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唐之理工天下 >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5部分阅读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5部分阅读

人的军队打乱,战斗胜负,尚未可知。因此,高丽人也是有一战之力的。

    而此次战役,因为李志的出现,直接将高丽人的有生力量消灭了四分之一强,当场毙敌三千多人。可谓取得了大胜,也让此次战役的天平偏向了唐军。此时高丽的首领渊盖苏文,恐怕会有所动作。

    先不管高丽人,短期他们不会来增援。大战之后的第三天,五月十日,李世民的本阵度过了辽河,然后毁掉了桥梁誓师。随后和李道宗李世绩的部队会合,驻扎于马首山下。

    李世民见到李志的时候,心痛万分。他说:“亲亲吾儿!你可没有伤到吧!”

    “父亲多虑,孩儿寒毛也没有掉一根!”

    端详许久李世民才放过,虽然他没说什么,李道宗和李世绩一齐请罪:“臣有罪……”

    李世民赶紧扶起二人:“爱卿何处此言!你二人是我唐之功臣,理应行赏。太子顽劣,也多亏二位!”

    李世绩不知说什么好,李道宗不乐意了:“陛下此言差异,今次得胜,首功当属太子。“

    于是大伙便七嘴八舌把李志的功劳描述了一番。

    李世民听罢,刚开始木有反应,然后一拍桌子,放声大笑起来:”好好好!有此虎子,天佑大唐!“

    于是一干人的多少给了奖赏,向敌群冲锋的马文举封为中郎将。其余各有赏赐。

    论功行赏完了,众人便在大帐里合计对辽东城的攻击。辽东是一个大城,城墙高三丈,护城河宽五丈,高丽在此经略多时,不是一个好啃的骨头。历史上,唐军并不擅攻城,而对辽东攻击了十二天,最后在一个大的南风天,靠风把火烧上城楼,才借机登上城墙,占领了此城。

    虽然史书没有记载,毫无疑问,这个城自然是让李世民吃够了苦头,后来对安市的战斗也是因此缺乏士气而久攻不下了。

    军议上,李世绩简单介绍了辽东城的防守情况。

    辽东城坚粮足,士气很高。有守军2万,居民四万多。很多人仍然记得几十年前隋朝的失败,因此长期练兵,也并不惧怕来自中国唐朝的力量,抵抗意志坚决,劝降毫无希望。

    要攻辽东城,首先就是要解决那条讨厌的护城河。这条河是引自辽河河水,人工开挖环绕城一周。城边交通便利,还有一个中型码头。李世绩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先取土填平护城河,然后再逐步攻击,突破城墙,占据缺口和城门,然后再巷战解决对手。

    李道宗想来不喜欢巷战,如果不是辽东城一定要拿下,作为攻击高丽的大本营,他才不会坐在这里开会。

    尉迟敬德也没有好办法,同意李世绩的做法。长孙无忌提议道:”为何不诱敌出战呢?“

    李世绩反问到:”我军挟势而来,而且又刚刚击败了他们的四万援军,你觉得他们有胆量出来反击我们吗?“

    长孙无忌也无语了。

    李世民眯起眼睛沉思片刻,他也不是攻城高手。他本要做决定,临时又收回来,转向问李志。

    ”皇儿,你可有什么想法?“

    太子初战骁勇无比,虽然个人武力不高,但是指挥队伍堂堂正正,正面强悍无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大家都期望的看着他,希望能有个不用搬土就快速攻城的法子。

    李志为难道:”孤想法是有一些,但毕竟没有经验。此次来我带了定州制作的一万枚飞雷,可以炸到城墙后的敌人,因此只要有机会强袭城门,还是有办法的。”

    李世绩说:“若是此物真有威力,那攻城就好办多了。”

    于是众人商量之后,决定趁夜色建造一个木桥,能覆盖城门附近的护城河,然后建造几部云梯。趁夜色部署好木桥,然后扔飞雷驱散城门背后的敌人,再把云梯搭上去,让步卒能够通过爬楼梯迅速占领门楼。

    但是这也不容易。城门是战略要低,城门楼子都建的高大坚固,能够容纳近千守军,拿下它靠几枚手榴弹还远远不够。

    李世民最爱做秀,百官最爱拍马屁。如果不是李志想出了奇兵的对策,他明天一定回去填护城河的战场视察,看到士兵背土,一定会去拿土(是坐在马上拿的,是不是很虚伪?)。

    李世民都去拿土了,百官岂有不动手的道理?于是一帮穿着长袍的老头,争先恐后脸红脖子粗的去抬土填河。

    你们还能更没有节操一点吗?

    高丽的守军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来自中国的奇兵,仅靠不到一万人,就迎头歼灭了高丽本土过来的四万援军。然后李世民皇帝的车驾和本部大军,都来围城,这样的消息,让辽东的守军战士如何不悲观?

    可是过了几天,还是没有唐军攻城的消息。辽东城高丽守将派出斥候,可是一个都没有回来。这充分说明唐军围住了这里,可是他们为什么不攻城呢?连恐吓都木有啊亲!

    五月十三日夜,月黑风高……从西南门城门楼子上看去,只能看见一片黑乎乎的河水,此外一点光都没有。灯笼的光根本照不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

    凌晨三点,一阵低沉的脚步响起,似乎很多人马来到了城门下面。守夜的将士赶紧示警,城墙上顿时站满了士兵,手持檑木,滚石,还有弓矢。虽然黑夜阻碍了他们的视线,但是如果唐军就这么冲下来,肯定是去辽河喂鱼的下场,因此他们也不怎么担心。

    似乎有什么入水的声音,但过不了多久,噪声渐渐小了。高丽人神经仍然紧绷着,提防着唐军的攻击。

    第二十节 城门破袭

    清晨5点,天快要亮了,高丽士兵眼见没有动静,正要离去。

    突然传令兵来报:“唐军攻打东北门了!快去集合待命!”只听见东北方向鼓声震天,好不热闹。

    于是营房的人连忙吃了早点,带上武器去东北门下集合。西南门只留下本来的守军。

    可是在东北门的只看见稀稀落落的几波箭雨,有几只火箭试图点燃城门楼子,但是很快就被扑灭了。

    唐军在搞什么名堂,要强攻就是这样的水平吗?高丽人已经开始嘲笑了。

    西南门的守军可不知道,只是狐疑的试图看清外面,似乎有人,但是却没有什么动作。等待二十分钟以后,守军开始松懈了,武器也放了下来。

    忽然,只听一只响箭射出,这是进攻的信号!顿时闻到一些硫磺燃烧的味道,然后头上就叮叮当当的掉下一些小铁球样子冒着烟的玩意。

    这是什么东西?燃烧失败的放火的玩意嘛?

    回答他们的是一声巨响:“嘣!”

    这一天清晨,辽东城的居民和守军是被西南门传来的阵阵巨响吵醒的。在门楼外面的守军,很快就被这些飞雷震伤或是被破片杀伤杀死,只是短短四五秒,扔进门楼区域的五百枚手榴弹就清空了这一带区域。随后四个云梯飞快的跨国护城河上的木桥,架在了城墙上,李世绩的步兵先锋登上城楼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辽东高丽守将朴大力,立即下令增援,门楼里的抵抗还是能坚持一阵的,唐军暂时没法攻进去,门楼的防守,可是有四层厚木板,门上还有射击孔,锁死的门闩,他们没可能一下子就拿下来。

    可是没等他的人跑出去五十米,只听又是几声巨响,西南城门的门楼,整个竟然倒向一边,就这么塌掉了!城门失守了!

    在东北门督战的朴大力万念俱灰,一屁股坐在地上。

    原来李志制作了几个超大号的炸药包,让敢死队装在木制门楼的支撑柱子上,随着几个大号炸药包的引爆,除了暂时让几个倒霉蛋暂时聋了耳朵以外,就是让整个门楼失掉了一边的三个支撑,朝一侧倾倒下去。随后更多的唐军冲上了门楼,牢牢的控制住了门楼,吊桥被放下,城门正在修复,不出一个小时就可以恢复。两千唐军冲进城内,和守军展开了巷战,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增兵,八万唐兵好吃好喝就等着进城施暴了!在战场上屠杀过的他们,仿佛迷恋了施暴的感觉!那可是无比的美妙!

    整个城内的守军也只有两万,而且惊天的巨响让他们疑神疑鬼,斗志全无。仅仅半天不到,就要么被杀,要么放弃了抵抗。他们说:“唐军是天兵天将!无可匹敌,一个霹雳下来,城门楼子就倒了!”

    他们死也想不通这是怎么办到的,因此只能解释为妖鬼神话。

    拿下辽东,前后只花了两三天,死了不到一百人。如此大胜,让唐军上下无比振奋。李世民看着城门楼子倒下时,就知道定是速胜,因此他对李志说:“早知道有这样的战法,为父当年哪里会把区区洛阳王世充放在眼里呢!”

    拿下辽东城以后,这里便成了唐军的大本营,因为有水路码头,从山东登州出发的运粮大船便可以沿辽河而上,再此转运。

    眼下辽东的战略部署为:

    东北的玄菟郡,东南的港口盖牟城都已陷落,不再有高丽敌军,但因都是小城,无伤大雅。而卑沙城(大连金州区)则因为路途遥远,军力也不足,只能固守,不能借此进击,甚至连阻止高丽对辽东的增援也无法办到。

    此时,辽东境内,还有数座拥兵上万的大城:安市(今鞍山),白岩(辽阳市东北),乌骨城(丹东凤城边门镇),后黄城(辽宁南),银城(铁岭南)。

    其中安市扼守着唐军的后勤线,正好位于陆上后方柳城,水路后方盖牟以及前线辽东城之间,拿下安市,就等于打开了东北高丽的大门。

    但是安市不仅是高丽人在辽宁的最大的要塞,也是非战时与内陆交通的口岸。此地城坚兵足,尤其是城中居民多为高丽移民,对唐朝毫无归属感。因此强攻的难度极大。

    历史上,唐军就是在安市受阻达两个月之久,最后撤退时,又遇到冻雨,士兵死难极多,战马更是损失了十之八九。可以说是惨败而归。

    除了没有如隋朝那样屁滚尿流的被赶回来以外,没有更多的进展。

    唐高宗李治接替他老子的枪,最后长期开战,终于逐渐攻克并且灭亡了高丽,但是也耗费了巨大的国力和人力,加速了府兵制的败坏,开启了边军自大的先河。所以说因为高丽,短短一百年间,中国有两个王朝因此灭亡或者衰败,说是民族仇敌,毫不为过。

    李志自然也是恨高丽入骨!

    恨归恨,打仗还是要理智的,一步一步来打。

    攻下辽东以后全军修整两日,处理了一万降兵和四万居民。五月十七日,李世民随即下令攻击白岩城(今抚顺)。大军一日内便行军到白岩城下扎营备战。

    历史上,因为攻克辽东花了不少力气,因此等唐军攻击白岩城时,高丽乌骨城派遣了一万援军,唐军当时只有八百骑兵前去狙击,经过一天的苦战才击退敌军,杀敌一千余人。《资治通鉴》记载到,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中了一弩箭,李世民亲自为他吮血,让唐军战士非常感动。而将军契何力突击的时候,差点在高丽阵中陷着出不来,腰上被捅了一马槊,于是李世民的侍卫薛万备——他是薛万彻的弟弟——单枪匹马去把何力救了出来。

    如此种种迹象表明,唐军打的并不轻松。

    因为李志的火药攻城法,唐军轻取辽东,极大的减轻了损耗和提高了士气。因此对白岩的攻击顺利了许多,乌骨城的援兵也来不及救援。

    白岩城城主孙代音,眼看高丽援军无望,而唐军的大胜让他心生恐慌,比历史上更早的萌生了投降的意思。于是他派遣密使,对李世民说:“我本人愿意投降,但是城中有人不愿意,我没法确保他们同意我的投降。”

    李世民便说:”这个好办,我把唐军的旗帜给你,你如果决定投降,就把它挂在城门上。“

    五月二十日,唐军摆开阵势,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开始以常规方式攻城。因为白岩是一座小城,城中人口不过一万人左右,李志认为没有必要每次都使用炸药突袭城门的方式。再者,他知道此城城主孙代音不是坚决反唐的,便留下了他投诚的机会。

    孙代音不敢反唐。当辽东陷落的时候,辽东城城主最后被手下砍了脑袋,当作自己邀功保命的最后手段。

    这年头,当老板是最危险的。起初,你的手下可以借你的威风仗势欺人,恶名还是被你背。然后等大家都要倒霉的时候,你还会被你的手下砍掉,当作他们活命的救命稻草。

    孙代音不傻,因此他首先把城中所有的势力头脑都叫在城主府商议抗敌的情势,然后让自己的心腹偷偷的把唐军的旗帜挂上城门楼子。

    然后他指着城门大喊:”不好了,不好了,城门丢了!这城是保不住了,我们投降吧!“

    他痛哭流涕,衣服帽子都扯烂了。

    众人见状,也不再坚持抵抗。他的心腹在城门楼子上,看见城中到处竖起了白旗,便打开了城门,放唐军入城。

    于是唐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白岩城。

    可是李志却发现李世绩不是很高兴,于是他问:”世绩将军,你为什么看上去不那么满意呢?难道敌人投降不是好事吗?“

    李世绩便说:”我手下的兵都等着打下来把城里抢光里!这样子降了,岂不是要少一大笔钱。“

    李志顿时无语了,尽管他也明白,这就是唐军的真实嘴脸……

    第二十一节 围点打援

    五月二十日,唐军营中。

    因为战事顺利,儿子也在战场上小有出息,李世民心情不错。

    李世民便让长孙领通报近日的军情。

    长孙无忌道:“诸位,近日探子来报,高丽北部酋长高延寿,高慧真已经筹集了十五万人马,准备救援辽中战场。现在我军轻取了辽东,白岩二城,不得不分兵驻军三万,因此能动用的士兵现在只有七万人,其中也只有三万五千是可以上阵杀敌的士兵,剩下的都是后勤士兵,无法出战。而这十五万人不会直接来攻打我们,一点我们开始攻城,就会联合城内的士兵对我们前后夹击,不知道各位有什么见解呢?”

    李世民说:”高延寿此举真是愚蠢至极。他本来对我们有三种攻击方式,第一就是带兵到安市城附近,连为堡垒,然后据险而守,让骑兵断我们的粮道,让我们进退两难。这是上策,中策呢,就是彻底弃城逃命,后退再防守,至少还能保全实力。下策才是来和我们直接硬碰硬。我看他们的架势,竟然想直接攻击我们,真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来自投罗网嘛。你们看着,他肯定会来打我们,然后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成为俘虏。“说完洋洋得意的摸摸胡子,意思是,你们看我说的对不对?

    众人纷纷称是。

    李世绩是个好战分子,他说:“这样我们就打,打走他们,然后攻城,杀光!”

    李道宗说:“何必这么麻烦,他们不是集结兵力来救吗,给我五千骑兵,老子突袭平壤,让他们都吃屎去吧。肯定就不敢打就滚球了!“

    其实这一番见解,最粗豪的李道宗反而是最高明的。历史上李世民败退以后,问李靖:”为什么老子集合了天下的兵马,都没能拿下这个小国呢?“

    李靖的回答粗看很有道理,但其实也很扯淡,他说:”江南王李道宗就能解决。“

    然后李世民问李道宗当初提了什么办法,李道宗说了,李世民很尴尬:”我草我当时忘了这点了。“

    可见李世民虽然勇武,但其实是个水平不怎么样的战略家。

    李靖的回答也是很水的,因为他明显也是知道当时对策的内容的,然后就把答案踢给了李道宗,潜意识有二:

    第一,我回答你了,答案也说的过去。

    第二,不是我水平比你高,你看我说的也是别人的看法。

    可见和李世民说话有多累,连出个主意,都要避免让他觉得点子比他高,因此而受到猜忌呢。

    所以魏征后来劝谏李世民就直接这么说:”你年纪大了,也不大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了。”

    可能是因为李世民和贝多芬一样因为铅中毒,脾气变得更加暴躁的缘故吧。

    贝多芬是因为吃了河里污染的鱼而铅中毒的,而李世民则是吃了道士的仙丹而中毒的。

    可是他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