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夺鼎1617 > 夺鼎1617第167部分阅读

夺鼎1617第167部分阅读

   校尉行刑者更加用力。打的过程中。用力更加凶狠。每打五下。行刑者要换一个人,校尉们照样用吆喝声传达吴良辅的命令。每次喝令时,都是先由一人发令,然后百名校尉齐声附和。喊声震天动地。石阶上观刑的官员莫不心惊胆战。两腿发抖。

    行刑的校尉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训练的办法是。先用皮革包扎成两个假人,一个里面装上砖块,另一个外面裹一层纸。用杖打装砖块的假人。看上去下手很轻,但打开皮革察看,里面的砖块要全部粉碎;打包纸的假人时,看上去下手很重,但连纸也没有打破——练到这种程度,他才能被选用为执行廷杖的打手。这样,在实际行刑时,就可以随心自如:如果想把人打死,就用打包砖块的假人的手段,如果想照顾某人,就用打包纸的假人的手段。不知内情的旁观者单从校尉用力的情形根本看不出监刑者的真正意图。

    便是他们手中的廷杖,也是专门由栗木制成。击人的一端削成槌状,且包有铁皮,铁皮上还有倒勾,一棒击下去,行刑人再顺势一扯,尖利的倒勾就会把受刑人身上连皮带肉撕下一大块来。

    锦衣卫中,颇有些人因为几次三番的往守汉面前传旨,甚至是参加对建奴作战,回来之后,不但很是发了一笔财,还因为军功升了官,在上司面前被高看一眼甚至是简在帝心。这如何不令众人羡慕?一时间,在锦衣卫中,李大将军的名号,就等于升官发财四个字。而这群清流,往日里鼻孔朝天,对东厂、锦衣卫众人,动辄便是一句厂卫鹰犬。早就让这些校尉们怀恨在心多时了。

    如今抓到这样的机会,如何不把多年所学都用上?

    这一天,当场杖毙了三十余名御史言官。

    从此,在东林正人君子们心中,李守汉的脸上被涂上了浓厚的阉党色彩。

    “好!打得好!”在皇极殿内伺候崇祯的王德化、王承恩二人,不动声色的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从对方眼睛深处看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欢喜。

    而站在文官队列当中的周延儒、杨嗣昌等人,却是脸色如古井不波。对于皇帝的想法,这些久经宦海沉浮的老官僚油子也能够揣测出几分。

    内阁这些日子收到的关于弹劾李守汉及南中军的文书题本不计其数,来自四面八方,罪名更是五花八门。

    来自关宁军系统的山海镇、蓟镇、玉田镇、宁远镇等处军将们弹劾李守汉不分青红皂白将不幸被俘失陷贼营的官兵尽数斩杀,充当军功首级,乃是比杀良冒功还要过分的行为。

    不仅是关宁军群起而攻之,就连远在曲阜的衍圣公府也具本弹劾李守汉,罪名是擅自改动儒家经典,令士卒日常所读之书乃是歪理邪说。

    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书,杨嗣昌暗自摇头。

    “这群乌鸦,无疑是干了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之事!此时李某正是炙手可热,圣眷隆盛之时,又是手握重兵。你们这个时候上书弹劾他,恰恰成全了他皇上心目中的地位!”

    身为崇祯的宠臣,杨大人对皇帝的想法很清楚,眼见东林势力又有所膨胀,各地军头们日渐跋扈。如今有了李守汉这样一个榜样,恰好可以用来制衡东林和东林所代表的文官集团,打压那些骄横跋扈,却又扰民有余御敌不足的军棍们。

    果然,在处置完这些诬陷大臣的御史言官之后,崇祯有旨意传下。

    “李将军守汉两番入卫,皆有大功。着内阁好生计议,封赏有功将士,朕不吝赐爵。莫要让世人议论,说朕赏功过薄,寒了忠勇将士之心。”

    “内阁已有计议,李将军功高,加其太子少保、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授荣禄大夫,荫其一子世锦衣千户,其一子世锦衣卫百户。诰赠上三代皆一品。”

    周延儒自认为这个封赏不低。如今各处的军头们所授封赐不过如此。但是杨嗣昌漂亮的面颊上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嘲讽。

    崇祯皇帝沉默良久,缓缓道:“李将军忠心为国,风涛万里之中两番入卫,且又收复名城。斩杀奴酋伪逆成郡王等。与国有奇功。为诸军榜样,非赐爵位不可酬其功。”

    “传朕旨意,龙虎将军、总督南中军马钱粮诸事。总督两广剿抚事宜李守汉忠勇为国,杀奴有功。擢为镇守南中总兵官,提镇两广剿抚事宜,如卿等前番之奏请,办理闽粤浙等处海防缉私事宜。驻节广州。赐其军号南粤军。赐其伯爵之位,爵号务必美名,着礼部等处拟定后上报内阁、司礼监计议。给其诰券,赐铁券,食禄米二千石,其部立功将佐弁兵人等着吏部、兵部、司礼监等核验,叙功升赏。”

    一连串的旨意发出,如同春雷一般炸得众人呆若木鸡。官职、差使、地盘、爵位,饶是知道今天崇祯要大批发官职的周延儒、杨嗣昌等内阁众人都是呆了半晌。不但封伯,而且还领铁券,这就是世袭伯爵,而不是流爵。还将提镇两广的差使交给了李某,这便无疑是将岭南之地拱手相让。且又赐了其军号南粤,更令其办理闽粤浙三省海防缉私事宜,营号,这是何等的恩赐,何等的权势啊?大明将领封伯的才有几人?

    “这道旨意一出,李某便彻底成为皇帝的孤臣了!”

    在留都南京做官多年的杨嗣昌心中一凛,他深知闽粤浙三省海防缉私这个差使对于江南士族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无疑是眼中钉。而且如此一来,原来龙虎将军这个土司官味道极浓厚的官职自然便废除了,守汉便从土司官进入了流官体系。

    “绝对不能让李卫儒再这样下去了,如此这样,几年下来,其人羽翼丰满,钱粮丰足。绝非大明之福,也绝非我等之福!”

    数日之后,由吏部、礼部等处公议过的赐爵李守汉的名号拟定出来,送到了司礼监和内阁诸公的面前。

    “宁远伯?!”王承恩几乎要跳起来骂人了。

    这是当年李成梁的爵号!李成梁镇守辽东三十年间,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国朝二百年来所未有。其人更以奢侈无度而著称;军赀、马价、盐课、市赏随意侵吞;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不仅以贿赂权门朝士自固,甚至虚报战功,杀良冒级,为言官所劾。以这个爵号赐给李守汉,无疑是当面指着鼻子大骂李守汉是祸国殃民、养寇自重之人。

    “这个如何是好?”

    王德化有些愠怒了。

    “内阁倒是认为这个爵号甚美。李伯爷多年以来,抚育百姓,开辟荆棘。且又有多方靖虏平寇之功。宁远二字,恰如其分。”

    “正是!日前从礼部钱侍郎之议,封李将军为龙虎将军,此职恰为当年老奴为我朝命官之职,众人皆不以为美。然李将军从此职,荡寇于粤省,平夷在珠江,又有何不可?公公切勿以为意。”

    见内阁之意坚决,王德化等人也只得悻悻作罢,少不得命人写了书信,连夜快马送至杨柳青守汉大营之中,好好的告了朝中文官一状。

    不久,封典守汉的圣旨便由曹化淳出京宣读。

    “宁远伯?”听了圣旨之中对自己的一番褒奖封典,守汉不由得哑然失笑。之前自己的官职是龙虎将军,打出旗号来就令一众辽东反贼们如疯似狂的攻击了,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群建奴,打出宁远伯的旗帜来,这群家伙会如何处之?

    “奴婢恭喜伯爷,皇爷有旨意,请伯爷接旨后速速入京,朝廷自有封赏大典。”

    “多谢曹公公提点。不知公公何时进京方便?”守汉很是知趣的朝着大太监曹化淳行礼。

    “好叫伯爷知晓,奴婢已经老了。皇爷恩典,放奴婢回乡养老,这次到伯爷军中宣旨,也是奴婢最后一次给皇爷办差事,也算是让奴婢开了眼界,看到我大明强军的气势!”

    命人取出一盘珠宝财物赏赐了曹化淳,曹化淳千恩万谢的叩拜了伯爷的赏赐,随同守汉身旁的人下去休息不提。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从此就是伯爵了!”

    从帷幕后,李沛霆神情古怪的转了出来。

    “二哥,也不知道朝中这群官僚如何想的,居然将先祖的封号按到了我的头上!这群狗贼!”守汉难得的红了一次脸。

    不料想李沛霆倒是很坦然的摆摆手。

    “主公又何必?我早就说过,那个宁远李家的人已经都死在了南海的波涛之中。”

    “倒是主公此番进京,却是要多加小心。我听得旨意上命您带一旅之师行入城献俘大礼,唯恐城内高官便在这个时候对主公不利!”

    “一旦主公成了袁崇焕第二,城外军马群龙无首,一旁又有洪承畴的数万秦兵在侧,到那时,我军危矣!主公危矣!”(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ps:  继续汗颜求月票啊!

    早春三月,京畿各地已经是柳芽吐绿,草木返青。几只燕子在房檐下飞进飞出,衔着春泥修补着自己被战火毁坏的住宅。

    站在运河边上,遥望着远去的军队和如林的旗帜,李沛霆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十余年的辛苦,十余年的奔波,今天主公终于又重新跻身于朝堂之上,成为封爵之人。

    按照他的提议,守汉带着近卫旅进京,所有人马不管是哪个朝中大佬来迎接,一律按照临战行军态势,有前锋,有斥候,有中军,有护卫的分工进行,朝中大佬被安置在守汉身边,位于中军位置前进。

    “这样一来,若是有变,此辈便是主公的护身符!”

    为了以防万一,原本一直随同父亲行军的李华宝,以身体不适为由,暂时驻扎在朝阳门外营房之内,指挥其余的两个旅部队做好战斗准备,所有的炮火一律放列。一旦有事,就算是火炮全部打的报废了,也务必要在一个时辰之内将城门拿下。

    李沛霆特意交代鲁云胜等近卫旅的军官,“就是皇帝老子给你们跪下磕头,也不得离开主公五步之外!”

    这些军官深知此去凶险颇多,当下无不凛然受命,齐声唱喏。

    军官们各自外罩新制的锦袍,内里则是套着胸甲,好在天气暖和了,大可不必穿着棉衣。

    “若是城中有变,华宝。你务必记住两件事。”

    李沛霆将华宝拉到一旁,低低的声音嘱咐他。

    “舅舅,您请赐教。”

    “莫要以为进京受封是什么好事,崇祯这小儿,惯会用这等手段麻痹对手,当年对付魏忠贤、对付袁崇焕都是如此。你记住,一旦有变,务必挥师猛扑城池,让崇祯和朝中众人不敢对主公下毒手。这是一件事。”

    “华宝记住了,若是城中传出消息来。马上攻城就是!小爷一定把炮弹丢到崇祯头上去。让他临幸妃子都提心吊胆的!”

    “好!好!孺子可教也!”

    见华宝压根不把崇祯当成自己的君主,李沛霆不由得手捻须髯大笑不止。

    “这第二件事,你一定要派人火速到泥沽告诉你大姐华梅,一是将囤积在那里的粮食一把火少了。二是马上南下到长江口。截断运河漕运。炮击留都南京!”

    “舅舅您放心!到时候我连通州的粮草一道给崇祯烧了,让北京城的人这个春天饿死一半!”

    如果朝中大佬们听到这对舅甥之间的对话,肯定会被吓得屁滚尿流。“你们用如此毒辣的手段防着朝廷,朝廷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冒着这样的风险来对宁远伯下手!”

    “大掌柜,咱们是不是也该启程出发了?”

    车队旁,林文丙提醒着李沛霆。

    “那些东西都装车了?人呢?”

    “回大掌柜,昨晚就已经和老营的几位军需官进行了交接,从缴获的建奴甲杖之中挑选出来的三千件铠甲,七千件兵器,一千张弓,将近三万只箭,都已经擦拭上油,包裹严密。之前俘获的四百重甲死兵,除了主公挑走八十名用于献俘之外,其余的三百人都交给了咱们,随同北上。”

    “那二十个呢?”

    李沛霆很是关心缺少的那二十名死兵重甲的去向。

    “被俘之后鼓噪叫嚣,被当众斩首号令了。如今这些家伙老实的不能再老实了。”

    “好吧!启程!”

    “大掌柜有令,启程出发!”

    浩浩荡荡数十辆大车一路逶迤往泥沽而来。

    就在守汉奉旨进京的当日,同样内容的邸报传递到了许州。

    刚刚杀了数百人的州衙门前,几十具尸体还在从脖腔里向外流淌着鲜血,十几只野狗贪婪的打量着被用芦席草草卷起的那些尸体,这些尸首过一会就会被丢到城外的乱葬岗子,成为它们口中的美餐。

    衙门内,刚刚斩杀了一条龙杆子和滚地雷杆子数百名大小头目的左良玉,心情闲适的坐在帅位之上,听着随行师爷给他朗读着州衙内收到的邸报。

    “什么,李守汉那厮被封了伯爵?还直娘贼的什么宁远伯?”

    听到师爷念到这段时,左镇众将纷纷哗然。

    去年在光山一带投降左良玉的混十万马进忠,和王允成、左梦庚、刘国能等人一起咆哮叫骂,以发泄他们心中的愤懑。

    吴桥之变,损失最大的是刘国能,他的老营将士死亡了将近三百人,受伤的也不在少数,虽然有事后逃回的百余人,可是检点队伍,还是折损了四五百人。其次便是左良玉,他的家丁被南中军的刺刀火铳消灭了三百余人,更有二百多人受伤。甲杖、骡马损失更多。

    为了弥补这份损失,当接到各打五十大板的兵部文书之后,左良玉迅速领兵南下河南,咬着牙发着狠的狠命剿灭各地的杆子、流寇,不再接受以前习惯的和贼贿赂,对于各处的杆子和流贼,只有一个字,打!从他们手中缴获珠宝金银钱财粮食骡马,更从被俘虏的流贼士兵中挑选精壮补充自家队伍。

    左镇营中,有着闯塌天刘国能和混十万马进忠这样的老牌流贼,注册著名商标,那些河南等地的杆子土寇流贼如何是左镇的对手?到河南不过半月,已经连续报捷三次,剿灭杆子七八个,斩首数千。

    左营众将,更是收获了无数的子女玉帛,营中的人马刀枪也逐渐恢复起来。

    不料想此时却听到这样一个毁人酒兴的消息。

    仇家居然封了爵位了!

    “驴球子!真他娘的没天理!咱们数千里地跑到进京来勤王,不就是抢了些东西。烧了几间房子,杀了几个百姓?他李守汉就对咱们下这么狠的手,这狗日的朝廷还给他封了爵位!”混十万马进忠一边骂,一边心中暗自庆幸,那一日,他幸好是去了泊头,没有去吴桥,“若是那日是咱们去了吴桥,损失兵马的就是我老马了!”他不止一次的在酒后和心腹手下说起这事。

    “就是!他李守汉凭什么!”被众将称呼为大少帅、统领左镇家丁的左梦庚,喝的脸色通红。口中不住的咒骂着。

    脸色微微发紫的左良玉。从帅案后转过身来,走到左梦庚身前。面带笑意的看着这个养子。

    “我儿,可想知道为何朝廷如此偏袒爱好李守汉,对他恩宠有加?”

    “父帅。您请讲。”

    左梦庚带着酒气的话音还未落地。左良玉已经挥起巴掌在他的脸上左右开弓的招呼起来。

    “为什么?就因为他手上有数万虎狼之师。能够对阵建奴而斩首数万的军队,哪个敢对他不利?!那个不要好好的巴结他?!”

    一连串的大耳光将左梦庚打得头晕转向,眼前直冒金星。嘴角鼻子不住的向外冒着血。

    左镇众将见状也吓得纷纷起身,却又不敢上前劝阻,只得听左良玉在那里边打边骂。

    “就算他头上没有那个狗屁东路兵马总统官的头衔,尔等听到他的队伍来了,还不知道暂避一时,偏偏要在他的枪口下去捋虎须?行军之时前后左右不派斥候,不放游骑,人家打开城门你们就兴冲冲的一头撞进去,就不怕别人在城里设了埋伏,包了你们的饺子?!”

    手中打得有些累了,左良玉索性抬起一脚将左梦庚踢翻在地,口中兀自叫骂不止。

    “标下等有罪,请大帅饶了大少帅!”

    马进忠、刘国能、王允成等人纷纷叩头不止,为左梦庚求情。再这样打下去,左梦庚非得被暴怒的左良玉打死了不可。咀嚼左良玉口中责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