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心灵鸡汤 > 心灵鸡汤第112部分阅读

心灵鸡汤第112部分阅读

们去一处好点儿的地方吧。”

    赛西莉领着她朝那家小咖啡馆的方向走去,突然她姨妈指着街对面的那家“典雅咖啡厅”说:“那儿不是挺好吗?那家咖啡厅看上去不错。”

    “嗯,好吧,如果比起我们要去的地方您更喜欢的话。”赛西莉这样说了,她可不能说:“亲爱的姨妈,我的钱不够,不能带您去那豪华的地方,那儿太贵了,花钱很多的。”因为她在想:“或许买一份菜的钱还是够的。”

    侍者拿来了菜单,她姨妈看了一遍后说:“吃这份好吗?”

    那是一道法式烹饪的鸡肉,是菜单上最贵的:7先令。赛西莉为自己点了最便宜的菜——只需要3先令。这样,她用到月底的钱就还剩下10先令,不,9先令,因为她还得给侍者一先令呢。

    “这位女士,您还想要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俄式鱼子酱。”“鱼子酱!”她姨妈叫道:“啊!对——那种俄国进口的鱼子,棒极了!我可以要一些吗?”

    赛西莉不好说“哦,您不能,那样我用到月底的钱就只有5先令了。”于是,她要了一大份鱼子酱,还有一杯酒以及那份鸡肉。她只剩下4先令了,4先令够买一周的奶油面包。可是,她刚吃完鸡肉,又看见一个侍者端着奶油蛋糕走过。“嘿!”她说,“那些蛋糕看上去非常好吃,我不能不吃!就吃一个小的。”

    只剩3先令了。

    这时侍者又端来一些水果,她肯定该吃一些。当然,还得喝些咖啡,尤其是她们在吃了这么好的午饭之后。没有啦!甚至准备给侍者的一先令也没有了。

    账单拿来了:20先令。赛西莉在盘里放了20先令,没有侍者的小费。她姨妈看了看钱,又看了看赛西莉。

    “那是你全部的钱?”她问。

    “是的,姨妈。”

    “你全用来招待我吃一顿美味的午饭,真是太好了——可是太傻了。”

    “啊不,姨妈。”

    “你在大学学语言吗?”

    “对。”

    “在所有的语言当中,哪个字最难念?”

    “我不知道。”

    “就是‘不’这个字。随着你长大,你得学会说‘不’——即使是对非常亲近的人。我早就知道你没有足够的钱上这家餐馆,可是我想让你得个教训,所以我不停地点最贵的东西,并且注意着你的表情——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给了赛西莉5英镑作礼物。

    “天啊!”她说,“这顿午餐差点撑死你可怜的姨妈了,我通常的午饭只是一杯牛奶。”

    没有人愿意接受别人的全部要求,无论是友善的还是恶意的。但是如果你不懂得善意地拒绝的话,你就会将自己推进一个难堪、无奈,甚至是虚伪的处境中。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对别人说“不”就是对自己说“是”。

    ┃┃

    ┃┃

    ┃bsp;   ┃┃

    【……生活可以用心,但不必多心(5) ----网文字更新最快……】!!

    生活可以用心,但不必多心(6)

    有压力才能激发潜力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卡耐基

    每年10月底时,欧美国家的人都要过万圣节。这一天,人们都会购买大南瓜、糖果和各种调皮或恐怖的服饰穿在身上。万圣节的晚上,小孩子纷纷扮成各种精灵鬼怪,挨门逐户地去要糖果吃;大人们则喜欢开派对来庆祝。

    一个万圣节的晚上,有个人在参加过派对以后,独自醉醺醺地往家走,不知不觉便走进了一个坟场。那里有一个新挖的墓坑,虽然很深,但还没有安放棺木。那人蹒跚着一路直行,一不小心就跌进了墓坑里。

    “咦!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地上忽然有个大洞呢?”这个人感到十分奇怪。他想尝试着跳出去,可是因为墓坑很深,他试了多次都没能成功。

    “真倒霉!”经过多次尝试后,这个人累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就索蹲在里面等到天亮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听见“哎呀!”一声,原来又有一个酒鬼掉了下来。这个酒鬼为了赶时间,便刻意取道坟场回家,不小心也跌进了那个空墓坑。

    “是哪个该死的家伙挖了这样一个又深又大的墓坑!”第二个酒鬼自言自语地说。

    “你也来了呀!”一个阴森森的声音说。

    “哇!我撞见鬼了!”第二个酒鬼万万没有想到这里会有人,真的以为自己碰到鬼了。于是,他马上用尽全身力气一跳,竟然真的跃到了地面,头也不回地跑了。

    “咦?怎么这个人一跳就成功了?”于是,先掉下来的酒鬼又试着跳了几次,可是仍然没法上去。因此他梦呓般地说:“大概他是一流的跳高选手吧!”然后,他便又沉沉地睡去了。

    两个酒鬼,为什么第二个人跌到墓坑后能一跳就上去,而第一个却怎么试也无法成功?因为第二个酒鬼知道自己跌进了一个空墓坑,又忽然听到有人说话,便认为自己遇到鬼了,他的心里因此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使他的潜能被充分激发出来,所以一下子就跳出了深坑。

    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也许有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只有当外界给我们的压力足够大的时候,才能被激发出来。

    一碗汤和一盘面条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

    在一家餐馆里,一位美丽的小姐买了一碗汤,在餐桌前坐下,突然想起忘记取面包了。

    她起身取回面包,又重返回餐桌。然而令她惊讶的是,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位黑人男子,正在喝着自己的那碗汤。

    “这个无赖,他无权喝我的汤!”美丽的小姐气呼呼地想,“可是,也许他太穷了,太饿了。我还是一声不吭算了,不过,也不能让他一人把汤全喝了。”

    于是美丽的小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与黑人同桌,面对面地坐下,拿起了汤匙,不声不响地喝起了汤。

    就这样,一碗汤被两个人共同喝着,你喝一口,我喝一口。两个人互相看看,都默默无语。

    这时,黑人突然站起身,端来一大盘面条,放在她面前,面条上ch着两把叉子。

    两个人继续吃着,吃完后,各自站起身,准备离去。“再见!”美丽的小姐友好地说。“再见!”黑人热情地回答。他显得特别愉快、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自认为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帮助了一位穷困而又美丽的小姐。黑人走后,美丽的小姐这才发现,旁边的一张饭桌上,放着一碗无人喝的汤,正是她自己的那一碗。

    在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之前,轻易不要用愤怒的表情示人;你会发现,理智帮你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不会因误解造成毫无意义的争论,笑容将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打破你心中的冰点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美国赛利曼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花了二十多年,找了一万多人做心理实验,实验的结果显示,悲观的人往往会生出病来,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塞利曼博士举了下面这个实例来说明。

    作为一家铁路公司的调车人员,尼克工作的相当认真,做事也很负责任,不过他有一个缺点:他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态度去看这个世界。

    有一天,铁路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所以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一不小心竟被关在一个待修的冰柜车里面。

    尼克在冰柜车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然而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根本没有人听到。尼克的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终也没人理睬,最后只得颓然地坐在车里喘息。

    他愈想愈可怕:冰柜里的温度只有华氏零度,如果再下去,一定会被冻死。他只好用发抖的手写下遗书。

    第二天早上,公司里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冰柜,赫然发现尼克倒在车里。他们将尼克送去急救,然而为时已晚,尼克的身体早已没有了生命的迹象。但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冰柜里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柜里的温度一直都是华氏61度,而这巨大的冰柜里也有足够的氧气,但尼克竟然给“冻”死了!

    你认为自己不错——你永远都是对的。控制着你的思想,否则他们就会控制你。让你的思想服务于你,从而使你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而不要让它像一个孩子一样,扰乱你的生活,进而葬送你的一生。

    海水都是咸的

    每一个研究人类灾难史的人可以确信:世间大部分不幸都来自无知。

    ——爱尔维修

    一次,一艘远洋海轮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九位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才得以幸存下来。

    但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更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曝晒下,每个人口渴得冒烟,水成为最珍贵的东西。

    尽管四周是水——海水,可谁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根本不能用来解渴。现在,九个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爷下雨或别的过往船只发现他们。

    等啊等,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天际除了海水还是一望无边的海水,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死一般寂静的岛。渐渐地,八个生存的船员支撑不下去了,他们纷纷渴死在孤岛。

    当最后一位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地扑进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船员喝完海水,一点儿觉不出海水的苦涩味,相反觉得这海水又甘又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觉吧,便静静地躺在岛上,等着死神的降临。

    他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船员非常奇怪,于是他每天ko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人们化验这水发现,这儿由于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所以海水实际上全是可口的泉水。

    谁都知道“海水是咸的”,“根本不能饮用”,这是基本的“常识”,因此,八名船员被渴死了。是“环境”害死了他们,还是“经验”?

    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常识”为我们提供宝贵经验、节省时间的同时,又令我们习惯于某种定向的思维方式。有时候,跳出惯常思维的禁锢总能绝处逢生。

    拾瓶记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莫利

    贝莉小的时候,妈妈成天在外头干活,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贝莉与兄弟姐妹由奶奶带着。由于家里穷,零花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贝莉几个孩子不得不自个儿想法子去挣。

    那时贝莉只有5岁,不能跟姐姐一样给人家当保姆,也无法像哥哥那样,周末到农场给人家打下手。贝莉惟一能胜任的挣钱方式就是收集汽水瓶:到户外的水沟或路边草丛中捡人家扔掉的空饮料瓶子。一个废瓶子能换回一枚闪闪发光的5分硬币。

    那年秋天,哥哥姐姐们都返回学校念书去了,只留下贝莉一个人独享自由自在的快乐。再过一年,贝莉也要被关进学校,她想,何不趁机发一笔小财呢?

    每周有3天的时间,奶奶给麦金太尔先生照看便利店。贝莉与兄弟姐妹有一半的时光是在那儿度过的。小店有很多好吃的,尤其是柜台后那待售的一瓶瓶糖果:甘草棒棒糖、薄荷糖,以及太妃糖等等。但贝莉得用现金去买这些好吃的。于是,在获得同意后,贝莉开始到处搜罗废弃的饮料瓶。

    捡瓶子的地方主要是离店不远的田野、台阶等场所。贝莉经常像老鹰一样盯着在地里干活的雇工,看着他们喝完最后一口汽水,忙不迭地跑过去捡回来,如获至宝。由于贝莉长时间四处找瓶子,很快就挣够了买一小包糖果的钱。贝莉天天乐此不疲地到处搜寻,回头再把瓶子卖给奶奶,很快贝莉就成了固定客户。

    有一天,贝莉照例出去捡瓶子,刚好转到了那家便利店的后面。贝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里散落着一地的空瓶子。贝莉赶紧把这些宝物如数装入自己的小推车,然后拉到店的前面。奶奶见了也笑逐颜开,不停地夸自己的小孙女肯吃苦,会做事。

    第二天,贝莉再次来到相同的地点——又有一堆汽水瓶子躺在那儿,足有两打!哈哈,贝莉发现了聚宝盆,以后再也不用眼巴巴地瞧着人家喝汽水了。

    接下来的一天,贝莉又来到那个神奇的所在,还是有更多的瓶子。如法炮制,装入小车后,直接到店前面,只等着奶奶来收购。

    这时,一辆卡车开到了店后面。麦金太尔先生走了出来。他礼貌地朝贝莉点了点头,然后问奶奶:“在哪儿呢?我得把你提到的那些瓶子都装上。”

    “在后头,”奶奶回答,又加了句,“至少有8打,是我孙女在村子局围一个一个捡来的。”

    瞧着小推车中的瓶瓶罐罐,贝莉立即明白了一切:原来,自己正反复地把同一些瓶子卖给奶奶!

    当时贝莉怕极了,害怕奶奶因此而丢掉饭碗。没了她的收入,贝莉全家的日子会更加难过。但贝莉知道自己必须硬着头皮向麦金太尔先生坦白,哪怕他们把自己关起来。

    贝莉大气不敢出,推着那些瓶子走到麦金太尔先生面前。贝莉把所发生的一切和盘托出。渐渐地,贝莉开始流眼泪,一丝微笑也浮现在麦金太尔先生的脸上。随后他开始哈哈大笑,贝莉如释重负,意识到奶奶不会有什么麻烦了。

    后来,麦金太尔先生专门搭了个用来放空瓶子的小棚屋,以免其他的小冒险家重蹈贝莉的覆辙。每到周日,贝莉就帮他把空瓶子装上车。作为报酬,在劳动结束后,他会给贝莉一瓶汽水。

    那年剩下的日子,贝莉还像以前一样,在田间水沟、偏僻小路上,或是挨家挨户地找瓶子。活儿很苦很累,但在店里的柜台上数着丁当作响的硬币时,心头甭提有多舒畅了。真的,贝莉认为再也没有比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而挣来的汽水更甜美的东西了。

    有时候,一件事情看起来非常容易,那往往不是真的。有时候,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困难,可是当你下决心以后,它就变得非常简单。

    ┃┃

    ┃┃

    ┃bsp;   ┃┃

    【……生活可以用心,但不必多心(6) ----网文字更新最快……】!!

    寻找亚特兰蒂斯(1)

    第一篇 寻找亚特兰蒂斯

    坚持不懈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巴尔扎克

    成功的人态度积极,别人也会感觉得到,于是都愿意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他叫苏桑尼查金,母亲是裁缝,父亲是穷工匠,他在纽约市贫民区的学校半工半读念完高中。他热爱戏剧,非常渴望能去看一场百老汇的表演,但是他买不起门票。后来他凭着无限的精力和坚强的意志,当上了电视台的舞台监督。不过他希望为那些像他那样永远买不起门票去看百老汇戏剧表演的人创作一些戏。于是他办了一个剧团,先是在教堂的地下室演出,后来租了个lou天圆形剧场来表演。剧团初期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受到观众欢迎,却没有剧评家来观看。他想,要是没有宣传,又怎么会有人肯捐助演出经费呢?

    因此有一天,苏桑尼查金找上了《纽约时报》,指名要见戏剧评论家布鲁克斯艾金生。艾金生的助手亚瑟吉尔布说他要见的剧评家当时正在伦敦。

    “那我就在这里等艾金生先生回来。”他坚决地说。于是吉尔布请他道明来意。这位工匠的儿子激动地说他剧团的演员如何优秀,观众的掌声如何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