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齐天传 > 齐天传第69部分阅读

齐天传第69部分阅读

    说,大圣只当小龙梦呓便好。”

    悟空道:“我平生最讲义气,此话绝不传六耳。”

    敖顺道:“敖闰确是得了上令,要将玉龙三太子安插进取经一众之中,他自然自信满满,要将此事办成。”

    “敖闰知道菩萨眼高,遍寻龙宫之宝献于菩萨,可观音只一笑置之,尽都推辞。敖闰在祖龙面前已打了包票,此事若不成,如何复命?他无奈之下,对菩萨道,‘我西海龙宫之中一切应有之物,菩萨任选。’观音菩萨毫不客气,到了龙宫拿了夜光壁便走。”

    “敖闰做梦也想不到菩萨会将玉帝赏赐之物取走,可自己话已说出,便是亏了理。他央求菩萨交还,观音又哪里肯还?无奈之下,敖闰去求祖龙,祖龙自然将他大骂一顿,龙宫失了夜光壁,颜色顿失、脸面受损事小,若叫玉帝知道,谁知会闹出什么事来?”

    “但夜光壁既已被取走,观音如此厚颜,自然是不能还了。祖龙自然不能找观音去要回,他只对观音道,你既要夜光壁,我便给你无妨,但玉龙成为取经人之前,还应放在我这里保管。”

    “祖龙一言九鼎,那是天上闻名的,菩萨听了这话,便将夜光壁交回,祖龙将夜光壁放在玉龙三太子处,教他随身携带,何时成了取经人,何时将这个宝贝交给观音。”

    “此事虽成了,西海龙宫却失了重宝,祖龙恨敖闰做事不周,将其遣往北海去思过,若非大事,再不可出宫,小龙距西海最近,便同时掌管两宫了。”

    悟空听敖顺对自己毫无隐瞒,一五一十道出此事,应是实情。只是他心有不明,敖顺当着自己的面,话语中连观音菩萨都骂了,这也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吧。

    悟空道:“老龙王如此信任,悟空心中感念,今日之语,便烂在我肚里了。”

    敖顺笑道:“大圣啊大圣,你是祖龙眷顾之人,我等心里明镜一般,只是你还不知吧。”

    悟空暗道,自己何时和真武有过交集了,无非见过几面而已。

    敖顺道:“当年你来我龙宫取宝,若非祖龙吩咐下来,哪能轻易教你拿走,好歹也要试试你的本事才行。”

    悟空恍然大悟,怪不得那次四海龙王颇为殷勤,原来祖龙真武早有预料,他认识自己可真够早的了。悟空却不知道,正是真武将悟空从大圣国师王菩萨手中救出的。

    敖顺又道:“祖龙日前吩咐下来,大圣若有相求,一切便宜从事,若非如此,我也不敢妄言。”

    悟空又笑又气,骂道:“你这老龙,既然祖龙早有吩咐,还卖什么关子!”

    敖顺道:“小龙非是卖关子,只是唯恐絮叨,惹大圣心烦。”

    悟空道:“罢了,你既说了,还是要多谢你才是,我问问你,想不想将西海夜光壁拿回来?”

    敖顺惊喜道:“大圣没开玩笑?”

    悟空撇撇嘴道:“这个……我知道夜光壁在哪里,但如何取回么……还要再想想才好。”

    敖顺愕住,道:“大圣捉弄小龙了。”

    悟空道:“我捉弄你作甚,待我有了主意,再来寻你!叫上摩昂,去与我师父解难吧!”

    敖顺连道:“是是是,耽搁了许久,大圣恕罪。”

    摩昂太子也不带一兵一卒,只身随悟空来在黑水河。

    他两个直入河神府,小鼍龙见了摩昂太子,面上露出喜色,道:“表哥,舅父怎没来?”

    摩昂看他这个不精不傻的表弟,气就不打一处来,喝道:“你这孽畜,居然动起取经圣僧的主意来了!”

    小鼍龙看了看悟空,手指道:“你这猴子是何人?如何找我表哥来骂我?”

    摩昂又骂道:“真是有眼不识泰山,齐天大圣都不认得,还敢叫嚣!”

    鼍龙听说是齐天大圣,哈哈一笑道:“好个齐天大圣,定是过不去河才求助我表哥去了,不嫌丢人——”

    “住口!”摩昂喝止他道,“大圣见你与西海有些亲戚,这才饶你一命,还敢胡说八道!”

    小鼍龙道:“表哥,他若真是齐天大圣,那便与我比划比划,若胜了我,便叫他平安过河去,他若败了,便将齐天大圣这名号送我,敢是不敢?”

    悟空也不理他,只在一旁笑。

    摩昂气得满脸涨红,取出金简道:“你不知天高地厚,今日我来教训教训你!”

    小鼍龙受敖闰恩惠颇多,却有些不敢与摩昂交手,道:“表哥,万一伤着你——”

    悟空拉了摩昂一把,道:“你若胜他,他仍是不服我。”

    摩昂脸上露出为难之色,道:“大圣……”

    悟空道:“放心,我不伤他!”

    小鼍龙见悟空上前,一脸兴奋神色,取出钢鞭道:“好,来吧!”

    悟空道:“你来!”

    小鼍龙见悟空双手叉腰,连兵刃也不拿,心中无名火起,举鞭迎头砸来。悟空也不躲,只一伸手,便将他钢鞭捉住,一把夺了过来。

    一手握柄,一手握稍,双手一合拧了几下,一柄千锤百炼的钢鞭便成了麻花。悟空将钢鞭丢在地上,道:“还打不打?”

    他这几下快捷无比,小鼍龙才醒过神来,扭头看向摩昂,问道:“表哥,这是什么邪术?”

    摩昂也没看清悟空动作,上前一把揪住鼍龙道:“莫在此丢人了!回西海等候发落吧!”鼍龙还要挣脱,摩昂唯恐他惹怒悟空丢了性命,掏出一根连着铁索的峨眉刺来,直接穿透鼍龙琵琶骨,骂道:“孽畜,当真不知死!”

    制住了鼍龙,摩昂又与悟空告罪,道:“大圣见谅,这孽畜自幼无父母管教,性情桀骜,我定带回去好好整治他!”

    悟空道:“有劳太子了。”摩昂忙道不敢,他驱散了河神府中小妖,领小鼍龙回西海问罪不提。

    悟空出了水面,见唐僧早将衣服晾干在这里等悟空回来。悟空道:“师父,那妖怪已被整治了,此番便可安然过河。”

    唐僧喜道:“这妖怪倒好说话,也没听见打斗,便放我们过去了。”

    悟空笑道:“师父不知我走了多少路,我暗中打探,那妖怪是西海龙王亲外甥,又跑到西海去寻人帮忙。摩昂太子亲至,这才于水底将妖怪降了。”

    唐僧道:“善哉善哉,龙王也喜佛法,这是再好不过了。”

    唐僧信的虔诚,恨不得天下人都信佛,自然天下太平。悟空听在心里,却有了触动,西洋大海离西牛贺洲最近,西海龙王敖闰掌管水中一切,不知西天有没有拉拢过他。

    单单失了夜光壁便被祖龙惩罚,情理上倒也说得过去,只是敖顺所说,只是一种可能。敖闰担当西海龙王几万个年头,不会不知道夜光壁的重要性,这个错误犯得未免有些太过低级。再顺着想想,敖闰若有心攀上西天这颗大树,那这夜光壁便不是因口不择言而失,成了敖闰与观音内外勾结,这罪过可就大了!

    敖顺与自己说的倒有八成是真,不过悟空自然不会怪他,他顾及家丑,自然不能言无不尽。悟空再想想那个弃了祖姓的万圣龙王,想想被压入三界地底的五龙,想想当初送给元始九龙御车的行为,心中暗叹道,祖龙行事风格多少有些跋扈,对自己族人实在有些苛刻。故此敖闰与观音另有勾结的可能性还真就多了几分。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七一章 千丈玉

    只听唐僧道:“妖魔虽除了,如今还在东岸,还要赶快过河才是。”

    正说着,只见那下湾里走出一个老人,远远的跪下叫:“大圣,黑水河河神叩头。”

    悟空道:“这个才是河神。”又对黑水河神道:“你连自己洞府都守不住,还在此作甚?”河神道:“大圣,那小鼍龙帮手甚多,抢占了我河神府,他是龙王外甥,我上告无门,只能在故地厮守,还能到哪里去?”

    悟空道:“如今小鼍龙已被擒走,绝不再还,你仍回河神府居住吧。”

    河神谢了悟空道:“多蒙大圣复得水府之恩!”

    只见那河神作起阻水的法术,将上流挡住。须臾下流撤干,开出一条大路。师徒们沿河底走,到了西岸,重再登崖上路。

    过了黑水河,众人找大路一直西来。行了几日,渐见绿叶转黄,野风萧瑟,不觉已是早秋时节。

    正行着时,前面又现出一道深涧来,这道涧,东西两岸不下百丈远近,南北皆无尽头,苦得是,涧上无桥可渡。

    唐僧惊得跳下马来,苦道:“才渡黑水河,又逢无边涧,这可如何是好?”

    悟空道:“师父,你怎知这涧叫无边涧?”

    唐僧道:“左右望不到边,可不就是无边涧。”

    悟空手指涧旁一座石碑,道:“那碑上写得便是无边涧,师父眼力倒是不错。”

    唐僧道:“我哪里看得见,不过有感而发也。”悟空再近前看,“无边涧”旁又有两行小字,写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唐僧听见了,道:“我便欲脱苦海,这才去西天寻取真经,谁有立块碑在此,教我回头?”

    悟空道:“师父莫管他,既要去西天,便只往西行,回头之话,切莫再说。”

    唐僧到涧边向下看了一眼,惊得双腿瘫软,口中不住道:“悟空,如何过,如何过?”

    悟空哪有主意,《西游记》里八十一难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无边涧却从未听过。自东土行到这里,途中劫难细数,无非那几个派别。黄风怪、青狮精、乌老者归根结底都是东来佛祖驱使,白骨精是地藏王菩萨拐弯抹角捣乱,金角银角是老君故意而为之,余者大多无心而已。算起来还是弥勒佛对阻止取经一事最是用心。

    无边涧,虽没见有什么妖魔,却只这一道深涧横在眼前,便是难题。难道要伐木造桥不成?“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两句听起来似是佛家偈语,八成还是东来佛祖的安排。

    乌老者道:“大圣,这深涧虽宽,我等一跺脚便也过去,只是师父为难。”悟空看了看乌老者,道:“你有何主意?”

    乌老者道:“此涧宽极,即便伐木做桥,寻常树木又哪里禁得住?”

    悟慧道:“世上哪有这么长的树木?”

    乌老者道:“树木却没听说,只是我久居南海,曾闻十洲三岛瀛洲之中有种玉石,名唤做‘千丈玉’,此名非虚,那玉石受天地灵气孕育,真有千丈之高,若得此玉,担在涧上,何愁不能过去?”

    悟空闻之大喜,道:“既然你与他们熟识,那便劳烦你走上一遭如何?”

    乌老者为难道:“在下只是观音家养的驮瓶仆役,又非钦点取经人,如何能与瀛洲九老搭上话。还需大圣前去才好。”

    悟空道:“好,那我便去了。”他看看唐僧坐于涧前,心志全无,一脸悲戚神色,又对乌老者和悟慧道:“劳烦与师傅说话解解闷。”便一跺脚上天去了。

    瀛洲位于东海以东,悟空驾了筋斗云,两个腾跃便过东海,只是茫茫海面,却也找了一会才寻着瀛洲。

    只见这一座好仙岛,青山绿水,丹崖朱树,祥云光满,瑞霭香浮,时见彩鸾洞前鸣,又有玄鹤山头舞。

    悟空到了瀛洲,见遍地散仙多不认得,直往里面寻来,果然仙草灵株丛生之地,有几个皓首苍髯童颜老者,正在树下手谈品酒,真是逍遥无比的清幽境界。

    瀛洲乃是十洲之首,地界最广,仙人最多。瀛洲九老天下闻名,都是早过太乙金仙的修为。按规矩言,十洲岛主若过太乙金仙,欲登天者,该入方丈仙岛寻东华帝君留存仙籍,再等天庭分派。不愿登天,只愿做散仙的,便要辞了十洲三岛地界,自去四大部洲修行。

    瀛洲九老乃是十洲三岛土生土长的仙人,比东华帝君来方丈仙岛还早许多年,故此凭资格占了瀛洲,却也无人过问。

    悟空见了九老,空中喝一句:“老神仙,孙悟空有礼了!”

    九老听“孙悟空”之名,立刻便拂了棋局,趋步来迎,口称“大圣”。

    悟空笑道:“几位老神仙,好生自在。”

    九老道:“大圣当年若不闹天宫,还怕不比我们自在,听闻你归真向西拜佛,如何得暇至此?”

    悟空道:“向西拜佛不假,只是遇到难题,故而来此相求。”

    九老道:“大圣神通广大,还有什么妖魔降不住的?”

    悟空道:“若是妖魔,便不来寻你们了。”于是悟空将无边涧情状具陈一遍,道:“听闻瀛洲上有宝贝叫做千丈玉,故来借上一借。”

    一听悟空要借千丈玉,九老中倒有六七个打了个趔趄,剩下两三个直接坐在地上。问道:“哪个说我瀛洲有千丈玉的,真是多嘴,该打!”

    悟空笑道:“莫要如此,只借用一下,用完便还你,九老怎这般小气?”

    一老道:“大圣啊,那千丈玉来历非凡,乃是汲取地底仙气一年年生长而成,也不知长了多少年,方才成此一根。我瀛洲仙气,皆从此玉而来,大圣若移了去,瀛洲断了仙根,至少仙气减半,从此难再为十洲之首了。”

    悟空半信半疑:“莫要危言耸听,不过一块玉,哪有如此邪乎?”

    一老道:“大圣若不信,请随我来看。”

    九老引悟空来到瀛洲岛以北,未到近前,只见孤零零一根|乳|白玉石高耸入云,此玉微弯,晶莹光滑如象牙一般,阳光辉映,流露莹白光华,一见便知并非凡品。

    悟空行到千丈玉近前,凑近了看去,所谓千丈玉不像玉石,倒似是钟|乳|凝成,他于造化最是敏感,只觉这根千丈玉果然造化浓郁,非比寻常。

    悟空站在旁边,便有想要吸取造化的冲动,于是退了两步道:“果然好玉。敢问一句,此玉多高?”

    九老道:“说是千丈玉,其实只六百多丈。”

    悟空点点头道:“这也极为罕见了。”

    五老道:“大圣,瀛洲虽为十洲之首,但总也比不上三岛,蓬莱仙岛上此玉有三根,方丈仙岛上有九根,至于昆仑仙岛上,嘿嘿,少说也有二三十根呢!”

    悟空听了,心中又惊又喜,道:“既然瀛洲只此一根,我自然不会夺你所爱,昆仑仙岛上多,我便去昆仑仙岛求一根吧。”说罢告了辞,便离了瀛洲,往别处而来。

    见悟空走了,一老急得跺脚道:“老五,你怎能如此说?”

    五老道:“我怕这猴子贪婪,害了此洲仙根,才将他引到别处。”

    一老道:“唉,你还不知这猴子,这番怕是要闯出祸事了。”

    却说悟空出了瀛洲地界,却不往昆仑仙岛去,只往方丈仙岛而来。他知瀛洲九老告诉他这些自有用意,昆仑仙岛?嘿嘿,据说那地与大罗天上昆仑仙岛相通,怎敢轻易前去。我现在一心保唐僧西去,只退而求其次,去方丈仙岛上找一根算了。

    方丈仙岛乃是东华帝君居处,那时美猴王推倒人参果树,也曾来此求援,但东华帝君只一颗九转太乙还丹,号称能救世上生灵,却救不得人参果树。

    悟空现下想来,这些神仙说话也只半真半假,天下能救人参果树人不知几多,只不愿出力而已。东华帝君乃是道教神仙、天庭元老,取经之事对他来说,八成是心里抵触的。或许他真帮不上忙,或许不愿助悟空也在情理之中。

    悟空近了方丈仙岛,却自己留个心眼,方丈仙岛虽有九根千丈玉,但这玉确是好东西,东华帝君怎会平白无故给他?自己还是先看看情况,再想对策不迟。

    方丈仙岛,高出海面甚多,如一座仙山耸立,岛上更是奇峰异岭成行,悟空化作一个寻常仙人模样,在岛上随意逛来逛去。

    岛上仙人甚多,空中驾云骑鹤飞来飞去,也无甚拘束,自然也无人注意悟空。这岛地界比瀛洲大了何止十倍,悟空不敢施展高明身法,又唯恐闯禁,只在人多处转悠,听了许多人谈论,才知方丈岛上,正中又有水面,水面上一座岛中岛,名做紫府洲,才是东华帝君居所。全岛除紫府洲外并无禁地,只是那里不得随意闯入。

    悟空行了许久也未见千丈玉,便猜测此玉定在紫府洲上。他得了讯息,心中有底,便隐了身形,往方丈岛中央紫府洲而来。

    去紫府洲倒也有路,一道白玉石桥将紫府洲与外面相连,许多神仙不敢施展法术,只沿阶一步步行来,在石桥外等候东华帝君觐见,这其中大多是要入仙籍等候东华帝君圣裁的,也有些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