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锦衣为王 > 锦衣为王第94部分阅读

锦衣为王第94部分阅读

后虽然恩爱,皇帝也不好对外家太过恩宠,否则的话,外戚势大难制,也是麻烦。

    本朝的家法,就是扼制外家,不能教外家太过势大。

    但有此一事,就是对皇帝有恩,复位之后,钱家重新封伯,赐给庄田,盐引,茶引,宫中的奇珍异宝装起来用车送过去,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而皇帝亲自驾临,到丈人家吃酒看戏什么的,也已经好几回,在京师,也不算什么瞒人的秘密了。

    皇帝这么随和,说的也是家常,但习惯了君臣奏对的张佳木却只能亦步亦趋的跟在后头,这种场合,这种时候,说的这种话题,却已经教他觉得格格不入,根本就接不上话了……

    他是如此,皇帝兴致却很好,一边走,一边和他聊些宫中见闻,皇帝也喜欢说八卦,听八卦也是很大的爱好。

    哪家公爵怕老婆,某侯爵被夫人罚跪,某侯爵在某处藏了一房小妾,硬是没敢往家里带,太平侯前一阵脸上的抓痕不是猫儿挠的,明明是被第三房小妾给抓的……

    皇帝口才很好,官话说的很溜,不摆帝王驾子的时候,也就是个普通的略微发福的青年人。当然,在皇帝自己看来,他的年纪已经是标准的中年,再过几年,就开始迈向老境了。

    其实他不过就是三十出头罢了

    只是这三十年,皇帝经历的事,恐怕很多人三百年也未必能够比的上就是了。宫廷生活,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啊。

    皇帝边走边说,讲这些勋戚和士大夫的笑话来解闷。这些想必都是东厂的功课,锦衣卫现在牢牢掌握了京师和地方的情报来源,东厂要是不在这些事上下点功夫,多找点趣闻给皇帝听,再把京师菜价好生弄成册子禀陈上去,怕是头一步要裁员,第二步就是废除东厂了。

    想到这,张佳木也是嘴角带笑,正好,与皇帝所说也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皇爷,在此稍候吧,”走出张府角门的时候,张府下人和家将早就远远避开,放眼看去,街面上全是穿着宦官服饰的人,要不然就是明甲持戟的禁卫,一个太监走上前来,向着朱祈镇行了一礼,躬身道:“恭顺侯说了,他奉皇后这就过来,不劳皇上再回去了。”

    “咦?”皇帝诧异,问道:“有什么事么?”

    “似乎是有事,但奴婢没有与闻,不敢擅奏。”

    这个太监性子似乎保守端谨,声音也是平平淡淡,不高不扬,乍听没劲,细细一思索,却是叫人觉得很是信任他的话。

    “喔,朕知道了”皇帝也没多说,索性就站在角门外头,笑道:“天亦不冷,不必再转回去,彼此费事,朕就在这里等着就是了。”

    皇帝今晚兴趣颇高,说话时也有淡淡的酒气,想来,也是有上好的御酒助兴,才能如此。

    适才说话的太监张佳木倒是很有兴趣,应承了皇帝之后,不免打量了几眼。

    “哦,这是怀恩”皇帝眼尖,而且多事,看到张佳木望过去,便抢先道:“呃,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你们俩好好亲近亲近”

    “是,臣知道了。”

    “皇爷有命,奴婢遵命就是。”

    “嗯,你们俩,”皇帝也不避讳,背着双手,吹着小风,咪着眼看着远方渐渐行过来的灯笼和大队人马,悠然开口道:“朕要留给儿子用嗯,佳木聪慧多智,驭下有方,外事交给你看着,朕很放心。就看今晚来转一转,你这里关防严密,朕在一边看了你的部下,一个个都是外圆内方,沉稳有力的样子,有两个看着象j狡之徒,不过,料想你驾驭的住”

    张佳木听的差点笑出来,皇帝所说的j滑之徒大约就是孙锡恩之流,还好,李瞎子几个不在,不然话,皇帝准以为这里是贼窝。

    却听皇帝继续说道:“怀恩么,端朴谨慎,用来规范人的过失,是一面好镜子,虽是寺人,但其实和士大夫是没两样的”

    第360章 边患

    听到皇帝这么夸奖,怀恩垂首道:“皇爷过奖了,奴婢愧不当敢。”

    “当得的。”皇帝皱了皱眉,道:“你外和内刚,平时说话不冒犯人,能和人相与的很好,从和太子相处,朕就看出来了。但遇到大事,你敢硬驳硬挡,敢说话,很多人平时看着能,一遇到人君发火,膝盖便软了,关键时候,顶得什么用?”

    “是”

    怀恩这一下答应的声响大了一些,张佳木在一边也是感慨,皇帝似乎不是糊涂蛋,但大明由盛转衰就是由他开始,从看他用人施政,也是毛病很多,却是不知道,这算怎么回事?

    夸了怀恩几句,皇帝突然想起什么来似的,笑道:“推荐怀恩到司礼,那是太芓宫中都人万氏挑的头,虽然是太子说话,朕心里头却明白。”

    他向怀恩问道:“怎么样,万氏是你菜户不是?”

    怀恩难得脸一红,这么质朴老实的一个人,也弄个菜户,说起来真的还蛮丢人的。不过,皇帝问话也不能不答,当下只得老老实实的答道:“是,奴婢是和万氏是对食。”

    “唔唔,怪不得了。”皇帝脸上带着笑,很轻松的道:“万氏虽是私心,不过举荐得人,也很有功。不过,朕就不赏了,回头赐怀恩白金二十两,你们夫妻自己看着办吧。”

    “是是,谢皇爷赏”怀恩大窘,几乎无以为答。

    大明宫中规矩没有后来那么严,宫女太监长日无聊,虽然太监没有那话儿,但好歹也是男人,宫女一般没被宠幸的也得二十五岁以后才放出,要是被宠爱留下,或是各种原因不能出宫的,在宫里一呆几十年,长日无聊,何以遣怀?

    只能和太监对食,一起吃饭,彼此互相照料,除了不能房事之外,一切也和真夫妻没有什么区别。

    最有名的对食夫妻,当然是天启朝的魏大官和天启皇帝的奶娘客氏。这两位故事很多,当然,不必在这里提起了。

    怀恩和万氏,也是彼此的菜户,对食关系。

    张佳木这才明白过来,怀恩这人虽然是官宦子弟出身,在宫中是宝贝,而且幼而读书明礼,更属难得。不过性子强直朴实,这种人在宫里很难混上高位。自己之前也没有听说过此人依附过什么有实力的大佬。

    象曹吉祥和刘用诚的发迹,靠的就是依附王振,总之,宦官和大臣升迁有同有不同,相同的,就是都要有大佬援引。

    原来怀恩走的是夫人路线……张佳木看看一脸谨慎质朴的怀恩,忍不住就想笑。

    不过,皇帝今晚酒多了,话也多了。看来这怀恩就是太监中下一代的实力人物,先是伺候太子,现在又是皇帝赏识,以后,对此人倒是要多多注意了。

    说话间,大队大队的仪卫车驾逶迤而来。

    都这个时辰了,眼瞅着快二更,京师路面上行人断绝踪迹,早就宵禁了。普通百姓天一黑透稍做耽搁就得回家,不然的话就得小心。

    那些做小买卖的,也不可能耽搁太晚,到这时候,鬼也不能出来买东西吃了,自然都是早早回家,歇息下来,明儿早晨继续起来为生计奔波。

    留在街面上的,只有五城兵马司的人,要不然就是铺夫火夫更夫,防火防盗,打更报时,巡夜巡街,苦熬差事。

    带着大队人马,明火执仗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在街上横着走的,也就是眼前这位九五至尊的皇帝大人了。

    “皇上,”夜色中,一队人提着巨大的丝料宫灯走过来,把角门附近照的雪白透亮,恭顺侯吴谨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性子也是外和内刚,看着和缓温善,其实心中自有棱角,根本不容轻犯的人物,这会子他匆忙过来,行了一礼,接着便道:“早些回宫为妙,兵部那边,说是又……”

    “先不要说,”皇帝笑呵呵的打断了他的话,答道:“怎么着,什么坏消息这么急着说出来?喔,你也辛苦了,佳木,朕要做个顺手人情,赐吴谨上好山参一株,春茶十斤,如何?”

    张佳木的人参来历保密,但对皇帝却很大方,最大最好的一颗,早就送进了宫里。其余英国公府、会昌侯府、阳武侯府,还有几家驸马的府邸,几个驸马的府邸,多是已经送了人参过去。就是皇后外家,早早就用银盒送了一支好的过去。

    蒋安他们,其实已经是这些公侯外戚后头了。

    至于恭顺侯吴谨一流,虽然也是位高权重,但平素没有往来,紧要关头也无可助力,所以自然是不必送去。

    反正送过去的人家也不少了,京师的勋戚大臣外戚太监富商少说也得有好几万家,人口过百万的一个大城,又是一个很迷信人参的民族,这个市场,实在是无须刻意去打开的。

    唯一发愁的,倒是李瞎子那边是不是能跟得上,采参队那里,实在也是很辛苦的。

    第一拨是送,再来,可就是卖了。

    张佳木觉得,庆余堂这个名字不错,他在京师里开这么个药房,先以卖人参等稀有药才打开局面,然后制作丸剂,看着不起眼,等分铺子开遍北方的时候,财源自然也就滚滚而来了。

    人参虽然是贵重之物,可皇帝一开口,还有什么说得?

    张佳木当下便一拍手,笑道:“早就想说给侯爷送过去,可是平素向来往来,高攀不上,既然皇上说了,自然挑根好的叫人送去,还请侯爷不要怪罪才是。”

    这么一解释,也算圆满。不过,吴谨眼神冷漠,看了张佳木一眼后,便是冷然道:“皇上,臣职司宫禁侍卫,虽然是勋戚,其实也不该和外臣结交的。”

    “特例,这是朕特许的么。”皇帝心情很好,笑道:“知道你平素的为人,就受这么一回礼,又如何了?”

    有皇帝这么强迫,吴谨才老大不愿的一躬身,先谢了皇帝的赏,然后才向张佳木一抱拳,就算是谢过了。

    这个时代有风骨的人,实在也是很可爱的啊……

    张佳木微微一笑,也不和吴谨计较,一边叫人去拿人参和春茶,一边又向着吴谨解释道:“人参是不才家里的,茶却是于少保在西湖边茶山上种的,这人情我可也不能一个人全领了,所以得向侯爷说一声才是。”

    “哦?”吴谨眼前一亮,几乎要激动起来。不过,他城府很深,短短一瞬间,又是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只是淡淡应一声,道:“既然这样,吾修书一封,谢过于少保就是。”

    于谦少保的官衔早就被皇帝剥夺了,不过眼前两个心腹少保来少保去的,皇帝倒也不恼,只是笑道:“你们俩好做,将来就不止少保之位,老英国公可是太保,老成国公也是太保,你们未必就没有指望做不到太保的位子”

    武勋封爵之外,能封太保,就是一生功业到了顶头,除非造反,不然也不必再想有所寸进了。

    至于太傅和太师,那是文臣和特别的荣宠,几乎没有大臣能在生前莸得这两个称号,普通的勋臣武臣,就是更加不要想了。

    皇帝现在说的话,已经算是特别的期许了。

    “是,臣牢记皇上的话,”张佳木笑道:“一定好生当差办事,等着封臣太保的那一天。”

    吴谨先也是一笑,不过,他心情显然很沉重,没有什么心思来说笑,等张佳木说完,吴谨慎便是向着皇帝道:“皇上,皇后已经在车驾里等候多时,不妨宜早上车,速速回宫为好。”

    “怎么,又来催朕?”皇帝有些不满,问道:“到底是何事?”

    “兀良哈部并女直诸部侵入边墙,边关有警,军报需皇上立刻阅看”吴谨的汉话是没有一点问题,但奏对对答之时,生硬率直,几乎不给皇帝一丁点的面子。

    “竟是如此”皇帝不觉也是大怒,道:“总兵官并巡抚并诸路副将、参将,都是死人么?”

    辽东并兀良哈等地,都有巡抚,并设有总兵官的正兵,副将辅兵,参将奇兵,各路兵马闻警而动,烽火一起,便是全境动员。

    辽东还有兵备道,还有建州诸卫的shu女真可以调动,还有一路修筑的边墙。

    但就算如此,也是挡不住这些草原民族,其实也就是一窝强盗的进逼。

    皇帝想了一想,声调颇为冷峻地道:“现在不过是夏初,看来,兀良哈诸部去年冬天的日子不好过,嗯,他们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辽东防线,在大明太祖手中原本是没有一点问题。邓愈和蓝玉等大将轮流征伐,残元势力被打的灰飞烟灭,根本无能力再马蚤扰大明边境。

    但成祖年间,为了安抚兀良哈诸部,并使其为自己效力,成祖把大宁等地划给了兀良哈诸部。结果,辽西和辽东并山海关战线少了大宁一地就彼此首尾不能呼应,边境几乎年年报警,实在已经是明朝的心腹之患了。

    “唉,好好的一晚上,又叫朕不得开心了。”皇帝慨然叹息,道:“那就回宫吧。”

    “于少保在时,倒不曾听说边事到如此地步。”吴谨一点不给皇帝面子,这么答道。

    “行了,行了,不必再说。”皇帝也颇为苦恼,摆了摆手,就这么信步而行,慢慢的隐入黑暗之中,消失不见。

    第361章 叶宗留

    就在张佳木给皇帝送行的时候,深沉的夜色之中,在江西和福建交界的车盘岭边上荒山之中,一小队人隐藏在一座山洞之中,也正在享受他们的晚饭。

    “狗日的陈海,硬是追的凶哟。”

    山洞里燃起了火堆,虽然已经交七月,南方的天气更是闷热,但高山密林的深处人踪罕至,入夜后凉气袭人,而且,山洞并不险峻,洞口处也有野兽的足迹,为了安全,在洞边上烧起一堆篝火,防寒气,驱赶野兽,两相宜。

    说话的是一个一脸诙谐样的矮胖子,圆脸上两只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巨灵神般的恶汉,正闷闷不乐地仰脸靠着山洞壁上发呆。

    还有十来个衣衫破烂的汉子也坐在这两人身边,或是发呆,或是用手臂枕着头睡觉,突然有个人在睡梦之中惊醒,一声低喝之后猛眼开眼,满头满脸都是冷汗,眼神中先是迷茫,接着是凌厉的杀气,再下来看到门前的火堆时,才又渐渐转为柔和,然后,又翻身而睡。

    “苍火头还是睡不好哟,”刚刚说话语调还带着一点欢快的矮胖子这一次也是声音凄然了。他看了看刚刚惊醒的汉子,摇着头叹气道:“八年多过去了,快九年喽。”

    “姓陈的,别他娘的在这里嚼蛆了。”被称为苍火头的汉子翻过身来,骂道:“又被人狗一样追,折了两个弟兄。当年那么多官兵他们也没死,保住了性命。这下到好,被人忽悠着又去采金,怎么样,命都没了”

    “就是说撒,”有人在暗影里头接口:“原本过的苦虽苦,好歹挣得命在,现在好了,龟儿子官兵苍蝇见到屎一般,天天追个不停。格老子的,迟早非得把命丢在这。”

    “娘的,你是屎,老子可不是。”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

    这伙人,说话真是奇怪的很,不过,左右不出四川两湖和江浙一带,全是南方人。一群汉子,粗看没有什么,仔细看下来,几十人人全是筋肉盘结,眼神锐利有神,很有几个,都是眼露凶光,脸上也全是阴森暴戾的样子。

    他们的身材都很高大魁梧,看起来全身都是劲力,而且,不是那种很呆很傻的健壮,而是匀称有力,一看就知道是习武强身的好手。

    在他们的身边,全部放着兵器。有磨的锋利雪样发亮的小刀,也有明显违制犯禁的柳叶长刀,官兵的制式腰刀,铁剑,甚至还有几柄短斧和长斧样的重兵器。

    这些兵器,全部上过油,擦的雪亮,证明是常常使用,并且精心保养。角落里,正有两个汉子借着篝火的余光,用磨刀石细细地磨自己的腰刀,众人只听到“擦啦”、“擦拉”的声响,磨刀的汉子低头弯腰,手上用力,动作娴熟有力,一看就知道,也是个玩刀的高手。

    “他娘的,陶得二”矮胖子心情烦燥,语气也变的蛮横起来,叫道:“不要磨了,弄的人心烦意气的,烦死啦。”

    “你知道什么?”陶得二仍是不紧不慢的磨刀,答道:“官兵要是进剿过来,刀磨的不快,确不落人头,到时候靠你这张嘴来帮手?”

    “哈哈,说的妙”

    “陈恭善这厮,就知道卖嘴皮子,这一下,可?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