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玉宫 > 玉宫第14部分阅读

玉宫第14部分阅读



    原来今日董卓又忽然要在相府中宴请群臣,董卓自入京以来便两次宴请群臣。第一次是说废帝之事,而第二次就是曹操刺杀董卓。所以这一次,也不知会发生什么大事。大臣们都知道,三日前,就在袁绍纠集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消息传来后,董卓便下令抓了袁绍的家人。因此大家都有心有忐忑,不知董卓究竟要做什么,却也不敢不去。

    其实宴会开始也并无异常,然而就在大家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一点时,董卓却忽然提到了袁绍和曹操的事。众人的心又立刻悬了起来,董卓将二人痛斥一顿,随即让手下带上了几个犯人。

    “什么犯人?”刘协忍不住发问。

    王允痛心疾首的回答:“正是曹操和袁绍的家人。那时臣便猜到,董卓此宴的用意是要威慑群臣,让朝中无人敢再有异心。谁知那董卓手段何其残忍,简直是禽兽不如啊!”

    “他做了什么?”

    “他……他……他当众将袁绍和董卓的家人千刀万剐,不光如此,他还让文臣饮血,武将食肉,以此来证明对他觉无异心。”王允俯地痛哭,“想臣饱读圣贤之书,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场,这又与禽兽何异。”王允说得痛彻心扉,哭声也是撕心裂肺,好几次差点背过气来。

    刘协吓得后退了一步,脑海中浮现那血淋淋的画面,一时间忍不住作呕。他们都喝了,他们真的都喝了,可那又如何能喝得下去啊?

    王允爬到刘协身边,抓着他的衣摆“陛下,臣发誓与那董卓势不两立,臣就是死也要为陛下除去这恶贼!”

    “爱卿会死吗?”

    “臣死不足惜啊!”王允痛心疾首,“臣怕的是怕的是即便是死也不能为陛下除去国贼,以报国恩啊。臣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盼着盟军攻破洛阳,杀了那贼人。”

    “盟军,他们已经到洛阳了吗?”

    王允抬起头,未干的泪痕中夹杂着一丝喜色:“快了,快了,今日又有战报传来。董卓连损几员大将,盟军是势如破竹啊。”

    “爱卿。”刘协在沉默中唤了一句,“你说他们会听寡人的吗?”

    王允也是一愣,立刻道:“会的,会的,一定会的。他们可是打着讨伐董卓的口号,是正义的王者之师吧。”

    刘协这才点了点头,王允这么说他才相信。

    门外忽然响起一阵鼓声,响彻皇城,刘协和王允一惊,刘协立刻推开窗,确定自己没有听错。这钟声是朝鼓,是召集大臣们上朝时所奏,可现在已将近黄昏,为何这鼓声会突然响起。

    王允也走了过来,同刘协一同站在窗前听着这鼓声。

    这时,门“砰”的一声被推开,一个宫人闯了进来,却顿时绊倒在门槛上。看样子是跑了过来,一时间没收住脚步:“陛下,陛下。不好了!不好了!”

    “大胆,在陛下面前慌慌张张成何体统?”王允呵斥了一句,立刻问道,“出什么事了?”

    宫人慌忙正了正衣冠,扶正了歪到一旁的帽子,这才双手合于胸前,躬身道:“启禀陛下,相国忽召百官入朝请陛下也一同前去。”

    董卓在这个时候忽然要上朝,也不知道他究竟想做什么。刘协点点头:“知道了,容寡人更衣后前去。”

    宫人一拜,立刻退了出去。

    “爱卿,你觉得董卓究竟要干什么?”刘协忍不住问道。

    然而王允却摇了摇头,走到刘协面前躬身一拜:“臣先行前去,随百官一同恭迎陛下。”

    刘协点了点头,看着王允离开。心中的不安又更盛了一分,朝鼓是高祖所设,官员但凡有要事启奏但并非是上朝的时候就可以奏响朝鼓,召见天子百官入朝。然而话虽如此,但大汉自开国以来还从未有人奏响过朝鼓。董卓的行为虽出格,虽不把他这个天子放在眼里,然而他却从未在其它的时召百官入朝。刘协隐约觉得不安,黄昏在皇城笼罩着一层昏黄,给人一种迟暮与摇摇欲坠之感。刘协隐约间觉得什么东西要发生变化,然而却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但愿先祖保佑,一切只是董卓的心血来潮而已。

    刘协换好朝服在宫人们的陪同下上朝时,百官们都已候在了殿外。

    天色越来越黑,宫人们在殿中点起了一盏盏明灯,方才宣旨让百官入朝。

    刘协也是第一次在这个时候来这个,寻常上朝也都是在早晨。窗外漆黑的夜幕衬托着跳动的火光,如同一场盛大的宴会一般。刘协忽然想拍手,如同见到新奇事物的孩子一般跑到大厅中又跳又笑,然后他却没有,身上沉重繁琐的朝服束缚着他,冕冠上垂挂的珠帘让他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因为他是皇帝,就必须端端正正的坐在龙椅上接受着百官的朝拜。然后一抬手,一如既往的说出那一声:“众卿平身。”

    也不知是不是夜色的关系,董卓的脸色有些暗沉,在明暗不定的火光下更显几分狰狞。刘协又看像其他人,表情也都在火光中有趣的变化着。王允已端正了衣冠,头发也重新整理过一遍,然而在火光的映衬下却更显瘦骨嶙峋,如同地狱的鬼魅一样。刘协觉得自己如同在看一场戏一般,顿时忘了刚才来时的担忧。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不得不鸣鼓惊朝。”董卓上前一步,手中握着一张锦帛,“这是前方刚送来的军情,请陛下过目。”

    董卓话音一落,立刻有太监过来双手接过锦帛,呈了上去。

    刘协接过摊开一看,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袁绍的盟军连破数阵,眼看就要攻到洛阳来了。刘协记得今日白天议政时,还说盟军隔洛阳很远,谁知还不到一日就已攻到了这里。刘协又接着往下看才发现,原来是有守军弃城降敌。刘协瞥了董卓一眼,发现他在看自己后又立刻低下了头。

    “陛下看完了吗?”董卓有些不耐烦了。

    “看完了。”刘协抬头。

    “看完了就好,刚才在殿外臣已经同百官们说了,敌军马上就要攻入洛阳,所以大家必须要想一个对策才好。”董卓看向百官,问道,“不知哪位大人已想到了良策?说出来我”董卓停了一下,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不妥,“陛下重重有赏。”

    朝臣们依旧是一片沉默。

    第六十二章 政、乱政(七)

    董卓一声冷笑:“各位大人平日里不都是足智多谋吗?怎么今日大难临头却全都成了哑巴了?”董卓走了一圈,从每个人身边经过,最终停在了一个文臣身边。

    刘协见董卓对那人使了个眼色,那人微微颔首,当即走了出来:“臣有一良策。”

    “你是谁?”那人躬身低头,刘协看不清他的容貌,但却觉得此人有些眼熟,“抬起头来让寡人看看。”

    那人一边抬头一边道:“回陛下,臣是郎中令李儒。”

    李儒刘协在记忆中搜寻着这个名字,很快便想了起来,不由得脱口而出:“是你!是你给哥哥送的”

    “咳咳!”董卓猛的咳嗽了两声,打断了他的话,“陛下应该先听听他的主意。”

    朝臣们一时间心惊胆寒,刘协的话虽未说完,但大家都很清楚他要说的是什么。刘协点了点头,压制了心中的愤怒:“你说吧。”

    “诺。”李儒这才开口,“臣以为叛军即将攻入洛阳,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要保证陛下和百官的安慰,熟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臣建议陛下下旨暂且迁都于洛阳,以避贼军的锋芒。”

    满朝大臣皆震惊,迁都,那是何等的大事啊!大汉四百年的基业全在洛阳,又岂能迁都于别处呢?

    “不行!寡人坚决不同意!”刘协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忽然拍案而起,大声道,“自从高祖皇帝建国以来,洛阳就一直是我大汉的国都,祖宗基业绝不可废!”

    “陛下,凡事以大局为重,切不可意气用事。何况只是将朝廷原封不动的迁往,大臣们也都跟着前往,和现在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已。”董卓义正言辞,语气不以为然。

    刘协心中闪过一丝冷漠,他知道盟军的旗号,即便他们攻入洛阳,死的也只会是一个人而已。

    “百官和朝廷都可以迁移过去,可是宗庙呢?还有列祖列宗的陵墓?大汉的龙气在洛阳,迁都之事绝不可议。寡人愿与大汉共存亡,即便是死也不离开这里。”刘协正色道,一颗心却已是碰碰直跳,也不知是不是过于紧张,站着竟感到有些晕眩。

    朝臣们愣了一下,谁也没想到平日里对董卓唯唯诺诺的天子,今日竟然公然反对董卓的意见,还说得如何坚决,一时间都跪了下来,哭声不断。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啊!”

    “迁都之事不可!大汉根基不能毁灭啊!”

    这一刻,刘协第一次觉得自己是真正的皇帝。也是在这一刻,他忽然间明白,原来有种叫信念的东西,可以带给人这么大的力量。正是因为有这一丝信念的存在,才让他有勇气当众反对董卓的心意,也正因为如此,往日里对董卓唯命是从的大臣们才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与他一同捍卫着大汉江山。刘协从未有过这样的信心,觉得他们一定会成功,因为他们背后还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即便董卓权倾朝野,他也难逆众意。

    然而他错了,董卓只是冷“哼”一声,四周有再次陷入了沉默。

    “陛下若不肯,就别怪臣无礼了,来人啊!”董卓话音一落,立刻有数百甲士鱼贯而入,将他们团团包围。

    刘协也吓了一跳,没想到董卓竟然在殿外埋伏了甲士,那么他要干什么?他会杀了他们吗?然而董卓冰冷的话却打断了他的想法:“把陛下带走,还有宫中的女眷一并带走,我要星夜启程,敢往洛阳。”

    “诺。”董卓话音一落,立刻有甲士上来将刘协架起。

    董卓环顾朝臣一眼,冷笑道:“有哪些大人行动不便呢?不如也让我送你们一程吧?”

    这一次,再无一人敢多说一句。

    董卓忽然竖起三根手指:“我给你们三个时辰回去收拾东西,三个时辰后天子的圣驾便会出现在洛阳城门前。各位大人的时间不多了,还是自行掂量着吧。”

    百官沉默了片刻,不知是谁先带头冲着出去,接着后面人便陆续跟上,殿中的人很快就所剩无几。

    刘协被架到了董卓身边,董卓伸出手笑着摸了摸他的额头:“你们小心点,别把天子弄疼了。将天子带到我的车辇中,我要与天子共乘一辇。”

    “诺。”

    “放开寡人!寡人不走!寡人不走!”刘协挣扎了几下,然而却如何能抵得过架着自己的两个成年男子的力气。

    “陛下放心,宗庙陵墓之时臣自会为陛下处置妥当,就连皇宫也会妥善处置,绝不对留给那些贼人。”

    处置,他要如何处置,这些可都是带不走的实物啊。刘协不住回头,却听董卓唤了声来人,便立刻有人过来。接着董卓说出了让刘协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话:“全部给我烧了。”

    “不!不要!”刘协拼命挣扎,试图回头,然而架着他的人却越来越紧。大汉四百年的基业,祖宗的祠堂与陵墓,就这么在一个人的亲描淡写之间化为了灰烬。

    那一场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满城的百姓皆葬生于火海之中。

    刘协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当他不顾董卓的阻拦拉起车帘,回望洛阳时,看到的却是一片漫天的火海,如同传说中的修罗地狱。从那以后,刘协便患上一种怪病,一种怕火的怪病。就连微弱的烛火也会让他感到恐惧与不安,以致于宫人们每到入夜都不得不在烛台外罩上一层灯罩,以此来遮蔽他的视线。

    董卓将他拉回车中,笑着说道:“天子啊,不要舍不得,等回头到了长安,我再给你盖一座大的,绝对比这洛阳皇宫要好上百倍。”

    刘协冷“哼”一声,甩开他的手。他憎恶这张嘴角,毁了一切却还能说得如此坦然。

    董卓也不在意,继续说道:“天子啊你我如今可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你放心,我董卓决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只要我好就一定不会亏待你。”

    刘协别过脸不想再看他,董卓冷“哼”一声:“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你最好乖乖听话,否则到时候也由不得你。不要以为你翅膀硬了,要不是我你能有今天?”

    刘协强忍着愤怒却不搭理他,害怕自己一同他说话就会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董卓自讨没趣也不再继续说下去,叫了声“停车”便走了出去,也不知是换到了谁的车上。然而没过多久,王允便上了刘协的车,车队又开始继续往前行驶。

    “司徒大人,你怎么来了?”刘协不禁发问。

    王允回答:“臣自愿与董卓换车,于是就来陪陛下了。”

    刘协忽然低下头,沉默了片刻:“司徒大人,你说我们还能回得去吗?”

    “回去?”王允很快明白过来,忍不住叹了口气,“是臣无能啊,臣若能早些想到办法,为陛下除了这心腹大患,也不至于害陛下流落至此啊。”

    “寡人不怪你。”刘协摇摇头,掀开窗帘,望向车队背后的一片尘土,“寡人只想快点回来,寡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

    “陛下。”王允叹息连连。

    刘协看着车外的景色,一时间被四周的新奇所吸引。原来洛阳城外是这样一个世界,一个他全然陌生的世界。这里有高高的山林,葱郁的树木,还有清澈的溪流和同样蔚蓝的天空。刘协感觉自己像一只鸟儿,飞出了笼子,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大得吓人。

    第六十三章 第、乱政(八)

    “陛下,臣有一件事要向陛下禀告。”王允的话在他耳边响起,刘协放下窗帘,坐回车中,“爱卿想说什么?”

    车帘一关上,马车内便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外面的人根本听不到里面的对话。然而即便如此,王允还是显得小心翼翼,有意将声音压低:“陛下还记得臣告诉您,曹将军之所以刺董失败是因为有人提前向董卓告密吗?”

    刘协点点头:“寡人记得。”

    王允又继续说道:“臣经过多方打探,终于知道这告密者不是别人,正是董卓的义子吕布。”

    “吕布。”刘协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那个浑身英雄气的少年,雄壮威武的双肩,如鹰般锋利的眼神。可是他又怎么会知道呢?刘协疑惑不解,王允却在这时开口问道,“臣也觉得此事奇怪,吕布不过是一介莽夫,如何能洞察我们的计划?不过臣思来想去,便只有一个可能。”

    刘协立刻问道:“什么可能?”

    王允有意压低声音:“同样有人向吕布告密。”刘协眉头微皱,王允有意引导,“请陛下想想,此事除了臣、曹将军和陛下外还有谁知道?”

    “还有谁”刘协想了想,却摇了摇头,“寡人想不起来。”

    “陛下再仔细想想,尤其是陛下身边的人,平日与陛下接触最为密切的,陛下再仔细想想。”

    刘协依旧摇了摇头。

    王允急了起来,直接问道:“陛下身边可有一个叫做貂蝉的宫女?”

    “貂蝉”刘协沉吟片刻,顿时恍然大悟,“爱卿说的是红姐姐?”

    “红姐姐。”王允疑惑,但转念一向貂蝉也不像是真名,点了点头“应该是吧。那么陛下可将此事告诉她了?”

    刘协摇头。

    王允有些着急,又问道:“那么陛下可在她面前说过什么与此相关的话?”

    “与此相关的话。”刘协想了想,摇摇头,“没有。寡人只在那日问了红姐姐几次相府是否出事,其它什么也没有说。”

    “哎呀!就是这个!”王允一甩手,不住叹气,“陛下还小,不懂得人心险恶,恰恰就是陛下这几次无心之问,才让有心人抓住了把柄。”

    刘协摇摇头:“寡人不明白。”

    王允又开口:“陛下,事到如今臣有一事也不得不说了。记得有一次,臣见过陛下后离开,却在建章宫外的树丛中发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陛下知道是谁吗?”

    刘协摇头,王允又接着说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这吕布。陛下知道他在陛下宫外做什么吗?”

    “做什么?”刘协又摇了摇头。

    “臣起初也觉得疑惑,可很快臣发现吕布所在的位置的窗户上正映着一个人的影子,陛下知道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