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心灵鸡汤 > 心灵鸡汤第61部分阅读

心灵鸡汤第61部分阅读

那条帆船在岸上做起了与水无关的梦……

    拉罕姆走了。约翰走了。转眼就有11个孩子追着海伦喊祖母了。

    海伦重新走向那条闲置已久的帆船。在能够携手的人相继辞世之后,她才顿然明了——灵魂深处的焦躁只有自己的双手才可以去安抚。

    2000年8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89岁的海伦只身离开英格兰,开始了她向往已久的大西洋之旅。

    她在那一片蔚蓝中看见了自己离别已久的父亲,沿着他当年的航道,追随着他当年的足迹,她跟过来了!在死神衣袂飘忽的海上,她没有给自己丝毫畏惧的权利,毕竟,与那生长了差不多整整一辈子的渴望相比,风浪显得太微不足道了。海伦成功了。她以“最年迈的老人驾舟横渡大西洋”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

    理想的花,包孕了太久;惟其如此,绽放时,才惹得我们泪下沾襟。不论这一梦想之于他人是多么虚无缥缈,奇迹常由此而生。

    实验室外的居里夫人

    真正的伟人往往是平凡的;他们的行为既不做作,也不虚饰。

    ——克林凯尔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当人们走完了人生的旅途,有些佼佼者就被世人誉为不平凡的人了。居里夫人就是其中之一。她那美好的心灵,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现在许多方面。

    从193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写物理、数学算式,方便极了。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10年之久。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总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追踪这位著名学者,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他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当她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妇发现镭后,世界各地纷纷来信索求制镭的方法。怎样处理这件事呢?某星期日的早晨,他们进行了5分钟的谈话。彼埃尔居里平静地说:“我们必须在两种决定之中选择一个。一种是毫无保留地叙述我们的研究结果,包括提炼办法在内……”居里夫人做了一个赞成的手势说:“是,当然如此。”彼埃尔继续说:“或者我们可以以镭的所有者和发明者自居。若是这样,那么,在你发表你用什么方法提炼铀沥青矿之前,我们须先取得这种技术的专利执照,并且确定我们在世界各地选镭业上应有的权利。”

    “专利”代表着巨额的金钱、舒适的生活,代表着传给子女一大笔遗产……但是,居里夫人坚定地说:“我们不能这样办,这违背科学精神。”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不相识的人问她:“你是居里夫人吗?”她总是平静地回答:“不是,你认错了。”她出名以后,几乎每天都要收到世界各地慕名者要求签名的来信。为了摆拖这种干扰,她专门印了一种写着概不签名的卡片,每逢接到来信,就给对方寄一张……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给人一种全不在意的印象。

    有一天,她的一位女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于是这位朋友说:“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是我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1921年,居里夫人应邀访问美国时,美国妇女组织主动捐赠给她1克镭(价值百万美元以上),这正是她急需的。她虽然是镭的发现者,但她买不起这样昂贵的金属。在赠送仪式之前,当她看到“赠送证明书”上写着“赠给居里夫人”字样时,她不高兴了。她声明说:“这个证书还需要加以修改。美国人民赠给我的这1克镭应当永远属于科学,但是假如就这样规定,这1克镭就成为私人财物,成为我的女儿们的产业,这是绝对不行的。”主办者当天晚上就请了一位律师,把证书做了修改,居里夫人才在“赠送证明书”上签了字。

    居里夫人一生潜心于放射物质的研究,达到了个人事业的顶峰,是一位成功的事业型“女强人”。然而,她同时也是一位贤妻良母。她一生对丈夫体贴入微,死后与丈夫合葬,她自己没有墓碑,仅在丈夫的墓碑上刻下一行小字,说明自己的身份。她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格,她曾自豪地说:“我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万贯家产,但给他们留下了健康的身体。”后来她的两个女儿,一个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一个曾著《居里夫人传》,都成为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

    朴实的语言,平凡的故事,勾勒出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光辉一生。她并不高大,却让我们仰视,她是世界名人,而我们却觉得她就在身边。

    ┃┃

    ┃┃

    ┃bsp;   ┃┃

    【……把握现在(1) ----网文字更新最快……】!!

    把握现在(2)

    坚持自己的本色

    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

    ——布莱克

    美国少年斯克劳斯的母亲是个小裁缝,受母亲的影响他自小就喜欢时装。尽管家境贫寒,但斯克劳斯决心要做一名出色的时装设计师。斯克劳斯常常将母亲裁剪后的布头偷来,东拼西凑地做成各种各样的小人衣服。由于母亲的布头有限,并且那些布头都是要用来做鞋垫的,斯克劳斯总是遭到父亲的责备。斯克劳斯感到自己的创作得不到满足。

    有一天,斯克劳斯将父亲从自家凉棚上撇下来的废棚布捡来制成了一件衣服,这种粗布在当时是专门用来盖棚用的。斯克劳斯穿着自己做的衣服走在大街上,很多人都说他是疯子。甚至连母亲都觉得斯克劳斯太过分了。

    斯克劳斯的母亲见儿子沉迷于服装设计,便鼓励儿子去向时装大师戴维斯请教,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戴维斯那样成功的时装设计师。那一年斯克劳斯18岁,他带着自己设计的粗布衣来到了戴维斯的时装设计公司。当戴维斯的弟子们看到斯克劳斯设计的衣服时,忍不住哄堂大笑,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粗俗的衣服!可是戴维斯却将斯克劳斯留了下来。

    在戴维斯的鼓励与帮助下,斯克劳斯设计出了大量的粗布衣。可是,没有人对斯克劳斯的衣服感兴趣。斯克劳斯设计的衣服大量积压在仓库里。就连戴维斯都对自己收留斯克劳斯的决定产生了怀疑。但斯克劳斯很固执,他坚信自己的衣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他试着将那些粗布衣服运往非洲,销给那里的劳工们。由于那种粗布衣价格低廉又耐磨,因此很受劳工们的欢迎,很快衣服销售一空。

    斯克劳斯又将那些粗布衣服做成适合旅行者穿的款式,因为它的沧桑感和洒拖,又很受到旅行爱好者的欢迎。斯克劳斯又设计出了许多款式,人们惊奇地发现,那种衣服穿在身上不但随意,而且还有一种很特别的风味,并且可以不分季节、不分年龄,任何人都可以穿。一时间,大家都争着穿起了斯克劳斯设计的粗布衣。如今那种衣服已风靡了全球,这就是以斯克劳斯与戴维斯为品牌的牛仔衣。

    新生事物产生伊始,往往不能为人们惯常的思维与习惯所认同,常常遭致非议;而它身上的特质一旦被人们发现与接受,则会因其独有的个,从同类事物中拖颖而出。

    敢于放弃

    不应当急于求成,而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时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

    ——莎士比亚

    摩洛路易士的非凡成就来自两次成功的拼搏,一次在20岁,另一次在32岁。

    摩洛在19岁时随家人一起搬到纽约。他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一份一周十四美元的差事。对当时的情景,摩洛是这样回忆的:“那时候我经常跑外勤,工作非常忙碌,成天像发疯似的,时间也过得特别快,六点下班以后,我还到哥伦比亚大学夜校部上课,主修广告。有时候,由于工作尚未做完,所以下课后,我还会从学校赶回办公室继续未完成的工作,从晚上十一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点。”

    摩洛非常喜欢需要创意的设计工作,而他也的确做得有声有色。

    20岁时,摩洛放弃在广告公司内颇有发展的工作与旁人梦寐以求的职位而决心自己创业。这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拼搏。他放弃收入稳定、前途似锦的工作,完全投身于未知的世界,从事创意的开发。结果,成绩令人满意。

    他的创意主要是说服各大百货公司,通过cbs电视公司成为纽约交响乐节目的共同赞助人。在当时,这种质的工作对人们来说相当陌生,所以做起来困难重重。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可能成功。

    摩洛十分卖力地在各地进行说服工作。结果他做得相当成功:一方面,他的创意大受欢迎,与许多家百货公司签订合约;另外,他向cbs电台提出的策划方案也顺利被接受。计划眼看着就要步入最后的成功阶段,但由于合约内某些细节未能达成而终告流产,他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事结束之后,一家公司马上来挖角,聘请他为纽约办事处新设销售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并支付给他三倍于以往的薪水。于是,摩洛又再度活跃,他的潜力得以继续发挥。此时他年方三十。

    几年之后,摩洛再度回到广告业界工作,但这次不是从基层做起,而是直跃龙门——他担任了承包华纳公司业务的汤普生智囊公司的副总经理。

    那个时代,电视尚未普及,与今日相比,仍处于摇篮期。但摩洛和爱德皆看好它的远景,认为电视必将快速发展、大有可为,故两人便专心致力于这种传播媒体的推广。由他们公司所提供的多样化综艺节目,为cbs公司带来空前的大成功。

    这便是摩洛人生中的第二次拼搏,但这次冒险并不完全是孤注一掷,他是看准后才堆上自己的“赌注”。最初两年,他仅是纯义务地在“街上干杯”的节目中帮忙,没想到竟使该节目大受欢迎,直至今日仍是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之一。

    从1948年开始,到今天整整四十余年的时间,它的播映从未间断,这是在竞争激烈的电视界内非常难能可贵的现象。除了节目成功之外,他被cbs公司任命为所有喜剧、戏剧、综艺节目的制作主任。

    敢为人先,创造了多少成功者的神话;但这种神话在实现以前,却是如此让人望而却步。也正是这种机遇和危机共存的特点,才使那些敢于冒险的人拖颖而出。

    块钱成交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苏格拉底

    由于警察局寻回的失物往往无人认领,或者物主提出证据后又放弃不要,因此,警察局的贮物室里收藏的失物真是琳琅满目,令人惊奇。那里有各式各样的东西,比如:照相机、立体扬声器、电视机、工具箱和汽车收音机等。对于那些无人认领的东西,每年都以拍卖的方式出售,去年在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市警察局,拍卖了一大批脚踏车。

    当第一辆脚踏车准备竞投,拍卖员问谁愿意带头出价的时候,站在最前面的一个男孩说:“5块钱”。这个男大约只有1012岁。

    “已经有人出5块钱了,谁出10块好吗?好,10块,谁出15块?”叫价持续下去,拍卖员回头看一下前边那个小男孩,他没有还价。

    很快第一辆脚踏车卖出去了,稍后,轮到另一辆脚踏车开始竞投。那男孩又出了5块钱,但之后总是不再加价。跟着几辆脚踏车也是这样叫价出售了,那男孩每次总是出价5块钱,从不多加;不过,5块钱的确是太少了。那些脚踏车都卖到35或40块钱,有的甚至100块钱。

    拍卖暂停休息的时候,拍卖员问那男孩为什么让那些上好的脚踏车被人家买去,而不出高价竞争。男孩说,他只有5块钱。

    不久,拍卖又开始了,还有照相机、收音机和更多脚踏车要卖出。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脚踏车只出5块钱,而每一辆脚踏车总有人以比他高出很多的价钱买走。

    现在,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首先出价的男孩,他们开始察觉到会有什么结果发生。

    经过漫长的一个半小时之后,拍卖就要结束了。但是还剩下一辆脚踏车,而且是非常棒的一辆,车身光亮如新,有10个排挡,69厘米车轮,双位手刹车,杠式变速器和一套电动灯光装置。

    拍卖员问:“有谁出价吗?”

    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失去希望的小男孩轻声地再说一遍:“5块钱。”

    拍卖员停止喊价,只是停下来站在那里。

    观众也静坐着默不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出第二个价。

    直到拍卖员说:“成交!5块钱卖给那个穿短裤和球鞋的小伙子。”

    观众于是纷纷鼓掌。

    那个小男孩拿出握在拳头里被汗湿揉皱的5块钱钞票,买了那辆无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脚踏车时,他脸上lou出了从未有过的美丽光辉。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只要它还在进行着,我们就不能先放弃它,因为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

    ┃┃

    ┃bsp;   ┃┃

    【……把握现在(2) ----网文字更新最快……】!!

    把握现在(3)

    克服自己的缺憾

    尽管我们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而不是才智。

    ——沃勒

    拿破仑的父亲是一个极其高傲,但是穷困的科西嘉贵族。父亲把拿破仑送进了一个在布列讷的贵族学校,在那里与他往来的都是一些在他面前极力夸耀自己富有,讥讽他穷苦的同学。这种一致讥讽他的行为,虽然引起了他的愤怒,而他却只能一筹莫展,屈服在威势之下。

    后来拿破仑实在忍受不住了,写信给父亲说道:“为了忍受这些外国孩子的嘲笑,我实在疲于解释我的贫困了,他们惟一高于我的便是金钱,至于说到高尚的思想,他们是远在我之下的。难道我应当在这些富有、高傲的人之下谦卑下去吗?”

    “我们没有钱,但是你必须在那里读书。”这是他父亲的回答,因此使他忍受了五年的痛苦。但是每一种嘲笑、每一种欺侮、每一种轻视的态度,都使他增加了决心,发誓要做给他们看看,证明他确实是高于他们的。他是如何做的呢?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点儿也不空口自夸,他只在心里暗暗计划,决定利用这些没有头脑却傲慢的人作为桥梁,去使自己得到技能、富有、名誉的地位。

    等他到了部队后,他看见自己的同伴正在用多余的时间追求女人和赌博;而他那不受人喜欢的体格使他决定改变方针,用埋头读书的方法,努力和他们竞争。读书是和呼吸一样自由的,因为他可以不花钱在图书馆里借书读,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他并不是读没有意义的书,也不是专以读书来消遣自己的烦恼,而是为自己理想的将来做准备。他下定决心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才华。因此,在他选择图书时,也就是以这种决心为选择的范围。他住在一个既小又闷的房间内。在那里,他脸无血色、孤寂、沉闷,但是他却不停地读下去。他想象自己是一个总司令,将科西嘉岛的地图画出来,地图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应当布置防范,这是用数学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