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组团游三国 > 第0151章 教授船棋山水

第0151章 教授船棋山水

   教授也说:“黑棋确是输了一路。”

    执黑棋者听教授也这般说,仍是不信,坚持数子,两人数了子,果然是白胜一路。

    执白棋者十分得意,执黑棋者却不甘心,再次点算,结果依然。

    执黑棋者感觉自己只输了一路,甚是不甘,张罗着再下一盘。

    执白棋者摆摆手道:“两位高手在此,咱二人就不要献丑了吧,”对教授和少年做了个请的手势,“二位高手下一局,我二人学习一下,如何?”

    教授与少年对视一笑,站了起来。

    教授此时才注意看少年,十七八岁年纪,矮小黑瘦,相貌只能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奇丑无比”。教授见过像庞统那样的丑孩子,而眼前这个少年,比庞统还要丑上几分。

    少年很有礼貌地坐到下手位置,将黑棋棋盒轻轻推到教授方便捏取棋子的位置,轻轻咳了一声,正襟危坐。

    教授惊讶于少年的气度,如此丑陋的少年,往棋盘前一坐,竟似换了一个人,举手投足间,无不透着优雅大气。

    这样的对手不可小视啊!教授暗自提醒自己,心里暗想,恐怕要用一些现代围棋的先进定式才能应付。

    少年轻轻将黑白各两子摆在四角星位上,作为“座子”。

    教授年长,应执黑后下,抬手请少年先下。少年探身,向教授微微行礼示意,捻起一颗白子,轻轻按在棋盘上。

    由于古代围棋四个角部星位有固定的“座子”,教授所掌握的那些“小目”、“目外”、“三三”等局部定式没有施展的机会,教授只能围绕着“星定式”,做些文章。

    棋局进行得时快时慢,这便是围棋的节奏。

    布局阶段结束,教授很满意,凭借更为先进的围棋理念,教授确立了很大的序盘优势。

    棋局进入中盘阶段,教授立刻感觉到压力,丑少年几招棋都看似无理,教授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应对手段。教授冥思苦想,勉强找到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案,待到几十手后,序盘建立起的巨大优势已经丧失殆尽。

    无奈,教授只好主动寻找战机,挑起乱战。教授的性格和棋风,并不擅长乱战,以往在襄阳下棋,只凭布局阶段的优势,教授便可赢得胜利。而现在面对这个擅长棋盘缠斗的丑少年,教授不得不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这可是犯了大忌。

    可目前的局势,教授只能破釜沉舟,方才丑少年过于无理的招法,还是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地方,教授屏住呼吸,下出一手极为凶险的“断”。

    丑少年没想到一直回避战斗的对手竟然下出如此招法,这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意。丑少年凝神于棋局,再三权衡,自己已有优势,所谓“赢棋不闹事”,犹豫再三,丑少年终于选择了回避战斗。

    教授险招奏效,得理不饶人,接二连三下出狠手……

    丑少年反复计算,再退让便要输了,只能“以暴制暴”,黑棋白棋扭杀于棋盘之上。

    旁观两人看得是兴奋异常。旁观,尤其是观棋者,最喜欢的便是你死我活的乱战,要不然怎么会有“看热闹不怕事情大”这种话。旁观二者便是这种心态,一个支持黑棋,一个看好白棋,神色之紧张、汗水之淋漓,远胜对局二人。

    “好!赢了!”旁观两人同时喊了出来。

    喊罢,却见教授与丑少年都停下手,对视而笑。

    “黑棋赢了吧?”支持黑棋的人问教授。

    “明明是白棋胜了!”另一人很是肯定。

    “黑胜!”

    “白胜!”

    嚷着、叫着,两个旁观之人几欲跳起撕扯起来……

    这是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监急”啊。

    教授和丑少年赶紧起身劝慰旁观者。

    “咱们赢了吧?”旁观者已经把自己的阵营划分得十分清晰。

    教授和丑少年对视一下,哈哈大笑。

    “怎么?”旁观者愈发糊涂了。

    “此盘棋和了!”

    “和了?不对啊,还有好多地方未下啊?”

    “这里是三劫无胜负!”丑少年指着绞杀在一起的黑白棋子解释到,“此处纠缠,黑棋白棋子力众多,都无法舍弃,只能循环往复提劫,由此,便不能继续下去,只能算和棋了。”

    “和了啊?!”两位旁观者甚是遗憾,也为方才差点因为一盘和棋而闹翻脸感到尴尬。

    “两位高手再下一盘吧!”旁观者意犹未尽。

    “在下还有赶着乘船。”教授拱手致歉。

    丑少年向教授施了一礼,“先生棋道高明,晚辈佩服。”

    教授赶紧还礼,口称“惭愧、侥幸”。

    少年再深深施了一礼:“晚辈山阳郡王粲,有幸与先生对弈,望日后有机会再想先生讨教棋艺。”

    王粲?教授大惊。

    教授惊讶,并不是因为知道王粲日后将名列“建安七子”之一,而是因为,教授在襄阳就听说过王粲年幼却有大才,如今亲眼所见,教授还是惊讶王粲声名远播,却是如此小的年纪。

    教授赶紧还礼,道:“在下谷梁寿。”

    “原来是谷梁先生。”王粲没听过教授之名,只是简单客气一下。

    “敢问王公子欲往何处啊?”

    王粲拱手道:“谷梁先生儒雅沉稳,王粲不敢隐瞒,此番将往荆州入刘景升大人幕下为僚。”

    “哦?王公子欲往襄阳,那太好了,某便自襄阳来,此番外出,数月便归。”

    “啊?晚辈果真与先生有缘,如此,晚辈便在襄阳恭候先生大驾,待先生回归之日,我们再次纹枰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