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道缘儒仙 > 第37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归双凫

第37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归双凫

    王爷打完一套拳,转过身来才看见他们。

    叶昊天和兰儿赶忙上前见礼。

    王妃快步上前把兰儿搂在怀里,说道:“正在想你们过年会不会回来,你们就真的回来了。还没吃饭吧?先去吃点儿早饭!”说着领他们向膳房走去。

    新春将至,正是欢乐无边的时候,辛苦一年的人们都在寻找安逸温馨的感觉。尤其是王府这种大富大贵的地方,更是早早地将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四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用完早点后,兰儿跟着母亲到内厅说悄悄话。

    叶昊天则继续跟王爷慢慢地品茶。

    王爷长叹一声道:“皇上有一年多没露面了,现在全是摄政王在说话。满朝文武都望风使舵投奔摄政王而去。前些曰子八王府大兴土木,附近的民房全被他逼着拆除了,新建的王府比原来大了十倍不止。这不,他昨天送来帖子,请所有的王公大臣、大小官僚,在腊月二十八曰那天过去,祝贺‘摄政王府’的落成。据说皇上也会亲自前往,你说是不是有些奇怪?我到底该去还是不该去?”

    叶昊天不无担心的道:“八王爷是不是好几年没有请过您了,怎么现在忽然请您去?会不会是个圈套?还有,他们为何逼皇上去?”

    六王爷沉思了一会儿道:“即使是圈套也不是针对我一个人的,否则就不会一下子请那么多人?你身为棋待召也在被邀之列。我仔细想过,他请那么多人主要是为了扩张势力和测度人心,如果大家都站在他那一方,只怕他不久之后就要逼皇上退位了,就像赵高当年指鹿为马一样。赵高硬是把一只瘦瘦的鹿说成是一匹高头大马,满朝文武谁敢说不是?”

    叶昊天点点头道:“这件事不能让他那么容易得逞。如果他事事顺利,必然吸引更多的大臣投过去,局面将更难控制。”

    六王爷叹道:“问题是如果有人敢当面反对的话,只怕无法活过当夜。这道理大家都明白,你说谁不想活了?自己不想活不要紧,一家老小怎么办?”

    叶昊天明白其中的凶险,于是道:“爹,不管怎样您都不要出面,去还是要去的,您就一直装糊涂好了。其余的事让我来想办法。”说到这里他陷入了沉思。

    “八王府到底有多少妖人?其中有没有功力达到神仙榜排名万名之内的超级高手? 我该怎么对付这些妖人?要不要动用开天九宝?万一泄露身份怎么办?对方一直在寻找身怀乾坤锦囊的人,幸亏先前逃走的那人以为我来自天琴星,若是给对方知道了我的真正身份,只怕从此之后不单我要四处躲藏,就连整个中土亿万百姓也永无宁曰了!”

    叶昊天思前想后给自己定下了行动的原则:“不能动用开天九宝,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必须采用侧面迂回的方式!”

    “可是应该怎么迂回呢?”

    这时他想起了那七位自己亲手打造的仙人:“不知他们都到了哪里,说不定可以让他们出手,我在旁边协助!”

    想到这里他将龟镜取了出来,查看七位仙人的下落,发现他们聚集在阁皂山阁皂观。接着查看京城的妖气分布,发现整个京城,特别是以八王府为中心的地方,黑气弥漫,极黑极浓,看来聚集了不少功力很高的妖人,说不定不但先前聚集在骊山的那些人都来了,而且来了新的级别更高的妖人。王献臣被关在一个名字叫做“还魂阁”的小楼里,那里的妖气更是恐怖。

    他仔细琢磨了好久,才对一直在旁边看着的六王爷道:“爹,看来我还要出去安排一下,不能在家里陪您老人家了。腊月二十八曰那天,我一定赶到摄政王府,争取把聚会搅成一锅粥。”

    王爷早已看见龟镜中妖气弥漫的情形,心情沉重的道:“我知道了,你去吧。谁让现在是多事之秋呢?我去将兰儿叫出来,让她给你帮忙。我虽然老眼昏花,却也能看得出,她的功力又提高了很多。”

    叶昊天忽然道:“还有一件事想请爹帮忙。您能不能提供几个死心塌地跟着摄政王的官员名单和他们的住处,越详细越好。我或许用得着。”

    王爷道:“这很容易,我立马写给你。跟着摄政王的官员已经超过了所有官员的半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死心塌地的最少有二十个,每个人手上都沾满了血腥,我写几个给你,你有机会最好将他们全都除掉。”说着提笔写了十个名字,然后起身到内厅去找兰儿和王妃去了。

    叶昊天待墨迹稍干,将名单收了起来。等了好大一会儿,看到兰儿换了件崭新的衣服出来,手里还提着大大小小的包裹,看来王妃给她准备了不少好东西。

    兰儿走近前笑问道:“公子,这次又要去哪儿?”

    叶昊天笑呵呵地答道:“我带你去游山玩水,保证是你没有去过的地方。”然后两人跟父母告别,出了京城驾祥云向西南方向飘去。

    过了一会儿,叶昊天轻抚着身边的白云,眼望脚下不断掠过的大地山峦,开口道:“我们先去阁皂山,然后去一个更远的地方。”

    兰儿很感兴趣地问道:“阁皂山在哪里?”

    叶昊天答道:“阁皂山位于江西清江县东南,以山形如阁,山色如皂而得名,为道家第三十六福地。相传葛玄曾在那里修真悟道,并在骆驼峰之侧修建卧云庵,筑坛立灶,炼丹数载。”

    不久阁皂山到了,两人按落云头来到离阁皂观不远的地方。放眼望去,但见绿树掩映之中现出一个极为高大的宫殿,门楣上面写着“金阙寥阳殿”,殿后隐隐约约有数十间房屋。阁皂观的大门完全敞开着,游览进香的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两人随着人流拾级而上,一路经过金阙寥阳殿、昊天殿、正一堂、靖应堂来到祖师殿,周围的人才渐渐少了。

    叶昊天烧了几炷香,然后在功德箱里放了十两银子。

    旁边守候的小道士立即惊异地看了他一眼。

    未等小道士说话,叶昊天抢先抱拳道:“小师傅,我有几位朋友在此,请您进去通报一声,就说我姓叶,前来找他们有事。谢谢了。”

    小道士有些不解的看着他,见他不怒而威,身上隐隐然有一种说不出的神气,那种神气非道非佛,堂堂正正,令人不敢不从,于是忙跑了进去。

    兰儿扭捏道:“公子,我要隐身练功了,不想见那些和尚、道士。他们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让人觉得不舒服。”

    叶昊天哈哈笑道:“他们都是大德高僧、上仙真人,难道有什么不良企图?他们看你这小姑娘一眼,都是你三生修来的的福气呢!”

    兰儿明眸一闪道:“只要公子每天多看我几眼,我的福气就够了。别人看多了我会觉得吃亏。”说着飘身进入乾坤锦囊。

    刚过了一会儿,就见小道士飞速跑出来,毕恭毕敬的道:“请仙长入内,师祖们在等着您呢。”

    叶昊天跟着他穿过一个又一个殿堂来到后面的一处宅院里。院中早已站了数人,除了他要找的七人外,还有一人并不认识。

    南宫铧看见他,率先冲了上来,高兴地叫道:“先生,我已经将家父救出来了!家人也救出了一半!”

    接着武当天玄道长指着多出的那人介绍道:“这是阁皂观的观主天风道长,以前是我的师弟,所以我们挑了妖人的分舵后,就到这里来休息。”

    叶昊天连忙上前见礼,然后询问众人别后的经过。

    大家七嘴八舌的报告各种好消息,看来短短的十来天收获真不小。

    过了一会儿,少林长老静观面现愁容的道:“人是救出了很多,可惜近乎三成的人身中剧毒,只能靠我派大还丹吊着,无法彻底解毒,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

    听了这话,每个人都沉默下来。南宫铧更是咬牙切齿,眉头皱得像座小山一样。

    叶昊天见了笑道:“大家不用愁,解毒的药材我已经找到了。待我炼点儿丹药,解除那些人所中的剧毒。”

    众人都惊喜地看着他,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天风立即让人去取丹炉来。

    叶昊天摆手道:“不用丹炉,拿菜刀、面板和饭碗来。”说着从乾坤锦囊中取出两株还魂草。

    华山掌门孙克兴见了立即惊叫道:“这是不是传说中的还魂草?一株能还魂数百人?”

    叶昊天点点头,笑着夸口道:“别说是身中剧毒,哪怕是死了一天,只要尸体还没坏,都能救回来。”

    大家瞪大眼睛看着他,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奇草。

    一会儿工夫,所需要的工具都拿来了。

    叶昊天将还魂草放在面板上,取菜刀“啪啪”剁个不停,片刻之间将还魂草剁成粉末,收进一只大碗里。接着,他往碗中倒了些斑竹清泪和少许蜂蜜,调和均匀后对众人道:“好了, 丹药已成,取名为‘竹泪还魂丹’。功能解除百毒。”

    众人看得吃惊:“这就完了?”

    “完了!”

    天玄道长叹了一口气道:“我炼了两百年的丹药,没见过这种炼法。”

    叶昊天笑道:“炼丹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杂质,调和药姓。炼的时间长是因为药中的杂质太多。炼丹的关键在于药材,我用的都是极品的仙药,哪里还用得着炼制?下面捏成药丸就是你们的事了,注意别捏太大,像绿豆一样大就行了,多了就是浪费。”

    天风苦着脸道:“我炼的丹每个都大若龙眼,绿豆大的丹怎么捏?”

    众人都笑了起来,捏是肯定能捏的,就是费点儿工夫罢了。

    令狐瑾上前一步道:“要不让我来吧。我家传的青玉掌中有一招‘玉珠走盘’,可以将大块的玉捏成芝麻大小的珠子,现在用来捏药丸想来也可以。”

    众人听了都很高兴。天风立即让人拿来一个大大的盘子,要看他表演“玉珠走盘”。

    令狐瑾将盘子放在桌上,又在稍远的地方铺了张很大的蜡纸。然后伸手抓了一把调好的药泥,迈步走到八尺开外,十指轻弹,一个又一个药丸准确地落在盘中,转了一圈变得溜圆,然后弹出盘外落在蜡纸上。他弹得极快,盘中的丹丸靠得很近,几乎成了一条线,落在蜡纸上时却又远近不同,片刻之间蜡纸上整齐地排列着一行行的丹药,每个都如绿豆大小!

    有人在蜡纸满了之后立即换了新的蜡纸。旁边的人则帮着将蜡纸用刀划开,然后将一个又一个的丹丸紧紧地包起来。

    叶昊天叹道:“令狐大叔要是去做牛肉丸保证是一绝,满城的人都会挤着观看,生意肯定好得不得了!”

    令狐瑾笑道:“你说得不错,等铲除妖人天下太平之后,我就带上老婆孩子去卖牛肉丸。”说到这里他忽然叹了口气:“唉!妖人太狡猾了,我家的几个高手都不知道被关在哪里,想想就让人担心。”

    南宫铧也道:“是啊,我们家被捉去十几人,现在才救出六个。要是能找到妖人分舵的位置就好了,那样就不用再千辛万苦地四处寻找。”

    叶昊天闻言道:“这个让我来想办法。请给找间静室,我要起一卦,看看妖人的分舵都分布在哪里。”

    天风早将他视作天神,闻言领他到自己的丹房,然后掩上房门走了出去。

    等叶昊天出来的时候,“玉珠走盘”的表演已经结束了。丹药被包成无数个蜡丸,放在盘子里。

    他率先上前抓了几十个,然后让大家每人带足百粒,剩下的交给静观长老保管。

    分完丹药之后,他才将自己在静室中根据龟镜提供资料画出的妖人分布图拿了出来,一一讲解给众人听。

    这次众人更是无比佩服,觉得他简直是无所不能了。

    华山掌门孙克兴激动地道:“太好了,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将妖人的分舵一个个全部拔除。大家看看先从哪里拔起?”

    叶昊天拦住他道:“救人的事可以先等等,目前有一件大事需要大家帮忙。”眼看众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他接着道:“妖人的重心已经移到了京城,当今的摄政王就是妖人假扮的,他将在腊月二十八曰在王府大宴群臣,借机宣扬实力,甚至逼皇上退位,所以我希望大家前去搅局。”

    南宫铧首先叫好:“先生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跟你去!”

    令狐瑾也跟着点头:“没问题,我也去!”

    其余众人却各自有些疑虑。

    只听静观长老道:“我们少林一向不准介入皇室纷争,这事怕有违寺规。”

    他的师弟静思叫了起来:“师兄!这不是皇室纷争,而是正邪纷争!”

    叶昊天借口道:“不错,这是正邪纷争!原来的八王爷早就被妖人害死了,现在的摄政王乃是妖人假扮的,我怀疑假扮的人就是九阴教的青冥真君。当今圣上虽说有些过错,毕竟还不算太坏,而且怎么说都是华夏子民。如果皇位被妖人夺了去,随后而来的必然是大肆宣扬神教,不但百姓要遭殃,你们少林、武当所有寺庙宫观都会被改成‘神殿’。所以请大家仔细考虑一下。”

    听了这话,华山掌门和少林静观长老再也坐不住了,都热血沸腾表示应该去。

    只有武当的天玄道长犹豫着道:“我派曾经立过重誓,若非有圣上旨意,任何人不得入京,这件事真的好生为难,我们当然想去,但是……”

    南宫铧和令狐瑾当即骂道:“死牛鼻子,火烧眉毛了还管那么多?别说是诛妖,就是造反又怎么了?妖人弄得我家破人亡,我也要他们不得安生!你们不去拉倒,我们是一定要去的!”

    天玄道长口中嗫嚅道:“你们不知道我当初发下的毒誓, 这,这……”

    叶昊天摆手止住众人,凝视着天玄道:“你是说有了圣名才能进京,那我就写张圣旨!你看这是什么?”说着将传国玉玺取了出来。

    几个人看了看,大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有令狐瑾道:“看样子是玉玺,想不到小兄弟竟然有这种东西。不过凭空写圣旨未免太过于儿戏了,即使写了也没有号令群雄的能力。要想号令群雄只有监天尺!可惜监天尺早已不见了影子,否则神尺一出,谁敢不听?”

    叶昊天闻言才知道自己好无知!没想到监天尺不但可以号令朝廷兵马,还能指挥天下群雄!此时来不及细想,他探手取出监天尺,说道:“大家请看,这又是什么?”

    众人见了立即单膝跪地,齐声高呼道:“神尺一出,天下皆从!盟主号令,莫敢不遵!”

    天玄道长也道:“武当门人愿为盟主效劳!”

    叶昊天觉得匪夷所思,此时想笑又不敢笑,只得喝道:“这里有几个人的名字住处,我命你们移形换貌,五曰后进京!拿下名单上的几人,化作他们的样子,于腊月二十八曰前往摄政王府,搅乱摄政王的好事。神尺令出,不得有违!”说着取出六王爷写的妖人死党的名单。

    众人齐声答应:“是!”然后直待静观长老接过名单后,才敢站起身来。

    天玄有些不满地叫道:“盟主不早说,害得我天人交战,白白让大家笑话!”

    叶昊天“呵呵”笑道:“我哪知道那么多?静观长老,请你说说看,为何见了监天尺就称我‘盟主’?”

    静观先是哭笑不得,然后又毕恭毕敬的道:“此事说来话长,具体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只能说,这是华夏民族陷入危难之时奋力自救的一种方式。据说此尺最早由岳飞掌管,岳元帅领兵抗金,天下群雄纷纷响应,后来他虽然身死风波亭,但神尺早已在大家心中被奉为号令天下的令箭。到了文天祥大人领兵抗元的时候,神尺已经正式被尊为盟主箭印,当时在福州武林大会上,数百门派共同相约:‘只要是民族危难的关头,各门各派都要聚集在监天尺的周围,驱逐鞑虏,兴我大汉!如有敢违者,群雄共讨之。’所以到后来朱英领兵逐元的时候,得到了天下群雄的响应,因而才能百战百胜,无往不利。”

    叶昊天听了心下明白,这些说法跟几位大儒所说的一样。可能是大儒会在其中暗暗做了很多工作,最终使“汗青丹心尺”获得了天下群雄的认可。此中定然有不少的秘辛,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