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飞豹出击 > 飞豹出击第72部分阅读

飞豹出击第72部分阅读

少尉那一团血肉模糊,不称其为脸的脸上。

    “瓦西里少尉,这不能怪我对你不尊重。我可不是因为嫉妒你那漂亮的新娘床上功夫,才如此这般亵渎你的尸体,实在是因为你的死像太难看了。这一切都是那些凶恶的中国人造成的。你去找斯大林同志和他们算账去吧。”他在心里暗自的对自己刚才不自主的行为,向瓦西里少尉的尸体由衷的道歉。

    他爬了起来,弯着腰。在一次又一次地干呕中,寻找着武器,他在破碎瓦砾和断木中看到了那熟悉的ak47突击步枪的枪管,他把这一支ak47突击步枪费力的从废墟中拉出了,他又在废墟中扒出了一个装有3个弹匣的弹匣袋。

    他象一只被激怒的狼一样,眼睛里冒着凶恶的光芒。他把弹匣袋挎在了脖子上,提着枪,从半地下的连部值班室废墟里艰难的爬了出来,他要为瓦西里少尉报仇,向那些要为瓦西里惨死负责的中国同志讨还血债。

    从连部废墟爬出来的奥尼科夫中尉,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外面的情况要比他想象的严重的很多,也坏的很多,所有的工事坍塌了,以完全的失去了使用价值。了望塔只剩下了4根参差不齐的柱子,不用说,在上面负责观察的伊万斯特列利尼下士肯定已经完蛋了。

    阵地上,弹坑密布,象月球的表面一样凸凹不平,火光冲天,硝烟四起,空气中弥漫呛人的硝烟。营区那边原来的凹字型营房被炸得稀烂,废墟中烈火熊熊的燃烧着,在火光的映衬下,地上一片片躺满了横七竖八的战友尸体,如果不是时不时的传来几声悲哀的呼救声和被受伤的人们痛苦的哀嚎声。很难让奥尼科夫中尉相信在这样地狱般的环境中还有让存在。

    他象傻子一样默默的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

    中国的“摧毁者”坦克排着楔型攻击队型,轰隆隆的从江边开过去,加速时冒出一团团青烟。

    当奥尼科夫中尉把头转向江边时,他象被火燎了屁股一样,撒腿就跑,一面跑一面声嘶力竭喊着:“还有活的吗?中国的坦克上来了,快打呀”

    “咚咚咚咚咚咚”摧毁者坦克上的高平两用机枪打响了,两发127毫米的高射机枪子弹,分别击中了奔跑的奥尼科夫中尉的左右肩,12,7毫米子弹强大的冲击力,把他的双臂从他的身体上撕了下来,落在了他前面的2、3米的地上,不停地抽动着。他躺在地上真想把这两只手臂捡起来,妥善的保管好,然后送到哈巴罗夫斯克远东红旗军区总医院,让那些专家给接上。否则没有胳膊那多不方便呀可是他以无法完成他这个美好的愿望了。

    一辆“摧毁者”坦克的驾驶员,光顾观察远处前进的道路了,了望不周,一不小心从他的身上压了过去。没办法,想通知122也来不及了。只能等战后,再通知中国交警方面调查、开单、罚款处理了。奥尼科夫中尉看着中国坦克这庞然大物,轰隆隆的向自己碾压过来时心里暗暗的想“中国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当机动车驾驶员呢,素质太低,这么个大活人躺在这儿,他愣是看不着,等我见到中国的交警同志时,一定强烈的要求他们对这个不负责人的坦克驾驶员进行严肃处理,罚他个倾家荡产,否则不足以平民愤。

    奥尼科夫中尉出师未捷身先死,没等自己给瓦西里少尉报仇呢,自己比瓦西里还惨,成了一堆谁也分不清是神马东西的肉馅了。

    沈阳军区第第3机步团1营,越过黑龙江左岸后,迅速的推进到了苏联克格勃边防军总局第44边防团占据的后屯,并对这里的苏军进行了清理。占据该屯的奥尼科夫中尉这个前沿哨所共有127克格勃边防官兵,在刚才的炮火准备中有37人被炸死,52人受伤,剩下包括奥尼科夫中尉在内的38人,除了10名投降,还有一名少尉带着3个人执行巡逻任务的小组逃到海兰泡外,其余24名和奥尼科夫中尉一样都成了1营战士的枪下之鬼。

    第3机步团1营把收复的后屯,交给了随军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红色边疆1分场的武装基干民兵后,马不停蹄的越过了瑷珲河,向瑷珲河对岸的瓜里法屯挺进。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红色边疆1分场武装基干民兵,接管了后屯后,对这里苏联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财产进行了接管。对这里的苏联人进行集中管制,对于那些不服从管制的人。当然可以使用任何手段,让他们必须服从这种管制,否则就把他送到斯大林那里去。

    第3机步团1营到达瓜里法屯后,只在被炸成废墟的苏军营区中,发现了28名苏军的尸体和经过简单包扎的32名重伤员。据苏军伤员交代,半小时前,在连长伊瓦列夫中尉的带领包括轻伤员在内的66人,乘坐仅剩的4辆卡车逃向了aлыnАлnh营部,也就是河北断山屯。

    第3机步团1营仅在瓜里法屯留下一个排,两辆轮式装甲车,等候着在后面还没跟上来随军一起行动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红色边疆农场武装基干民兵前来接收。1营主力又向下一个目标玛林阿林屯和河北断山屯以及断山屯攻击前进。

    中国远东兵团,为了这次能快速有效的接受夺回来的被苏联占领的领土,建议中央给足地方各省优惠政策,“主权属于中央,实惠给地方”。具体的办法是由各省市一把手负责,并列为各级干部的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全国各个县由县长和县委副书记、武装部长带领该县的一个武装基干民兵营,跟在前面进攻部队的后面,一方面负责前面进攻部队的一部分后勤保障任务,保护运输线的安全;另一方面负责接管军队夺回的被苏联占领领土,在这些收回的领土上建立政权;对于接受领土内的原苏联中小型国有企业资产和集体财产以及土地的使用权归负责接受的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和土地的所有权归中央,对于这些随军出征的武装基干民兵个人也是好处多多。每人可以得到当地平均工资5年的补助,当然这笔钱是由国家和地方在所接收苏联的财产中支出。

    这种天上掉馅饼“检洋捞”谁接收,利益就处归谁的好事。从上到下谁能没有积极性呢?更何况这项工作和那些“官们”的乌纱帽挂钩,干好了是本分,干不好就直接到这些“新区”农场当副场长。

    驻守在瓜里法屯克格勃边防局第44团炮兵连,也遭到了中国炮兵强大炮火准备的猛烈地打击,中国军队的第一发炮弹把正在睡梦中的炮兵连连长伊瓦列夫中尉从床上震到了地上,他马上清醒过来,他从地上站了起来,随手拉起毛毯,然后迅速的把桌子推到了墙角,随即一弯腰钻了进去,他用毛毯包住了裸露的身体,防止炮弹爆炸时崩起的异物划伤身体,在战场上,有些时候那怕一点小小的皮外伤都会让自己的行动变得迟缓,而这种迟缓有些时候往往是致命的。

    伊瓦列夫中尉萎缩在墙角的桌子底下,尽量的缩小自己身体的着弹面积。炮弹不断的在他的周围爆炸,一股股气浪冲击过来让他窒息。

    他的经验救了他的命。尽管他所在的房子,房倒屋塌,甚至有几粒黄豆大下的钢珠穿透了他所藏身的桌面,打在了他的身上,但只是在他的身上打出了几个高高凸起的青紫色的小包。庆幸的是凝固汽油弹弹没有波及到他这块小小的藏身之地,使他免受了火焚之灾。

    当了12年炮兵的伊瓦列夫中尉,在心里对中国这次完美而有科学的炮火准备的感到由衷钦佩,中国军队的炮火准备发动之突然,时间之短暂,炮火密度之大,打击火力之强是苏联炮兵绝对达不到的。

    连长伊瓦列夫中尉,在充分的享受了这一发发令人恐惧呼啸而至的炮弹倾天而泻之后,看到自己的营房坍塌,弹药库被引爆,炮阵地被完全的被毁,牵引车更是人仰马翻,在大火中燃烧着,他感到了一阵阵不寒而栗。

    第二百三十二章人肉盾牌

    驻守在瓜里法屯克格勃边防局第44团炮兵连连长伊瓦列夫中尉,大难不死,他看着自己的这个炮兵连在中国军队一次短促的炮火准备中就丧失殆尽。他感到了这个冬天太冷了,从心里往外的冷,冷的让人窒息。

    他知道中国军队如此完美的炮火准备之后,中国机械化步兵的部队马上就会跟上来。自己的炮兵连现在已无法再完成对后屯边防连的炮火支持了。可能在后屯的那个边防连早已不复存在了。

    现在和上级以及友邻部队完全失去了联系。自己再呆在这里已毫无意义。于是他决定,立即用还仅存的4辆汽车,把在炮火中劫后余生的66名官兵先撤向aлыnАлnh营部。

    至于那些重伤员是没办法管了,只能先对他们进行一下简单的包扎。如果营部能有力量,还来得及的话,再回来接他们吧。

    凛冽寒冷的风,凄凉漫长的夜,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苏联克格勃边防局第44团炮兵连连长伊瓦列夫中尉,抛弃了战友的尸体,丢下了那些在冰天雪地之中哭爹喊娘的重伤员,带着66名幸运的官兵乘坐4辆汽车,在那些重伤员的责骂声中,仓惶的逃跑了。他怕中国人发现,招来那令人胆寒的炮火。他命令司机不准开车大灯,靠着白雪的反光,慢慢的向营部撤退。

    想跑哪那么容易?

    一架担任侦察和夜间搜索,为地面进攻部队提供掩护和情报支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航团的“猎手”武装直升机,通过机载红外探测系统,发现了伊瓦列夫中尉那4辆向河北断山屯方向撤退的汽车。这架“猎手”武装直升机马上和正在快速行进的地面1营取得联系,确认不是己方的车辆后,对下面的这4辆汽车展开了攻击。

    这架“猎手”武装直升机上的猎手们放下了头盔瞄准具,“盯”住了下面正在狼奔豕突的这4个肥美的“猎物”,武装直升机上的两个40孔火箭巢和光电转塔同步,随着猎手们的头盔瞄准具的目光转动着,紧紧的锁定了猎物。紧接着这架空中轻骑“猎手”武装直升机十分潇洒的对这4个猎物,实施1次悬停攻击和1次水平攻击。

    “飕、飕、飕”随着一道道火光,一发发57毫米的爆破杀伤弹拖着长长的尾焰飞向了伊瓦列夫中尉带领的这4辆加大油门开始狂奔的卡车,伴随着激烈的爆炸,那些微不足道碎小的弹片无情的吞噬着车上人们那脆弱的生命。

    眨眼间这4辆苏军卡车被大火所笼罩,变成了4个燃烧的火团。在洁白的雪地上象4堆熊熊燃烧的巨大的篝火,汽车的车厢里横躺竖卧,层层叠叠的躺着燃烧的尸体,在汽车的四周也到处散落着支离破碎的人体碎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时,那些因为被抛弃在营地废墟而破口大骂他们连长的苏军克格勃的重伤员们,是不是更应该感谢他们连长同志对他们的特别关照呢?

    天亮时,人们看到了4堆烧趴架了的焦黑的汽车残骸,和那些还冒着缕缕青烟的一具具炭块般的尸体,切身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从空中鸟瞰白茫茫的千里雪原,四个不规则的焦黑的污点显得是那样丑陋不堪。

    解放军第3机步团1营指战员,发扬勇敢作战的精神,在连克两地之后,继续挥师东进。向下一个目标——苏联克格勃边防局第第36边防支队队部和两个边防连所盘踞的玛林阿林屯、河北断山屯以及断山屯攻击前进。但他们没想到这次遇到了麻烦。

    东方欲晓,在通往这3个屯y型公路交叉点处,聚集了近1000余名群情激奋,冻得浑身打颤的苏联老百姓,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妇女、老人和孩子。他们在凛冽的寒风中,一片片的躺在公路上,用这种特殊的方式,阻止中国军队的前进,保卫她们的家园。

    由于这次“猎熊行动”战役,邓峰所指挥的中国远东兵团的百万大军发动突然,虽然苏联对中国的进攻也作了充分的准备,但苏军统帅部对中苏双方的实力估计严重的失误,对中国军队的装备了解不足,以及所采用的“信息屏蔽,远程打击”等一系列战术完全没有概念,尤其是中国的电磁压制和温压炸弹有效的破坏了苏联远东地区的“神经系统”,以及制空权的完全丧失等,使整个中、西部边防体系迅速崩溃,部队损失严重。

    在这种极端严峻的形势下,苏军各部队只能各自为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按自己的理解和条例的归定进行调整和补充,然后再伺机对中国军队实施反击。

    但调整和补充需要时间呀,尤其是在失去无线电联系的情况下。所以苏联克格勃边防局第44团就想出一个这样的馊主意,他们以党的系统,紧急动员附近五、六个集体农庄的农民组织了这支特殊的“人民武装”。利用人们心中对妇女、老人、孩子,这些弱势群体的关照和同情的心理组成“人肉盾牌”来达到他们滞怠中国军队的前进,为苏军调整和缩编,组织调动部队,重新部署,修整防线,争取点时间。

    面对这个情况,解放军第3机步团1营长袁木德这个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年轻的老战士还真有点不会“玩”了。虽然在收复外蒙行动中,在苏赫巴格尔市南面的浑尔鄂河桥上,苏军也曾使用过象今天这种类似“卧道耍泼”阻止解放军第第2机步师前进的情况。可那是苏联军人,双方都是军人还是好办,大打出手也没关系。可是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老人、孩子们该怎么办?总不能用武装到牙齿的军人和这些人大打出手吧。

    袁木德随即把这一情报报告团里,团里报告师里

    15分钟后,从后面赶上来一辆装有高音喇叭武装装甲宣传车。不断的用俄语播放着:“苏联侨民同志们,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政治部宣传车。我们在奉命向你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东部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告,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你们作为苏联在这里居住的侨民,必须严格的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你们现在的行为已严重妨碍了我们正在履行国家防务任务,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的法律。性质是恶劣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我们奉劝你们不要受这里当局的蒙蔽,为了你们的安全,你们必须马上离开这里。

    我们不会象五十九年前沙俄政府和军队驱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民的方法驱赶你们,对于你们当中愿意继续留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只要放弃你们原有的国籍,将享有和中国人一样的权利和待遇。对于那些不愿意留在这里的人,我们新区政府将给足你们搬迁费,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把你们交给苏联政府

    不管你们是去是留,你们都必须马上停止你们的犯罪行为,现在给你们15分钟的时间离开这里。如果你们仍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的话,我们将不得不对你们采取必要的行动,终止你们的犯罪行为,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完全由你们自己承担全部的责任“

    现在再重新播放一遍:“苏联侨民同志们”

    在远东兵团政治部宣传车播放黑龙江省东部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告后,滞留在这里的人们有些领着孩子带着老人悄悄的离开这里。

    “同志们你们不能走这里是我们的父兄为我们打下的江山,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丧失掉。如果你们这样的离开就是苏维埃的叛徒,克格勃绝不会饶过你们”这时有一个50来岁的中年人站了起来大声疾呼道。

    “对尼古拉洽达书记说的对。我们不能走,我们还没有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彼得伊瓦库克中学的共青团员们都不要走,”一个十五、六岁身体修长,长着一副和自己漂亮身材极不相称的猪肚子脸,大下巴,两个门牙之间有一个很大缝隙的苏联女中学生,也站了起来用她那还略带一点点稚嫩的声音歇斯底里的喊着:“我们要在这里和中国侵略者斗争到底,直到最后的胜利乌拉伟大的苏联乌拉”一伙人也跟着起哄的喊着。

    那个50来岁的尼古拉洽达书记对趴在地上的人群声嘶力竭的喊着:“我们大家都要向贝迪奥兰妮娃学习,用我们的鲜血和生命保卫我们这块得来不易的土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