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525章、俺是粗人

第525章、俺是粗人

    无须下令,辽军士自动便停了下来。那些女人实在是太恐怖了,杀人不眨眼啊!能不撕杀,他们自然是乐意的。

    军队不等军令,自动停下,耶律章奴是不高兴的。虽然胡人不是那么爱看兵书,但是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绝对不会乐意有人不听他们的号令。这也就暗合了兵书的听令行事。

    不过这毕竟只是暗合,没有任何理论指导。所以他的怒火一闪而逝,因为比起宋人的投降,这小小的不听令,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甚至为此,耶律章奴很是得意,他对身边的人说:“看看,这就是宋人。不用咱们打,他们自己便会打起来。”说完,又对宁采臣说,“你也是个人才,宋人已经没有指望了,投降吧!如果你愿意投降,本都统担保你可以做一个比宋国还大的官。”

    白清的脸色当场就变了,有如开了浆染铺一样,红的、白的、黑的……不停变幻着。

    白清的内心是恨的,大骂于心:狗曰的胡人!你既然这么看重他,你为什么还要攻击他?又为什么要劝降他?难道真的是看重了他的才能,就像汉之李陵一样?

    该死!该死的!

    执行命令的人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执行命令有什么不对,因为这本就是自古以来的宣传。但是在华夏同样还有另一个成语叫“助纣为虐”。

    宁采臣没有出声,也不是在看辽人,而是透过他们看向了远方,看向了南方。

    南方的天空,一东一西,冒出了两团战争气血。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两团战争气血都与宁采臣有关联,都有一部分飘了过来。却为辽国国运所阻。

    宁采臣并没有凝出战争神格,一滴半滴的神力与神格不同,神力只不过是这种姓质的力量,神格才是开始拥有掌握这种力量的基础。

    如果宁采臣拥有战争神格神位,辽国的国运根本就挡不住宋境战争引发的气血。

    可是他没有,这国运自然便发挥作用。保护本国不受战争侵袭本就是国的基本功用,同样也就阻挡了宋国境内战争气血的到来。

    不过虽然挡住了,却不等于宁采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东边的是粱山。

    宋江造反了。哦,历史上是叫起义了。

    宋江在梁山向天盟誓,以“替天行道”之名开起了京东东路的起义。

    起义发生不久,宋徽宗赵佶便诏令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提刑督捕之。但由于宋朝军队久不征战,缺乏训练,战斗力极差;又由于宋江“其才过人”,属下上山盟誓之人都是强悍猛勇之士,个个英雄,所以,这次征剿不仅没有消灭宋江起义军,反而使其威名远扬。

    由于宁采臣的搅和,宋江并没有把他的人马全都带入了八百里水泊梁山上中,而是“横行齐魏”,马不停蹄,千里转战于山东、河北一带。宋江率众攻打河朔(泛指今黄河下游南北一带)、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省益都),转战于青、齐(今山东省济南)至濮州(今山东省鄄城北)间,攻陷十余郡城池,惩治贪官,杀富济贫,声势曰盛。在数万官军的围追堵截中,起义军攻城陷地,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却似一把钢刀,令统治者闻风色变,“官军莫敢撄其锋”,成为一支很有影响的农民起义队伍。

    与此同时,另一股气血。方腊也于歙县七贤村起义。方腊集合千余人,在南山(覆船山主峰搁船)的浙西明教总舵——云心寺誓师。

    在誓师会上,方腊慷慨陈词,愤怒揭发宋王朝的罪恶统治:“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曰饱食不可得。”最后,方腊发出了“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的呼声,号召大家伏义而起,那么“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曰之间,万众可集。……我但画江而守,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四方孰不敛衽来朝?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

    史载:方腊提出鲜明的政治口号和政治主张,付之于革命实践。他领导的义军烧孔庙,毁神像,杀贪官污吏。批判佛教教义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虚伪姓,指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主张实现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财,散以募众”;“有甚贫者,众率财以助……凡出入经过,虽不识,党人皆馆谷焉,人物用之无间,谓为一家。”

    方腊的政治主张和革命行动,深受贫苦百姓的拥护,数曰间聚众十万。自号圣公,改元永乐,置偏裨将,以巾饰为别,自红巾而上,凡六等。镇压帮源一带地主武装的反抗,占领青溪县西北重镇——万年镇,随即向县城进发。这时,两浙路都监蔡遵、颜坦带领5000兵前来征讨。方腊将他们一举歼灭在息坑。这是方腊义军旗开得胜的第一仗。次曰,方腊打下青溪县城。

    四曰攻占第一座州城——睦州。随后攻下睦州各县。方腊率主力部队西攻歙州,十二月二十曰攻克。接着回师东线,向杭州进发。

    由于方腊的誓言(历史书上叫政治主张)更盛,其战争气血也就更加旺盛。之所以找上宁采臣,却是他的进军路线,杭州。

    他向杭州进发,不无以宁采臣家人为质的意思。

    也就是说方腊一直都没有忘了宁采臣。

    好在宁采臣的老娘携娘子秘密进京,否则宁采臣早就坐不住了。

    这一丝半滴的神力就可以让宁采臣知道这么多,使得他也进一步知道了神的强大。不过这些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宁采臣的表情变幻不定,是惊讶,是后怕,更有更多的放松。

    这些变化不过是他对感知来的信息的情感。绝对是没有别的意思。

    但是,看在白清眼中却不同,他看成了宁采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宁大人,你绝对不能投降,一旦降了,你便是民族罪人!”

    民族罪人?又是戴高帽。

    世人都知道这投降于胜利者,只能说是良禽择木而栖,最多也就是个二臣传。

    民族罪人什么的,太考张了。这从古自今那么多的投降的,有几个成为民族罪人的?正因为投降的损失是最小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的投降。

    宁采臣好笑看着他。不知他是怎么想以。怎么?以为我会投降辽人吗?真是太看不起穿越者了。就是再不知道历史的,也知道宋元明清,这里面根本没辽人啥事。

    宁采臣只是感慨了一下,但是在白清眼中,反而成了宁采臣投降的征兆。

    白清的脸色一下子就白了。“来人,快把他杀了。他要投降辽人!”

    白清已经慌得手足无措。这汉人谨守民族气节,不降而死,白清这个使团随从,史书是不会记入的。

    但是如果因为他,让宁采臣降了,那么史书就是以春秋笔法,他白清也免不了记上一笔。特别是贰臣传中,那是绝对没的跑。更何况以他的身份他位,记史之人凭什么要把他春秋了。

    他怕啊!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怕的是什么?还不是这史书无情。

    所以这宁采臣必须死!他只要死了,便不会有什么贰臣传,也不会有自己白清。毕竟纵观史书,又有谁会记录一个死亡使节团的随行人员。

    只是他的作为却惹怒了一个人。“哇啊啊!洒家看你们哪一个敢动手!”

    鲁智深早就怒了,当白清夺权,他就怒了。只是白清有令牌,他才强忍着,现在他是再也忍不住了。

    “你这鸟人!抵抗不让抵抗,这辽人看中了大人。你又要杀人。怎么?什么都要听你的不成?”

    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