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232部分阅读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232部分阅读

。你是怎么管事的,这辖下乱七八糟的,怎么什么人都来?看到爷头上这伤了没有,就是昨晚遇到歹人所为。你好大的胆子,如此松懈,就不怕圣驾巡幸热河时,出了纰漏?”

    齐敏闻言大骇,已经翻身跪倒,道:“没想到竟有凶徒惊扰十六爷,奴才该死,奴才这就使人彻查此事。”

    十六阿哥见他如此表态,才满意的点点头,道:“整肃治安,本就是你这总管的职责,这点不用爷说。这热河没有城墙,难免鱼龙混杂,你当时刻留心才是。用心整肃吧,若是能早日将那些无法无天之徒绳之以法,爷在御前定为你请功。”

    齐敏恭敬的应了,迟疑了一下,开口问道:“请问十六爷,是在何处遇袭?奴才要是缉凶,该如何着手?”

    十六阿哥听了,不由皱眉,道:“在城外二里,见他们往城里逃窜了。黑巾蒙面,看着甚是鬼祟。听着说话声,不像是本的口音。最近外来有什么可疑人口,全部不住他们。爷到了这边,他们还曾追来,药死了这边园子的两条狗,实是太猖獗了。要不然,爷也不会连夜使人给你送信,让你安排人手护

    说到最后,十六阿哥已经是咬牙切齿。满脸怒意。

    齐敏先前听着还觉得有些不对头,听了这番讲述,再也不敢生疑。想到昨晚十六阿哥险些出事,他几乎要惊出一身冷汗。

    少不得,他表明来意。请十六阿哥移驾行宫。

    十六阿哥闻言,不由冷笑,道:“你就这点出息,难不成爷不进行宫。还性命不保了不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不成爷住园子这头,齐敏你就保不住爷了?”

    “奴才不敢,只是十六爷身份贵重……”齐敏情急之下,见十六阿哥一味坚持己见。倒是有些不晓得说什么好了,转过身子看着曹道:“曹大人。您看是不是劝劝……”

    曹脸上现了郑重,对十六阿哥道:“十六爷,齐总管所言甚是,十六爷还是移驾曹一眼,对齐敏道:“对了,使人将云容馆收拾出来。爷占了这里,和瑞郡主这几日要携女移到行宫里住。过些日子。有先到的蒙古诸王,其中有女眷的,还要和瑞出面先招待。”应了,心里晓得,实不寻常。

    看着曹脸色的郑重,与十六阿哥对和瑞郡主的安排,看来十六阿哥遇袭确有其事。

    齐敏知道,自己的逍遥日子算是到头了。

    具体如何缉凶,怎么安排人手,还有许多事要料理。他便从园子这边告辞离开。带着几分焦虑,匆匆而去。

    曹看着十六阿哥。道:“既是十六爷真要留在这边,那还是往内院去住吧。前院客房,都不算宽敞。”

    十六阿哥揉了揉肚子,道:“随你安排。现下却是吃饭要紧,怪饿的,咱们找你媳妇要饭去!”

    说话间,两人一起往内园来。

    初瑜这边,正同曹颂说话。因昨儿已经晚了,曹颂给嫂子请安后,也不方便多说话。今早吃了饭过来,看看大侄女,陪着嫂子说说家常。

    “侄女儿,你十六叔我也饿死了!不拘什么,快弄些能填巴肚子的东西上来。”一进屋子,十六阿哥便嚷嚷道,半点没有做叔叔的自觉。

    曹颂看了一眼十六阿哥的额头,又瞅了瞅曹,笑着说:“听说十六爷与奴才哥哥抵足而眠,怎么着,做梦还打架了不成?”

    “敢打趣爷?小样儿,骑马没骑够是不是,要不爷再使这策马奔驰的瘾?”十六阿哥往炕上一坐,带着几分笑意,看着曹颂道。

    曹颂听了,连忙求饶:“奴才不敢了,十六爷可千万别介。这身子都僵了,现下还有些合不拢腿呢。”

    初瑜已站起身,吩咐人去厨房了。

    曹因昨晚喝酒的缘故,有些口干,倒了两盏温茶,递给十六阿哥一盏,自己一盏。

    三口两口饮尽,他方对曹颂道:“昨儿叫小满拿了药过去,你抹了么?那个药是太医院的方子,消肿化瘀最是不错。”

    曹颂点了点头,道:“昨晚就用了,挺管用的,方才我还同嫂子说起。”

    说话功夫,初瑜这边,已经寻了个白瓷小罐,给十六阿哥的额头上药。十六阿哥疼得直龇牙,看了叫人不忍。

    曹颂怕十六阿哥不自在,忙借口前院有事,先出去了。

    “到底是怎么磕的?真是翻把式摔的上了,那身上没磕着吧?”曹见十六阿哥如此,倒是有些不放心了。

    提起这个,十六阿哥想起一事,也不接前面的话,反问道:“这书房右院子住的是谁?怎么影影绰绰的,像是听到一女子哭。爷半夜渴了,起来找水,听到这动静不对,想要顺着声音过去瞧瞧,被门槛绊了。””曹这几日为“悬赏”之事悬心,都忘了前院还有这么一人。他抬起头来,问初瑜道:“那小姑娘伤势如何了?问没问她还有什么亲戚没?”

    “我昨儿去看过,伤口不深,已经结痂了。只是受了惊吓,又落了水。精神还有些不足。亲戚……在乡下有个叔叔,就是当年将她卖了的那个,提起来只是哭……天可怜见,今年才十四……”初瑜回道。

    十六阿哥听了,生出几分好奇。问道:“怎么回事?这里还藏着个落难美人不成?又是伤口,又是落水的?”

    曹将郭氏之事讲了一遍,听得十六阿哥不禁目瞪口脚。道:“没想到天下还有这样的奇女子,却是可惜了了,不得亲见。要是爷能早些晓得郭氏,定当奉为至交。”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灵堂设在何处,爷想要去拜拜。”

    “城西寺里。城里乡绅捐的银子,听说不少士子都去了。”曹想到大管家昨日说过此事,回道。

    “红颜薄命,不过如斯!”十六阿哥摇摇头,道:“爷要去瞧瞧那小英,既是郭氏抚养长大,耳濡目染。也当有几分不凡才是。”

    说话间,十六阿哥已经面曹忙拦住,道:“急什么?先吃了饭,刚才谁嚷饿了来着?”

    这会儿功夫,初瑜已经带着人摆好了饭菜。

    十六阿哥讪笑了两声,接过初瑜亲手递过的热毛巾,擦了擦手。

    两人肚子都空了,就着小菜,连喝了几碗热粥。

    初瑜这边。因方才十六阿哥说要去看小英。所以叫喜彩带人先去前院说一声,省得一会儿不便宜。

    刚撂下筷子。十六阿哥就坐不住了,拍了曹的胳膊一下,道:“快点带爷过去瞧瞧!不管这个小英如何,能多听听郭氏生前轶事也是好的。”

    曹见他这般急切,也撂下筷子,同他一道往前院来。

    小英已经起来梳洗了,眼睛仍是肿肿的,难掩哀痛之色。

    曹上次见她,她小脸上脏兮兮的,遮了本来面目。这次一见之下,倒是有些惊艳。

    十四、五岁的少女,身子略显纤细,皮肤白皙可人,加上含泪的眼睛,微微颤抖的肩膀,看着很是惹人怜爱。

    不禁曹惊艳,连带十六阿哥,都有些看直眼。

    小英跪在的上,却是惶恐不安,牙齿都打架了。

    曹收回目光,道:“起吧。这几日休息得如何?有的嬷嬷说。”说到这里,指了指十六阿哥道:“这是十六爷,听了你姐姐的事,心生敬佩。晓得你在此处,特意来看看你。”

    “小女尚好,谢过额驸容留之恩。姐姐那边,姐姐那边……今日儿是姐姐头七,小女想要去拜祭……”说到最后,她的眼泪已经跟断线的珠子一般,簌簌落下。

    “赵家一家三口并新妇具已被凶徒杀了,世人还当那死去的新妇是你,你若冒然露面,少不得引得好事之人的非议。逝者已矣,想来她也不希望你活得艰难。都是形式罢了,你想要去,就消停些再去。”曹道。

    小英点了点头,含泪道:“老天有眼,这几年,姐姐待翁姑如何,都在小女眼中。姐姐被杀戮之时,除了小女目睹,赵婆也是亲见的,却是丧了良心,只是遮掩真相,护着儿子,还商议了要将小女杀了灭口,全不顾姐姐这数年来的供养之情……”

    “哎!”十六阿哥听到此处,难免又唏嘘一番,上前一步,开口道:“姑娘放心,爷这就使人去操办,定不叫你姐姐身后凄凉。你若是想过去拜祭,爷一会儿就陪你过去。”

    见他说得热络,小英不晓得该如何应对。

    虽不晓得眼前这“十六爷”的身份,但是瞧他穿着打待他恭敬,心里就存了畏惧。她现出几分不安,看了曹一眼,颇有求援之意。

    曹见了不忍,道:“你也乏了,先歇着,我同十六爷还有事儿要料理。”说话间,拉了十六阿哥出来。

    十六阿哥还舍不得离去,犹自回首,眼睛恨不得黏在小英身上。

    曹见了,实是哭笑不得。

    两人到了前厅,曹笑着说道:“十六爷是不是阳气太足?看来当跟齐大人说声。早日使些宫女过来,也省得十六爷上火。”

    十六阿哥往座位上一坐,脸上已经显出憧憬之色,道:“怨不得郭氏将她藏的严实,秘而不宣。这样一朵小花。我见犹怜,虽生长在民间,但不见半点粗鄙,实是难得。”说到这里。摇摇头,道:“爷跟你说这个做什么?你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太不解风情。”

    曹见他对小英甚有兴趣的样子,劝道:“十六爷晓得宫里的规矩。不是哪个女子都能受的!这小姑娘命运已够坎坷,荣华富贵虽好。也要有命享。”

    十六阿哥摆摆手,道:“说这个做什么,爷还能强抢民女不成?左右她不是你的妻妾丫头,还不能让爷献献殷勤?”

    十六阿哥说到做到,当即打发人预备车轿,张罗着带小放郭氏的寺里祭拜。

    齐敏这边被十六阿哥吓唬一遭,已经是魂不守舍、杯弓蛇影。听说十六阿哥出行,亲自带了几百兵丁随行护卫。

    寺庙那边,已经清场。

    难得折腾一趟,初瑜之前也提过想要给郭氏上一柱香,所以曹便借着这个机会,带着妻子随十六阿哥一道出行。

    浩浩荡荡的队伍,引得不少人驻足。

    待听说连王府园子里的贵人都要给郭氏吊唁,有的人撇撇嘴,认为是失了体统;有的人却是当郭氏是花神转世,寒食节又升天归位了。

    在人群中。有几个人看着远处的队伍。面上露出凶狠之色。

    这几日,始终关注王府园子那头。却是难得见人出来。好不容易出来一次,队伍这般庞大,有官兵开道,根本就无法近身。

    加上男男女女,不是乘车,就是坐轿,也不晓得曹到底在哪辆里。就算是手痒痒,他们也不敢出手。

    “二爷,贴了榜单,有人盘查了,怎么办?要不要出城去避两日?”远处一个酒馆,临窗处,一个男人低声问道。

    “不用,他们就算再查,也查不到国公府,怕什么?稍安勿躁,等过两日同老大汇合再说。”旁边有个带着宽沿两人身上都穿着青色短褂,看着像是仆从服色。

    这热河人口不多,权贵家的园子可是不少,街上常见各府护院家丁。因此,这两人临窗吃酒,也没有人注意。

    只有小二,见了那戴着那宽沿帽子汉子眼下贴着的狗皮膏药,心里有些好笑。常见人将狗皮膏药贴在太阳|岤上的,还真没有几个贴在颧骨上的?

    那汉子见小二看他,望了小二一眼,眼里难掩凶气。

    小二被吓得一激灵,忙低下头,就听那汉子道:“结账!”

    小二战战兢兢的凑过去,点头哈腰道:“三道菜,两壶酒,一盘馒首,拢共一百二十七文。”

    那汉子从怀里摸出一把钱来,结了帐,起身走了。同桌的汉子,也起身跟上,嘴里还嘀咕着:“想吃煎饼了,这馒首白是白,咬着不筋道……”

    小二捧着酒钱,心里松了口气。

    想着方才那汉子的狠毒,小二不禁吐了口吐沫,道:“就是个奴才,还拿起架,算是什么物儿?”

    等将酒钱送到柜台上,小二拿着块抹布,将刚才的那桌收了。

    刚好有桌客人,听口音是外的人,说起孝妇郭氏来。不晓得哪里有争议了,几个人争论不休。少不得,又唤了小二过去,问询详情。小二这边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听得众人皆是叹息不已。

    吃菜的撂下筷子,喝酒的撂下酒盅,大家都想要到寺里拜祭去。

    这时,就见有队兵丁过来,凶神恶煞的进来。为首的小校看了那桌客人一眼,道:“外的人?什么时候到热河的,有路引没有?”

    那几个人忙起身,从各自包裹里拿了路引出来。

    那带头的小校翻来覆去看了,确认无伪才摔到桌子上,又开始打量众人两眼,对身后兵丁道:“搜,都给爷仔细些!”

    众人见了,不晓得缘故,慌乱不已。不过,也不敢上前拦着,只好干着急。

    掌柜的已经过来,塞了块碎银给那小校手中,低声道:“官爷,是前几日通缉那个事么?那通缉图像街头也贴了,同这几位客官不像。”

    “多嘴!”小校喝了一声,道:“你晓得什么?爷告诉你,最近不太平,只要有外的口音的投宿吃饭,都要仔细留意。要是容留了凶徒,就是一个窝藏之罪,到时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说话功夫,兵丁已经将那几人的包裹与身上都翻了一遍。

    毕竟是出门在外,有两个人身上带了匕首防身。

    小校将匕首在手心里掂了掂,脸上露出几分狰狞,挥了那两人吓得大惊失色,旁边有同行之人,忙近前给小校塞银子,嘴里求情道:“官爷,我等确实良民啊,匕首只是防身,并不晓得犯了忌讳,还望官爷饶了小的们一遭。”

    那小校像是没看到银子,道:“冤不冤的,衙门里出来再说,嗦什么,还不带走!小的们,总管大人说了,这些日子谁敢怠慢,板子是轻的,革了缺你们谁也别跟爷叫娘。想要升官发财,眼睛都他妈给爷放亮点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三十七章 严打(中)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十一卷定风波第六百三十七章严打(中)

    京城,曹家东府,后院排房。

    看着炕上病得小脸苍白的紫兰,绿菊不由垂泪,拉着她的胳膊劝道:“好姐姐,到底要想开些。”

    紫兰看着绿菊,露出几分无奈,含泪道:“我是什么牌位上的,想开不想开又能如何?不过是个物什。我比不得你,你还有姥姥、舅舅能倚仗。我是管家从人伢子手中买来的,自己都不晓得自己个姓什么。就算我咽了气,这世上也不过多了个孤魂野鬼罢了……”

    “姐姐!”绿菊见她语出不吉,忙用帕子捂了她的嘴:“姐姐切莫胡思乱想,还是好生养病要紧。养好了病,咱们还在一块当差。”

    紫兰哆嗦着嘴唇,摇了摇头,道:“妹妹不要哄我,太太的脾气,我也晓得。我叫二爷撵出来,丢了太太的脸,太太才不会再容我。”

    绿菊听了,一时无语,过了半晌叹了口气,从袖口里掏出一个荷包来,道:“还是好生养病吧。我这里有些银钱,姐姐先用着。其他的,等姐姐病好了再说。”

    紫兰看了看荷包,并不出手去接,而是抓了绿菊的胳膊,道:“好妹妹,千万要记得,奴婢就是奴婢,千万别拿自己个儿当人。”

    绿菊听她说得古怪,不由愕然。

    紫兰苦笑道:“太太的脾气,可是能消停的。二奶奶这里,二爷撵了我,就没有别人了么?下一次,怕就是要寻个由子,打发妹妹去了。”

    绿菊听了,脸色发白,摇了摇头,道:“我不去。”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窗外有人道:“咦?二奶奶?”

    是上房小丫鬟荸荠的声音,紫兰挣扎着做起来,绿菊也从座位上起身。

    就见门口帘子掀开,静惠带着春儿走了进来,荸荠跟在后头。

    见了绿菊,荸荠小声说道:“姐姐,太太要吃烟呢。”

    绿菊虽不放心这边,可也没有法子,只好同静惠见过,就带着荸荠回上房了。

    看着静惠主仆,紫兰有些手足无措,忙低着头,道:“奶奶能来看奴婢,感激不尽,只是屋子脏,仔细药味儿熏到奶奶,就是奴婢的罪过了。”

    静惠坐了下来,摸了摸炕边的药碗,已经有些凉了,便回头吩咐春儿道:“端下去热热,再吩咐厨房那边熬些好粥来。”

    春儿应声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静惠与紫兰二人。

    静惠摸了摸紫兰的辈子,道:“这屋子有些潮呢?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