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明朝生活面面观(完结) > 明朝生活面面观(完结)第92部分阅读

明朝生活面面观(完结)第92部分阅读

,此时听得别人不停地夸赞,心道四姐人人夸,自己还可以接受,怎么又来一个男的,也得人人都说好的?而且六妹竟然在四姐面前揭发自己的意图,恼怒起来:“莫只说我一个,三姐不也想去吗?你们都说如何如何好,又不曾亲眼见过,不过是听说罢了。”埋怨完六妹,然后又求证一般地问道,“四姐,你方才见得,大表哥可是真俊秀吗?”

    这话,连文箮听得都脸红,瞧见四妹进屋后垂头不语,并没有那种见了娘舅家的欢快模样,便误以四妹害羞了,忙阻止道:“五妹”

    文筠那边犹自反驳五姐道:“我怎么没见过。大表哥家去年有个亲戚没了,彼时我正在外祖母家做寿呢。归家时,我爹路过那儿,便带了我与弟弟一起去了沈家,就见着大表哥了。”

    文筜认为这好事怎么就被她给撞到了,只肆意为难起来:“见着又如何?不过是远远瞧一眼罢了。”

    “哼,我就晓得你不服气。我爹常去四姐姐的舅舅那儿,晓得颛表哥还有很多事呢。我爹书案上那盆兰花,就是颛表哥送的,外面都买不到呢,他养的兰花特别好看……”文筠亦是容不得别人轻看的,立时便要例证自己晓得最多,好似如此,便荣耀加身。

    小孩子就是这般,凡自己比别人多晓得一点,便沾沾自喜,文筠亦如此。

    而文筜则是那个总被人当作甚么都不懂的,于是时常憋屈,时常发难,又时常总被人打击的小强式的人物。此时,她见妹妹哼自己,亦回哼道:“哼,你得意甚么?那是四姐的大表哥,是四姐要嫁的人,又不是你亲表哥,亦不是你要嫁的……”

    这话说得十分过份,文筠生气了,小胖脸气得嘟嘟的更圆,手指头伸出来也不知冻的还是胖的,总之,大有要争执下去的劲头。

    文筼文箮也怕再生风波,忙劝了二人。

    文箐没料到一个小小的男孩沈颛,虽然在自己眼里也确实是好看,想来日后不比电影学院里的帅哥差,只是现今那小模样还没长开呢,她们倒是“追星”起来,明代男人的色相也真重要——闺房里女人评,连考取功名中个进士排名也要在朝堂上被人品评。唉,男人长得不好看,连功品都捞不上,白辛苦一场;可要是男人长得好看了,也是麻烦,瞧这些小女孩,便开始闹上了。

    文箐被她们吵得头痛,小孩子只关心这些简单的事,不过她倒是晓得了沈颛两件事了——

    一是棋痴,这是打沈华庭表哥那儿听来的,原来他下棋还是大哥教的。只瞧今日大舅沈贞吉能让沈颛去陪周叙下棋,这便足见棋艺肯定是有的。要说下棋的人,智商上应该是不差的,所以沈颛应该不会傻。

    二是由文筠嘴里晓得沈颛还是个花痴,好种兰花。兰花喻意为隐士,这倒是与沈家的家风十分相符。

    曾听阿素与陈妈提及到周夫人的往事中,沈家人从前朝元代开始,就是旺族,到了元末明初,渐式微,不问政事,只归隐田园。而自己曾外祖倒是任了户部给事,也没做多久便致仕大量开荒买地置铺子,再后来外祖父本来是个小九品官,专管批签茶引的,后来可能是见得内里有贪腐,便离了职,反而一意从商起来。而大舅那一房,同曾外祖父为同母兄弟,却是半点不问功名,屡有举荐,只拒不入官。到了沈澄那一代,也就是沈颛祖父,在永乐年间中了举,且与周家开始深交。周家亦曾推荐,沈家却执意不为官。到了大舅他们这一辈,倒是中了秀才之后再不问功名,也不知是无心还是无力,可也不是躬耕于农,也算得上只问闲情逸致不求功名利禄的文人雅士了。

    文箐听得两个妹妹吵,只在心里品味着“兰花”二字,想象着那小男孩日后可能的模样,只觉漫长煎火。纵是如何恬淡雅致,终得吃五谷杂粮,“人间烟火”犹燃。

    午饭在长房吃的,不过男在外院,女在内院,而且是小孩一桌,大人一桌,严格区分来。文箐吃得不香,只应付过去。在吃饭的当儿,方才听到伯祖母在同三婶交代什么,隐约听得沈贞吉下午要回苏州——明日,是大年夜了。

    文箐才回到院里没多久,想着心事,该如何讨好目前最大的boss——周叙这个伯祖父。只有得了他的欢喜,让他在意自己,自己的一些事才能办成。今次说到砚,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沈家父子在,反正周叙倒是笑脸盈盈,对着文箐十分优容,言词里亦是流露出满意。文箐想着要如何才能趁热打铁,进一步巩固这良好印象。

    还没起出个头绪来,就有三婶李氏上门来,文筜紧随其后,一个婆子费力地搬了用布罩着的甚么物事,脸上笑得似开了花一般。一跨进门,文筜没等她姆妈开口,便叽叽喳喳如鸟雀一般嚷开了:“四姐姐,这是颛表哥送给你的快来瞧瞧,好看不?”

    她倒好,这下子很亲热地叫起“颛表哥”来了,再不是“你大表哥”。要是沈颛听得,定是十分高兴,不过是答允给一盆兰花,便收买了她。如今问四姐姐,“好看不?”那口吻俨然好似那花是她的,希翼得到对方的夸赞。

    婆子进了屋,把物事轻轻放于地上,方才解开那布套,露出一盆兰花来。

    文筜却是忆经开始琢磨放哪处。“这个也不能放屋里这桌上吧,太占地方了。”

    文箐也发觉,这房里缺一角几。突然想到旁边正房里有一个,便道:“若不然,把那边一个角几搬来?”

    文筜立时指挥婆子搬了角几过来,然后她自己凑过去,欲挪动那盆兰花。奈何那盆上还立着太湖石呢,很是沉重,她哪里挪得动,最后便是一个劲儿地叫着婆子挪左边些,又嚷着往右边挪一些。李氏只道:“这大冷的天,把花运过来,你大舅可真是费了些心思。”

    文筜没明白,只道:“不就是放车上运过来的吗?”

    李氏坐在椅子上,慢慢解开包袱来,道:“这兰花最是怕冻,你说这大雪天,带出来,容易么?”文筜释然,道:“哦,难怪颛表哥这么小心了。”

    文箐由着小西扶自己走拢过去。其实说这是一盆兰花,倒不如说是兰花盆景。一块镂空的太湖石,也不知是天然形成的一个月弯牙的洞,还是后来打磨的,关键是这侧瞧着是弯半月挂枝头,转过一面则是满月盈空于楼角。山石角处便是一枝带小花苞的兰花。

    文筜当自家宝贝一样给四姐介绍道:“方才有些风吹动,这叶儿就摆啊摆的,甚是好看。四姐,你瞧,我吹口气。”也不待文箐回应,便凑近些,鼓着腮帮子吹,靠得太近,连茎杆都吹动了,她不好意思,退后两步,找准了叶片高度,再次鼓了劲吹去。于是兰花叶儿开始飘动一下,渐而缓缓地慢慢停下来。似水,投了湖石,,这过年了还急急赶来看你,大雪天,村里路不好走,定是天没亮出来了。”她看着文箐有些吃惊的表情,便道,“我替你回礼重一些便是了。”

    对于她来说,可能还人情,就在于礼物的贵重。

    文箐听这话,便道:“那要不然,这花还是放厅里去吧,大家都能赏得。”

    李氏摇头道:“这可要不得,先不说这是沈家专门送于你的,只说这天气,厅里冷得紧,你这屋里火盆是烧着的,暖和,这花可是冻不得。开花了,到时大家来赏一回便是了。”

    文箐见三婶这话说得爽快,自己倒是不好推辞了,说真的,如果说是沈颛专门送于自己的,还真是不好往外推,毕竟这照料花还得她亲自来,要不然多浪费人家的这份心意,不是?

    接着,门又被敲了,小西开门,后面是余氏肩上背一个包袱,手提了两食盒,道:“三奶奶,东西都提来了。”看四小姐愣愣的表情,便道:“四小姐,这是舅爷家送来的呢。”

    文箐才恍然大悟过来,忙让她放桌上便是了。想到收礼不能藏私,也没去打开来看,只对着三婶谨慎地道:“三婶,这是吃的?要不大家分了吧。”

    李氏笑道:“你大舅姆真是用心,每家都有呢。这是给你们的,她竟是晓得文简爱吃芋头,这一食盒里全是芋头做的各样点心。”说着,看向余氏,余氏忙将那芋头点心的食盒指了一下。至于另一盒,李氏笑而不言。

    文箐也疑惑另一食盒里是甚么,不过她不会傻得当场问出来。她没想到沈家人对自己姐弟倒真是这般上心了,弟弟爱吃芋头,若不是去年得知,便是前几日从华庭那儿打听到。感动还是有的。没想到自己这一归家,倒真是牵动不少人的关注,让别人跟着操劳,心里不由得一暖。

    文筜当着姆面,递过一封未封口的信,道:“哦,颛表哥让我把这信交于你,说怎么照料兰花的法子那上面都写了。”

    文箐瞧李氏一眼,见她没有讥笑也没有质疑,迟疑地接了过去,然后故作随意地就往食盒上一搁。沈颛倒也心细,送花还附带送“教材”来指导养花的,只是他想没想过:送给对方,人家爱不爱养花?

    李氏在一旁抿着嘴笑道:“你表哥倒是记性好。说你五年多前去沈家,极喜欢花,如今听你归家了,忙送了过来。我瞧,这般,甚好……”

    又是“甚好”二字,文箐也不知为啥,便听得脸红,失了往日伶俐的口齿,磨磨叽叽地才说道:“小时候贪玩而已,当不得真。”其实她心里在想:为甚么自己没有这身子原来的记忆,结果处处被动,都是人家无意中说及一点,自己便牢记。幸好是头受伤了,要是腿伤了,哪能说记不得先前的事了?

    “这话可不是这般说的。你同颛侄儿的事,可是小时候就说定了的,这可得当真才行。”李氏见她有羞意,作为长辈,生怕她要是生气,便让自己下不了台,也不敢多打趣她,道:“过了春节,你脚伤好些,我让余氏陪你去给沈家拜年吧。今日,你同文简去送一下你大舅,难为他这么赶过来。你这次要不去送,也说不过去。只日后定是不妥了。”

    文箐没想到三婶这会儿这般开通。虽然她自己是不乐意过早谈婚论嫁的,只是毕竟不是嫁一个十足的坏人,要是多与沈家来往,便多了解些沈颛,对她而言,是没奈何中的一点希望。当下感激地道:“多谢三婶如此费心。箐儿自听三婶安排。”

    她这回态度十分恭谨,李氏立时只觉得自己十分有成就感,侄女同自己还是亲近起来了。便笑呵呵地道:“你放心,如今二哥二嫂不在了,这些事,便是该三婶来安排的。咱们家虽是要行规矩懂礼知进退,传不得闲话,不过你去拜见舅家,旁人自是说不得。今次你伯祖母方才同我道,日后但凡该见的还是得见,只是私下里却需得避嫌,让我提醒点你。我晓得你是个明事理的,断不会做出别的事体来。”

    文箐听得很不是滋味。所谓的正当见面,总之大人许可了,那就是光明正大,大人没同意的,那便是私相往来。而周夫人不在了,自己与弟弟想去哪儿串门,不能作主了,只能听命于人了。

    唉。见与不见,自己还有些犯怵呢,想想一个小男孩,是自己未来的丈夫,就觉得从稚嫩到成熟是好漫长的一个成长过程,谁想得到这棵小树有没有歪掉?自己去拜访,便是去检查?感谢天,感谢地,幸亏有周夫人这层关系在,于是在外人面前还可以说是表亲之间的来往,有了见面检视的机会。

    文箐叹气,不幸中的万幸,沈颛今日看来,不知来日是不是真能让自己可靠,但至少底子来说,现在文箐没感到有病根,至于其他的,只要有见面机会,到时多观察吧。真要是歪脖子树,那是轮不到自己去咔嚓的,可是自己这根“藤”,哪怕是将亲戚之间的脸面撕破老死不相往来,也不会去缠病树歪脖树。

    正文168 赏花几日观叶经年

    沈颛心不在焉地陪着文简与文筹聊天、玩十二巧板,分出一只耳朵来,听着父亲与躺在罗汉床上的周同在谈话,说的正是表妹赏砚的事。

    周同这些年同父亲在苏州住下来后,同沈贞吉沈恒吉兄弟常有来往,三人关系十分要好,加上姻亲之故,便更是通家之好,并不见外。听得沈贞吉说侄女胡诌能诌得一块砚,便乐得合不拢嘴儿,他圆脸一笑起来,更是显得年轻,本来一脸憔悴状,如今听了故事后,倒是精神焕发。初始听沈贞吉夸赞文箐的话,还略带些谦虚地客套一下,随后他自己亦说将上起来,提到文箐的一些事,比如说文箐小小年纪便已经在归州学帐,岳州当家的事,一口一个我家大侄女如何如何贤慧聪颖。

    沈颛是越听越难过,越自卑,今日怎么就出丑了呢?先是棋子,后是椅子,然后是自己竟然好端端地便失声了。到得现在,也不知为何,只觉说话都困难起来了,周同每说到一件事,还看他一眼,他就脸上越发更热一些,每到周同提问的时候,只晓得应一声“嗯,好”,再无别的。

    周同笑道:“颛侄儿这是怎的啦?莫不是见了你表妹,发现不如原来的胖嘟嘟模样,不可爱了?”

    沈颛只羞得直摇头,半天终于憋出一句“挺,挺,好的……”还是结巴的。

    结果文筹在一旁道了句:“颛表哥,你咬舌头了?”

    沈颛上颌便重重地落到了下齿上,真个是咬到了舌头,而且是咬得不清,嘴里有股血味,甜、咸;舌头是痛楚不堪。

    文简也吃惊了一下:表哥也太笨了,不仅是说话不利落,还自己咬自己舌头。

    沈贞吉没想到自家大儿子今日这般腼腆,只道他木讷不通世事。

    周同瞧在眼里,突然想到了若干年自己在街头同他现在这模样也差不多,不知所措,便笑道:“原来颛侄儿不是不满意啊?那便是高兴得不知说甚么为好了。我家大侄女是个伶俐的,你…?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