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心灵鸡汤 > 心灵鸡汤第50部分阅读

心灵鸡汤第50部分阅读

┃┃

    ┃┃

    ┃bsp;   ┃┃

    【……人(2) ----网文字更新最快……】!!

    人(3)

    鼓励

    侃侃而谈的人播种,缄默不语的人收获。

    ——赫伯特

    一句箴言说:“一句简单话,若说得适当,有如银盘中放上金苹果。”

    第二次世纪大战后期盟军发动一次大攻势期间,当时的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后来成为美国第34任总统)有一天在莱茵河附近散步,遇见一名看来神情沮丧的大兵。

    “你还好吗,孩子?”他问道。

    “将军,”那年轻人回答,“我烦得要死。”

    “那你跟我真是难兄难弟,”艾森豪威尔说,“因为我也很心烦。也许,如果我们一起散散步,对大家都会有好处。”

    没有打官腔,也没有讲任何的大道理。但这几句话多具鼓励作用!

    亚瑟曾由于钦仰霍华德韩德利克斯,决定参加一个由他参与主持的讲习班。他的风格、诚意、才华和信心,都从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中充分表lou了出来。他是亚瑟见过的最出色的教师。

    但不久之后,亚瑟泄气了,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比得上他。

    有一天,韩德利克斯似乎察觉到了亚瑟的心意,或许那也是全班的共同感受。于是,他停止了授课,开始坦诚地对他们说起自己的经历。他平静地叙述他的失败,又说他曾几次想放弃教学生涯。人们听了都不禁笑了起来,但随即就觉得心里很难受而且很同情他。亚瑟了解到他也是血肉之躯,不是完人,和大家没有两样。

    “人生不是百米短跑,”韩德利克斯对他们说,“它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最后获胜的通常都是那些像你我那样拖着沉重脚步慢慢奔跑的人。”

    人们常常表现得很自信,实则面对挫折,大部分人容易失去再次站起来的勇气。如果这时有人从旁伸出援助之手,哪怕只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对当事人来说,都将化为动力。

    签名

    机智的人不一定是幽默的人,但幽默的人必定是机智的人。

    ——康格里夫

    朱塞佩威尔弟是意大利著名音乐家。一天,他乘坐的那趟火车停ko在一个小城市的车站,而这个车站的站长是一个极其崇拜威尔弟的人。因此,站长想趁此机会与这位难以接近的音乐大师调侃几句,并想弄到他的亲笔题名。为了达到“签字”的目的,站长很花了一点功夫才想出一个“歪点子”。

    一会儿,威尔弟乘坐的火车车门大开。站长提出要对每一位乘客查票。威尔弟把票递给了他,他查完票后,故作负责的样子开始发问:

    ——这个车厢比较脏,您不觉得讨厌吗?

    ——哪来的话?在这趟车上我再也找不出一块比这里更干净的地方了。

    ——就算这样,您也不该把脚踩在对面的座位上呀!一个有教养的人决不应该这么做。

    ——您是不是把我看作没有教养的人了?

    ——对,正是这样。

    ——哼!这简直太过分了!请把您的意见本拿来!

    站长马上跑出去把自己预先准备好的签名簿拿了回来。威尔弟在本子上奋笔疾书了自己的意见。这时站长觉得“阴谋”得逞,马上讲明了自己的“”,并请求这位音乐大师宽宏大量,威尔弟听了后还是乐呵呵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仿佛名人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特,因而喜爱他们的人千方百计地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追星举动,以达到目的。而作为名人也不得不配合着摆出大度的姿态以符合名人的架势。

    改变

    以希望别人怎样待我之心去对待别人。

    ——卡耐基

    几十年前,纽约北郊曾住着一位姑娘名叫艾米丽,她自怨自艾,认定自己的理想永远实现不了。她的理想也就是每一位妙龄姑娘的理想:跟意中人——一位潇洒的白马王子结婚,白头偕老。艾米丽整天梦想着,可周围的姑娘们都先后成家了,她成了大龄女青年,她认为自己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在一个雨天的下午,艾米丽在家人的劝说下去找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握手的时候,她那冰凉的手指让人心颤,还有那凄怨的眼神,如同坟墓中飘出的声音,苍白憔悴的面孔,都在向心理学家说:“我是无望的了,你会有什么办法呢?”

    心理学家沉思良久,然后说道:“艾米丽,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我真的很需要你的帮忙,可以吗?”

    艾米丽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我家要在星期二开个晚会,但我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来帮我招呼客人。明天一早,你先去买一套新衣服,不过你不要自己挑,你只问店员,按她的主意买。然后去做个发型,同样按理发师的意见办,听好心人的意见是有益的。”

    接着,心理学家说:“到我家来的客人很多,但互相认识的人不多,你要帮我主动去招呼客人,说是代表我欢迎他们,要注意帮助他们,特别是那些显得孤单的人。我需要你帮助我照料每一个客人,你明白了吗?”

    艾米丽一脸不安,心理学家又鼓励她说:“没关系,其实很简单。比如说,看谁没咖啡就端一杯,要是太闷热了,开开窗户什么的。”艾米丽终于同意一试。

    星期二这天,艾米丽发式得体,衣衫合身,来到了晚会上。按着心理学家的要求,她尽职尽力,只想着帮助别人。她眼神活泼,笑容可掬,完全忘掉了自己的心事,成了晚会上最受欢迎的人。晚会结束后,有三个青年都提出要送她回家。

    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三个青年热烈地追求着艾米丽,她最终答应了其中一位的求婚。心理学家作为被邀请的贵宾,参加了他们的婚礼。望着幸福的新娘,人们说心理学家创造了一个奇迹。

    似乎所有的美好事物都握在别人的手中,而自己总是一无所有。事实上你只是不懂得获得的方法。如果你发现使别人快乐,自己也会获得快乐,那么你已经找到方法了。

    逃难的国王

    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

    很多年前,有一个国王带着自己的军队抵抗邻国的入侵,但经过多次奋战之后,他的军队溃散了,国王伪装成一个牧羊人逃进了森林。饥饿疲惫的国王看到了一间伐木人的小屋,便去敲开了小屋的房门,开门的是伐木人的太太。国王向她乞求一些食物,并请求留宿一夜。国王的外表太寒酸了,伐木人的太太并不知道他真正的身份,她对国王说:“如果你能帮我看着这些放在炉子上的蛋糕,我就给你吃一顿晚饭,我要出去挤牛奶。小心看着蛋糕,在我出去的时候不要让蛋糕烤焦了。”

    国王答应后ko着火炉坐了下来。他全神贯注地看着蛋糕,但没过多久,他的脑袋里就全是他的烦恼:怎样重整自己的军队,之后又怎样抵御敌人。他想得越多,就越觉得希望渺茫,甚至他开始觉得再继续奋战下去也无济于事了。

    过了不久,伐木人的太太回来了,他看到满屋子都是烟,蛋糕变成了烧焦的脆片,而国王坐在火炉旁,出神地看着火焰,根本就没意识到蛋糕烤焦了。

    伐木人的太太生气地喊道:“你这个懒惰没有用的家伙,看看你做的好事,你让我们都没有晚饭吃啦!”国王从思考中回过神来,只是惭愧地低着头。

    刚好伐木人回来了,他认出了国王。他对太太说:“你知道你骂的是谁吗?这是我们高贵的国王。”

    他的太太吓坏了,她跑到国王的身前跪下,企求国王的原谅。

    国王请她站了起来,说:“你骂得没错,我说我会看好蛋糕,但却烤焦了,我被你骂是应该的。任何人要是接受了一个责任,不管责任大小都应该切实地去完成。这次我搞砸了,但不会有下次了,我要去完成我做国王的责任。”

    那之后没几天,国王就重整他的军队,打败了敌人

    无论是在童话王国还是在现实世界,责任感总是被划归到优良品质的范畴,因为它总能唤起人们更多的良知,激发出非凡的力量。

    驼鹿与防毒面具

    贪婪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地狱,它耗尽了人们力图满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没有给人带来满足。

    ——弗洛姆

    有一个推销员,他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他已经卖给过牙医一支牙刷,卖给过面包师一个面包,卖给过瞎子一台电视机。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只有驼鹿居住的森林。

    “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驼鹿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驼鹿说。

    “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防毒面具。”

    “真遗憾,可我并不需要。”

    “您稍候,”推销员说,“您已经需要一个了。”说着他便开始在驼鹿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你真是发疯了!”他的朋友说。“不然。我只是想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推销员回答道。

    当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出,不久,驼鹿就来到推销员处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

    “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了驼鹿一个。“这可是个好东西啊!”推销员兴奋地说。

    驼鹿说:“别的驼鹿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

    “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

    “可是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呢?”驼鹿好奇地问。

    “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就是如此。正像人们常说的,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艺术而艺术。到头来,不仅消耗了不可再生的精力与资源,连目的本身也变得毫无意义。

    ┃┃

    ┃┃

    ┃bsp;   ┃┃

    【……人(3) ----网文字更新最快……】!!

    人(4)

    人的光辉

    一个改正了自己错误的人,既表示他理解正确,又表示他胸襟光明磊落。

    ——休谟

    特加很容易动情。有一次,基罗夫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落幕时,特加泪如雨下。每次在纪录片里看到罗查班尼斯达创出“不可能打破”的纪录,不到4分钟跑完1英里时,特加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特加想,他一看到人们表现人光辉的一面,便会深深感动,而他们不必是伟大的人物,做的不必是伟大的事。

    就拿几年前特加和妻子去纽约市朋友家吃饭那个晚上来说吧。当时雨雪交加,他们赶紧朝朋友家的院子走去。特加看到一辆汽车从路边开出,前面有一辆车在等着倒进那辆车原来的停车位置——这在拥挤的曼哈顿区是千金难求的。可是,他还未及倒车,另一辆车已从后面抢上去,抢占了他想占据的位置。

    “真缺德”!特加心想。

    妻子进了朋友的家,特加又回到街上,准备教训那个抢位的人。正好,那人还没走。

    “嗨!”特加说,“这车位是那个人的。”特加打手势指着前面那辆车。抢位的人满面怒容,对特加虎视眈眈。特加感到自己是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对他那副凶相也就不以为然。

    “别管闲事!”那人说。“不,”特加说,“你知道吗,那人早就等着那个车位了。”话不投机,他们很快吵了起来。不料,抢车位的人自恃体格魁伟,突施冷拳,把特加在他的车头上,接着便是两巴掌。特加自知不是他的对手,心想前面那个司机一定会来助特加一臂之力。令特加心碎的却是,那人目睹此情此景后,开着汽车一溜烟地跑了。

    抢位的人“教训”了特加一顿以后,扬长而去。特加擦净了脸上的血迹,悻悻地走回朋友家。自己以前是个海军陆战队员,身为男子汉,特加觉得非常丢脸。妻子和朋友见特加脸色阴沉,忙问特加发生了什么事,特加只能编造说是为车位和别人发生了争吵。他们自然知道里面定有蹊跷,也就不再多问。

    不久,门铃又响了起来,特加以为那个家伙又找上门来了。他是知道特加朝这里走来的,而且他也扬言过,还要“收拾”特加。特加怕他大闹朋友家,于是抢在别人之前去开门。果然,他站在门外,特加的心一阵哆嗦。

    “我是来道歉的”。他低声说,“我回到家,对自己说,我有什么权利做出这种事来?我很羞愧。我所能告诉你的是,布鲁克林海船坞将要关闭,我在那里工作了多年,今天被解雇,我心乱如麻,失去理,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道歉。”

    事过多年,特加仍记得那个抢位的人。特加相信,他专程向特加道歉,需要多大的力量和勇气,在他身上,特加又一次看到了人的光辉。

    至今特加还清楚地记得,那天他在向特加告辞时,特加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人类是一个优点和弱点混杂的灵长类动物,弱点来自人类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极限,有时它让社会一团糟;但人类又是充满理智和情感的优秀动物,知道克服自身的弱点,这就是人的光辉。

    全身心投入

    人生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如果只注意到短暂,那就连一点价值都没有了。

    ——沃韦纳戈

    演员艾丹奎因出演了二十多部,包括《心灵的乐声》和《迈克尔柯林斯》。他第一次打工是做报童。

    他十一岁时,接替哥哥送报纸。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虽然这意味着每天天一亮就得起床,骑上自行车在伊利诺斯的罗克福德各处投递报纸。

    准时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希望报纸在早晨六点钟的时候就放到门前。如果他晚到了,他们就会站在门口等。对此他是很明白的。另一方面,工作如果干得好,就会得到可观的小费。这以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尽可能努力地做好每一份工作——无论是装食品杂货之类,还是给房子刷油漆,以及给屋顶涂沥青。演戏也没有什么不同。

    他相信只要努力工作,表现得像职业人员一样,那就会获得成功,就会得到更多更好的角色。如果一个场景需要他表演跳水,他就会跳许多次,直到能把它演好,导演认为可以入镜为止。几年前,他们在巴西的山里拍电影。他和其他演员一道起劲地帮剧组搬运沉重的器材,穿过了崎岖的丛林地带。

    艾丹奎因认为,演戏同其它任何工作一样,不能头脑发热。那些对送报纸很重要的要求——认真,守时,尽心尽力——对拍电影同样有用。还有自己照样得在黎明时起床。

    生活没有,人生失去意义。总在抱怨从生活中得到的太少的人们啊,请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全心全意地对待生活,是否为它增添了属于自己的一抹亮色。

    一块砖两种命运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罗尼因误伤他人被判入狱5年,女友因此要跟他分手,罗尼想再见她一面,于是开始暗暗琢磨逃跑计划。他用一张报纸作掩护,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用勺子将墙上的一块砖掏空了一半。

    一天,狱警卡托例行检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但没有揭穿此事,而是小声地对罗尼说:“你知道墙那边是什么吗?”

    罗尼战战兢兢地回答:“外……外面是自由……”

    卡托微微一笑:“傻瓜,外边是死刑室。”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