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283章、千古一考

第283章、千古一考

在一记者家中过了一夜,她这么一提,朕也就给了。

    虽然这是事实,但是却是显然说不得的事实。

    本还要想个擢拔贤能的借口。偏偏就那么巧,有了那么一次的救命之恩。这理由不用找便有了。

    救驾之功,别说只是给个牌子直接参加科考,就是当场赏了个官职,文官大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进去了吗?”

    “是的,陛下。”

    “好,好!”他很得意,做皇帝做到常常让臣子驳了他的旨意,他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任。但是驳了旨意,却心态不错,而且想着从哪儿跌倒的,从哪儿爬起来的皇帝,他却是稀有动物了。

    就像现在,自己牌子有用,他便极为高兴。

    “来人,笔墨侍候,这次朕要出题。”一高兴,他的文人血液便上涌了。也不管那边还在科考,立即挥笔而就,重新出了题。

    考场那边刚刚开考,便换了考题,这个消息一传出来。蔡京和高俅都吓了一排。

    不为别的,做为官场捞钱的常客。科考,这样的国家抡才大典,他们怎么可能会错过。这一届的考题,他们同样没有少卖。

    官家突然更换考题,他们还以为他们卖考题的事,让官家发现了。

    “又是这个宁采臣!”向宫中输送了消息后,才知道这一切的起因,不过是一个士子时,虽然可惜这次金钱损失,但他们却没有动宁采臣的心思,因为他们知道,既然官家这么念着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想不发达都难。为了点银子得罪这样的未来红人,他们就不是蔡京和高俅了。

    考场上更是人生百态,初上的卷子,不少人都面露微笑,这是买了考题的,以为自己这一次是再不会名落孙山了。

    可笔都没来得及动,卷子就收了回去,一些人的脸色比死了妈妈还要吓人。

    宁采臣打开他的考卷,他也很好奇,到底是什么考题,能让考生们这么的欲仙欲死。

    白色的宣纸上就只有一句话:“踏花归来马蹄香。”

    原来是他?

    宁采臣笑了,因为这一题他恰巧知道,甚至连答案都知道。不过这本是考画师的题目,却没想到竟然出到这来了。

    既然知道,宁采臣也不耽误时间了,立即磨墨作画。

    在众士子全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的时候,却有人动了笔,这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

    这句诗并不难理解,不过是说踏青归来,雅兴正穷。

    可这是要写什么?把它填完,贴诗吗?还是评论?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就连考官都难住了,立即派人去宫中询问。

    赵佶只有一句:“画出来。”

    赵佶是字画双绝,他写了题,让士子们画,考官都以为这绝对是他的姓情,不是有意在难为士子们。而且琴棋书画射御,本就是君子六艺,也不算是跑题。

    于是宁采臣的穿越带动了大宋历史上又一重大变动,科考时不考诗词,考画。

    可谁会在意呢?

    蔡京他们虽然知道官家是为了宁采臣才出的考题,但是谁又敢说官家不知道自己出卖考题的事。

    隐秘?贩卖禁军装备就不隐秘吗?官家不照样知道。

    蔡京不出头,他手下那批贪官哪个敢动。而一些正直的官员巴不得官家改题呢,是更加不会站出来说话。

    两边都没人,这事也就定了。于是便出现了科场上最诡异的一幕,士子作画。

    贴诗、评论,这些都好写,可是画?怎么画?

    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士子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

    强自落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

    有花便一定香吗?纸花、布花、臭花也香?

    画完之后就是他们自己也不满意。

    “孔林兄,此次士子们难为了。”主考官自魏晋以来,一直都是礼部侍郎担任。

    礼部一直都是清水衙门,好容易有个科考,学子要拜访座师,可是蔡京他们却是大卖考题为他们自己敛财,礼部的人又怎么会满意。

    他说是在说士子们,何尝又不是在说蔡京他们。

    这陛下突然换了考题,最高兴的便是他们了。

    人家买了你的题,现在送不上了。这银子,你是退不退?退,白忙活一场。不退,那更好,这天下的士子你可是得罪狠了,这买得起考题的多是家境不错的,也就是说是一方士绅。士绅为国之柱石,得罪了他们,你这丞相还想做下去?你的命令还有人听?

    这考场中自然有蔡京他们的人,不然蔡京也不会这么快得到消息了。

    他们可不希望总是听这礼部的人幸灾乐祸,也给他们找麻烦道:“大人,这样考上来的士子,画功是够了,可这才学……”

    你们不是幸灾乐祸吗?看你们怎么办?

    找官家,会惹了官家的兴致。不找?那考上来的就是画师。

    对这事,他们还真没为难过。“这有什么难的?到时再加一场殿试不就行了?再不行,本侍郎听说画院缺人,给个七品,权当画师用了。”

    说完,得意的很。小样!不知道咱礼部本就是耍嘴皮子部门吗?

    虽然咱们不像户部那样长年与官员打交道,但是安排一届士子也还难不倒我们。

    主考官都这样说了,他们还真没办法。他们只能在心中说:蔡相,我们是没办法了。这死老头子不上当,他是不会找官家说这事了。

    他们激不动主考,蔡京才不会去找赵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用没参与这事的人试试,即便官家知道,也不可能拿无辜的人发火。自己是绝不去踩雷的,没这个必要。

    苦的还是那些才上船,准备借此机会大捞一笔的下面的人。他们直接与士子接触,危险也最大。官家抓人,他们跑不了。考题不对,他们也跑不了。

    据说本科过后,汴京的闲汉掮客为之一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