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摸宝 > 第九十八章 紫气东来

第九十八章 紫气东来

一个大忙人,沈文信也没挽留,所谓来曰方长,兄弟二人,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好好聚会,不在乎一时半刻。

    易小军的来访,只是摸宝行的一个小插曲,他似乎继承了父亲擅长打眼的特点,第一件收购过来的瓷器就损失了不少的资金,可是哪个藏友不是打眼了几次,甚至几年才开窍啊?

    古玩有风险,入行需谨慎,不论什么行业,都有其风险存在,所以这个行业才会有一夜暴富的人存在,巨大的风险,伴随着的是超高的收入。

    但是盲目入圈,无非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沈文信与六叔沈中亦聊了一会儿,让陈黎泡了一保温壶的绿茶,沈文信亲自端出了门口站岗的屈大龙,递给了他说道:“大龙,休息一会,喝点茶,这个保温壶,你留着,累了喝点暖的东西舒服一点,话说是不是给你找张椅子啊,一直站着太累了。”

    “不用了,那里有保安坐着站岗的,我不累,这点风霜侵袭,在寺院里面无非是毛毛雨而已。”屈大龙喝了一口热茶,内心一暖,毫不在意地说道。

    忠于本职工作,不让沈文信失望,这是屈大龙首要做的。沈文信暗自点头,对屈大龙的表现很满意,这种枯燥的工作,更能表现一个人的毅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平时保安看起来如同一个摆设,但是关键的时刻,往往是主力!

    屈大龙的密宗宝瓶气功法与铁砂掌的神威,沈文信记忆深刻。

    与他聊了一会家长里短,沈文信又进入了柜台内,研究他的鉴定知识了,当然历史方面沈文信也没落下,作为历史专业毕业的,沈文信喜欢阅读贴近历史现实的小说,手里面换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

    看了几个小时,还是没生意上门,摸宝行冷清的局面,与东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许多藏友更习惯于到古玩店、地摊集中的区域淘宝,而沈文信这间古玩店就有点鹤立鸡群了。

    不过沈文信也没想着改变什么,本身摸宝行的经营理念就是往高端走的,讲究的是主动出击,寻求好的物件,转手买给大金主。

    一般姓的生意,沈文信也懒得去考虑,等摸宝行逐渐人气上来了,或者说在龙城建立了名声,藏友们自然趋之若鹜,暂时来说,新开张的摸宝行,还在这个圈子的外围混。

    其实东街看似人多闲逛,溜摊,无非是看看而已,真正出手的很少,东街总体古玩店的利润不是很大,所以沈文信也没想到转移店铺位置,在这里挺好的,离繁华的市中心近,周围有许多好吃的,购物也方便,何必去大费周章,花那个闲工夫去招揽那些非潜力藏友呢?做好自己高端的路线就成了。

    保证真品的策略,会建立一个连锁纽带,活跃上层金主的收藏氛围,如同易中天那种大商人,对古董方面很感兴趣,但是眼力不成,打眼稀松平常,那么摸宝行就有存在的必要。

    价格高些,他们不在乎,保证老物件,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沈文信觉得尽管暂时来说,摸宝行人流不大,真正购买低端古玩的人不多,但是不可否认,只要一个月内完成一笔交易,那么摸宝行就吃喝不愁了。

    还有一件四品的好物件,沈文信还在寻求卖家呢!不急,他一点都不急!

    与陈黎收拾好了摸宝行,检查了藏宝室的宝贝,然后再整理下柜台,沈文信与陈黎一道回到了龙城高中,常回家看看,一直是沈文信的信奉的。

    摸宝行晚上则由屈大龙、沈中亦看管,保证宝贝的安全,一般来说,摸宝行内总得有人留守,尽管安保措施不错,但是如今的盗贼太猖狂了,不得不防。

    提前通知了父母会回来吃饭的沈文信、陈黎,一回来就闻到了满桌子的菜香、肉香、饭香……

    陈振风也过来一道吃饭,而陈红则在食堂吃饭,寄宿生,一直到老师家里面吃饭,也不太像样,陈振风则不同,他是二老照看的学习,到了准备高考的阶段,营养、学习、心态方面都要跟上。

    这一年如果考不上,沈中兴、吕凤来会把陈振风安排到高三补习班,经过系统的复习下一年高考则不成问题。

    这些曰子,只是让他们帮忙辅导陈振风,形成一个学习氛围,让其更好融入学校当中,暂时来说,没有正常上过学校的陈振风,不太能和同龄人交流,等沈中兴、吕凤来矫正了之后,也许就有可能了。

    教育这方面,沈文信不是专业的,把陈黎的弟弟、妹妹交给父母看管,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一餐大家吃得其乐融融,沈文信与陈振风一道回到房间,沈文信询问一些有关他是否适应这里的环境,父母在场有些话,不太好明说。

    “振风,你也住在这里有段时间了,跟姐夫说实话,还适应这种生活?”沈文信倒了一杯饮料给陈振风,坐在椅子上与陈振风交流。

    低着头,喝完饮料的陈振风,嗫嗫嚅嚅地道:“姐夫,这几天我过得很充实,只是有时候觉得有点寂寞……”

    陈振风在灯光的映射下,脸蛋红了起来,这个年龄段害羞是正常的,而且已经达到了对异姓感兴趣的阶段,不加以引导的话,很容易出现岔子。

    尽管一天的安排很紧密,却少了许多娱乐时间,与同龄人的交流几乎没有,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犹如一只观赏鸟一样,有时候陈振风在阳台看着上体育课的学生,那种欢呼雀跃的表情,的确牵动了陈振风的心。

    特别是那个穿着粉色运动服的女孩,一颦一笑,他都看在眼里,每次上体育课,他都会特意瞥一瞥,形成了一种常态。

    对异姓的兴趣越来越强烈,朝思暮想,这几天特别强烈,对沈文信没有任何隐瞒,断断续续说了有关暗恋这个不知名女生的事。

    这就是所谓的单相思……

    沈文信没有任何责怪,相反很认真倾听了陈振风的心里话,因为在这个年纪,他曾今也有这种心思,可能还比陈振风更过分、更入迷,进而影响了学习、生活各方面。

    沈文信作为一个过来人,以理解的口吻说道:“振风,你这种情况,我以前也遇到过,但是你要知道,现在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也许是你一直学习、写作,重复做单调的事宜,产生了一些幻想,那很正常,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转变下你的安排表,比如说参与旁听、加入一个班级里面、试着与人沟通。

    沈文信觉得应该让陈振风花一些时间旁听,参加学校里面的课余活动,诸如体育课、班会、晚会之类的,丰富下陈振风的交际面,这样的话,单相思的病症会少很多,如果遇到那个女孩,也可以试着了解,成为朋友也不错。

    沈中亦、吕凤来的课程之时,陈振风可以旁听,在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基础上,适应课堂的氛围,这个很重要。

    二老的意思是等陈振风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再一步一步来,不过沈文信却认为这个时刻是要旁听、参加活动了,不然一直待在家里面,心智不坚定的人,很容易憋出病来。

    沈文信征询了父母、陈黎的意见,沈中兴表现理解,吕凤来却有点顾虑,说道:“陈振风这个孩子太内向了,我怕他跟同学之间难以融合,如果其他学生欺负他的话,那怎么办?”

    吕凤来很喜欢陈振风,觉得他虽然姓格内向,却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懂得孝顺长辈。

    “妈,振风总不能在我们的庇护下成长,适当给他一片天空,我觉得很有必要。”沈文信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沈中兴也说道:“凤来,我们应该讲究科学的教育理念,死读书是不行的,还是听文信的吧。”

    最终吕凤来妥协,众人商议让陈振风加入高三重点班的环境中来,首先从旁听、参加活动开始。

    陈黎自然没有意见,很高兴沈文信的父母会这么为陈振风打算,不论做什么,总得思路都是为了陈振风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从而融入社会,再考上理想的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