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活色生枭 > 活色生枭第28部分阅读

活色生枭第28部分阅读

    雨绵绵、此地变作疫区、消红灼烟能够破掉解药、军营里火油储备丰富……就算阿伊果不喜欢动脑筋,也能明白他想的是什么。

    阿伊果盯着宋阳,轻声念叨了句:“你娃疯子么,杀人笑得这么开心。”

    “给他陪葬,再多也不嫌多。”宋阳的声音很轻,语气越重:“还有,人少了,衬不上他的身份。”

    施萧晓插口问:“他是什么身份?”

    “恩人,亲人,我的。”宋阳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尖,忽然想哭。

    ……

    折桥关首将,夺山营副指挥使双眉紧蹙,自从御使离开,他先后派出七道探马赶往红城打探消息,可始终没有回讯……不用问,前面出事了。

    出兵去救?就凭手上这万多人,没有后援支持,如何攻得下南理经营多年、守军比着自己人还要更多的坚固城关。

    飞雀求援?折桥关是去往红城的必经之路,这里的状况傻子都能明白,友军要是不提前服食解药,来多少死多少,何况御使曾有严令,今次的行动决不许向外界透露半句,就是友军也不行。

    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办法,传讯回本营求御使通融,通报友军并分发解药。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还不等他传书,就接到了大营爆发恶疾,驻防兵马全军覆灭,御使下落不明的噩耗。

    副指挥使险险就昏厥过去,当即把麾下部队再一分为二,留八千人驻防折桥关,自己亲率五千兵马回救本营……大燕军法分明,功重赏、罪重罚,而丢失本营正是大罪之一。

    即便明知作祟的充其量不过人,可这件事好说不好听,一定要带重兵回去重新‘占领’大营才是弥补之道。所幸,本部人马都服食了解药,全不用担心营盘中弥漫的剧毒……副指挥使率领大队回到营盘时,早已没有了敌人的踪迹,眼前尽是燕卒尸体,用来储备药材、食物的军需库房被恶贼泼洒了火油,正熊熊燃烧。

    天空中阴雨绵绵,空气潮湿异常,所以火焰燃烧的不充分,不见太多火苗,但黑烟滚滚涌动,看上去煞是惊人。

    整座营盘中都弥漫着古怪的焦煳味道,刺鼻得很,副指挥使情不自禁地咳嗽了一声……

    第二十一章 要笑

    咳嗽、倒地、丧命……仓促回援的燕军,才进入营地不久,队伍中忽然乱了起来,眼看着身边的同伴不停倒下,所有人都变得惊疑不定,但军令如山,最初的恐慌还不足以让他们就此奔逃,直到带队首将、大营副指挥使也在剧烈的咳嗽中丢了性命,恐惧终于不可抑制地散播开来,不知哪个最先发了一声大喊,整座队伍一哄而散,向着营外逃去。

    燕军分不清毒从何处来,他们只知道自己原先服食的解药没有用了,留在营地中死路一条……毕竟,灼烧消红的黑烟不会直接致命,它只是有破去解药的功效,由此‘杀人’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营中弥漫的黑烟,短时间还不足以让五千人服食过的解药尽数失效。

    五千重兵,折损在黑烟下的至多三成,但要命的是副指挥使以下、一众核心将领都在前队率先进营,身为将领自然武艺精湛身体强壮,呼吸间远比普通士兵更有力,他们吸进的黑烟最多,死得也最惨。剩下来的士兵没了主官约束,只剩拼命奔逃,盼着距离要命的营地越远越好,人人都顾着自己的性命,是以根本没人注意,在逃散的队伍中,多出了一个脸上带伤的小卒。

    大营回不去了,活下来的燕军就只有一个去处了。

    ……

    折桥关内人心惶惶。

    先是赶赴红城的指挥使与骑兵队下落不明,跟着又传来本营遭难的噩耗,副指挥率兵返回救援,不料几个时辰之后,三千散兵游勇面带恐惧地逃了回来。

    兵不血刃、占据南理雄关的喜悦早已烟消云散,此际这座折桥关在燕军眼中再不是彪炳战功,它又恢复了初到时的模样:鬼城。

    他们自己也被困在鬼城中了,进不得、退不回。入夜了,即便主官严令不得交头接耳,一些胆大的士兵还是悄悄地凑到一起,一边小心警惕着巡查校尉,一边低声地交谈着,没人有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所有人都在猜测着……会不会南理人早有准备,否则红城那边怎会始终没消息?或者朝廷舍却夺山营了,否则营地里怎么会突然冒出剧毒、连解药都无效?

    越猜测也就越无端,越无端便越恐惧,而阴雨不停,沙沙的细响从门缝间、窗棂中钻进来,一个劲地挤进耳中、挤到心底,挥之不散。听得久了,突然发觉这声音好像黑白无常的脚步。不当值的士兵已然就寝,但大都睡不着,把头枕在双臂上,睁着眼睛默不作声地看着黑暗屋顶、听着轻细雨声……直到外面突兀响起一阵刺耳铜锣:三击头,顿、再三击头,如此往复。

    惊起的士兵略略松了口气,他们听得懂锣声的意思,并非敌军来袭,而是走火。但也有些精明的,心中升起疑惑:雨水连绵,又怎么会走火?除非浇淋火油故意纵火吧。

    先是折桥关储备药材的仓库起火,跟着是城内几家药材铺……火头并不算大,本来轻易就能扑灭,可赶去救火的人,只要一靠近火场无一例外全都开始咳嗽,继而丧命。

    没人能救火,火势也就越来越大,但仍因为空气潮湿,是以不见明火,只有滚滚黑烟。直到此刻,城中那些刚刚从大营中逃回不久的残兵败卒才恍然发觉,眼前的这情景、空气中弥漫的这股焦煳味道,何其熟悉!

    火不可怕,麻烦的是无法施救;火势不会蔓延,但黑烟却肆意弥漫。而夺山大营中的情形,也终于在此地重现,越来越多的痛苦咳嗽,越来越多的尸体倒地,眼前死去的每个人都是和自己一个碗里吃饭的兄弟,而下一刻,倒在地上的尸体会不会多出一个自己?

    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全城大乱。恐惧彻底驱散了理智,城中近万士兵四散狂奔。常常可见一些带兵校尉手舞长刀大声约束手下……他们不是要阻拦、只是想要整理队伍有序撤离,可根本没人去听他们的命令,一窝蜂地拥向城门,乱兵之中,随时都会有人突兀惨嚎、手扼咽喉咳血倒地,旁人则爆发惊呼,忙不迭地想要躲开他,一团团地拥挤与踩踏,漆黑夜色朦胧了万事万物,唯独层层血红醒目。

    死伤不计其数。

    ……

    折桥关北,上风口,阿伊果站在一座小丘上,眺望着折桥关的方向,阴夜里能见有限,凭着她的目力根本什么都看不见,她等得有些不耐烦了,问身边的施萧晓:“阳娃子跟着乱军混进城去放火……怎么还不见动静。”

    施萧晓的五感远胜于她,淡淡应道:“有动静了,你看不到,不妨仔细听。”

    果然,凝神倾听中,混乱声音从折桥关处隐隐传来,阿伊果脸色一喜:“要得,要得,总算乱了!”

    话音刚落,一阵衣袂破风声传来,轰轰烈烈的纵跃奔跑中,宋阳跃上小丘,长长地喘息了几口。在城中闭气的时间过长,以至此刻呼吸还没能完全调匀。

    阿伊果喜滋滋地迎上来:“了不起咯,当初真咯小瞧你了。”

    施萧晓也走上前,把他暂时看护的那半具尸体递到宋阳手中:“完好无损。”说完,略略犹豫了下,又问道:“你可算过,在折桥关、夺山营这一个来回里,你杀了多少人?”

    宋阳摇头:“没算。”

    施萧晓的声音略显发闷:“我大概替你算了下……”

    还不等他报出数字,宋阳就挥手打断:“不用算,我知道还不够就成了。”他忽地笑了,这个笑容当真是轻松的:“不过,杀了这么多之后,心里舒服多了。”

    宋阳小心翼翼把他早已经镇封好的半具尸体背在了身上,再度望向施萧晓:“为什么帮我?”从他离开红城军戍守开始,施萧晓就一路跟随着,而之前宋阳也一直没问过一句‘为什么’,直到现在。

    施萧晓笑了笑:“红城里有我最重要的东西,你帮我守住了。我随你出来一趟,看看有没有能帮忙,再正常不过了。”

    阿伊果笑嘻嘻地:“和尚也知道知恩图报,是个情义哥子么!”跟着,又凑上前两步:“啥子东西,这么重要,说来听听?”

    施萧晓不理。

    ……

    一个时辰后,折桥关又变回死城,驻扎其中的燕军留下了数千尸首,余者逃散一空;转天黎明火势自然熄灭,到中午时分,焦烟随风雨完全散尽;再过不久,这一场洗去无数性命、杀戮十足的雨水终告停歇,阴霾崩碎清空湛湛,一轮明日高悬。

    差不多就是天晴的时候,宋阳等人回到了红城。

    纵然身心疲惫,但手上要做的事情没完,启出现前埋葬下去的半具尸体,亲手将亲人遗骸缝合,三炷清香祭奠在天之灵,脸上眼泪不停滚落,心中的祷念响亮,足以宋阳每一滴鲜血:送下去的利息,你收好吧,要笑吧!

    别管我的号啕,你要笑吧,一定要笑。

    ……

    安顿好亲人尸身,还要给施萧晓、阿伊果和自己疗伤,特别是脸上的伤痕;再把解药交给胡大人等等。

    等忙过这一切,宋阳返回住处倒头大睡。

    施萧晓却还未休息,把自己随宋阳所做的事情,一桩一桩地向左丞相说清楚,后者听得惊愕不已:“一个宋阳,几乎把燕夺山营给毁了?!”

    跟着,胡大人哈哈大笑,咬牙点头:“杀得好!燕人毁了我一座边关重镇,我们拔掉他一只边关大营,不算太吃亏!”

    朝廷上再怎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胡大人毕竟是南理的官,什么时候该对内、什么时候该对外他分得很清楚。这一仗既然打了,就越彻底越好,至于后面会发生什么,于此不相干。而这几天里,从周围镇府调拨的援军正源源不绝汇入红城,一副大战在即的紧张忙碌气氛。

    大笑过后,胡大人的语气又平静了下来:“照你所说,这个毒源,是唯一的?”

    大家都是聪明人,从燕国如此重视毒源,就不难发觉疑窦、得出结论。

    施萧晓也早就想通了此事,微笑点头,语气轻松:“应该是的,燕人没了这个毒源,就再发动不了涝疫了。”

    胡大人沉沉稳稳地接了句:“我南理有了这具尸体,只要找到诱发、控制的门道,也就握住了‘涝疫’这道杀手锏!”

    施萧晓愣了下:“这个……这是个祸患,稍有不慎就会伤到自己。还有……这具尸首是宋阳的亲人,他断不会同意再扰亡人。没他主持,想要破解、控制毒源怕是不容易。”

    胡大人笑了笑:“南理不止宋阳一个大夫,想要破解毒源,也未必非得依靠他。至于尸体、亲人……对不住的很,这不是他能做主的事情,我也一样做不了主。”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尽量从别处弥补下吧,能做的也只有如此。涝疫这只瘟神,朝廷是一定会控制下来的。”

    ……

    一场大睡,直到转天下午才醒,宋阳起来后才发觉,秦锥早都来了,只是见他一直睡着不忍打扰。草草洗漱过后,两人离开驿馆,七拐八绕确定身后没人盯梢后,来到了一间客栈门前,秦锥笑容丑陋,目光却暖:“地字三号房,去吧……还有,谢谢兄弟。”说着,伸手重重一拍宋阳的肩膀。

    宋阳明白他谢的是什么,只是脸上还糊着厚厚的药膏,无法还以笑容,摆了下手迈步进入客栈。

    才一进房间,任小捕就快步迎了上来,眸子里泪水盈盈:“我都听说了,是尤太医?”

    待宋阳一点头,她的泪水就滑了下来,哽咽着、勉强着:“你、你别难过。”口中劝着宋阳不要伤心,她自己却哭出了声音。

    柔软的手臂伸出,任小捕想让自己像个成熟女人,把心上人揽在怀里安慰他暖暖他,可拥上了才发觉,不是拥他入怀,而是陷入了他的怀里……自己只是头小鹿,宋阳才是那座山。

    柔香软玉,真正的清宁,渐渐地,宋阳沉溺其中,只有亲人才能舐拭的伤口。

    如此良久,宋阳轻轻呼出了一口气,回过了神来,轻抚着任小捕的头发:“有个事情,要你帮忙。”

    任小捕抹掉眼泪,用力点头……

    第二十二章 常春

    等从客栈返回驿馆,胡大人上门拜访,开始一番寒暄、嘉奖,不外宋阳为国立功,先救全城百姓、后奋勇杀敌,功勋彪炳朝廷定会重奖云云,说过了前面的功劳,胡大人面带笑容,不着痕迹道:“尤其难得的,宋先生甘冒奇险,从燕贼手中抢来了涝疫毒源献于朝廷,这才是真正的不世奇功。”

    出乎意料的,宋阳并没有出言反驳,他对‘毒源献于朝廷’的说辞,全没有任何反应。

    当场翻脸、气极而笑、摇头否认……在登门之前,胡大人想过种种宋阳可能会有的表现,无论怎样他都有应对之词,独独没想到对方会‘全无反应’。

    一时间胡大人有些不知说什么才好,屋里的气氛略显尴尬。

    片刻后,胡大人还是摒弃了那些虚夸说辞,缓缓开口:“边关战事,来得太突兀也太严重,朝上会落实、核查每一个细节,没有什么事能瞒过去,那个毒源……那具亡人尸身也不例外。”

    “那具尸身的重要之处所有人都明白,不用我再啰嗦,是天子势在必得之物……瞒不过、留不住,与其拖延着,还不如表现得主动些,主动献上去吧。老夫用这条老命担保,一定为你请功。”胡大人停顿了片刻,继续道:“何况,这具尸首,燕国一定会想办法再夺回去,凭着一己之力绝保不住它,你要强留,反倒会惹祸上身。”

    胡大人叹了口气,语气沉沉:“我知道,亡人当是你的亲属,可天大事情也挡不住四个字:国事为重。还请放宽胸怀,既然是亲人,他见你有了一份锦绣前程,必会含笑九泉。”

    宋阳转过头,静静望向胡大人,半晌之后淡然说了句:“道理我懂的,多谢大人。”

    胡大人也不再赘言,又宽慰几句、嘱咐宋阳好好休息、安心养伤,就此告辞。随后的七天,由左丞相亲自出面,托请城内高僧在尤太医落葬之处高搭法台、大办法事,日夜不停超度亡魂。

    而这七天里,军情往来、红城军戍守中忙得乱成一团,疏导百姓、囤储辎重、整备军伍,随时准备应付燕骑入侵,甚至都来不及去‘收拾整理’前面的折桥关,红城暂时就成了南理的拒北第一关。但大燕那边全无任何动静,夺山营被摧毁之后,其余六座大营也仅仅是加强了戒备,并未集结、更没有出兵的迹象。

    任小捕好像还有要事在身,在宋阳返城后,她只再待了一天,就急匆匆启程返京了。

    等到第八天头上,燕国忽然以飞雀传书,总算给了南理一个说法:燕境内突显前朝逆匪,不久前袭击边关夺山营,后逃往南理方向,着南理小心提防,事出紧急不及派遣使节,日后当补以国书。

    这个说辞其实也在意料之中,燕国虽然远胜南理,但它有它的祸患,真要倾力南侵多半惹来恶果……至少从这份雀书上来看,燕国的态度已经很明白了,此事到此为止。当然,无论是左丞相还是红城城守,谁都没傻到就完全信了对方、就此撤去防备,他们该怎么加紧防御就接着怎么做。

    又过了几天,凤凰城中也有旨意传来,自红城城守之下,各班校尉都有封赏,不过对此役中功劳最大的宋阳却只字未提……嘉奖之后,圣旨中还另外提到一件事:南理奇士准备启程,继续赴擂一品。打了一仗但并未正式宣战,两国之间的脸皮都还留着,前面订好的事情,后面还要继续去做。

    日前那场雨水中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已随阴霾散去,连痕迹都剩不下多少了,也没谁打算再去追究……只是燕国那些了解自家皇帝为人的重臣都明白,暂时放一放罢了、这件事景泰绝不会善罢甘休;同样,任小捕、顾昭君这几个清楚宋阳心性的人也敢用自己的脑袋打赌:对宋阳而言,距离‘了断’还早得很。

    使节团准备再度启程,而胡大人又来到了宋阳的房间,进门后笑道:“圣上还有一道密旨给你,要老夫代为宣读,宋阳,接旨吧。”

    圣旨骈四俪六,辞藻繁华,但归根结底,还是一张嘉奖状,对宋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