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170章、抢亲

第170章、抢亲

    谁没受过宁相公的恩惠,谁家又敢不来?

    做人得凭良心,人宁相公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外人欺到门上也不出头,那还要乡邻干什么?不用村人戮脊梁骨,自己就把自己羞死了。

    全村总动员,就是人数也是南村的好几倍,这仗不用打,他们便输定了。

    全村总动员,倒把宁采臣吓了一跳。不是因为人多,是因为他们的铁器。这一家伙要打起来,绝对能打南村个歼灭战。别的不说,单是那猎弓,南村这少衣缺甲的,用什么去挡?

    宁采臣立即下来,安抚村人,他可不希望真打起来。

    “宁相公,你别担心,敢欺您头上。俺们非让他们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山东仔,你就别添乱了。

    打杀妖魔鬼怪。宁采臣从未怕过,但是面对群情汹涌的村人,他怕了。

    必须劝住他们,否则等着村子血流成河吧!

    输人不输阵,听说要打得自己竖着进来,横着出去,南村的人不乐意:“你来,你试试,看看谁教训谁?”

    南村虽然穷,但是穷的剽悍,认真来说,这周边的村子还真没有能打过南村的村子。

    好在他们村正还有着理智,没有直接开打。“你们还讲不讲道理,我们是来抢我们村的婆娘,关你们什么事!”

    “呸!”这村与村之间起了争执,可以输了道理,却绝对不能输了气势。

    “呸!人都进了宁相公的家,自然便是宁相公的人,你们凭什么再抢?”

    无理也要讲三分。这便是村人争执的道理。

    歪理?讲得出,便是好道理!

    宁采臣不太习惯,有些丢人。什么叫入了我的门,便是我的人。我什么都不知道好不好?

    南村这次来只是为了女人,所以准备的不充分,这要打起来,铁定吃亏。

    三老和计一下,然后出面说:“既然这样。人,我们不全要,留下几个服侍宁相公。其她人,我们得带走。”

    这地越少,人越穷,越喜欢玩造人运动。更离谱的是还一造一个准。

    南山村的光棍太多了,娶上一门娘子,不吃不喝得干二十年,就这样还没人愿意来南山村受苦。他们得跑到安徽山东,这才能骗得来。一问哪儿的?江南东路杭州,好地方!

    孰不知这好地方也有穷沟沟。

    只是古代交通不便,嫁过来之后,一辈子不回娘家也没人觉得奇怪,更不用说寻找过来了。

    抢亲就不同了。抢了过来便是娘子,什么彩礼喜酒的全都免了,回家便做饭。晚上上床,白天下地。比娶要合算多了。

    家中有兄弟几人的,早商量好,一起动手抢,先抢到手,到了家中再分。

    这是抢娘子。乡邻都没有情面可讲,只有兄弟才稍稍放心。

    这些光棍们一听要留下几个,不满得嚷嚷道:“凭什么?我们都不够分了!他一人独得几个,也不怕闪了腰。”

    说是闪腰,其实摆明了说是肾亏。

    这一下宁采臣同村不乐意了。“几个?宁相公乃是天上星宿下凡,几十个也吃得消。”

    “什么几十个,几百个也行。”

    这个说几十,那个说几百,还有说几千的,总之,是不能弱了阵仗。

    宁采臣再听下去,觉得自己就成了种马了。

    好家伙,成千上万个。天天洞房,也得洞个三十年去。三十年一过,萝莉都变老妈子了。

    再看堵住大门的众女子,一个个全都面无人色,就像是待价而沽的商品似的。

    她们全都知道,她们是没有发言权的。她们只有等待,等待男人们商量个结果出来,从而迎接她们未知的命运。

    突然,远处掀起了一阵尘土。当先一人骑着一匹,嗯,应该是马吧!或许是骡子?

    后边是七转八揪的人群,人群挑着竹枪,看上去就是地方上的厢军了。

    这应该叫模拟蛇儿弯曲的“一字长蛇阵”,还是应该叫乞丐大游行。看那有的人,头盔都吊在背上,衣甲不整的,实在不像是个军人。

    军队出现了,自然没人再争吵。

    看他们似乎是在急行军。但从看到灰尘,到他们赶来,又花了半个时辰。

    “谁是领头的?”

    那将军坐的确实不是马,马没有这么矮的,人坐上面,一双脚几乎都粘到了地上。

    在看那一群士兵,每一个都一身的灰尘,特别是脚上,几乎变成了泥脚。后面几个士兵更搞笑,腰上缠着柳条,直拖到了地上。

    这是人头马?那个是尾巴?没有马匹,以人充数?

    恍惚间想到三国,宁采臣才记起古代将军会以树枝拖起灰尘,来假装大军存在。

    不过你用计就用计吧!你们这全跑过来干什么?

    到底是你们自己瞎了,还是拿我们做瞎子?

    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到了地方,这些士兵们没有一个警戒的,全都跑到阴凉处乘起凉来。更有离队讨水喝。

    看了他们,宁采臣是明白为什么王伦可以落草为寇了。这军队可打得过书生?

    “宁相公。”

    两村三老村正都过去了,还不行,还使人来叫宁采臣。

    显然是本村的三老村正们对军队打交道信心不足。叫了宁采臣去壮胆,宁采臣总归是文人,文贵武贱。

    还没过去,便见那军官训儿子似的训着一群老头。

    也是,这古代最怕是聚众。哪儿有聚众事件,本地县官都要受到训斥。

    也不知是哪一个。你说你去报官吧,就报吧!制止一场百姓斗殴,也算你一功。可你怎么能报聚众造反呢?

    宁采臣让开人群,那军官便看到了宁采臣。“宁相公,你也在这?”

    这军官认识自己。“你识得我?”

    “宁相公忘了,上次在天剑楼,我也是买了你的书的。宁相公,你们这不会是真的要造反吧!”

    这位军官最近极迷武侠小说,特别是宁采臣写的又是电影版的东方不败,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一看便忘不了。

    东方不败,造反的经典,而现在他的原创作者就在这。丰富的联想能力下,这军官立即向自己的军队跑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