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宗豪 > 第七十一章 敬畏与希望

第七十一章 敬畏与希望

    吃过饭,丁樘就找个机会开溜了,他可不想再哄小孩讲故事了。若说男女方面,丁樘还真没有那个想法,人家才十二岁,在后世就一个小学生的年龄,丁樘又不是什么禽兽。而且也不知道是身体的生理年龄还没到还是怎么着,丁樘还真的没有什么生理上的想法。

    丁樘溜去哪里了呢?刘靖元家。

    自然不是为了给他补课或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原因,是因为他听吴妈妈说,那日丁樘派人送去的回礼,他们家老太太嫌重了些,又让刘靖元送了回来。所以丁樘打算去他家做做家访,看看情况。

    那个老太太性子可能比较倔,且一言九鼎。这是丁樘那日拜访之后就已经得知的。在她面前,孙子孙女都没有说话的余地,她都一言而决。她给丁樘的感觉,和那日在土地庙放粮的时候遇到的那些人完全不同,那些人完全被消磨了心智,但这位老太太明理识义,隐然有大家风范。

    那时候丁樘就在想,史书上那些自小清贫,但是却大有成就的那些人,他们家或许就是这个样子。这时丁樘又想到了那天胡继先说的,自己家老祖宗是潜龙,遇水便可飞,那是因为出自义门陈氏大族。

    而现在,丁樘对胡继先的话又有了新的理解。能够崛起的原因不是因为出自大族,而是因为认字,有文化。只不过通常情况下,识字一般都是有恒产者的专利,所以给了别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样的感觉。

    当然,这也是一种情况,并非有钱、有恒产就一定能有出息,古人同样有“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这样的古谚。总之,正话反话都被老祖宗说完了,你不论提出什么论点,都有古话来支持。

    这倒是方便了后世那些应考的学生们,写作文时,总可以引用一句“有句老话说得好……”

    总之,丁樘又到了熟悉的破屋。这种黄泥砖刷浆的屋子在后世的农村应当还有留存,实际上,在江南,这种房屋由来已久。用料也简单,无非夯土地面,立上几棵木头梁柱,堆上黄泥砖、盖上青瓦或者干脆直接铺上稻草就是了。

    刘家的屋子自然用不起瓦,所以盖着稀稀拉拉的稻草,也不知道下雨下雪的时候,能不能将屋内盖全了。但是其实,能有一间屋子就不错了,很多人家就住在废弃的窑洞里,或者桥洞里面。后世人在网上总是调侃自己穷得睡桥洞,但是在这个世界,是真的有人要去睡的。

    刘家的屋子也是别人赞助的,两家也算有亲,近几年起了新屋,就把老屋让给了这位老嫂嫂,也不知他使用什么方法让那个老太太接受了这般馈赠。

    让进宝前去敲门,丁樘便等在一边。不多时,门吱呀一声就打开了。入眼的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就是丁樘那位老姑奶奶。

    那老妇人虽满头银丝,却打理的干净,用荆钗簪好头发,而身上穿的则是一间深青色布衣,也是补丁成片,只是那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