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夺鼎1617 > 夺鼎1617第87部分阅读

夺鼎1617第87部分阅读

候的景象。任凭是你戚继光还是俞大猷,见了文官,都是要远接近迎。跪接跪送。就算是送礼,礼单上还得写上门下沐恩小的某某字样。可是现在呢?一个个的都敢在咱们这些正途科举上来的人面前平起平坐了!

    但是,再怎么骂,也是要先把眼前的变乱敉平才是,否则上面追究下来,首先倒霉的却是这群文官治理地方不利。

    于是双方开始讨价还价。

    “补足欠饷,再给发三个月的军饷。一个月的恩饷。”

    “除了军饷,各位兄弟每个人发一套棉衣,三双草鞋。”

    “还有,请列位大人拨下款子,采购一批军器才是,据说各地乱贼,都是打劫了各处大户,手中器械颇为精良。”

    听得这群军官们在不同场合提出来的条件,让诸位饱读圣贤书的大人们为之侧目,“到底都是一群只知道厮杀的粗鲁汉子,口口声声都是一个钱字!”

    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自然不用别人告诉先生们,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文官和武官们总算是达成了一致意见,补足欠饷,发一个月的军饷,一个月的恩饷。棉衣发一身,草鞋发两双,拨出款子来购买军器。

    初步定于正月里择吉日出兵剿匪。

    文武官员之间的这点小情况,如何能够瞒得了在广州经营多年的李沛霆?不客气的说,只要他想知道,便是今晚熊总督文灿大人在哪一个小妾房间里过夜,或者是和哪个小相公唱一段后庭花他都会了如指掌。至于说小妾穿的是何时从汉元商号买走的哪一款内衣,什么花色样式,他都会知晓。如果再想深入一下,甚至连熊大人的战力如何,采取了那些体位姿势,有没有观音坐莲和隔山取火之类的花头,都会有人向他禀报。

    从签押房当值的听差那里,李二公子获得了两广民变和土司土官作乱的全部文书抄件,再将这些文书同各地商号收集的情况两相汇总,整个两广地区民变和土司叛乱的情形就完整的呈现在了汉元商号绘制的地图上。

    很快,这份情况汇报便被快船送到了顺化,交到了守汉面前。

    仔细验过了封套上的火漆,从信封上的日期上守汉清楚的知道用的是那一份隐语册子。他打开书房里那具封固的十分严密的铁柜,用食指在上面一一寻觅着,“叶琪、林文丙、张小彪,嗯,李沛霆。”在几个领取了隐语册子(其实就是密码本!)的外派重要人物的柜子上,守汉找到了李沛霆的名字。

    透过隐语册子的帮助,守汉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将这份密奏翻译完成。乖乖!想不到大米和菜油的威力不亚于十万雄兵啊!连续几年向两广地区输入大米、铁制品和菜油、白糖等物,终于等来了今天这个结果!

    “莫钰!莫钰!”

    在门外当值的近卫营统领莫钰听得召唤,立刻几个箭步出现在签押房的门口,但却没有进来,照着守汉制定的规矩。签押房属于机密要地,任何人,不得允许不得踏入,当然,这个任何人不包括小华梅和她的弟弟妹妹们。

    “主公!请示下!”

    莫钰军规严格的向守汉行礼已毕,询问招呼他布置的任务。

    “知会下去,明日议事!户司、兵司、仓储司、营务处都要主管官前来!”

    “诸位大人!今天是腊月二十五,两天前是大家祭灶的日子,再有五天就过年了!崇祯六年就该结束了!”

    看着挨挨插插做满了一屋子的各部门的大员,不由得守汉心中一阵骄傲和自豪。这就是我的班底。我的机构!

    “但是,我得告诉大伙一声,别光顾着计算我今年该分多少红利,还有多少应收应付的账款。我们要准备打仗了!”

    虽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人们没有大声喧哗和小声议论。但是从每个人的眼睛和神情中,守汉都看到了一丝困惑和不解。

    “主公,我们不是一直都在打仗吗?”终于有人发出了不解。“打荷兰人,打海盗,打满剌加那些不服王化的苏丹、土王之类的,还有新区的那些部族酋长,全军上下几乎无一日不战!”

    守汉看了那人一眼,依稀印象里此人似乎是礼司分管教育的一位承宣。

    “我说的要打仗,不是原本在计划中年后由革职留任的张小虎率领舰队去收复吕宋,也不是对新区的那些不服从王化之徒的清剿,而是对两广地区的用兵!”

    此言一出,登时引起一片哗然!

    此前十余年,南中军都是高高举着大明的旗号,用来征讨四方。如今却从主帅的口中听到了要对两广用兵,这分明是要起兵造反嘛?这个弯子让许多人一时转不过来。

    不过,也有那些功名心重的,立刻觉得这是一个从龙的好机会。“听主公的!臣等愿为前锋!只要主公一声令下,登陆之后不消半月,管教主公在五羊城中安然稳坐,朝两广发号施令便是!”

    “胡闹!”守汉眼神向着发出这不和谐声音的地方扫视过去,那里立刻变得安静了下来。

    “我说的对两广用兵,是要造反吗?!”

    “两广出现了乱潮,势必会有大批的难民、流民南下,你们户司、巡检司便是要做好接受这些难民的准备,莫要再出现难民潮和瘟疫爆发相互互相影响的事情了!”

    坐在左侧第一个位子上的李沛霖,作为执掌行政事务的长史官,实际上扮演的就是丞相的角色,他的话自然是分量不同。

    “不错。为了相助两广平乱,我们要向这一地区派遣人员,抽调营伍上去。”

    这话就已经说得很是直白了,打得是相助平乱的旗号,最起码内部是这样,实际上干得还是扩张自己的实力行为。

    “所以,户司、礼司、巡检司、兵司、营务处,都要依据自己的职责来制定出计划,上报到签押房,好做出统一的计划安排,筹措经费。”

    听得守汉说到了此处,坐在角落里签押房的几名书手奋笔疾书在簿子上做着会议记录,以便日后查询存档。

    “下面我说的话,你们都给我记到脑子里,不要记载在纸上!”

    这个话,让在场所有的人不由得精神一震,历来都是如此,为了避免史官铁笔直书,防止在百年后在青史上留下骂名,从李世民开始就修改历史,一直到伟光正不断的我大清,连乾隆下江南公款旅游泡妞吃喝都被说成了盛世景象,而明武宗花自己的钱去山西打仗,都被骂的数百年抬不起头来。

    难道说我们这位主公又有什么让人大感惊奇的举动出来?

    “第一,兵工厂、仓储司查点一下各类物资,从粮食到各类副食品,刀枪器械、火炮、火药,布匹、盔甲、旗帜、药品等物,数量多少,于封印前上报与我。”

    “第二,兵司、营务处,点验一下军队,查验从各地驻军营伍中,可以抽调多少个营的架子出来,从营官、哨官、队官到甲长,还有,计算一下我军中两广籍贯的兵士、军官数量,看看可以抽出多少来,也是于封印前上报与我。”

    “第三,户司除了准备接受难民之外,便是筹措军饷军需,不可有一时短缺。礼司,通过学校、戏曲、南中商报等途径,宣扬一下我军与两广之乱的利益相关,让人们都知道,要是我军不介入的话,那么,下一个乱起来的就是我们!”

    “第四,依旧是你们兵司和营务处。我军要北上广西平乱,打掉那些为祸一方的土司土官之类的人物,眼前却有一个拦路虎,差不多是时候该除掉他了。看看那支部队去合适。”

    “主公说的,可是那盘踞在清化地区,蒙受主公恩德,苟延残喘于一方的莫家小朝廷?”听到守汉决定要对莫家用兵,不由得所有的人都眼睛发光,这是最好的建立功业的机会来了!

    “当初他们那里闹蝗虫,向我们赊购粮食,主公感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苍生受苦,便赊购与他,不想一晃数年,一文钱的粮款也未曾见到!”

    顷刻间,连出兵消灭莫家的理由都找到了!

    〖

    第一百九十七章 煽风点火与火上浇油(下)

    “背信弃义!”

    “忘恩负义!”

    这一条条罪名不论是用来对于民间的宣传,还是动员士兵,都是具有绝对的杀伤力和影响力的。

    一句话,借粮食还粮食,欠钱还钱天经地义。不还钱,我就大兵压境,自己来取。

    但是,守汉接下来的安排却是令人不寒而栗了。

    “解决掉莫家,在边境上停顿两个月到三个月,向广西腹地将我们历次作战缴获的旧杂式装备,什么缅甸人的,暹罗人的,荷兰人的,西班牙人的刀枪铠甲,向内地出售。那些狗屁土知府们,手里有了刀剑盔甲火药,就会越发的胆色壮大,广西的事情就会越来越不好收拾。等他们这群跳梁小丑折腾三个月,我们的左路军便北上平乱!”

    这招叫什么?假途灭虢?驱虎吞狼?假痴不癫?李代桃僵?似乎在所谓的三十六计里找不到这样的招数,虽然听上去匪夷所思,但是却可以让南中军站在道义和舆论的制高点上。

    “记住,我南中军进入广西,不得烧杀,不得劫掠。要做到公买公卖。就算是小子们要解决一下裤裆里的那点麻烦,也得给老子去风化场所,记得一定要给钱,还得注意卫生,别染上脏病回来!”

    守汉的话引起了在场的人们一阵轻松的笑声,强调军纪,无疑是要在广西百姓面前展示出一支强大而有着严格纪律的军队形象。这样的军队,同之前他们习惯的明军和土司兵所谓的广西狼兵。土知府的营火们相比较,无疑是天地之别。

    在一旁早就跃跃欲试的许还山索性站起身来请缨。双手抱拳在胸前行了一个军礼,“主公,过了年张小虎就要带人去吕宋,这左路军北上之事,便交予我可好?!我敢立下军令状,出兵后十日之内必然取下清化,出兵广西后如果再秋收之前不能彻底平定广西各处乱匪,我愿意提头来见!”

    “胡闹!”

    这是守汉今天骂的第二次胡闹了。

    “那个要你半年就给老子平定整个广西了?你给我记住了,如果派你。不管是派谁出任左路军统领。记住一个原则,第一阶段是与各地的土司、土官们作战,那些闹抗粮、抗捐、抗税的,可以先往后放过!不能吃柿子捡软的捏!”

    柿子是什么。这些人中大多数不知道。想来也是一种水果。但是大家都听得明白守汉的意思。再说,打那些手里只有农具的农民有什么意思?

    “礼司没有把人给你准备好,你打下来守得住吗?”

    “还有吏司。”

    听得守汉点到了自己的名字。不由得这两个衙门的人立刻坐得笔直。虽然无法上阵杀敌,为自己赢得军功,但是如果能够在对外作战中有自己的功绩的话,一样是可以作为军功来叙功评奖的。

    “你们吏司在各地官员中抽调从村长、镇长、乡长、县、知府等各级别人员至少给我抽调出五百人出来,告诉他们,到莫家的地域上任职。另外要准备至少二百名有经验的村长、镇长级别人员准备北上广西任职。”

    “礼司亦然。从村官训练班中选拔至少八百人配属到北上的官员队伍中,给毕业学生们讲清,这次到广西任职,对于他们的操行评定是有好处的。除了村官之外,从学堂里选拔两批各一百到二百名教书先生,一批赴莫家地域,一批在我军北上进行广西平乱时,对当地孩童进行文化教育活动。”

    人们很清楚,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的措施一一落实下去的话,从中国社会的最基础单位村一级开始,行政权力就会落到南中军的手中,而扫盲和文化教育,则是迅速的将那些接受教育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家庭的思想意识统一到南中军的旗帜下来,使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成为南中军的一份子。

    很快,参加这次会议的人从签押房院子的议事厅内呼呼啦啦的走掉了将近一半,各自去忙守汉安排下来的事情。

    “现在该说说广西了!”

    守汉嘴角带着一抹狰狞的笑容。

    从崇祯五年二月,熊文灿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以来,一直对于南中军的存在表示出一些暧昧的态度。不像是之前的李逢节等人那样,只要有钱,我管你是谁?

    而咱们这位熊大人,不但是要钱要的比谁都凶,在品行上也是比较欠缺的。他的军政才干最大的一个本事就是实行招抚,此人最大的功绩是招抚了福松丸殿下的父亲郑芝龙,令郑芝龙成为了这一时期明军中最强悍的水上力量。但是除了郑芝龙之外,他还招抚过其他几股势力。这几股势力可就不像郑一官那么对大明朝廷了。

    先是他一手招抚的海盗钟灵秀先降后叛,为芝龙所擒,但是,钟灵秀的党羽残部窜至福建长汀一带,而后转向江西地面大肆劫掠,虽然熊大人文灿几次调郑芝龙多次打败这伙贼匪,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郑芝龙与这伙匪徒还有些香火之情,还是郑芝龙打算养寇自重,总是败而不能全歼。而福建沿海当时又是被荷兰人和刘香海盗集团所马蚤扰,对广东、福建等地沿海都形成了威胁。于是咱们的崇祯同学便下旨严饬熊大人务必要平息这股匪患,还闽粤海面一个安宁。

    面对着这样的要求,剿灭?熊文灿自忖自己没有那个能耐,于是又祭起来了招抚这个看家法宝。在经过一番穿针引线往来沟通后,熊大人派遣曾经在围剿钟灵秀匪部时立下战功的参政洪云蒸,与副使康承祖。参将夏之本、张一杰到刘香团伙中去宣传朝廷的天恩浩荡,结果一去就都被刘老香抓了起来。面对这样的一个结果,为了避免祸事落到自己身上,熊文灿干脆使出了天蓬元帅的看家本领,倒打一耙。上奏这几个官员误信海盗之言,自己擅自行动,结果被海盗扣留。

    但是,这招没玩好,被人识破,并且遭到了弹劾。崇祯一怒之下给了他一个降级处分。令他戴罪自效。如果不是为了继续隐藏自己的实力。守汉将自己的南澳岛之战战功慷慨的让给了那南澳岛副将,让广东方面有了一笔可以大肆铺排一番的功劳,怕是此时此刻,熊大人的头上还顶着那个处分呢!

    这么一说。熊大人这个人的才干和品行大家便都有了些印象。

    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就给你再好好的添把火。往弥漫广东各地的浓烟烈火上再泼上些油,让他着的更加的旺盛些!

    “库房里有多少刀枪?”

    “回主公,有各式刀一万六千余把。各式枪头三万一千二百余根,各式剑一千余柄,另有倭刀四千余柄,上等苗刀三千余柄。”

    听了仓库里储存的历次作战缴获的旧杂式刀枪数字,守汉满意的点点头。这些刀枪,拿来装备部队的话,部队看不上,而且尺寸庞杂,与南中军的训练要求差距较大,而要是交给各处屯堡移民的话,则又有些浪费,特别是不久前从刘香团伙手中缴获的那些武器,俱都是上好的倭刀,发下去让屯堡移民使用,实在是明珠暗投了。这样一来二去这些武器便在库房里越积越多。如果要是回炉的话,确实又有些可惜,这些刀枪便成了南中军心目中的一块鸡肋。如今这块鸡肋,却有了大用场。

    “这些刀枪,倭刀苗刀之类的,送到太平洞兵工厂,好生的养护打磨一番,涂上油,年后交给李二公子运到广东。卖给那些起义抗粮的百姓。”

    “卖?卖给那些抗粮抗税的?”

    守汉对于广东腹地发生的抗粮抗税风潮给的评价和定位令人很是不解。在南中,莫要说你敢暴力抗税,你敢少交一文钱试试?你敢偷漏一文钱的税款试试?

    可是为啥事情到了广东,主公的态度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了?

    “哦!对!你提醒的对!”守汉仿佛是如梦方醒一般,拍拍那名仓储司官员的肩膀,很是夸赞了几句。

    “那些起来抗粮的人,都是最苦最苦的做田人,他们哪里去找钱来买我们的刀枪?唉!谁让我心肠软呢?咱们总不能看着他们被那些官兵如同杀鸡一样的给杀了吧?”

    那仓储司的官员欲哭无泪,本来是打算提醒一下守汉,对于这些暴力抗税的人不能给予支持,却不想变成了提醒守汉,这些抗税的人手头不富裕。其实,哪里会不富裕?他们打劫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