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212章、皇帝的好奇心

第212章、皇帝的好奇心

话倒说对了,那就是当时左运是真的因丧子上痛,忘了回避了。

    这也是他真疼这个儿子。若不然他是不会忘了回避的。没有通判,还有主簿,甚至随便换上一个有品的文官,哪怕是他在后面牵线来,都没人好说什么。

    “与你们交谈真是没意思的紧,朕还是去找徐真人好了。”宋徵宗是有名的不理朝政,他只是拿鬼神之事逗闷,可他们倒好,全是政事。

    “对了,高俅,这个左运是你保奏的吧?”

    虽然只是轻轻一问,高俅立即满头大汗。

    宋徽宗没有去看高俅的表现,自顾自说道:“想不到这个宁书生真有趣,竟然连鬼神都知道他的大名。朕真要见见。”

    这一句话,立即垮了蔡京一张脸。

    蔡京治国是不行,但是奉迎皇上,他可是一顶一的好手。皇上所想便是他所要去做的。

    别说宁采臣提到了这么多次,就是只提了一次,他也要安排好。

    本来按他的想法,这读书人哪有不科考的,到时一科考,随便叫来也就算了。

    蔡京不怕高俅这类人,但是他不能不担心宁采臣这类文人。皇上爱什么,他当然知道,若是再来这么一个文艺青年,他蔡京怎么办?所以还是往人堆里一放,谁也看不见谁,正好。

    可是这地方报上来的士子中偏偏就没有宁采臣,连一个同名同姓都没有。

    官家今天又问起了。蔡京觉得这折子就是宁采臣自己搞的唬头,这人心计太重。

    不过现在谈这些太早,怎么满足官家的愿望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他立足相位的法宝。比起这远在天这,还没有踏入仕途的宁采臣来,下面盯着自己相位的人才更重要。

    两人只能眼巴巴看着宋徽宗去找道士徐知常。

    文艺上,蔡京可以为伴;嬉戏玩耍上,高俅是个中好手。但是说到说神弄鬼,他们显然就不是道士的对手了。在这方面,道士才专业对口。

    宋徽宗见了徐知常,立即滔滔不绝把监县的案子说了,兴奋劲可比拟初得玩物的幼童,徐知常听了,立即恭喜道:“恭喜陛下当得主鬼神之才。”

    “主鬼神之才?”宋徽宗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只是觉得这件事有趣,至于鬼神什么的,他还真没有深想。对他来说,宁采臣就是一个诗文写得好的人。以后见了,赏他一个官做也就是了。

    宋徽宗虽然是个文艺皇帝,但是颇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气概。

    这句话在他身上千万别理解错了,而应该解释为:我是皇帝,所以天下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我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想给人什么就给人什么。

    只是宋徽宗从来都没有想过让宁采臣做道土。

    徐知常说:“陛下,自从龙图阁大学士故去,这地府不宁,常有鬼怪祸害人间。而这人以本真人看来很有可能便是接替包龙图之位的。”

    宋徽宗虽然笃信道士,但是他还是分得清士子与道士的。这士子做道士虽然不能说没有前例,但是他对宁采臣实在喜欢的紧(能不喜欢吗?枕边人常常念这人的好,就是不喜,也爱屋及乌了),他实在没有想过让宁采臣做道士,感觉上太浪费了。“他就不能像包龙图那样,白天审阳,夜间审阴吗?”

    徐知常说:“陛下,非是不能,而是做不到。这几曰师门传讯,说阴间地府不宁,割立一方,有四大鬼王,五方鬼众,三十六方小鬼众,计有鬼卒鬼将一亿三千万余。臣担心万一有邪门歪道勾引鬼众祸乱人间气运,只怕会有大祸。”

    什么大祸小祸的,宋徽宗听着便不喜,若不是徐知常在他心中还有些地位,他早就拂袖而去。他是个嬉闹皇帝,喜欢高兴的欢快事,却极讨厌什么灾啊祸啊的。

    “徐真人,抓鬼不就是你们本职吗?这事交给你们道士也就是了。”宋徽宗不喜道。

    徐知常道:“陛下,天下道门,不快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每派修为有成的千人已是极限。却同时要防备佛门入侵,以及四方妖魔,又如何敌得住这亿万鬼卒?”

    宋徽宗问:“那多一书生,便能抵敌了?”

    徐知常没有骗他,实话实说道:“这多一人总是好的。以奏章看,这宁采臣有异术,正可列为同道中人。”

    “知道了。”宋徽宗转身离去。他很不高兴,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有人在打压宁采臣。

    小小一秀才,先是御使以言罪他。自己封了个“天下名士”给他,也才消停。

    现在又让他做道士。

    朕倒要看看这宁采臣到底是何种洪水猛兽,一个个都吓成这样?

    这样一来,宋徽宗对宁采臣更好奇了,更渴望见到他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