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锦衣为王 > 锦衣为王第175部分阅读

锦衣为王第175部分阅读

也尽够了,好歹能做个小地主,要不然当本图利,做起生意来也很不坏。

    但京师武官世家,皇粮吃惯了,谁又愿意弄别的营生?一年好歹几十石米,还有皇赏的银子布匹鞋子,京师武官关系皇室安危,待遇向来就不坏。

    这一下开革,自己没了收入不打紧,以后子孙后代的前程也算完了!

    最叫人反感之处,就在于此了!

    大明的武官是正经的世袭制度,这一次查核的武官几乎全部是这种世家出身,有的是永乐年间跟随燕王,后来在京师京卫中任职,子孙相袭。

    有的则是洪武年间的南京诸卫武官,后来被调至北京。

    更有的还是吴元年的从龙勋旧人家,世袭已经超过百年以上了。这样的武官人家传之多年,一朝被革,当然怨气冲天。

    对这种报怨,张佳木只是报之以冷笑:“若是真的把祖宗血战功劳放在心上,而不是挂在嘴上,他们考核就该通的过。满嘴对不起祖宗,现在上不得马,开不得弓,问问他们,他们的祖宗是这个样子不?”

    结果当然不能说一样,明初时别的不说,徐达和常遇春苦练出来的骑兵完全能横扫沙漠,与王保保在西北练出来的蒙古铁骑对战疆场而丝毫不吃亏,后来装备更强,以骑兵对骑兵,打的蒙古人抱头鼠窜,终洪武年间,蒙古人已经被打断脊梁骨,永乐年间五次出征,根本不曾遇到蒙古人的主力,其实残元剩下的那点骨气早就在洪武年间就被打折了。

    这么威风赫赫的王师,到今天子孙开不得弓箭,骑不得烈马,舞不动刀枪,这般无用,还有什么资格攀附祖宗?

    张佳木的话说出来,自然是堵的不少人干瞪眼也没法子。

    当然,明面上是没有什么了,大家安心等着领遣散银子,但也有更多的人不领银子不具结,就等着事情看看有没有变化。

    徐胜和张佳木是至亲,自然不便给外甥捣乱,早早领了银子家里休养,只是这胸中一股闷气却怎么也排遣不开。

    今天出来应酬,不合听了几句话,想与人搭嘴,结果却了无回复,徐胜自己觉得没趣,回到房中又不免豪饮数斗,等半夜时分,寻了一处地方,酣然而睡。

    这一觉却是睡到辰时末刻,不仅是天光大亮,而且日头甚好,阳光洒落在屋中各处,把房中照的暖融融的,甚是舒服。

    徐胜虽是卸了职的百户官,不过威风倒也不减当年,到底有个太保舅舅的身份在,这院子里的上下人等也不敢怠慢他,见他醒了,便有一个妈妈迎上前来,福了一福,笑道:“徐大爷可是真喝的尽兴了。”

    “可不是!”徐胜皱眉道:“头现在还在疼。”

    “要弄点醒酒的东西不要?”

    “当然要了。”徐胜吩咐道:“别的不要了,弄个醒酒的鱼汤来,再弄几个小菜,再拿一瓶玫瑰露来。”

    “还喝啊?”老鸨吓了一跳,倒是有点儿不敢给他拿。

    “你不懂。”徐胜笑道:“这叫回魂酒,少吃一点,头便不疼了。”

    “是是,徐大爷真的是知道的多!”

    “多什么啊。”

    徐胜真的是满腹牢马蚤,趁着点儿机会就想往外冒。不过,话到嘴边又被他咽了回去:和一个老鸨说这些,太跌份了!

    当下闭嘴不语,只在屋里楞着发呆,没一会儿,几个小丫头子搬着桌子进来,饭菜已经做得了。

    徐胜先喝几口酸辣鲜汤开胃,再又慢慢喝了几小杯酒,慢慢的胃口开了,渐渐去了心中烦闷,脑子倒清明起来。想起昨天的话,却是越想越不对劲。

    万通显是在求人,而那人又有几十个边军出身的同伙,再又提起“姓张的厉害”也不必害怕的话头云云,这么一想,徐胜突然面色惨白,犹如一个死人一般。

    见他如此,伺候的丫头们害怕,急急又叫了老鸨进来。

    老鸨一来,见了徐胜的神色,自也是害怕,当下便勉强笑道:“好我的徐大爷,有什么东西吃了不对胃口?要不然,我叫他们重做去。”

    “重做个屁!”徐胜这会子才想明白了,昨日万通勾结几十人在这里嫖妓喝酒是假,勾结一处,要对付自己的外甥是真。

    关键时刻,封建宗法还是占了上风。无论如何,自己就算被开革了,外甥逢年过节时的孝敬也是不少给,几次加起来,少说了也有好几百银子,加上姐姐惦记着,也会贴补他一些儿,要不然,就凭他原本的俸禄,够资格到这种最顶级的院子里来当恩公豪客?怕是一月的俸禄,连一晚上的缠头之资也不够格儿。

    这么一想,自是知道该如何取舍,当下怒火迸发,先甩起用来,用尽全身力气在那老鸨脸上“啪啪啪”打了一通漏风巴掌,那老鸨被他打的蒙了,只一迭声的道:“徐爷莫怒,定是饭菜不对胃口,奴奴立刻便叫人重新做去。”

    “你自己好生多吃些儿吧!”徐胜一边向外走,一边攒眉怒目的道:“昨儿隔壁是不是有一群军汉在喝酒?”

    “倒是有,对对,是有!”

    “那是一伙儿反贼!”徐胜冷笑着道:“瞧吧,非抄你的院子,全部入教坊司为奴不可。”

    一样是脿子,教坊司可惨的多,那是犯官家属妇人待的地方,黑的伸手不见五指,进去几年就非死不可,死前还得受尽折磨方能解脱。

    徐胜这般说法,自是吓的那老鸨跌坐在地,半响过后,兀自回不得神。

    这般模样,徐胜却是懒得管了,他的马就拴在院子外头,解开马缰绳,翻身上马,立时便是驱马上街。

    这处地方原本就是闹市,虽然地方不好,没有贵人住,没有什么正经院子,但平民百姓住的也挺多,此时又已经是辰时末刻,太阳升的老高,出了胡同口,街面上就熙熙攘攘的全是人流。

    徐胜也不管,双腿夹在马腹,右手挥鞭,他那马是一匹高大的枣红马,此时四蹄翻飞,被打的拼命向前,马速极快,一路上当然是鸡飞狗跳,也不知道有多少摊贩被撞翻在地,又有多少人在马后戟指痛骂。

    这么一路穿街过巷,好在离的不远,两刻功夫过后,便是已经到了东华门外的金银胡同的胡同口。

    现在张佳木所居之处已经远不比当年,张佳木已经是侯爵,仪卫非比当初可比,高脚牌在府门外排了一路,远远的就是下马碑和拦马桩,再有便是仪戟仪刀等仪卫,侯爵之尊,光是“铁头军”按定制就是一百二十人,当然张佳木的直卫亦是远不止此数,平时轮班跟随的就是百来余人,现在守备在府中的,也是不在少数。

    徐胜一副龌龊酒鬼模样,浑身还散发着酒气,这般策马飞奔,到了下马碑前也不加理会,直冲而入。

    这般作态,自是远远便被人看到了,里头已经有人鸣锣示警,门前直卫更是抽刀挺戟,迎上前来。

    第679章 探听

    事情已然起了变化,但在东宫之中,却是没有任何人知道。

    一切如常。

    早朝正常进行,太子派在奉天门的坐探川流不息,不停的送来消息。今日朝议,仍然是围绕着最近的政革和新军制进行,政改还算平稳,最近最受瞩目的,自然还是禁军的武官考核与分流,还有革斥残病老弱与不合格的武官。

    同时,在组建新的禁军,仍然按前议,分为十二团营,营制则是按张佳木的建议,一律按新的编制,名实相符,以后,便没有卫所制和营制的重迭,以免指挥不便。

    今日朝议,最要紧的议题则是厢军的建立。

    这件事,实在是皇帝最为着急。

    新军制不能确定,架子刚搭起来,外调新军也刚入营,以前的京营兵编入厢军的也很不少,只是诸多纷扰,最叫皇帝着急的就是新军制下,除了侯伯定制的一百铁册军外,任何衙门与公侯贵戚都不准役使兵士。

    京营之坏,用张佳木的话来说就是坏在占役和武官世袭制度上!占役使得军士劳苦,战斗力当然急剧下降,而且没有时间训练,如此士兵成了泥水瓦匠,哪来的时间练习刀枪棍棒和弓箭?

    武官世袭制度则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纨绔子弟,京师毕竟是繁华地界,将门世家虽然不是很富贵,但一口安稳茶饭总吃的上,如果再贪污一些儿,占役几个军士效力,日子也就很过的去了。

    在京师这种声色犬马一应俱全的地方,手里再有几个钱,想不堕落腐化,也是太为难人了一些。

    秦晋两军也有将门,也是世袭,但子弟多办还懂行伍之事,比半路出家的强的多,金鼓旗号调度安营,从小就学起,算是家学渊源,自是比普通人更熟一些。

    但世袭制度,也就是如此了。

    京师武官,只要是世袭带俸禄当差办事的,十有八九,都不中用。勉强留下来的,只能当后勤官,军需官,还有很多被补入厢军之中。但更多的,则是连京师也呆不住,要被补到外地厢军历练才行。

    如徐胜那样什么事都做不成的废物,十中过五。

    局面这般恶劣,革斥的人这么多,禁军也好,厢军也罢,当然还都用不上。皇帝所急的,就是如此。

    他自己虽然才三十余岁,不过陵寝的地址早就选好了,每年都调拨过万的京营兵和班操军去修陵,工匠当头目,小军打下手,这样一直修葺,一直到他龙驭上宾那天为止。

    只要他一天犹在,这陵就得这么修下去不可。

    天家富贵,原本就在这些事上,人臣再强,管你怎么富贵荣华,在这种事上也是没有办法和天家比的。

    但现在诸事烦乱,无人过问此事,陵工当然就停了下来。

    不止是陵工,城墙修理也是一直要用军人,还有城中诸多的皇家宫苑和寺庙宫观,也是要班操军和京营兵来服役。

    说起来,一提占役,大臣就把矛头指向勋戚,这也着实是冤枉了他们。这些人占役是不假,但哪里能和皇家相比。

    诸工停顿,皇帝当然大不乐意。

    早朝的事,就是议着此事,皇帝心中着急,已经不愿再等。

    这等朝议,当然是事先就沟通过。

    张佳木在朝会时,自是显的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禁军暂还不能成军,各省送来的当然是挑出来的精锐,但就是这样的精锐也需要经过考核才行,以弓箭、骑术、刀枪盾牌、体力、火器五项考核为指标,如果是武官的话,还要加很多军法和实际操作指挥上的考核。

    只有考核完结了,才能正式入营为禁军的一份子。

    这碗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至于厢军,当然也要考核。厢军成军之后,待遇也并不低,和原来的京营兵相差不多。毕竟厢军也是军人,是后勤和辎重部队,其中也有相当的一部份将来可以补入禁军之中,所以素质也并不算很差。

    至于考核的办法,则是以力气为先,再考技艺,再下来才是武艺。毕竟入选厢军,武艺原本就很差了,而厢军的重点也不是在做战上,所以武艺等项,列入最后一等来考核,当然,考核优异者,就可以考虑入选禁军去当战兵了。

    张佳木奏明的,便是此事。厢军这般弄法,刘勇这个提督总兵也上任了,再充实一大批中下层军官,规章制度定好,京里的营房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头一个月发一次恩饷,把考选做完,就可以正式成军。

    至于所谓技艺的考量,张佳木又有一个新办法。

    从工匠中挑出大量的高手加入文思院,把文思院从工部中分流出来,成为一个正式的技术考核和指导衙门。

    当然,文思院自己的成员就要经过层层考核,只有在匠户中也是公认的高手才有资格加入其中,然后厢军的考核与训练,还有各地大工的验收,考核,都可以制度和规范化了。

    在文思院验收合格以后,再有质量问题,便是文思院的责任。而文思院拒绝验收的,施工的一方便必须整改,否则责任自负。

    整个最后的监督权,则还是在工部手中。

    这样,算是又彼此制衡和牵扯,这也是张佳木最近行政布局的总体思路,所有的官员包括皇帝在内也是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大家也是情不自禁的以这样的方式来考虑。

    厢军管施工,文思院管考核厢军,再然后工部管考核文思院,而文思院如果对工部的考核不满,则可以上报法院,最后由法院进行仲裁。

    种种流程,可以通过法规条例来确定下来,最后经皇帝御准之后,便可以正式施行了。

    对张佳木的这种办法,众人倒没有反对的,反正是提一个衙门的事。

    但对文思院以工匠为官,甚至是给“院士”的职务,与国子监博士一样的待遇,在场的官员便多是面露不满之色了。

    事实上,成化年间就有不少工匠表现出色而授官,他们和那些装神弄鬼的僧道之流不同,但在孝宗初年,文官们反攻倒算,把这些传奉官一律免了,把工匠和僧道女尼之辈视同一样,在他们看来,除了读书人之外,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做官!

    不管是算术出色,还是有其余的特长,反正在这些腐儒眼中,就是一无是处,而且就算是读书人中,也要看“纯”或不纯,不纯者,也是党同伐异,非要把对方干翻打倒不可。

    自从汉武之后,中国在学术上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不要说什么儒家分多少派别,又有多少成就,总的来说,就是在有限的小圈子里打转,到了明朝更加过份,八股一出,原本就小的圈子就更加小,人也变的更加的狭隘与偏ji。

    特别是洪武早年的高压统治更使得民间上也是戾气深重,人们不敢反抗,但心里的不满却是与日俱增。

    到了明中期开海前后,民间的那种s情小说流传的风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在此时此刻,一听说要给一群工匠授官,而且文思院大使还是正四品官儿,还是张佳木亲自提名的一个青年工匠,似乎是匠人世家,姓张,倒是和张佳木同宗。

    “没准儿是亲戚。”不少人这么想着,因为张佳木在发迹之前,也就是普通的军户世家,有一个匠户亲戚,也并非是不可能。

    这么一想,反对的人反而少了。

    封建宗法伦理还是有其威力的,太保要提自己一个本家,还有什么说的?

    只是众人在心中打定主意,这个文思院,自是不能当真正的同僚往来。说起来真是笑话,一群泥腿子匠人也能穿着官袍,高坐堂上,这传扬开来,以后谁还把官当一回事情?

    这件事,很多官员只是暂且隐忍。在此时,便是太子听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反正张佳木离经叛道的事已经做了不少,文思院只是其中一例罢了。

    但后来很多纷争,甚至是闹到官员十辞八九的地步,也是和文思院等独立的衙门和官员出现有关,比如后来的算学院,商学院,就是文思院的后尘。以张佳木来说,是借这个由头开辟一条新路,中国人的官本位基础实在是太牢靠了,只能这么一点点的算计,一步步的撬开漏洞。

    就太子来说,听着此事,只是冷哼一声,道:“他死在眼前,还有心思弄这些,真是不知所云。”

    话一说完,自己心中却也是觉得沉甸甸的甚是难过。

    他毕竟是从小接受皇室储君的教育,深知张佳木这样的大臣实在难得,公忠体国,大权在握而其实并不跋扈。

    如果不是这一次和自己的储位有关,那也是无论如何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准备的怎么样了?”太子面色冷峻,把心神收回,冷声问着。

    既然张佳木如常入宫,入朝,一会儿还肯定会和皇帝独对,再去内阁,等过了午时,自己便召他来东宫。

    人一至,就是死期至!

    太子目露寒光,双手紧握,人也忍不住发起抖来。

    第680章 开恩

    早朝完了事,果然是君臣独对。

    这也是最近的常态,张佳木身负责任越来越重,格局已经远不止一个锦衣卫或是掌一部份都督府权力的武臣可比。

    特别是在朝廷改制和禁军改制这两件事上,犹其耗费精力。

    其实这样,皇帝倒放心的多。

    前一阵有风声,张佳木想要驱除其余几个掌都督府的武臣,借着现在都督府从文官手中抢来不少权力的好机会,把都督府彻底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