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 > 宋起波斯湾第335部分阅读

宋起波斯湾第335部分阅读



    别不服气,因为土豆与玉米,没有发现美洲之前吃个屁呀!但这两样东西,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好处,那就是耐活、产量相对其他农作物要大得多。而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用相当低的价钱来解决士兵们的吃饭问题。比方就说这土豆羊肉烩。大概总是土豆多,羊肉少。但土豆这玩意有一个特点,淀粉多、吸味。或者眼前的食物可以被称为肉味土豆泥也无不可,最重要的是它是味道不错,还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

    前面说过,“华夏帝国”的探险队早已经到了美洲。因此土豆、玉米这种可以很好解决食物问题的农作物就出现了。对于被狗官与宋廷剥削的吃不上饭的百姓们来说,这却是数量庞大而又口感不错的食物。只此一点,就让余玠管理的四川守备工作,少花了大量的金银。

    不过,这显然侵犯了某些地主的利益,同时也就侵犯了某些朝中大官的利益。这件事后面会讲,因为要证明宋时的官员与朝廷,不过是些猪狗不如的东西,不讲这些故事还真说不明白。

    在月烈的肚子咕噜作响的时候随着声音,食物与几个穿着白褂子的人出现在她面前。这家伙在一辆6轮大车的后面,手中掂了个大勺子。车上则放着几只盖着盖的大桶,想来香味总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附近的士兵们在一阵哨子的声音下迅速列好队,人人手上都拿着个铁盒子。对于吃饭士兵们显然是满意的,最少从他们的神情上来看,食物总是受人欢迎的。土豆、玉米、蚕豆正在成为新的军粮,以替代大量的面粉与大米的高额代价。当车子刚刚停稳的时候,士兵们排成的长队立即就移动起来,他们手中掂着一个铁制的带盖的玩意。月烈亲眼看到一个士兵,只那么伸手一拉,那个家什就了模样。

    不用问那就是军用饭盒,盒盖里固定着一把勺子与一双金属筷子,下一层是一个小盘子,再下面是盛装液体的深些的饭盒主体。士兵们拿着这些东西,排除来到炊事车边上。直到这时炊事兵才打开那些金属大筒的盖子,令月烈惊讶的是,一股热气也就冒了出来。

    一锅是土豆泥与羊肉,看起来羊肉都被弄成了肉碎。当然那本身就被弄成了饺子馅一样的东西,以便于运输。而且与土豆泥混在一起的时候,也根本挑不出来。

    士兵们交给掌勺的人几张小纸片,就得到了一勺土豆羊肉烩,另外就是半罐有红薯的玉米粥以及一人两个的馒头。一般来说,这样的食品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而且令士兵们满意的是,他们的军粮每天的主食都不一样。虽然材料都相似,但味道不一样对于士兵们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活了。

    这时押解月烈的其他几个人以及她的大宛马,都已经用缆车运到了这儿。月烈正打算坐着缆车下去,押她的小兵官的一句话,却让她有一种高兴的感觉。

    “回城得老久一段路呢,大家吃了饭走吧!这囚犯的食物,从我这里出吧!”

    这是余玠从蒲金书那儿得到的一个制度,那就是一种新式的,相对公平的军粮供应制度。因为炊事兵,事实上并不是军队的人,他们是雇来的由蒲金书管理的人。士兵们拿的是饭票,送饭的人是认票片不认人的。至于想抢饭吃的人,都清楚蒲金书的手下都是狠人,最好的选择就是别惹他们!

    第14章 用万为单位

    有蒲金书与宋慈在这里,不得不说这里一切都在迅速变得美好起来。不但许多无家无业的百姓们闻讯来投,甚至有些人变卖了自己那小产业,整家都跑到此地。这让整个城市迅速热闹起来,而且随着城市的热闹,走南闯北的人也多起来。关于《华夏律》的好坏,同样随着他们双腿的移动,就传递到了越来越多的地方。

    蒲金书甚至可以从报纸上知道,自从这消息传播出去之后,许多人甚至卖掉自己的产业,弄条船就直奔济州岛而去。这只证明,吃屎和吃肉的区别,百姓们是懂得的。至于选择,等赵伏波率大军回来之后,咱们再说。

    在这样一种变化之下,整个地区的所有人的精神面貌都为之一振。首先就是余玠手下的军队,进行了大大的整顿。最少从眼前分必军粮上没有人闹事,就看得出来这宋军里的风气,那是好的太多了。

    当月烈拿着那个押解她的小兵官弄来的食物时,那股扑鼻的香气,让她这蒙古汗国的公主尚且要流口水,别说别的士兵了。也是,“华夏帝国”此刻掌握了世界资源的控制权利,就比如土豆、玉米、小麦等等粮食作物。他们的作法是把种子给各个盟国的农民,然后用原本就100倍暴利的工业品,以及工业品天然的剪刀差极廉价的收进来。所以别说供应一个大宋的军粮,就算是供应全世界对“华夏岛”的食品生产企业,也构不成什么太大的压力。

    可叹月烈作为公主,在头次吃这土豆烩羊肉,就着白馒头与带红薯的玉米粥,居然让她——亲王忽必烈的女儿吃的津津有味。倘若她知道,这不过是“华夏帝国”里最下等的“出口式军粮”,不知道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此刻“华夏帝国”的百姓们生活,可以列为世界之最。前面说过,因为工业品、农业品的差别,“华夏帝国”的百姓们生活需要的金钱相当少。就拿孩子们来说,从入国立幼儿开始,所有的一切都是国家的义务。牛奶、面包、新鲜水果等等食物为基础,辅之以全世界最先进与最完善的教育。当然国立的问题在于,他们全都是周托制的,孩子们与家长一周一见面。

    唯一的问题是,可能这样的学校管理太过于严格,而且很容易形成模式化的教育,不利于学者的增加。私人办的学校就要好一些,但同时又不享受国家的那些免费食物与校服。当有人担心,将来庞大的“华夏帝国”将如何达成这样的目标时,赵伏波倒是有信心的很。而且他的回答,也就说明了他的手段,我们姑且这样一听,只看他将来了是如何做的吧。

    “不难,只要我们懂得抄贪官的家,那么我们根本不会缺钱!”

    唯一令月烈有些为难的是,她从来不懂得,土豆绘羊肉那可是非常顶饱的东西,更别说还有半碗的玉米粥与两个大白馒头。尽管这军粮的味道对她这头次吃的人实在是相当有诱惑,但最终她还是剩下个馒头没有吃。

    “留着吧,万一将来你被判了罪,到牢里也可以顶一顿的!”

    小兵官始终是和气的,原因大家该知道。因为《华夏律》里规定,未经合法审判,不得判定任何人有罪的原则。而余玠为了他四川的安定,虽然他直辖的地方不讲这些,但他警告过手下的官员。

    “不要去招惹蒲提刑和他用手下,我告诉你们,他们都是些惹不得的人!”

    余玠之所以如此告诫,那时因为蒲金书手下行事,实在是肆无忌惮的很。尤其是对大宋的文武官员,那是一点也不留情。一句话不合适,被他们定性为袭击的时候,都会一枪直接爆了头。反过来,倒是百姓们他们客气的很,有什么事上衙门找宋慈解决。而且为了这些事情,余玠与蒲金书交涉过。

    “余大人,这样说吧,我家王爷很讨厌这些个狗官。现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是可以搬着指头数得清的。而且别提什么法不责众,我们王爷杀这种狗官的时候,喜欢用万为单位!”

    赵伏波杀人时候的决心,想来萨莱城一战,只准进不准出就已经表达的完完全全了。别提什么人性,也别提什么善良。因为贪官在《华夏律》里的定义是渎职与叛国。对这样的人执行的刑罚是全球不死不休的追杀,也就是说在“华夏帝国”贪污了,唯一的结果就是死。

    而且“华夏帝国”的这种全球追杀令,早已经给所有的盟国说的清清楚楚,谁收留了追杀时造成的损失“华夏帝国”一概不承担责任。同时收留的国家,将会被“华夏军”列为可以宣战的敌对国家,随时有权利进行以颠覆其政府,毁灭其皇族为目标的作战。

    大多数人有的时候,对于自己的私欲是不大能控制得住的。但当死神的镰刀已经架在脖子上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明白,私欲一定不能影响“中华民族”为了崛起而付出的努力。

    随后,月烈再度被押解着离开了军营,这一次送到的地方更加低矮,其后就踏上了回城的道路。月烈在这几月的行程之中,也算是有些见识的人了。对于大宋的狗官欺压良民,一路之上看到、听到的也不少。此刻被这10个兵押着的时候,她却分别感觉到了此处的兵与别处的不同。

    就拿眼前这10个兵来说,一个个年轻、健壮看起来的时候,也带着十足的勇悍。虽然月烈认为有一部分的原因,应该是他们的伙食很不错,但她知道这恐怕并不是他们几乎完全改变的根本原因。此刻她已经不再抱能够逃脱的希望,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去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说礼的地方。

    不久之后,城市距离他们越来越近,而且这时她看到了更加威武雄壮的军人。他们骑着高头大巴,与那些马相比,她的大宛马就显得有些娇小玲珑。而且这些士兵,离老远就给了她一种感觉。

    “他们一定杀人如麻!”

    第15章 强者的向往

    当月烈公主看到“华夏军”士兵的第一眼有时候,“杀人如麻”这是第一个感觉。从外观上,“华夏军”士兵的装束相当现代。固定在半硬式盔甲上的弹匣,身体一侧固定着左轮手枪的枪套,以及另外一条大腿上固定着的,手榴弹携带装具。而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步枪,在骑马的时候则习惯性的斜枝在大腿上。

    这大概就是“华夏军”中国海舰队海军陆战队士兵的一惯模样,除此之外他们还习惯性的把脸甲推到头盔上,鼻梁上并架个墨镜。而逃家的蒙古公主月烈看到的恰恰就是这么一付模样。

    不过对方只是向她扫了一眼,就不再理会,而是神情专注的在城门边仿佛看风景似的看着进进出出的人。至于押送月烈的其他宋军,对方连看都没有看。那付蔑视的模样,可以让任何一个心底里有些火气的人极不舒服。

    月烈偷偷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军人,他们没有丝毫的表情,只是在看着那个骑着极雄壮战马的人,目光之中流露出某种向往的模样。

    “那是对强者的向往!”

    月烈很轻易就得到这个结论,因为在蒙古军里,金人、辽人很多,他们看地位比他们高的蒙古士兵时,眼神之中就常常有那种羡慕的神情。月烈虽然贵为亲王忽必烈的女儿,但她依然是个聪慧的姑娘,这些事情在过去就常常触动她敏感的少女情怀。虽然她不会像伯雅鲁罕勇敢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该看到的全都看到了。

    蒙古人同样是喜欢并尊重强者的,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有人不尊重强者么?喜不喜欢可以姑且放在一边,但对于强者的尊重,那肯定是第一位的。因此,月烈在第一眼看到“华夏军”士兵那相当骄傲的神色,她知道那些人是绝对的强者。只是不知道这些强者与蒙古人比起来如此。

    这件事她很快就会知道,因为她来到的地方是余玠与蒲金书所在的夔州,而这里是“华夏帝国”向大宋供应军火最集中的地方。显然“华夏帝国”的商人们有些懒,而且大宋的官们显然也希望能够借这个转动军火的机会,多捞些钱。尤其是这里赵伏波还在打算攻打钦察汗国。

    在不久的将来,钦察汗国阿速台汗的兄长孛儿只斤班秃就会回来参加所谓的大会。而且他不会直接前往蒙古汗国,虽然如此又不免要多走许多路,但能够为“华夏帝国”的皇帝做些事情,无论对他还是对钦察汗国那都是一种光荣。

    当进了城的时候,更多的新奇玩意让月烈感觉到,更加目不睱接。这里有更多的那些骄傲的士兵,也有着更多的新鲜玩意,甚至这里没有什么泼皮出现。

    泼皮这种玩意,想来看过《水浒》的人已经看到过许多。高俅本身不过是个泼皮而已,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官僚文化没有问题,为何这么个泼皮都可以当高官呢?请大家相信不笑并没有歧视球员的意思,只是想问筛选制度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或者说北宋末年还有筛选制度吗?

    根据这一点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徵钦二帝,被囚的不冤!

    显然倘若在“华夏帝国”想当官那就没这么容易了,考试都在其次,选举、监督包括品德监督名目花样繁多。能当官的人,无一在专业、操行上有欠缺。因为中国人实在是太多,能当官的人也实在是太多,有的挑啊!从这一点上来说,赵伏波倒是不必担心自己被人俘虏去,因为他手下的高官不会比高俅之类的狗官更蠢。

    不管怎么样,反正夔州这里是没有了泼皮。因为这儿是“华夏律”管理的地方,泼皮在他们最初的试探之中全都被抓去并绞死了。是不是泼皮,《华夏律》并不理会,只要有被定义为抢劫,欺诈的罪行,那是一定会被绞死的。这倒不关乎《华夏律》的嗜杀,而是侵犯了其他“华夏帝国”公民的“天授权利”,那就是释迦牟尼亲临,也救不了命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短短几个月里夔州这里民间的氛围就全都变了。因为没有人想做亡国奴,也没有人想被人欺压,最少就百姓们来说,有肉吃的时候绝对不会吃屎。最少就夔州的百姓们来说,还是那个王爷好,至于现在的皇上,看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来到城中的月烈,看到了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她不大明白夔州这里原百姓们怎么了?可能书友们也会疑惑,难道这里的地方官就会由着他们这样干吗?

    当然不会,但因为附近的官员,全部违反《华夏律》,这里已经被杀绝了。这就证明了一点,大宋皆狗官,全杀了都不会有冤假错案。至于诗词写的好不好,完全不在考虑之内。

    原本那些被审的官员们,很快都得到了贪脏枉法的证据,结果朝廷自然是一句交部叙议。可惜的是,落到“华夏军”手里,一个都活不了。只要离开夔州,天知道哪来那么多猖獗而又装备精良的“强盗”,自然会砍了他的头。而且既然无法交部叙议,自然抄了他的家,没收财产了事。

    至于那些官在朝廷里有没有“人”,即“朝里有人好做官”的“人”,其实“华夏帝国”的人才不关心。因为他们的皇帝说了“一个都不留”,正如同蒲金书所说,那些人在世上活着时候,已经屈指可数了。

    而这就恰恰造就了夔州的繁荣,所有的人都振作起精神,最少他们看到他们的未来依然是一个有着光明的未来。最少那个被称为“王爷”的家伙,不会向百姓们伸手,这样的王爷怎能不受百姓们喜欢呢?

    月烈可不懂得这些,她此刻作为一个待罪之人,正在前往她命运被抉择的地方。

    那么月烈公主的未来会是什么模样呢,咱们下章再说!

    第16章 真实的态度

    “威……武……”

    这是月烈误带进衙门的时候,会第一时间看到的场景。然而,事实证明她不但错了,而且错的离了谱,因为她先被关进了号子里。

    带她进入的大堂里,除过正面的高桌子上坐着的那个穿着一身怪制服的官员。说怪是因为这样的官,完全没有大宋官员那搞笑的帽翅。身上穿的显然是质地极好的袍子,腰裹玉带手边放着厚厚的法典。在他身后的屏风之上,大书两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堂上的匾额,再也不是什么“明镜高悬”的滥调。而是一幅“青天白日”的画卷,旁边朱笔写就的行草。

    “朗朗乾坤《华夏律》之下,人人平而等之。行皇命者违犯,必峻刑以待!”

    月烈自然明白,前面那句的意思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词在传统文化里并不新鲜,只可惜千百年来不过是口号一句。凭这点就可以断定,毁灭并葬送传统文化的人,是狗官与昏君。倘若不严回监督,整个“中华民族”就必然没有未来。

    与对面法官相对而坐的,自然是控辩双方。作为在法治上讲“尚示开化”的地方,人们当然不懂得要去请律师。因此宋慈只好在此刻权宜行?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