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贼吞天下 > 三国之贼吞天下第67部分阅读

三国之贼吞天下第67部分阅读

    “我才不是吃醋。”蔡琰恼羞成怒的道:“真不知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替他说话。若是你觉得他真的那么好,为什么自己不嫁给他?”

    貂蝉一脸娇憨的道:“我倒是想嫁,可人家不一定会娶啊。”

    蔡琰目瞪口呆的看着她道:“好个没羞的丫头,这种事也说的出口。你才多大点儿年纪,竟然就想着嫁人了。不过放心吧,凭你的容貌连姐姐看了都心动,相信天下没有一个正常的男人能抵挡你的魅力。”

    貂蝉也感到一丝不好意思,羞红了脸道:“今天又不是说我的事,而是……。”

    蔡琰捧住貂蝉的双手,打断她的话道:“不要再胡说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无法挽回。我是卫仲道的妻子,这是去年就已经决定好的事情。”

    貂蝉看出蔡琰的认真与坚决,只得闭上了嘴。

    就感情来说,许康与蔡琰接触的实在有限,若说二人之间有爱,那也只是初级的朦胧好感而已。许康对蔡琰更多的是一种怜惜,既怜惜她的才华,又怜惜她的遭遇。

    许康轻易是不愿改变天下走势的,因为那是他唯一优于这个时代之人的能力。若是历史改变的太多,他将再也无法把握大势的走向,那他唯一拥有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所以除非自己的实力强大到足够争霸天下,否则许康是不愿意为了一时的利益去过多的干涉历史的。

    当然若涉及到一些重要的人的话,那就两说了,毕竟许康不可能靠自己去争霸天下。他也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来辅佐自己。比如赵云、典韦、许褚,甚或是荀攸。

    而对于蔡琰的命运,许康也是真心想要帮她改变的。只可惜时也命也,蔡琰自己非要投入历史的怀抱,许康也只能在一旁徒呼奈何了。

    许康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笑道:“如此,那当真要恭喜一下师傅了。幸好我来的及时,对了,老师现在在何处?”

    “正在后院做准备呢。”

    许康走到蔡邕身旁,看到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开心,明白他是不舍得和女儿分离。于是安慰道:“师妹迟早是要嫁人的,现在总算有了归宿,老师应该开心才对。”

    蔡邕沉默了一会儿,道:“你曾说过,仲道是夭折之象。现在你还这么说吗?”

    许康沉默着不知该如何回答。

    蔡邕叹口气,道:“若仲道真的如你所说的不在了,昭姬怎么办?”

    许康道:“到时候再把她接回来便是。”

    蔡邕怒道:“胡说,我蔡家的女儿既然已经嫁出去岂有再回来的道理?”

    许康道:“那是道理重要还是女儿重要?”

    蔡邕顿时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又道:“你不能阻止吗?如今天下正乱,董卓袁绍隔河对峙。她怎么可能平安到的了河东?”

    许康叹口气道:“师妹的心性老师应该比谁都清楚,外柔而内刚,若不能让她再见一面卫仲道。她一辈子都快乐不起来。至于去河东的问题,卫家是河东大族,他们既然敢这个时候来接亲,自然就有办法把师妹安全送到。若这样你还不放心,我可以派赵云沿途护送。要知道凭他的本事,便是只有一人,也可保师妹安全无恙。”

    蔡邕点头道:“如此最好,只是苦了你了。”

    许康笑道:“我这算什么苦。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不幸的人实在太多了。我去看一下她们。”

    〖

    第十八章 荀攸谈心

    夜是宁静的,也是烂漫的,她即可以承载人心中冰一般的孤独,也可吞没灵魂里火一般的诗意。

    在蔡府,许康和蔡琰只是简单的打了一声招呼,听说薛可儿不在府内,便匆匆离去。

    回到军营,自以为冷静下来的许康却被无数线头一般的情绪丝丝绕绕的缠的透不过气来,可是当他想要理出头绪时,却又找不到症结在何处。

    眼见夜色已浓,圆月高挂,许康突然派人将军中主要将领全都召集了起来。

    眼看众将落座,许康下令道:“赵云听令。”

    赵云出班抱拳道:“末将在。”

    “命你率一百骑兵,明日起去蔡府报道,负责蔡家小姐出嫁时一路上的安全。”

    赵云愕然抬头,看到许康认真的表情,毫不犹豫的道:“遵令。”赵云就是这样一个人,哪怕上司的命令再荒唐,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接受,然后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在许康看来,这个任务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赵云退下后,大帐内再次陷入一片沉寂当中。

    过了一会儿,许康才道:“大军明日开拔,众将今晚回去好好准备。去吧。”

    众将被深夜召唤,本来以为会有什么紧急军情,哪知却是这么无厘头的一个结局。樊稠首先不满道:“大帅深夜相召,难道就是为了说这些吗?”

    许康冷冷的看他一眼,道:“大军开拔,乃是军中第一大事,为此将诸将召集起来有何不可?”

    樊稠一噎,竟无言可对,只好道:“那赵校尉呢?他率领的骑兵可是我军的主力,眼看就要打仗了,大帅怎么有心让他去参加什么婚礼?”

    许康道:“我是全军主帅,全军调度由我指挥,既然本帅已有军令下达,尔等只需遵命即可。而且赵云去后,骑兵将由本帅亲自统御,这样樊副帅还有什么疑问?”

    樊稠自然明白自己镇不住许康,但此事他做的确实有些荒唐,便转而寻求外援,对荀攸道:“荀主薄,你意下如何?”

    荀攸如今已是许康军中的主薄,更是许康的心腹,大军之中,可谓是仅次于许康的存在。一应文事,调配全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能成行。

    听到樊稠询问,荀攸恭敬道:“既然是主帅有令,我等自当准从。”

    “你。”樊稠被气的脸色发青,转而看向其他将领,竟也都是一副理当如此的表情,甚至连张辽都默认了。

    樊稠孤掌难鸣,忿恨道:“许大帅虽然掌管一军军务,但别忘了董太师却掌管着天下所有的军队。此事事关我军前线的战力,请恕末将不得不将此事上报给太师大人。”

    许康眉头一皱,眼中杀机一闪而逝,笑道:“多大点儿事儿,也用得着惊动太师大人吗?”

    樊稠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道:“抱歉,这是末将职责所在。”

    许康淡笑道:“既如此,那就麻烦樊将军了。”

    樊稠甩袖离去,其他将领也看出许康此时心情不好,乖乖的陆续离开。

    最后大帐内只剩下荀攸一人还陪着许康。

    许康躺倒在地毯上,望着大帐顶端圆形的纹饰,呆呆出神。

    “谢谢你,竟然在这种时刻还会支持我。”

    “即便我不支持你,你也会这么做的。那我又何必枉作小人。”

    许康淡淡一笑道:“总之多谢了。”

    沉默了一会儿,荀攸又道:“我没想到你的心中竟然这么在乎蔡琰,她的出嫁让你失去了冷静吗?”

    许康并没有否认道:“有那么一会儿。不过,我做的决定倒不全是为了她。”

    荀攸忙跪坐到许康旁边,道:“我在等你的解释。”

    许康诧异的看着他,突然笑了起来,最后更是一边捶着地毯,一边疯狂大笑。

    看的荀攸一阵莫名其妙。

    好容易止住大笑,许康坐了起来,道:“你觉得我们此次去潼关会发生什么?”

    荀攸皱眉道:“打仗,杀人。”

    许康笑道:“可若是这场仗打不起来呢?”

    荀攸惊讶的看着许康,随即低头思索起来,继而一震道:“你说袁绍会袭击孙坚的后方。”

    这下轮到许康惊讶了,自己毫无根据的一句话,竟然就能让荀攸猜到事件的真相,“智囊”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许康好奇道:“山东诸侯局势混乱,你怎么会第一个便想到袁绍?”

    荀攸叹口气,丝毫不因自己猜出许康的心思露出开心之色,道:“因为孙坚是袁术的手下,更兼打败过吕布和董卓。当今天下敢得罪袁氏的只有另一个姓袁之人。而且当初孙坚第一个进入洛阳,已经让袁术的威望如日中天,若是这次再让他打入关中,那袁术将彻底压制袁绍一头。现在许多与袁绍结好的世家,将转而支持袁家的另一个代表,袁术。而夹在董卓、韩馥和袁术之间的袁绍将彻底失去翻身的机会。”

    许康忍不住鼓掌赞叹道:“公达之才,真可比汉之张良。”

    荀攸却苦笑一声,道:“我到宁愿自己猜的是错的,否则山东诸侯将成为比董卓更加可怕的军阀,天下将再无宁日。”

    许康明白荀攸忠君报国之心,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然后转换话题道:“那你再猜猜我为何改变结好樊稠的策略,转而敲打他。”

    荀攸苦笑道:“大帅就不要难为卑职了。大帅所为如天马行空,无迹可寻,卑职如何猜的出来?”

    许康哈哈一笑,心中却是安定不少,若荀攸真的无所不知,那就不是厉害,而是可怕了。

    “此次孙坚将是山东诸侯最后一次对董卓的进攻,此后,山东将陷入彻底的混乱,潼关以西也将成为董卓的天下。”

    荀攸闻言脸色苍白如纸,身子更是瑟瑟发抖起来。许康自然不会认为荀攸这是害怕了,他安慰道:“先生有没有听过,‘天若让人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荀攸茫然摇头。

    许康接着道:“失去了山东威胁的董卓就将是那个疯狂之人,因为他会比以前更加跋扈,更加的为所欲为。”

    〖

    上架感言!!!

    自五月份驻站小说,自今已近五个整月了。就我个人来说,成绩说不上坏,但也绝对算不得好,一直不温不火的延续着。我一度以为,除非这本书完结,否则不会有升v的一天了。

    没想到如今这个目标真的实现了,不论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本人的实力,有多少仅仅是因为编辑看我努力写了七十多万字,不好意思不给我升v。

    但就结果来说,已经可以了。

    毕竟就收藏数来说,我离三百收藏底线还差了将近一半呢。

    在写作本书时,我一直是当做业余爱好在坚持做,否则是不可能坚持这么久的。

    对的喜爱,由来已久。而在我接触的穿越小说中,最喜欢的穿越历史时期,偏偏也是三国。

    因为这里有太多的英雄与美人,有太多或是激动人心,或是缠绵悱恻的精彩故事可以叙述。

    能够写一部有自己主导的三国,实在是一件相当诱人的想法。

    在原本的打算中,这只是我个人的事,喜欢了,所以写了。虽然写后,免不了又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欢。

    但毕竟个人兴趣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否则我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坚持了五个月,写了七十多万字。

    另外就是要感谢这五个月来一直关注本书的朋友们,正是你们一直以来默默的支持,才让我不会觉得孤单,使我能够有足够的理由坚持下来。

    否则很难想象一向爱偷懒的我,这次竟然可以坚持这么久。

    如今,本书终于上架了,不管是实力使然,还是编辑的一时兴起。

    我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靠自己的喜好来写了。

    以前,无论写什么?总是由我自己消费,自然可以按照我个人的喜好来安排故事的进程。

    但现在,若还这么我行我素,就太对不起读者的那两分钱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以后三国贼吞的写作要求。

    本书将紧紧围绕主人公,以战争和爱情为两条明线,去除一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概括,当然更不会再有我个人的好恶评价了。

    这样,想必可以让情节更紧凑,转换的幅度也更大,尽量不会让读者再有拖拉情节之感。

    更不会像以前一样,看了十几二十多天,竟然还在一个老地方瞎转悠。哎,感言本来不应该写的太多的,可是小说偏偏有不到一千字不能上传单章的规矩,只好在这里再罗嗦几句。

    许康早就说过,正在酝酿新书,其实已经开写。只是因为本人懒惰的缘故,导致进度进展缓慢。

    再加上我希望能够全面完成再上传,所以最近依旧无法与读者见面。

    之所以强调要先写完再上传,是因为我怕这本书会像三国一般,得不到读者的认可,毕竟在写三国之前我也是信心满满,结果没想到反响平平。

    三国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来坚持,但新书我怕自己真的再也受不了打击,最后导致太监。

    所以干脆先写完,哪怕读者觉得再不好,我至少现在可以催眠自己一定会大火啊。

    ps:今天只能再次说抱歉,晚上同事请客,多喝了两杯,头脑昏昏,只能睡觉了。上面的都是晌午写的,本来想修改一下再上传,但现在也没机会了,总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原谅,明天我将上传两章以示赔罪。

    〖

    第十九章 蛰伏长安

    樊稠终究还是将赵云一事上报给了董卓,但此时董卓正是用人之际,自然不会为此惩罚许康,因此对此事也只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遮掩过去,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赵云走后,许康率领大军行至华阴地界,汇合了董越的主力,正准备进发潼关,却突然传来孙坚撤军的消息。

    经过多方证实,事情起由是袁绍派大军袭击豫州,孙坚不得不回军自保自己的根据地。就这样,一场迫在眉睫的大战竟如儿戏般被消解于无形。

    许康趁机上言,既然大军已经集结,不如趁机东进,夺回洛阳。甚至可以趁孙坚腹背受敌之机将其消灭。

    只是此时的董卓已经放弃了争霸天下的野心,他更在乎的是手中的权利,只要没有人来破坏他目前的地位,董卓已经不愿意再主动进攻,浪费自己的实力了。

    最后以一句“时机不到”,董卓便封住了大军东进的可能,变成原地解散,各自会自家的驻地待命。

    对于许康来说,这些都是预料中的事,到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只是董卓显然已经对他不满,开始着手消弱许康的军队了。

    由于樊稠与许康的矛盾表面化,为了避免自己手下这员爱将出现什么不测,董卓大方的将他转调到了牛辅手下,去围剿白波军去了。

    当然一道去的除了樊稠本身带领的一千士卒外,还有关鹏的一千手下,如今他们已经被归属到樊稠麾下。

    也就是说,许康好不容易组建的五千大军转眼间便五去其二,只剩下不到三千人了。

    董卓的动作还不止于此,紧接着他便任命张辽接替樊稠的地位,做了军中副帅,然后又命许康率五百骑兵入城拱卫长安,这样张辽就名正言顺的接管了许康的军权。

    连荀攸都对董卓这一手夺权的动作都赞叹不已,“先是用樊稠分化了我们的兵力,然后用与我们关系不错的张辽代你之位,使我们想发怒都找不到借口。”

    许康笑道:“确实呢。如果不是张副帅已暗中投靠了我们,这一次恐怕我们真的要输的一无所有了。”

    张辽则感叹道:“董卓虽然强,但带给天下的只有混乱和暴虐,在见识了平城的建设后,末将才明白能在未来的乱世中立足的只有像许将军这样能给百姓提供一条活路的人。”

    许康笑道:“好,有文远这句话就足够了。平城的军队就拜托给张副帅和荀主薄了,我可要到长安偷一段时间的懒了。”

    张辽肃容道:“将军放心,等你再次归来时,末将保证给您训练出一支能征惯战的强军出来。”

    许康的骑兵只有八百,被赵云带走一百后,剩下的这次全被许康带进了长安城,共有七百骑。

    朝廷分下的任务很简单,就是让许康带着这些骑兵驻扎在南城墙附近,负责平时城墙的防御工作。

    长安城有城门十二座,虽然历经战火,但经过董卓派发民工修复,如今已是焕然一新。其中南城墙有城门三座,从东到西分别是覆盎门(杜门),安门和西安门。而驻防这里的除了许康的七百骑兵外,另有从益州来的一千叟兵。

    当初董卓迁都长安后,命四方来朝,刘焉为了表示对新皇帝的支持,便派出一千叟兵到长安勤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