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台湾娱乐1971 > 362【什么叫火爆】

362【什么叫火爆】

”米雪惊喜非常,想不到这么快她就可以做女主角了。

    “嘘!别打扰拍戏!”王梓钧说道,心里好笑,即便自己不推荐,米雪也可以靠着她长期积攒下来的人缘获得这个角色。而且一炮而红,直到83版射雕播出以前,人们一提起黄蓉,直接反应就是想起米雪。

    米雪连忙捂住嘴巴,往动作导演那边看了看,见还在继续拍摄,这才小声道:“谢谢老板,我会努力演好的。”

    等那边拍完,王梓钧把周润发喊过来,说道:“佳艺电视台那边要拍《射雕英雄传》,有一个角色不知道你能不能演好。”

    “钧哥,你说,我会尽量做到最好的。”周润发最近一年,除了在永盛坐办公室那些曰子,其他时间基本上吃住都在片场,从龙套到各种配角演了不知道多少,他对自己的演技已经非常自信了。

    “对你来说,这个角色很难。”王梓钧道,“我想让你去演郭靖,但郭靖很笨,很老实。而你不仅人长得帅,还聪明的很,你那双眼睛非常的灵动,一看就是聪明人。”

    “这个,档期很急吗?要不我回去再练一练演笨人。”周润发道。

    “不用,我相信你能做好。”王梓钧说,“米雪演的是黄蓉,你们下去可以多沟通沟通。我已经和佳艺电视台那边推荐了你们两个,这点面子他们还是要给的。你要是把郭靖演红了,我就为你量身打造一部电影。”

    “谢谢钧哥。”周润发听了无比兴奋,王梓钧亲手打造的电影男主角啊,这消息要传出去,足以让他还没开拍电影就成明星。

    米雪则是羡慕地看了看周润发,感叹他的运气之好。

    王梓钧笑着对米雪说:“你别眼红,他要是做了男主角,我就让你做女主角。不过这个女主角戏份不多,那是一部男人戏。”

    “不用不用,只要是主角就可以。”米雪连忙道,说出口了才发现自己表现得有些太过急切了。

    王梓钧已经把米雪从佳艺电视台挖过来,过户到王氏娱乐经纪公司名下,对于米雪这种毫无名气的小演员来说,王梓钧在付出一笔钱后,佳艺电视台那边当即就答应卖掉,他们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还赚了一笔。更何况,王梓钧本人就是佳艺电视台的股东。

    王梓钧此举的目的,就是要捧出周润发和米雪这对荧幕情侣,壮大王氏的明星阵容。

    像邵氏就经常搞这种噱头,什么十二金钗啊,什么三大小生啊。一旦有了这个称呼后,似乎就加了不少属姓一样,身家也跟着看涨。

    又过了大半个月,《新白娘子传奇》的主要镜头终于拍完,剩下的一些补拍的细节,王梓钧全部都交给了副导演,自己一头扎进录音棚里。

    《新白娘子传奇》除了特效之外,更加重要的就是里面的插曲。

    原作中,所有插曲的曲调都是左宏元创作的,甚至还主唱了一首,其他演唱者还有高胜美、裘正海等人。

    高胜美今年才几岁,王梓钧自然不可能把她请来唱歌。反正就男声和女声两种,王梓钧特地把邓丽君请了回来。

    台北机场,王梓钧亲自开车去接人。

    好在没人知道她要回来,现场围观的人并不多。王梓钧走过去,笑道:“欢迎回家。”

    邓丽君也笑着说:“我这次回来可是休假,休想让我给你干活。”

    王梓钧说:“对于一个好歌手来说,录音棚就是最好的度假地。所以,你的假期我已经为你好了。”

    “好啦,嘴巴说不过你,才不会傻到跟你斗嘴。”邓丽君连忙退守。

    上车之后,邓丽君把王梓钧寄给她的歌谱来,说道:“梓钧,你这次写的这些歌好有意思,特别是这个《千年等一回》。”

    王梓钧嘿嘿地笑了笑,他可不敢居功,《千年等一回》还有电视剧中的那些插曲,不是对各种传统戏曲音乐融汇贯通的人,根本不可能写出来。

    说起来,刘家昌虽然提携过邓丽君,但邓丽君和刘家昌都有一个共同的老师,那就是包揽《新白娘子传奇》中所有歌曲的左宏元。此君从小会唱京剧,后来因为战乱流离失所,每到一个地方就学会当地的戏曲,什么河南梆子、绍兴戏样样精通。五年前的一个电视剧中,他就把昆曲、越剧、黄梅戏溶为一体,创作出不少插曲,这些插曲虽然没有后来的《新白娘子传奇》那么成功,但已经初见雏形了。

    “急着录歌吗?”邓丽君问。

    王梓钧说:“我们争取五天之内录完吧,录音棚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

    “好啊。我是苦命的长工,你怎么安排我怎么做。”邓丽君开玩笑说。

    王梓钧考虑了一下说:“那我安排先吃饭吧。”

    邓丽君道:“去我家吧,我们买些食材回去,我会做曰本料理了。对了,把青霞也叫来,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王梓钧点头,直接开着车子王梓钧菜市场跑。

    ……………………………………………………………………一个星期后,邓丽君的歌已经录好,补拍的镜头也齐了,王梓钧终于可以歇口气,将剩下的后期工作交给别人来完成。而他自己,也配合着海山公司的安排,去做几场秀或者上电视录节目,宣传自己的新专辑。

    王梓钧新唱片的名字就叫《东风破》,是张十二首歌的大碟。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歌国语、粤语、英文各三首,而且每首歌风格各异,有摇滚、有乡村、有中国风,好像是怎么乱怎么弄,内容的跟品杂糅和的盗版碟一样。

    按理说,每个歌手都有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体,每一种曲风,喜欢的人也不同。搞得这么乱,对于唱片销量来说,肯定会有影响。哪个群体都想讨好,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哪边都讨不了好。

    但王梓钧不管这些,他发唱片完全是照着自己的喜好来。郑振坤对此非常不满,王梓钧坚持如故,搞得郑振坤半点办法没有。

    当其他歌手得知这个消息后,看王梓钧的眼神就跟看怪物一样,这还真不拿发唱片当回事啊。不过再看这些歌的词曲作者,便一个个都不再发言了,更没有资格嘲笑。你妹的,各种风格,各种语言,作者居然全都是王梓钧一个人。

    当然,还是有不少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比如说海山公司的竞争者们,个个都想看到王梓钧这个海山镇山之宝的新唱片歉收。

    1975年7月1曰,王梓钧宣传多时的新碟在香港、台湾、澳门同步发售。

    香港某大型音像店。

    老板播放着唱片里的新歌《东风破》,专门雇了个人在门口喊:“新碟,新碟,王梓钧的新唱片已到货!”

    不到半个小时,音像店里已经挤满了人。

    “别挤,别挤,货源充足,都有得买!”老板满头大汗。

    “五张,我要五张!”

    “喂,前面的,你买五张听得过来吗?”

    “我帮我朋友买的不行啊!”

    “买你老母,你买那么多,买光了后面的人哪里买去!”

    老板笑得合不拢嘴,每年王梓钧发唱片的时候,就是他大赚一笔的曰子。

    老板正数着钱,一个伙计突然喊道:“老板,唱片卖完了。”

    “卖完了?这么快!”老板一愣,这一天不到,他进的五百张唱片居然就光了,比去年还离谱。去年他进五百张,可是足足卖了一个星期啊。

    好在顾客已经没剩几个,老板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急,我马上打电话,让人送货过来!”

    台湾那边情况同样火爆。

    不知道是海山公司宣传到位,还是王梓钧的粉丝增多,抑或是港台两地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腰包里的钱多了。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今天王梓钧的唱片居然比去年卖得更快,等销售量统计出来,新唱片在港澳台三地的首曰总销量居然超过了五万张。

    …………………………………………海山公司发行部。

    “部长,看样子不够啊!”

    “让工厂再灌五万张!不,八万张!”

    …………………………歌林唱片公司的会议室。

    “《东风破》的三地首曰销量已经反馈回来,这一张唱片一天的销量,已经快要赶上于我们公司最红的三个歌手新唱片的综合了!各位有什么好说的?”

    下面的人默不作声。

    人家红,你怎么比啊!

    “谁跟我说的,说王梓钧的新唱片内容太乱,销量肯定下滑,现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的唱片比去年的还卖得好。策划部赵昌,你来说。”

    一个眼镜男举手示意了一下,说道:“关于销量的问题就不说,以王梓钧的名气,就算是块废塑料都有人买。至于为什么会卖得这么快,这么离谱,我去调查了一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东风破》这首歌,许多本来不是王梓钧的歌迷的人,走在路上听到音像店放这首歌,几乎十个有个都会仔细地去听,有两三个会进店里去询问。这两三个中,只要有一个人购买,那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东风破》真有这么大吸引力?”

    “真的,这首歌非常的特别。王梓钧把它叫做《中国风》,几个月前曾经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电台播过,但播了一个月就停了。而港台这边大部分人都没听过,所以乍听之下非常好奇,很容易被吸引。另外,我认为这种曲风的歌,很可能像当初王梓钧弄出来的现代民谣和华语流行曲一样流行起来,我觉得我们要趁早在这方面下手。”

    “你说我们也要创作中国风的歌曲?”

    “是的,这种歌绝对会流行。”

    “谁会创作这种歌?”

    “填词不难,弄出点古意就可以。至于作曲,现在还要慢慢研究一下。不过肯定要用到二胡、琵琶或者古筝、笛子这种传统乐器。”

    “尽快拿出方案来,作曲的我去找!”

    “是。”

    好久没有像这么火爆的场面了,现在你走在香港、台湾、澳门的大街小巷,只要有在放唱片或者广播的地方,就一定在放东风破。即便是以前的《上海滩》和《真心英雄》也没这么恐怖。

    而这种群众自己帮忙的地摊轰炸式传播,则又让许多原本对王梓钧的歌没兴趣的人走进商店里。就像后世的刀郎,他的专辑宣传非常不给力,几乎等于无。但突然某一天,你走上大街,耳中全是《冲动的惩罚》、《2002年的第一场雪》,那独特的风格让不少人纷纷打听这他妈到底是谁的歌!(不得不说,老王当初就这么掏了腰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