞争力的,更何况东北还将在两年内向英法美进口价值1千万英镑的钢材。

    李安生也保证今后东北工业振兴所需要的机器设备、钢材等,必须要有部分份额提供给英法美三国。

    当时李安生嘴都笑歪了,一战开打,许多东西都要推倒重来。

    不仅机器设备与钢材等工业品要大幅涨价,而且货币汇率也能做手脚,到时候英法不仅要倒过来向东北借债,这次的借款,东北所要付出的极少,甚至还有赚头。

    既用英法提供的借款发展了东北的工业,又不用支付多少利息,或许还能够凭借英法货币的贬值,振兴元的升值倒过来坑对方一把——这是肯定的,在战争时期,李安生能够很轻易的做到这一点。

    蔡锷的嘴巴张大着,他到现在还不敢相信,英法居然敢借这么大一笔款子。

    其实这很容易想通,要是借个百万英镑,说不定英法还要犹豫还要提条件,甚至要抵押、折扣等,但是这3500万英镑的巨款,国际上很少见,没有哪个国家或者政权会如此的疯狂,光是凭借资本生利与购买英法美工业品就很可观。

    蒋方震在德国留过学,清楚德国国内的状况,对于李安生能够轻松从德国手中借到一亿五千万马克也很是吃惊,这需要多么巨大的信誉以及运作能力啊。

    东北不声不响之间,就背负了四亿多元的债务,甚至之前还已经发行了数亿元的债券,这么多的债务,可真叫债多不愁了。

    “本来这个借款合同是要公布的,但是英法却准备到下个月公布,呵呵,中央政府与英法等五国银行团准备签订借款合同,想必你们还不清楚。”

    李安生轻描淡写的说着,却让蔡锷与蒋方震再次惊愕,好好的谈着军务,忽然间就扯到了这上头,而且还让他们彻底震惊。

    连中央政府也要跟列强银行团借款?

    其实袁世凯一直在准备借款,想要整顿中央军,好跟东北抗衡,只是给李安生一直在干扰着罢了。

    他可是准备将清政府在宣统三年与美国资本团、 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签订的清政府为改革币制和振兴实业借款1000万镑的合同(资金到位仅10万镑清政府就垮台了),改为民国北洋政府的“善后大借款”。

    袁世凯许诺借款以盐税为担保,并把四国银行团列为北洋政府借款的优先权国家,现在又加上了日本。

    东北飞速壮大着经济实力,无论是工业还是教育,军队,都投入了巨款,让袁世凯气闷不已,也想着要借款,满足中央政府的财政需求,还想着要发展经济。

    再这么下去,只怕东北实力越来越强,而中央政府越来越弱。

    “老袁也好意思哭穷,这次跟俄国宣战,取消了俄国在华特权,取消了欠俄债务,还是我推动的,实惠却是他老袁的。更何况,中央政府可是没收了不少俄国资产,恐怕数额不下一亿元。好处都是他,我们在前线打生打死,他还要哭穷。也好,他要借,就由他去借。东北跟南边正好有借口借债,不用向中央政府上交国库。”

    说来说去,都是在为自己打算,中央在算计地方,地方则在算计中央。

    蔡锷等人也清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那些龌龊,他作为云贵都督,虽然尊奉中央,但是还是保留了一些相对自由的自治权,也不会全额提供中央规定的上缴款。

    对于李安生对老袁的牢马蚤,他是深有体会,并不见怪。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六十二章 香烟勾引人

    第三百六十二章 香烟勾引人

    两江地面上经济基础好,发展一日千里,也是将来的财税集中之地,光是一个江苏,就能顶北方几个省。

    现在两江的财政收入也没有上缴,程德全想了无数借口,拒绝中央的要求,教育啊,工业投入啊,大型工程建设等等。

    袁世凯何尝不想利用这次借款,将两江的关税抵押出去,可奈何程德全不接招,直接找了美国财团要借款,洛克菲勒财团可是兴冲冲的来了,保罗这厮将中国当成了他娘家。

    两江要借款,这列强财团是闻风而动,南京的还款能力同样有,经济发展也是一日千里,基础要好过东北。

    法国这种有着数百亿法郎巨款借给外国的高利贷国家更是的像吃了蝽药一般,上蹿下跳,这真是个资本家的节日啊。

    本来法国的国外投资主要是在欧洲,首先是在俄国——目前约合110亿法郎左右,并且多半是借贷资本,而不是对工业的投资。1906-1910年,法国对外贷款达于顶峰,相当于国民收人的45。

    到今年为止,对外投资总额约600亿法郎不到一点,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借贷资本,每年的利生利也是很客观的,所以,为了进一步让这些利息生利息,法国只能选择进一步的借款,而世界市场上,能够大笔借贷的,也只有中国。

    故而,初听上去,3500万英镑的巨款就像个笑话一样,没有人会当真,可它却事实上发生了,对于英法美三国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就连德国,对于这一亿多马克的借贷,也是不知足,最好东北能够再多借点,现在德国的国外投资在去年约200亿马克,现在也在飞速的增长之中,在东北与两江大肆投资,甚至借贷,之前分布于欧洲的奥匈帝国、俄国和土耳其国以及海外的加拿大、美国和拉丁美洲,现在则是将中国当成了大市场。

    这工业投资有时候比不上资本借贷,故而各国都趋之若鹜。

    由于中国奇怪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多个地方强势集团支撑的局面,相对还算稳定,于是,各国纷纷出动,或是国家,或是民间,争相借贷。

    李安生对此是支持的,借,大笔大笔的借,公开借,秘密借,想方设法借,只要你英国佬敢卖了借出,他就敢借入,法国佬卖了老婆的借出,他也敢借。

    东北跟两江成为了借款集团,大量外国资本涌入,也促成了两地的大建设大发展,只是不知道这些资本家知道随着一战的开打,到时候中国将反过来利用这些投资开办的工厂公司来赚他们的钱,甚至利用一战的良机反过来借债给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心情会如何?

    蔡锷跟蒋方震听李安生说着国内到处都在借外债,都沉默不语,中央并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掌控,李安生就是头号障碍。

    可要是真让袁世凯中央政府实现了对地方的绝对掌控,中国的政局又会出现何种变化,会不会倒退,连现在这种良好的局面都消失,这就不得而知了。

    而李安生要是入主中央,必定是要将大权收归中央的,蔡锷在云南当都督主政,就服从中央,该怎样就怎样,但是其他地方,他也很清楚,不会轻易的交出权力,一场内战在所难免。

    李安生跟革命党人的关系很不好,目前革命党人虽然互不统属甚至派系分明,但还是在北方强大的实力之下,选择了暂时保持同盟会与其他革命政党的联合,名义上掌握有湖北、湖南、福建、广东等地,像广西、云贵——蔡锷是云贵都督、西藏、青海等尊奉中央,而四川、、陕西等相对有些独自站队。

    革命党部分都斥责李安生与袁世凯是窃取革命果实的人,尤其是李安生,被骂的更加厉害。

    封建割据,独裁,野心家,暴君,等等字眼频繁的出现在报纸上,都是形容李安生的。

    或许,跑到边疆哪个小村镇,问老百姓谁是中华民国大总统,必定齐齐摇头,但问到李安生,这个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军阀么,野心家么,现在还对俄国开战,狂妄之极啊,哦,对了,那个,俄国是哪个国家,在哪?

    这便是宣传的力量,而革命党人显然是最擅长这个。

    哦,对了,貌似李安生这厮也擅长这个,经受过后世那种社会主义的宣传模式熏陶,哪里用得着人教?那帮革命党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报社,开上几家,记者编辑,请上一堆,发言人,弄上一点。

    发发传单什么的,根本就是小儿科。

    在奉天火车站最显眼处,便是东北目前的各项最为吸引人的政策,简显易懂,一眼就能看到当东北人能有多少的好处。

    你不识字?没关系,有专人给你介绍,而且拿着大喇叭,都是行业里头有名的说书先生。

    而火车站的醒目地点,也放有李安生的大幅照片。

    他不想搞,也讨厌这个,但是他的智囊团还是搞出了这一招。

    这也是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流俗,比如载振的半身像,还出现在户部银行的钞票上头。

    智囊团的那帮坑爹货们还想着将李安生与锡良等人的头像印到振兴元上头,目前正在斟酌之间,考虑到这么快又要将钞票更新换代,代价太大,故而一直给李安生阻拦着。

    这个时代的无处不在,像眼下坐在李安生面前的蔡锷,就经常出现在报纸上头,高头大马的,虽然这个时代的相机照的并不是很清楚,但是还是能显现出他的英俊潇洒,这厮,哪里是人中吕布,简直就是白马赵子龙,少女杀手。

    李安生正在考虑,是不是将蔡锷的大幅照片放到招兵处,立马能招来一大批的女兵。

    是啊,东北军正在招女兵,医务兵,在战争时期,女护士们大量缺乏。

    蔡锷这种纯良货哪里知道,李安生已经在不怀好意的打他的主意,仍然不自觉的在那里追问东北借外债之事。

    这回东北外债的确是借的有些多,但是军费开支是足够的了,至少武器弹药不用外购,自己生产也不要交专利费。

    但是战争要是进一步加剧,源源不断的有俄军从欧俄汹涌而来,战争白日化,那么就没有一定了。

    北上卫组建外东北集团军的消息透露出来之后,顿时引起了各方热议。

    尤其是北上的这些将领们,都对此感到无比兴奋,这意味着李安生又有大动作,每次李安生有大动作的时候,都将又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外东北集团军由李安生亲自出任总司令,分设三个军,分别由蔡锷、蒋方震与李纯统帅。

    虽然是临时设置的集团军,但是蔡锷等人的好运还是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临时的编制,却给了应有的待遇,武器配足,待遇从优,官兵薪饷福利与东北军一摸一样。

    这个消息一宣布,立即让北上的卫将士们一片的欢腾,这意味着到战争结束,他们一直能够享受到过去所享受不到的待遇,比如香烟供给,糖、味精等日用品的供应券等等。

    别的不说,光是东北军身上穿戴的,便都是些上好的料子,精神极了,许多官兵都将每年发的衣服省下几套下来,寄回家给家人穿。

    为了满足官兵们的这种荣誉感,以及增加军人的优厚待遇,李安生还特地每年的春夏秋冬都要多发一套衣服。

    这也是东北军费高的一个原因,但是这无疑中又能刺激轻纺工业。

    光是从军火自产上头就能省下不少的钱来,多花点在这些官兵的待遇上头,并不是难事。

    轻纺工业本来就因为毛纺、棉纺、皮革等行业获取原料简便廉价,在成本上开始大幅的超过英日等列强国家,大大的占有了国内市场,甚至还因为质量上乘开始行销世界。

    光是从这些轻纺企业上头多收到的税,就能多花几倍的投入在军队上头。

    这便是一个良好的循环作用,看上去军费增加了,但是由于军方订单的增加,促进了轻纺工业的发展,财政收入变多,皆大欢喜。

    这就跟死钱变活钱差不多得道理,这些道理李安生在江苏的时候已经反复的教给了那些地主土老财,到现在效果非常不错,东北同样如此。

    李安生打这场战争,不仅是在军工体系上能促进东北重工业的发展,同时还有大量的针对民间其他行业的订单,使得整个东北的工业体系一下子出现了一波小高嘲。

    李安生一贯手段大,气魄大,深得东北各界的信任,现在连刚到的卫官兵都知道了。

    在东北当兵,居然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发放,各种福利好的要命,把这些卫羡慕死。

    “王大壮,来一根来一根。”

    才刚来一天,卫的将士们居然与东北军王牌教导师“东方之剑”的官兵们打的火热,这个王牌教导师不属于中央编制,由云飞扬统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过去特战部队的老兄弟。

    教导师的待遇要比普通部队更加好,比如寻常士兵都是抽“松花江”牌香烟,而不是稍微便宜一个档次的“长白山”等烟。

    这不,虽然语言不太通畅,交流并不流利,但是却并不妨碍这些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兄弟们热火朝天。

    一名来自四川的瓜娃子诞着脸,用手指夹啊夹的,用烟民都懂的那种手势,向教导师一名叫做王大壮的士兵讨烟抽。

    由于卫北上,也算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