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摸宝 > 第十五章 一番心意

第十五章 一番心意

   “24万!文信,你太浪费钱了,还不如存着以后讨媳妇用。”吕凤来责怪了一句,也并没有深究,这是孩子的一番心意啊!立马带了起来,玉器对人的身体有不少的好处,这一点也是为什么古人追捧玉器的原因。

    龙城市场上大漏少的原因,也是由于这个地域所处的地方靠南,属于古时候的不毛之地,中原文化影响力与内陆来说,必然会弱一些,留存的老物和历史印记相对不多,但是也正是这样,南方在前些年受到的侵袭较少,但是北方的墓穴盗取干净之后,南方又成了他们的首选。

    龙城的大多名人墓葬已经被光顾了多年,重要的陪葬品被洗劫一空。

    例如一片古墓群位于龙城高新区的一座山丘上,墓地内安葬着6座明清时期莫氏祖茔,包括明代海门知县莫愚、明代万历年间三品高官莫与齐等人的墓葬。这些墓葬自明正德年间至清末光绪年间,时间跨度长达400多年,为文史工作者研究古代科举世家的社会关系、深入了解明清时期龙城的相关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而这些历史上名人的墓葬出土的器具被盗,他们一般会选择海外市场,商思的北斗七星的棺椁也是一早就被盗墓贼光顾了。

    要在城市内捡漏,其概率很低,而所谓的唐代青铜钵、明朝象牙笔筒,全是外来的,总得来说,不属于龙城本地市场的。

    如果要发展捡漏大业,就必须到外地或者下乡走一走,主动出击!

    沈文信也算是稍微入行了,知道这个行当里面有一个职业叫做“游击队”又称“铲地皮”,说的是专门到农村淘宝贩卖到古董行的人,当然也包括盗墓贼。

    家里面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而沈文信的资金也没剩下了多少了,大约也就十来万左右,要维持生活的富足,工作是必须的,如今尝试了捡漏获取的高额报酬,沈文信还真看不上本本分分的工薪阶层的工作。

    “是不是去乡下见识见识?”有眼力的收藏行家,都会四处寻宝,而不是守株待兔,沈文信逛了一圈本地的古玩市场,也知道龙城目前的收藏行当,还仅限于小范围的圈子里,进不去的话,要碰到真品的几率很小,而且收藏圈子内大多都是让老师傅掌眼过的,要以极低的价格转让,无异于痴人说梦。

    目前来说,沈文信并不纠结于金光数目的多少,只要够用的就成了,而且他也没深入探究宝箱内的金光等级大小,有什么具体的讲究,相反以现在的社会大势来说,钱不是万能的,却是万万不能的。

    尽管沈文信不是拜金主义,却也无法反驳这话,当自己挥霍捡漏赚来的上百万的时候,体会到了一掷千金的快感,便一发不可收拾,内心的物欲强大了起来,毕竟沈文信只是普通人,如果能过得更好,谁又会拒绝呢?

    而且沈文信赚钱的来路,符合市场化的基本原则,并不属于坑蒙拐骗偷的行列,何况现在的他,还处在待业的阶段,一直啃老也不是一个办法。

    从事稳定的职业,又有点浪费摸宝的能力,想来想去,沈文信下定了决心,打算从事“游击队”。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适合沈文信的职业,那就是“包袱斋”,通俗点的话就是中介的角色,不过一般来说收入只是百分之几的跑腿费,收入并不是很高,而且市场上好的东西岂能没有卖主?

    包袱斋鱼龙混杂,名声类似于拉皮条的,终究不是一个发展前景优越的行当。

    与家人共聚天伦之乐之后,沈文信回到了房间,思索接下来的路子,到底要何去何从?

    有了一个明确的大致方案,沈文信拨通了易小军的电话。

    “怎么样?大专家,翡翠玉镯,吕老师中意吗?”

    “嗯,对了,和尚,你那个店铺生意还不错吧?”

    “大钱赚不了,小钱倒是不愁,就是没什么激情啊!”

    “如果是这样的话,要不我们合伙,开一家古玩店怎么样?”

    “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我们没货源啊!而且你打算是开高仿古玩店还是老物件的古玩店?至少要有个市场调研和考察吧?”

    “要做就做真品古玩店,轩名古玩店那种规格的!货源方面,也是我今天打电话找你的原因,我打算到乡下收货。”

    “那好啊,以你的眼力,到乡下捡漏,保证不会走眼。”易小军可能也是见到沈文信捡了两个大漏,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市场了,还别说,此刻的易小军在别墅内的房间里面用电脑查看了许多收藏方面的资料。

    沈文信找易小军合伙,一来两人是从小的玩伴,信任方面完全没有问题;二来,开古玩店需要比较大的资金,而易小军拥有丰厚的本钱。

    暂时来说,沈文信还是打算先到乡下看看情况,货源方面充足的话,再行开店,要在收藏界打出名头,没压箱底的宝贝,沈文信还真不敢大张旗鼓的在金鱼巷开张。

    易小军的店铺地段还不错,没有竞争对手,且人流量不错,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巷子内,可以说也比较适合古玩店这类的店。

    “过几天我们两家到郊外野炊的时候,再详细谈谈这个合作计划吧,你也有时间处理下店铺的善后事宜。”

    “没问题,数码店我早就不想干了,本身存货不是很多,一下子就转手了。”易小军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恨不得立马下乡捡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