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玉宫 > 玉宫第13部分阅读

玉宫第13部分阅读

    今日还为你们二人准备了一份礼物。”

    “什么礼物?”吕布问到。

    董卓却并不急着回答,而是拍了拍手,只见四个美丽动人的女子走了出来,整齐的站成了一排,朝着董卓行了一礼,齐声道:“拜见相国。”

    董卓指了指四人,道:“这些可都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各个能歌善舞,如今便赠与奉先与先生。”

    李儒一听,立刻道:“在下家中已有贤妻,恐怕要辜负主公的心意了。”

    董卓也不怒,反而是笑着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也不强人所难了。”董卓转而问吕布,“那么奉先呢?若我记得没错,你至今还尚未婚配啊。不如先将她们带回去,留下来伺候吧?”

    “多谢义父。”吕布也推迟,又道,“只是我还想向义父要一个人。”

    “哦?什么人?”

    吕布思索了片刻,忽然摇了摇头:“我只知她的名字,在陛下身边伺候,其它便一无所知。”

    “原来是宫里的人。”董卓一笑,毫不犹豫的说道,“只要你喜欢就给你了。”

    “此话当真?”吕布大喜。

    “义父还骗你不成。”

    李儒听后,却忽然皱眉,道:“主公,将军刚才说是陛下身边的人,主公就这样许了将军,恐怕有所不妥吗?”

    董卓不以为然:“有什么不妥?不就是个宫女,宫中的女子那么多,难道陛下还怕陛下舍不得不成?”

    李儒沉默了一下,终究还是道:“主公说的不错。”

    李儒的话音一落,便有人上来禀报:“启禀相国,方才宫中的人来说,陛下他去了建章宫。”

    李儒脸色微变,董卓依旧不以为然:“建章宫是陛下的寝宫,陛下回自己的寝宫这有什么稀奇的?你去告诉宫里的人一声,我是让他们看着陛下,但不是让他们有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来向我通报的。”

    “诺。”

    “等等。”李儒忽然开口,阻拦了他退下,接着对董卓说道,“主公啊,这可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弘农王如今可就在这建章宫中。”

    董卓诧异:“怎么?他还没有出宫?”

    李儒回答:“已经差人去请了,可去的人每次都被他赶了出来。”

    “废物!连这点事也办不好!”

    李儒一听,立刻起身跪地:“主公恕罪。”

    “哎呀先生你误会了,我说的不是你,是那些去请的奴才。”董卓立刻过来扶他。

    “主公,现下当务之急就是要阻止陛下去建章宫,属下恐二人见面会商量出什么对主公不利的事啊。属下愿为主公走这一趟,顺便劝弘农王尽早离宫。”李儒急道。

    董卓听后也点了点头:“有先生走这一趟,我也就放心了。”

    李儒略微感到些不安,他担心的不是天子而是刘辩。此人心思深沉,极善韬晦,也不知究竟会做出什么事来?

    “爱妃。”寂静的宫殿中响起一声呼声,平静中带着一丝疲惫。

    唐姬抬起头,注视着眼前的男子,柔声道:“陛下,臣妾在这里。”

    刘辩的目光留在门前,道:“许久不见你跳舞了,寡人忽然想看了,不如你为寡人舞一曲吧。”

    唐姬点点头,起身走到屋中,扶起倒下的椅子,整理出一片空地来。

    “来人啊!给寡人倒酒!”刘辩大呼一声,却没有人出现。

    “陛下,让臣妾来吧。”唐姬拿起一旁的酒壶和酒樽,为他斟满了酒之后便回到了殿中,长袖一挥,便开始一曲曼舞。

    刘辩注视着她,仰天将杯中的酒倒入喉中,笑容中带着几分泪。接着他拿起酒樽,在案上敲击着拍子,唱道:“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唐姬一舞跳完,刘辩的歌声音也随即而止。四目相对下,刘辩冲她招了招手。唐姬走了过去,谁知一到刘辩身边便被他紧紧的拥入怀中。他的那样用力,唐姬险些喘不过气来,却听耳边响起一个声音:“爱妃,答应我,无论如何,你都要好好活下去。”

    这时他第一次在她面前称“我”,暗含哭腔的话语中,掺杂着些许绝望。这一刻他不再是皇帝,而是一个普通人,他用一个普通丈夫的口吻,祈求着他的妻子。

    “我答应你。”唐姬回答,却已是心痛欲裂,泣不成声。

    很快,刘辩又恢复了口气:“替寡人更衣吧,他也差不多该来了。”

    “臣妾遵旨。”

    “哥哥。”

    “你来了。”刘辩抬头,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

    刘协看着的目光,心中忽然有不忍,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片刻之后才终于挤出了三个字:“对不起。”

    “对不起?哼,寡人不需要你的同情。”刘辩冷冷道,脸上的笑顿时变得残酷,“你知道吗?其实从一开始我就讨厌你,若不是你,母后又岂会被父皇抛弃?寡人身为长子又为何要一出生就离宫?这一切都是你,还有你的母亲,你们的出现,只会给人带来不幸。”

    刘协第一次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却选择了沉默。

    “寡人进宫前发过两个誓,一是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二是让你们母子也尝尝寡人这些年受的哭。不过可惜的是,你母亲早已经死了。”

    “哥哥”

    “不要叫寡人哥哥,寡人不配当你的哥哥。寡人是个从不信天的人,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寡人竟开始相信命运,相信有些东西,倘若强行得到,也只是一时,它终会离你而去。皇位,也是一样,不是吗?”刘辩走到他面前,忍不住伸手抚摸着他的头,“后来寡人终于明白,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寡人抢了你的。”

    “你这小子真厉害,连我也输给你了。”刘辩眼中顿时有泪水滑落,忽然俯下身,紧紧抱住他小小的身体,“协儿,无论如何,你都要好好活下去。请记住,一定要中兴汉室,一定要为哥哥报仇,一定要”他狠咬着最后几个字,那样用力,仿佛把自己的愤怒,全都加注在上面。他忽然推开刘协,瘫坐在榻上,抬手指着门外,“你滚,寡人不想再看到你。”

    “哥哥。”刘协注视着他,两行泪水顿时顺着脸颊滑下。

    “滚啊!我叫你滚!快滚!不然就来不及了。”刘辩最后几个字,带着些许哀求,双眼也瞪得通红。他忽然开始剧烈的喘气,紧紧的按住胸口,一口血顿时喷了出来。

    “陛下。”唐姬一惊,立刻过来扶他。

    “哥哥你怎么了?”刘协也一同过来扶他,

    唐姬不明白他为何会这样,然而她回想起刚才,却忽然间明白过来,惊呼,“啊!那杯酒”

    刘辩忽然抬手捂住了她的嘴,摇了摇头。

    唐姬望着他,终于还是点了点头,却抓着他的手,泪流不止。

    “我去请太医!我去请太医!”刘协忽然道,转身便要离开。

    “不,不要去。”刘辩死死的拽着他的袖子,手上的鲜血染红了他衣服上的龙纹。说话间还不停的有鲜血,从嘴里涌出,“快走,快走。记住是董卓杀了我,记住让天下人知道,一定要记住。”

    刘协拼命的点头,泪水在脸上纵横:“我记住了,我记住了。哥哥不会有事,哥哥一定不会有事。”

    “你走啊!你快走啊!不然就真的来不及了!”刘辩丝丝的瞪着他,说出了自己从未说过的话,“我求你,我求求你。”

    刘协忽然站了起来,后退了几步,对着他磕了一个头。他最后看了哥哥一样,将他的模样深深的映在了脑海中,头也不回的离去。他知道,这一走,恐怕再也见不到哥哥了。

    刘协一步步走在建章宫冰冷的石路上,身后有刘辩疯狂的笑声。他紧握着拳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然而这对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他虽止住了哭声,却止不住泪水纵横,浑身战栗。这一刻他没有回头,然而却在心中默默发誓,一定会为哥哥报仇,一定要中兴汉室。

    刘辩注视着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忽然停止了笑,静静的靠在桌案上:“爱妃,一会儿董卓的人来了,你知道该怎么说吗?”

    “臣妾知道,臣妾知道。”唐姬泣不成声,但还是啜泣着说道,“是董卓,是董卓,陛下是被他害死的。”

    “真聪明。”刘辩微微一笑,抬手抚摸着她的脸,“爱妃,若有来世,我一定会好好的补偿你。记住我的话,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臣妾记住了,臣妾记住了”

    刘辩静静的注视着门外。明亮的天空依旧是万里无云,午后的汉宫是那样宁静,偶尔会听到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刘辩的嘴角上扬,露出一个淡淡的笑,缓缓闭上了眼睛。他这一生虽有不甘,但总算也赢过许多次,所以终究还是值得的。

    李儒刚一踏进建章宫,便见曹操迎面而来,不禁皱眉:“是你。”

    “听文优兄这话,是不想见到我曹操了?”

    李儒并不回答,而是道:“是你带陛下来的?你究竟想干什么?”

    曹操却是一笑:“文优兄进去一看便知,快去吧,陛下还在等着你呢。”曹操说完,便大笑着离去。李儒注视着他的背影,眉头微蹙,但最终还是带领着手下的人走进了建章宫。

    曹操知道刘辩是聪明人,也知道他要做什么。曹操之所以冒着危险答应他的要求,是因为只有天子的到来才会引起董卓的怀疑,董卓也才会派自己心腹前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下人信服。而刘辩一死,曹操与他之间的种种便再无人知晓。

    东汉初平元年正月十二,董卓命李儒鸩杀弘农王刘辩。刘辩死,谥号怀王,时年十五岁。一时间朝野震惊,各地诸侯闻之色变。

    第五十六章 、乱政(一)

    “陛下有旨,宣百官入朝!”太监一声大喊,故意将声音拖得老长。

    等候在台阶外的百官全都迈开了步子,走到殿外时停下,由太监伺候着脱鞋解剑,方才走进了殿中。然而却有一人大摇大摆的走在百官前面,路过殿前时也不见停留,更不用说是脱鞋解剑了。然而即便如此,其他人也只是看在眼里,并无一人去阻拦。

    陛下登基之初,感念董卓的恩德,特地赐予他赞拜不名,入朝不趋,甚至于剑履上殿,如此殊荣倒是十分罕见。

    刘协端坐在殿中的龙椅上,身着繁重的朝服,目光却始终停留在董卓身上。他知道就是这个人,杀了他的哥哥。

    “臣等拜见陛下。”百官跪地,朝拜行礼。

    刘协抬了抬手,道:“众卿平身。”这些规矩都是从小到大皇祖母一直不断讲给他听的,如今他成了皇帝,运用起来倒也是轻车熟路。

    “谢陛下。”百官起身,拿着纯白色的玉笏,长宽大约如同半个手臂一般。文武分为左右两边,按照品阶依此排列着站下去。

    刘协在心中酝酿着要说的话,难免有些紧张,等他们站好后才开口道:“寡人有一事要同爱卿们商量。”

    “陛下请讲。”百官齐声。

    刘协望了董卓一眼,不免有些警惕。即便是怨恨,可他也很清楚,此人手中握着几乎整个洛阳城的全部兵权,因此说话也就小心翼翼起来:“哥哥死得突然,在位期间也并没有修建陵墓,所以寡人想先为他修建一座,好让哥哥能入土为安。”

    然而还不等百官开口,董卓便忽然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行!”

    百官一惊,顿时噤若寒蝉。刘协也吓了了一跳,注视着董卓,一颗心却开始砰砰直跳了起来。

    董卓上去一步,道:“修建陵墓乃是耗费巨大之事,陛下才刚登基,不知其中利害,也不明孰轻孰重。臣以为如今各地诸侯蠢蠢欲动,当务之急便是集中国库的财力招兵买马,扩充军队才是,而是为一个已故之人修什么陵墓。”

    刘协脸色一变,百官们也都面面相觑,但却无一人出言为刘协说话。刘协咬了咬牙,即便是害怕,他也要说出来:“可是哥哥已经停尸多日,总要找地方不葬才是。”

    董卓道:“陛下这么一说,臣倒是想到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臣听闻已故中常侍赵忠在城外有一处墓|岤,不如将弘农王暂且安置其中。”

    刘协长袖中的手忽然紧握在了一起,他极力忍住心中的愤怒,中常侍是什么,那可是宦官。而他的哥哥,是大汉的皇帝,是天子贵胄,即便被废也同样是身份尊贵,可董卓竟然要将他葬入一个宦官的墓|岤中。百官们依旧沉默,刘协只能自己开口:“中常侍赵忠不过是个宦官,哥哥虽被废,但他终究是当过皇帝的人,即便是退一步说,也应该按照王侯的礼仪来下葬。”

    董卓不以为然,根本不把他的话放在眼里:“臣刚才说过了,如今我们应将财力花在招兵买马上,没有多余的钱去修建什么陵墓。臣已为弘农王想好了去处,陛下若不肯,那么臣便请陛下再出主意。”

    然而刘协却没有退让,忽然站了起来,坚持道:“那么,若寡人偏要为哥哥修陵墓呢?”

    董卓注视着他,右手忽然搭放在腰间的剑柄上,殿中的气氛也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董卓忽然上面一步,百官们当即吓了一跳,却听他说道,“陛下身为帝王自然应该懂得一个道理,凡事必须要顺天而行,而否便是自取灭亡。”

    董卓右手一紧,忽然用力的握住了剑柄,作势要拔出。刘协吓了一跳,做倒在龙椅上,一颗心砰砰直跳,似乎要从他胸口中跃出。百官立刻上前阻拦,唯独两人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一人是曹操,而另外一个站在文官前列,头发与胡须皆已成了白色,看样子已过了半百的年纪。

    然而董卓并没有拔剑,而是忽然间松开了,看着官员们惊慌失措的模样,感觉到自己给他们带来的威慑,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那文人手持玉笏走了出来,对着刘协躬身道:“臣以为相国所言有理,弘农王的下葬是小,倘若有居心叵测之人借此来攻,动摇了大汉的根基,那才是因小失大啊。臣肯定陛下三思,依相国所说,将弘农王葬入赵忠墓地。”

    那人话音刚落,曹操便走了出来,同样手持玉笏躬身道:“臣附议。”

    众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在二人身上,刘协注视着老者,他才刚登基不久,朝中的大臣也并非全都认识,因此他忍不住问道:“你是谁?”

    老者回答:“臣乃司徒王允是也。”

    这时,曹操忽然开口,道:“陛下,相国与王大人所言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陛下初登帝位,还是要多听听有功之臣的好。”

    曹操的话似有所指,刘协望着他,想起那日是他带自己去见的哥哥,终于还是点了点头:“就依相国所言。”

    “陛下英明。”董卓躬身道,忽然拿出一小卷竹简,“臣还有一事要向陛下启奏。”

    “何事?”有了刚才的事,刘协不免有些警惕。

    董卓将玉笏夹在腋下,摊开竹简道:“臣肯请陛下旨封周铋为吏部尚书,封伍琼为侍中,封郑公业为尚书,封伍处士为司空”董卓念了一群了人的名字,最后又补充道,“另外还请陛下拜董旻为左将军,封雩侯。”

    刘协虽未听过这些名字,但也清楚的记得皇祖母曾告诉他,但凡是官员的升降,一定要据实而论。倘若未有实际功绩的擅自升任官员,定会招致朝臣不满。于是刘协道:“这些人是何功绩,需经考证后方可封赏。”

    谁知董卓听后却果断道:“不用再多此一举了,臣已经替陛下考证过了,难道陛下还信不过臣吗?”

    听出他话中的执意,想起他刚才险些拔剑的样子,刘协顿时心有余悸,额头上也渗出了汗珠。终于,他点了点头:“一切就依相国的意思吧。”

    董卓一笑,重新收起竹简,手持玉笏躬身道:“陛下英明。”

    “你们还有什么要说吗?”刘协环顾群臣一眼,似乎还有些期待,然而四下却皆是一片寂寞,“那就退朝吧。”刘协站了起来,心里说不出是无奈还是自责。宣旨太监却却并不急着宣旨,看了董卓一眼,见他点头后方才高道:“议政毕,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朝臣们躬身合手一拜,刘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