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414章、西夏欲再育半妖

第414章、西夏欲再育半妖

兵救助辽帝,便缘于此。

    本来在粱太后死后,粱家是要全力灭绝的,但是却让他发现了粱家掌握的一支秘兵,也就是半妖骑兵他们。

    这是李免留的后手,他知道自己族人不信任汉人,但是汉人却是必须的。

    首先是天庭,如果有一个汉人妻子,再由这汉人女子进攻故国,就是天庭也无话可说。

    同样,从历史上何尝不是,匈奴对汉朝时,有个汉人太监在;吐蕃能发展起来,有个文成公主在……

    他们西夏也需要。

    于是李免选中了粱氏。不然一个汉人女子又怎么可能成为他国之母。

    没有极大的利害关系在,他国女子想母仪天下,靠什么,长的漂亮吗?也太小看本国势力了。

    要知道一国之母,可不仅仅是一个男人的妻子,而是各方势力妥协的产物。

    “陛下为何如此发愁,额头这么僵硬?”她问道。

    “唉!还不是二十万精锐,互今没有消息。”说到军队,他的脑仁子又隐隐作痛。

    粱女见他脑子又疼,自然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轻轻地抚摸自己丈夫的额头,轻揉细抚,缓解他的头疼:“皇上,咱们西夏国的事情千头万绪,着急是没用的。这军队出征,传递消息短上那么几曰也是正常的。就是短上几个月的,也不是没有。陛下又何必心情?您是一国之君,龙体更重要啊!”

    汉人女子就是好,单这宽慰人的话,我后宫不少,但也只有她会这么说了。可惜如果她不是汉人就好了。

    李乾顺说:“理是这么个理,但是事情却不能不做。你是不知道,西北战场,我们又打败了。我西夏的曰子一下子就变得紧张起来。朕是担心宋人再度侵略我们。”

    说到这,李乾顺一下子皱紧了眉头,仿佛头很痛似的。

    粱女见状赶紧站了起来,立即全力按摩他的头颅,帮他减轻痛苦。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感觉好了不少,拉过粱女的手,把她抱在怀中,已经开始发福的身体不由颤了颤多出的肥肉。

    “这是粱妃体贴朕啊!”

    “您又来?”粱女娇嗔道,“您刚才不还是在忧国忧民吗?”

    李乾顺苦笑下:“不这样又怎么办呢?朕这也是苦中作乐吧!现在到处是冰天雪地(古代北方降雪很早,差不多十月份便有霜雪),族人们只能烧马粪取暖,到了明年,如果还抢不到粮食,我西夏的国库便空了。”

    粱女惊讶道:“怎么会这样?往年咱们抢的东西呢?”

    “往年的东西不都填了秘军吗?”李乾顺说。

    粱女有些伤感,她想念她的姑姥姥粱太后了。

    李乾顺知道她在想什么。

    李乾顺也在后悔,如果知道粱太后是把国库用在了这个地方,他也不会同意让辽人鸠杀了粱太后。

    一个棋子会死,是因为她没有了利用价值,谁又知道她在大败之后,还埋有这样的后手。

    这是一个厉害的女人,死了,可惜了。

    “陛下,姑姥姥你什么时候帮她平反?”

    粱太后的死,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永安元年梁太后派人向辽求援。永安二年,辽道宗看出梁太后擅权专恣,已经不得人心,不能给予支持,遂遣人至夏,鸩杀梁太后,命乾顺亲政,时年16岁。

    这个历史真是漏洞百出。傻子都知道,梁太后一生与宋交战,就算是专权攻打宋国,对辽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辽道宗不支持也就罢了,又怎么会鸩杀她。

    杀了她,又有什么好处?反而少了个军事上的同盟。

    这其中一定是有阴谋的。只有一些傻女才看不出,看不不透。

    “梁妃,不是朕不与平反,你是知道的太后是多么喜欢朕。可是那一战,实在是死了太多的西夏男儿了。朕不得不有个交待。”

    朕也是不得不有个交待。一个汉族女子却害死了这么多的党项好儿郎,这个过错谁背?谁又背得起?

    她为什么不说,不说她用汉人女子做实验,养育朕的军队。

    “陛下,真是难为你了!”粱女在同情他。

    “粱妃,这次你一定要帮朕,否则朕就完了。”

    粱女瞪着一双凤目,不解道:“陛下,有这么严重吗?咱们不是还有宋人的‘岁赐’吗?”

    所谓岁赐,名字好听罢了。

    其实不过是宋朝花钱买和平罢了。

    和后世的“搁置争议,共同发展”,本质相同。

    都是用自己的东西赎买和平。不同的是,宋朝用的是真金白银,后世用的是地下的石油矿产,还需要外国人自己动手去挖取罢了。

    只听李乾顺苦笑说:“宋人‘岁赐’的东西,大多都是既不能吃,又不能喝,就是做盔甲也不行。这东西再多又有什么用?以目前国库所有,能撑过这个冬天就不错了。”

    “这么严重?”

    “就是这么严重!”李乾顺哀求道,“粱儿,再帮帮朕吧!”

    粱女问道:“陛下,臣妾怎么帮你?”

    “再弄半妖,有了半妖,明年朕便可以去抢粮草,族人便有救了!”

    半妖……

    梁女沉默了,她陷入回忆。

    “姑姥姥,这是什么?”

    “这是半妖兵符。”

    “半妖?”

    “不错,以我炎黄女子身体孕育出的半妖。”

    “姑姥姥为什么要用炎黄女子?”

    “创造一个不存在的种族,这会消耗那一族极大的气运。纵观世界各族,只有炎黄一族,气运最是绵长。如果是其他种族,必定会为天道所灭族。就是你我身为炎黄一族也要小心,不得过多生成半妖。虽说你我有炎黄气运在身,但是做的太多,恐怕你我也会为炎黄气运所放弃,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接着,是粱太后吞服毒药临死时。“罪有应得,我这是罪有应得。”

    “姑姥姥,你怎么了?”

    “姑姥姥就要死了!”粱太后伸出枯树一般的手,抚摸着粱女美丽娇媚的面颊。

    “不!粱女不让您死!”粱女哭了,哭得很伤心。

    粱太后说:“这是我罪有应得。我本以为只是对付宋人,应该没关系……哇!”她吐出一口鲜血,迷留之际,把兵符交到粱女手中。“带上它快走!炎黄一族完了,已经没有多少气运了。希望,希望它……”

    话还没有说完,粱太后便死了。

    粱女哭得很是伤心。

    半妖的称呼,显然让她回到那个夜晚。

    姑姥姥的内疚悔恨,她都看在了眼里。但是……

    为什么?

    她不明白,什么炎黄一族完了?谁又是炎黄一族?姑姥姥说的是什么?

    她不明白,也听不懂。

    是的,听不懂。身为异族统治下的新一代,什么炎黄,与他们有关系吗?

    就是有,统治者也会让它没有。

    后世的网络媒体那么发达,都有无数的香蕉人,更何况这愚民政策下的封建王朝。

    在儒家的“入则为华夏,出则为夷狄”的政策宣传下。

    乾顺对高度发展的儒家文化与汉族文明十分倾慕,他决定在夏大力提倡汉文化,以改变西夏的落后风气。永安三年,他借御史中丞薛元礼之口倡导儒学,在薛元礼的上疏中称:“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经国之模,莫重于儒学。昔元魏开基,周齐继统,无不尊行儒教,崇尚诗书,盖西北之遗风不可以立教化也”。因此,只有重新提倡汉学,才能改变夏的不良风气,挽救面临的危机。乾顺采纳了薛元礼的建议,下令在原有的“蕃学”之外,特建“国学”,教授汉学。挑选皇亲贵族子弟300人,建立“养贤务”,由官府供给廪食,设置教授,进行培养。

    这在任何一个儒教熏陶下的人看来,他,李乾顺,是正宗的华夏人。

    哦?原来如此。难怪在后世的历史上,李乾顺的历史齐绍,一篇篇一句句,尽皆是溢美与惋惜。

    原来如此,理应如此。

    这样的人才是历史上的天下圣主啊!

    至于他对自己祖国做过什么?

    哦!学术是无国界的,不应该翻找古人的不是,要以包容与宽和去对待的。

    祝愿圣主再活五百年!

    咦?为什么?天要下雨!

    滴达,滴入中原的眼中,还是热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