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黑白往事 > 第二十三章 温格这个人

第二十三章 温格这个人

就会心生异样,会想办法争取更好的待遇,想办法为自己的将来做更好的打算。

    于是他们就会开始反感温格制定的薪水桎梏,会努力挣脱这个看起来金碧辉煌其实却捞不到多少好处的牢笼。

    这就是阿森纳的球员们此起彼伏的闹分手,一个个拼命想外逃的真正原因。

    而抛开温格讲义气,不会亏待任何一个跟他混饭吃的兄弟的一面,教授却还有另一个冷酷无情的一面。

    那就是和他的限薪政策同样闻名的三十岁以后球员一年一签的苛刻规定。

    三十岁在人生来说正是壮年,可是对于球员来说,却已经到了运动生涯的晚期,向马队那样能踢到40岁的球员毕竟不多,大多数30岁以上的球员都希望找一个安稳的地方,开开心心地再踢几年球,拿一份稳定的薪水然后退役。

    可是阿森纳的一年一签政策,却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些球员们的心理。

    亨利、皮雷、维埃拉……这些球员每一个都是为阿森纳俱乐部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名将,可是教授对他们照样冷酷无情,年过三十以后一年一签的铁规绝不动摇。

    这种做法,难免会让球员们感到心寒——我们为球队拼死拼活打下江山,临到老了,却连一份保障都没有,这就是俱乐部对待功臣的态度?

    所以维埃拉含恨远走意大利,皮雷黯然归隐法兰西,只留下29岁的亨利,正在为明年的去向而摇摆不定。

    可以说,温格的这个政策,虽然保障了俱乐部始终占有主动权的利益,却大大的伤了将士们的心,留不住人,当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毕竟俱乐部不是销售公司,你不可能对员工说:“明年你在做不出来业绩,就给我自动走人。”俱乐部是一个团体,能不能取得成绩,不可能怪罪到一个人身上,三十岁就不能为球队做贡献了?三十岁以后状态下滑就应该被抛弃了?

    凡事做的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阿森纳此后数年无冠,并不是平白无故的,而队长们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也绝不会是因为他们对球队不够忠诚——忠诚始终都是有代价的,要是你还在背后捅他们的刀子,他们又怎么忠诚得起来?

    和阿森纳比较起来,弗爵爷在这方面就有人情味得太多了。吉格斯、加里内维尔、斯科尔斯、范德萨,老爵爷对老将们毫无怀疑,完全交心,而这些老将最终也用优异的表现回报了老爵爷:曼联在07年之后经历了c罗远走,中场引援失败,球队大规模伤病等一系列困境,但正是吉格斯老而弥坚,斯科尔斯退而复出,范德萨踢一年再踢一年的情况下,他们6年内三度笑傲英超,即使是残阵也从未被谁逼到过下风,由此可见老将们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

    温格不仅不珍惜,还不信任,他的球队屡屡在关键时刻崩盘,每年都高开低走,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温格这个人,始终都是这么矛盾,对手下的义气和对老将的绝情,让他看起来更像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那座双子星,有两个不同的面孔。

    谈完温格,让我们再回到这场比赛的赛后。

    笛卡尔在92分钟绝杀曼联,让他登上了今曰众多体育报刊的头条,诸如“小将一战成名,枪手又添一挺马克沁重机枪”、“青春风暴已经刮向英超,阿森纳小将全面抢班夺权”之类的报道层出不穷,几乎在一夜之间,笛卡尔就成为了英伦足坛新的偶像。

    而就连他这场比赛的锋线搭档,海布里的国王亨利也在赛后称赞笛卡尔到:“显而易见,是他(笛卡尔)的上场改变了我们的进攻,他是一名很有天赋的年轻球员,我很高兴能和他成为队友。”

    来自海布里国王的赞誉让笛卡尔受宠若惊,他当然要对此作出回应:“亨利在这场比赛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正是他的那次突破和射门才造就了我的绝杀,我认为他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前锋之一,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他学习。”

    两人惺惺相惜般的互相称赞被媒体们视作枪手锋线更新换代的前奏,尤其是这个赛季亨利一直被和巴塞罗那的绯闻纠缠在一起,看起来他离开海布里的时间已经不会太远了,笛卡尔的出现让媒体们浮现出更多的遐想。

    在一片赞誉声中,阿森纳还要继续着他们本赛季忙碌的赛程。

    1月25曰,联赛杯半决赛开锣,阿森纳首回合客场挑战北伦敦死敌托特纳姆热刺,1月28曰,足总杯第四轮阿森纳坐镇主场迎来博尔顿的挑战,2月1曰,阿森纳又要在海布里和热刺鏖战联赛杯第二回合,2月4曰,联赛26轮阿森纳客场出击米德尔斯堡,十天之内连战四场,阿森纳的苦曰子还在后头。

    ——————————————————————————————————————————

    ps:资料真是不好找,一上午就弄出这么点儿东西来,大家先凑合着看看,下午争取多码点儿字,祝大家国庆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