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宗豪 > 第七十二章 陈年旧事

第七十二章 陈年旧事

    老太太用昏黄的老眼看着桌面,然后对丁樘问道:“可是因为我让刘靖元前去退还礼品之事而来?”

    “正是。”

    “老婆子家中狭小局促,放不下许些东西,少爷大可不必破费。且我家孙儿在贵府进学,奉上束脩本是常理,哪里能收什么回礼?”

    丁樘闻言,开口劝道:“礼尚往来,是自古便有的道理,若是姑奶奶不收回礼,这要让旁人如何看待我们家?别人岂不是要说我们仗着家大业大,鱼肉亲友,欺凌弱小;说我们是貔貅,只进不出不成?”

    老太太想了想,开口道:“少爷说的也在理,老婆子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只是少爷家的回礼实在是重了些。”

    “这有什么?便是国朝对待番邦外宾,那也是秉持着‘厚往薄来’之礼,姑奶奶收着就是了。”

    老太太听到丁樘的话,咧开干巴巴的嘴笑道:“老婆子不懂什么朝廷的事情,却也知道那么重的礼,我家是收不下的。米粮倒没什么,收下升把斗把也就罢了,那银子如何能收的?有道是无功不受禄,更别说老婆子一家还多仰仗丁府的照应,若是还腆着脸皮,不知好歹地收下,那才是丢了门楣脸面。”

    丁樘还要再劝,却又听老太太道:“如果少爷今日带来的哈市钱财什么的,还是请再带回去吧,老婆子不会收的。”

    老太太如此坚持,丁樘只能作罢,道:“也罢,既然姑奶奶您如此坚定,我来日让人送两斗米粮来也就是了。我原是看贵舍也不富裕,于是自作主张多拿些钱来,姑奶奶也可宽裕些,买些吃食将养将养身子,也免得害病。只是不知道,为何姑奶奶如此坚持?”

    老太太道:“少爷的好意我都心领了,只是我家两个孩子也做得一些事情,勉强糊住口是可以的。老婆子之所以不愿意接少爷的重礼,只是不愿意养懒了心性,习惯了不劳而获。”

    丁樘笑道:“姑奶奶家教严谨,受教了。”

    丁樘并非不知道这个原因,只是听到老太太亲口这么说,才更能让人产生尊敬之感。刘靖元在这个家庭中,受到这种教育,哪怕没有遇上自己家,也决计是饿不死,也不会沦为乞丐的。因为他学会了什么叫做尊严,什么叫做自食其力。

    当然,自己家的出现,无疑可以说是给了他一个跳板。在这种情况下,他所能到达的高度,绝对要比原来高一些。

    老太太听到了丁樘所说的“受教”,却是撇了撇嘴巴,道:“少爷这样倒是让我想起了你家大爷。”

    “我父亲?”

    “是啊。”老太太叹了口气,道:“多好的人啊,可惜就走了。”

    “姑奶奶认识我父亲?”

    “是啊,大爷对谁都和和气气的,也爱帮扶我们这样的人,这街坊四邻的,谁不要竖起大拇指夸赞一声丁家大爷的仁厚?”

    丁樘对已经故去的丁侪没有什么认识,一点点细微的认识也只来自于颜氏和高氏的只言片语之中。颜氏说丁侪是拎不清的东西,总是吃亏。而高氏却说丁家几个兄弟都颇懂得退让的道理。无非就是一个主观“犯傻”和客观犯傻的区别。

    今天听老太太这么说,丁樘倒是对丁侪有了别样的认识了。丁府办丧那几日,家中人往来不绝,可以说能到的都到了。从这一点看,或许丁侪的人缘真的不错。

    只是另一方面,反而是死者的父亲和弟弟没有回来,这其中,若说没有什么缘故,丁樘是不信的。他其实也旁敲侧击地问过,只是不论是高氏还是颜氏,都是语焉不详,这倒是让丁樘更为好奇此事。

    老太太接着道:“都说老天开眼,若是老天真的开眼,又哪里有这句话出来?还是啊,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大爷那样温吞的性子,二爷那般儒雅的人,三爷那般爽利的人,个个都没有活长久。反而是你家那个老太爷……哦……那个四爷,整日游手好闲,反而活的有滋有味。”

    似乎是觉得挡着丁樘的面说他祖父的坏话不好,老太太刻意调转枪头,转而骂起了丁偶。即便如此,丁樘还是从话中听出了一些意味,看来老头子在这些街坊邻居的印象中,形象不怎么好啊。

    丁樘问道:“我爷爷……”

    “哦,老婆子一时口无遮拦,少爷不要见怪。”

    “不是,我是想问问……我爷爷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竟连独孙病重,长子身故也不曾回来,当真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

    老太太闻言一愣,似是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