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447章、使节

第447章、使节

时候是万万不能表现的,越是不起眼,官家看不上越好。

    静-气-

    赵佶看着这突然静下来的议政大殿,便知道他们不想去。

    也是,这差事绝对危险,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可是这差事还真得有人去,不为别的,这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

    而且他和童贯也商量过了,就是与金人结盟,也不能让辽人的注意力放在大宋这边。

    虽说赵佶做皇帝不是那么合格,但是这国与国之间,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所以他不得不问道:“董爱卿以为这事何人合适?”

    一双龙目饱含着热情与期待,仿佛在说:快答应吧!快答应下来。朕全靠你了。

    董文路本来只是想提出这么件事,但是却完全没有想到会惹火烧身。

    然而他能拒绝吗?

    食君之俸,忠君之事。这本是天经地义之事。

    要不怎么说,没有质变前的儒学还是有可爱之处的。

    就像是崖山跳海的十万军民一样。董文路咬咬牙,就欲应承下来。大不了,也就是提前备上一口薄棺罢了。

    只是他却也觉得,怪不得没人点出这事,不是我聪明了一把,而是真正的聪明人根本就不会提。

    哼!都是尸位素餐之辈,如此臣子,何来臣子之道。

    正当他一脸悲愤,准备应承下这九死一生的差事时,不想坐于一边旁听的太子赵煊却站了起来,只听他说:“启禀父皇,董大人忠君爱国,儿臣有意拜他为师。”

    太子拜师,那就是太子的老师了。

    其他人立即以一双绿油油的眼睛盯住董文路。

    真是因祸得福了。早知道刚才我就站出来好了。

    羡慕嫉妒。未来国君的老师,这里面的好处太大了。

    天地君亲师。一旦太子即位,太子会薄待自己的老师吗?不可能。

    比这些人,董文路的思路却是慢了半拍,虽然他叫文路,但是不等于这种事上,他会有这么好的政治觉悟。

    他激动得无以复加,只觉得自己一定要把太子教育成一个贤明的国君。

    自己是不行了,但是有一个国君的学生,此生足矣。

    赵佶说:“好,太子有心向学,这是好事,朕准了。”

    自己儿子好学问,赵佶自然不会反对,反而很高兴。再看董文路。

    赵佶点了点头:嗯,这人是个老实人,虽然没有什么急智,但是胜在四平八稳,做太子老师,还是可以的。

    不过……

    赵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董爱卿做了太子老师,这使节由谁去做?”总不能让人家做了太子老师,又立即让人家出使他国吧!而且还是送死的出使。

    赵佶看向朝臣,朝臣们立即齐刷刷玩起了木头人,脸上的羡慕瞬间变成木然。

    太子却说:“父皇。知制诰,宁采臣宁大人,年富力壮,正是出使的最佳人选。”

    咦?有人得罪了太子吗?

    宁采臣得罪了太子,没听说过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