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汉生指南 > 汉生指南第21部分阅读

汉生指南第21部分阅读

士。张涵奉行低调原则,并没有与这些人过多交往。在雒阳,张涵只是个过客,混个脸熟就可以了,他只想把事情办完,赶紧走人。在张涵看来,雒阳的名士、大人们多面带死兆,不必多费心思。不如让张超多认识些儿人,以后雒阳这里上下打点,就全靠他了。

    “阳阴庄,阳阴庄,十七,这是谁起的名字呀?”

    “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阳阴庄位于阳渠之南,所以,我便名之为阳阴庄,怎么样?不错吧?”

    “……”伍子访一脸果然是你的样子,令张涵很不舒服。

    “怎么?有什么不对?”张涵口气凶恶。

    “嗯,没什么不对……就是别扭!”这自然吓不住伍子访,他拉长了声音,慢悠悠的解释。

    “呵~,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张涵干笑两声,心说别扭就与我无关了。伍子方是中平二年(179年)三月初来雒阳的,伍子方在家里过了年,正准备返回边郡,就收到了张涵的来信。张涵到底放心不下他的安全,便让他与造纸工匠们一起来了雒阳。张涵从张家要来的人不多,大半是造纸作坊的工匠。张家用人的地方太多,从家里调人,不如在太学里招人来的方便。大汉国太学里老老小小的诸生数以万计,张超一说是从东观抄书,应者云集——东观呀,以往只有天子近臣才得以入内读书的,眼下有机会,自是积极响应。有些太学生甚至不给钱都行,只要准许保留部分所抄书籍。很快,张超就召集了三百多名太学生,开始抄书。

    张涵整日待在阳阴庄里,不过是与卢植有了芥蒂,以此为借口罢了。此时一股脑把庄子交给了张超,便一身轻松的陪着伍子访在雒阳游玩。老实说,张涵对古香古色的雒阳也很感兴趣。然而,大汉国在四月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天狗吞日,即日食!

    张涵自然知道,这是自然现象,月球挡住了太阳,所有,人们看不到太阳了。但大汉国人们另有一套说法,认为日食是上天震怒的表现,是有人做了坏事,老天爷生气了。这也是董仲书儒学阴阳化以后,限制皇权惯用的手段。不过,皇帝们觉得这事很麻烦,就有人出主意,把失德的责任推到了三公头上。每逢灾害,皇帝的责任就不大了,主要是三公失职。换句话说,三公现在的作用,就是充当皇帝的替罪羊了。

    这一次日食本也寻常,问题在于宦官一系得势便猖狂,把士大夫们压制的太厉害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有了机会,士大夫们就开始反弹了。憋了一肚子气的士人们,趁机攻击宦官们,说他们的倒行逆施引起了老天发怒,弹劾如雪片般飞来。古往今来,宦官们从来没有站在过道义的至高点上——他们自己也清楚这个。千年以后,士大夫们也常用这个作借口。

    张涵自然不会参与此事。宦官们还会长期主导朝廷,得罪宦官极不明智。但宦官们最终还是被打倒了,赤臂上阵,站在宦官这一方也不妥当。张涵的处境有点尴尬,便请了事假。

    张涵这个议郎没有多少事,主要职责就是在东观续补《汉纪》。历朝历代,编篡史书,都是一件大事,能参加的人都是著名学者,岑晊都未必够格,张涵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张涵在东观并不遭待见,请假很是容易。

    这样一来,张涵就置身事外,专心致志地陪着伍子方四处游玩。这一日,两人来到了平乐观。

    【做人要厚道,百~万\小!说要砸票】

    ps:,今天会稍微晚一点儿更新,约在12~13点之间

    第四章 支娄加谶[上]

    平乐观建于本朝明帝时期,位于今白马寺的西北,华贵富丽,形制雄伟。这地方建的很好,却是专门用于百戏演出的场所。

    在大汉国,百戏的地位很高。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本朝的皇帝大多喜欢百戏,因此都城洛阳的百戏得到了空前发展。在每年的正月初一,皇帝在德阳殿举行朝会,宴赏百官外臣,举行的表演就是百戏。百戏的地位可见一斑。

    因为平乐观距离雒阳不远,又常有各种表演,是个雒阳人休闲的好去处,每逢集日都是人山人海,平日里也常有人来往。两人去游玩的这一日,并不是集日,表演的百戏也都是些儿平常把戏。

    “十七,你说是怎么弄的呢?那么长的一把刀居然能吞到肚子里……”

    伍子方用手比划了一下那刀的长度,觉得不可思议——那刀的刀身有两尺半长,肯定要伸到肚子里了。

    “呜……”

    “还有那个人,居然能吐出火来,他的肚子里有炉子吗?”

    “喔……”

    “……,真想把他们的肚子打开看看……”

    伍子方若有所思地低语道。

    “咔嚓!呸,呸……”

    张涵正吃的高兴,一惊之下,把羊骨头咬碎了。连忙吐出碎骨头,回头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伍子方,明知道他在开玩笑,但板着脸的伍子方还是很适合讲冷笑话的。

    “算了,算了,怕了你了,我告诉你好了。江永,不是我要卖关子,这东西说破了,就没意思了……等我一下!”

    张涵三两口消灭掉烤羊排,嗯,这地方的烤肉真不错,不愧是少数民族弟兄烤的。看着张涵恶形恶状,伍子方忍不住摇头。张涵头戴进贤冠,一袭儒衫,宽袍大袖蛾冠博带,风度气质都是上佳。

    “啧啧啧,真是糟蹋了这身衣服……”

    “人生得意须尽欢,哪儿管得了那许多……”

    张涵边为自己恶习辩护,边从袖子里掏出一团丝帕,擦干净手收好,轻轻一拍手,便将双手背在身后,昂首洒脱一笑,一派名士风范,看得伍子方嘿嘿直乐。近来无拘无束,又来到这种遍地小吃、感觉很熟悉、就象庙会的地方,张涵前生恶习又有复活的趋势。

    “……,这东西就是这么简单。说穿了,就是走索的那两位,是真功夫。要知道,丝绳是软的。两女对舞其上,切肩而不倾,没有七八年的功夫,是做不到的……”

    “咿~”

    正说说笑笑往回走,伍子方忽然惊讶地指着路旁。

    “怎么?”

    没等伍子方回答,张涵就已经看到了答案,一个青衣人脸朝下伏在路边的沟里。

    这是一个少年人,十八九岁的年纪,家世应该不错,穿了身黑色缎衫,面色苍白,张涵检查了下,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急促,神志不清,将少年扶到路旁树荫下,又发现,这少年身上擦破了,大腿上还插了块碎石。张涵轻触了一下,碎石纹丝不动。这就不好办了,碎石插的不浅,张涵身上有药,也不敢轻动。

    “这少年是中暑了,很严重,需要立即降温喂药,身上的伤,也得赶紧处理……”

    张涵有点着急,中暑可拖不起,时间长了,一样要人命的。但他并不熟悉附近,不知道哪里有人家,伍子方也是头次来,两人为了方便,偏偏没带从人,这下子可抓了瞎。

    “两位公子莫急,本寺距离不远,请随老衲前来。”

    正为难着,忽闻一声佛号,旁边走来了一个老和尚,这也不是客气的时候,张涵匆匆拱手,两人就架起少年随和尚去了。没走多远,转过一个弯,张涵就看到了一座寺庙。来到跟前,张涵才发现,原来就是白马寺。来的时候,张涵与伍子方,还进去看过,回来时走了另一条路,绕来绕去,又到了白马寺跟前,却还不知道。

    张涵先给少年灌下了行军散,又拜托老和尚取了新打的井水,在少年头部、颈两侧、腋下、腹股沟等处不断冷敷降温,这才有工夫处理他身上的擦伤。

    “慢点儿,把泥土擦净,再敷药,小心不要留下伤疤,要不然,一个翩翩美少年变成一个疤脸大汉,可就不美了……”

    张涵眼看少年性命无忧,就与伍子方开起了玩笑,老和尚闻言不由莞尔。其余都处理完毕,张涵回过头来,开始研究那快碎石。碎石不大,宽不过二寸,厚不足四分,但位置在动脉附近,插的又挺深,张涵研究了半天,不敢动手。这样的情况,需要缝合伤口,但他手里没有器械,只凭金创药,恐怕不行。

    “公子……”

    “不敢!在下驺县张伯润,大师叫我伯润就是。”

    “好!伯润也别称我大师了,老衲支娄加谶。”

    老和尚很是爽快,也许在他看来,身份只是身外之物。支娄加谶深目高鼻,竟是个胡人,他皮肤黝黑,一口流利的河南话(此河南为河南郡),张涵刚刚忙于救人,也没有留意,此刻不免多看了两眼。

    “伯润,可有什么为难之处?”

    “支娄加谶大师……”

    “支娄加谶!”

    “好,支娄加谶,这少年腿上的碎石……”

    张涵把少年腿部的伤势说了一下。

    “不知寺中可有缝衣针没有,再找点结实的线……”

    支娄加谶俯身细细查看少年腿上的伤势,还轻轻触摸了下那块石头,张涵一看就乐了——同行,这位也有两下子。这些年来,张涵有大把的实验品,治过的跌打损失不计其数,水平大有长进,在张家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不用,你等我会……”

    支娄加谶飞奔而去,转眼便拿回来一套家什。又看了一眼患处,他取了一根三指长的三角形针,在火中烧灼,又拿出了一包药粉。

    “一会儿,我说好,伯润你就把碎石拔下来,清创后,你就把这药倒上,我来缝和……”

    “好,不过用我这药好了……”

    支娄加谶没有坚持,以生田七粉为主的金创药粉,止血效果他刚刚看过了,确实要比他的药要好些儿。

    “啊呀!”

    少年在痛呼声中紧紧咬住了口中的手帕。支娄加谶运针如飞,迅速完成了这起小手术。

    【做人要厚道,百~万\小!说要砸票】

    ps:,晚上可能也会晚一点儿

    第四章 支娄加谶[下]

    支娄加谶是大月支国人,来到大汉国已经将近十年了,那时候还是老皇帝(指桓帝)在位。张涵也不清楚,大月支是哪里,但佛教是印度传来的,这是不会错。张涵就直接把那里当成印度了。

    张涵是个不坚定的无神论者,如今自然更不坚定了。不过,他对佛教也不感兴趣。在他看来,世界上的宗教也许有它的意义所在。但见多了白天上班寺庙当和尚,晚上下班回家为人夫的大师,张涵对满天神佛实在无从敬起。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宗教的目的无非都是钱财。只是邪教杀鸡取卵财色兼收,一般宗教有节制细水长流而已。

    支娄加谶通晓汉语,学问广博,一路从月支来到洛阳,见多识广。张涵不信佛,但经过千年以降,许多佛教思想已深入人心,他对佛教的了解在当时却是少有的。两人的谈话非常融洽,何况,除了佛教,两人还是有许多可谈的。支娄加谶刚才拿出的那一套手术器械,光针就有三种:二指长的圆形针、三指长的三角形针和弓形弯针,张涵对这套器械就很感兴趣。

    张涵大学是学习中医的,但他学的不是临床,西医科目较少,自己也不用心,今生以来医疗器械只回忆起一些简单常用的。而能否正确地使用医疗器械,张涵心里也没底。这么说吧,就是最简单的阑尾切除手术,张涵也是糟蹋了几十头猪,才有一点儿把握的。

    因此,张涵看到支娄加谶娴熟的缝合术,立刻就动了心。不过,支娄加谶并不精通医术,他只会处理一点简单的外伤。别看他手里的器械挺全,那都是苏斯拉他送给他的。在解释过程中,他反复提到了一个词——“阿输吠陀”。“阿输吠陀”的意思是“生命之学”,苏斯拉则是那个送他器械的大夫的名字。

    从张骞出塞,勾通了大汉国与大月支的交往后,佛教就传到了大汉国。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大汉国人对佛教感兴趣的不多。直到三十年前,安世高来汉后,佛教的影响才逐渐扩大。支娄加谶说的高兴,就从自己携带的经卷中,找出了《闍罗迦集》和《苏斯拉他集》,连同那套器械要一起送给张涵。

    张涵很是欢喜,却还是婉言谢绝了,君子不夺人之好。其实,张涵的外语不好,拿了经书也没有。器械的话,他拿着作样子,照猫画虎,在找个手艺好的铁匠打一套就是。听说,支娄加谶正在翻译佛经。张涵便与他约定,每天来这里,由支娄加谶口述,把《闍罗迦集》和《苏斯拉他集》翻译一下。

    “十七!”

    两人正说的高兴,伍子方打断了他们的谈话,那少年醒了。这么讲不太准确,详细的情况是,那少年痛醒了一回,又重新昏迷,这一次醒了才恢复神智。

    从少年躲躲闪闪、断断续续的话中,几人才知道,这倒霉孩子姓段,名咸,乃是太尉段颎的幼子。说到这里,段咸就不肯多说,其实也不用说了。在场的人没有不知道雒阳最近的政争的,稍微想想也就明白了。

    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是当朝第一名将,与皇甫规、张奂,并称为“凉州三明”。西羌是本朝第一大患,大汉国光花在平羌上的军费开支,就超过三百亿钱,始终也不能平定。直到段颎出马。段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士卒也愿意为他效死,在边疆十余年,百战百胜,从无败绩,斩杀西羌数以十万计,几乎把烧当、烧何、当煎三大羌族杀光,遂平定了西羌。

    说起来,这位段太尉不愧是本朝第一名将——张涵向来很佩服他打仗的本事。不过,段颎这人军事行,政治上却没有立场,一看宦官得势,就投靠了中常侍王甫,成为宦官们的得力打手。熹平元年(172年),时任司隶校尉的段颎听从宦官的命令,一举抓捕太学诸生一千多人。

    段颎如此卖力,得到了宦官的青睐,这几年来历任颍川太守、太中大夫,并两任太尉,可谓是春风得意。然而,段颎抓捕太学诸生,也留下了无穷后患。太学生与士大夫们关系密切,三万多太学生被段颎抓了一千多,他得罪的人太多了。

    日食发生后,皇帝和三公都要闭门思过,段颎身为太尉,自无法避免。随即,就是士大夫们的趁机弹劾了。人多力量大,这种众口一辞的弹劾,宦官们也抵挡不住。加之,宦官内部也有矛盾。王甫、曹节等资历较老,主导了矫诏诛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一事,在宫中手握大权;而张让等十常侍是后起之秀,也深得灵帝信任,这种权力上的纷争没有道理可讲。王甫因纵子行凶、指使门生贪污公款,被重点弹劾,十常侍趁机落井下石。没过多久,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颎就被下狱。

    人走茶凉,段太尉下了大狱,谁还认识段咸。别说雪中送炭了,这种时候,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段咸的境遇可想而知。不过,张涵还是没有想到,堂堂太尉之子竟沦落到如此地步。

    但是,事到如今,墙倒众人推,段颎的命运已经定了。别说张涵小小一个议郎,就是曹节也救不了他们了。再说,张涵跑出来就是为了躲开此事。如今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卷进去。张涵不觉得段颎无辜,段颎当初昧了良心,现在也是罪有应得,只可惜他一身本事了。

    当然,张涵这么想的,但这话可不能说出来,就随着众人安慰了段咸几句,说了几句段颎的好话。什么段太尉平羌有功,吉人自有天象云云,又让人找了车,把段咸送回去。

    随后的事情一如张涵所料,中常侍程璜本来与王甫、曹节亲近,见势不妙,立刻反戈一击,倒向了十常侍。程璜的女婿,司隶校尉阳球上奏请诛王甫和段颎,中常侍王甫和太尉段颎都被处死,段颎家人被流放徙边。

    士大夫们小胜一局,灵帝下诏大赦天下,党人禁锢开始放松了。

    在这场风暴中,张涵老老实实待在城外,一步也不踏入雒阳城,每天早早跑到白马寺,支娄加谶口头翻译,张涵自己抄录,又抽时间准备了一套针刀器械。张涵自己无意改行当大夫,但能培养出一批外科大夫,用途还是很多的。

    【做人要厚道,百~万\小!说要砸票】

    第五章 买官[上]

    “一万万?”

    尽管张涵知道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