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300章 应对之策

300章 应对之策

北洋武力一统民国的策略竟然是因为他而中途夭折,此时吴佩孚。阎相文等武臣在前线顿步不前,吴佩孚更是饮酒作诗,就是不问战事,一介师长还敢公然发报痛骂他这个一国总理,让段祺瑞对吴佩孚痛恨的同时。自然对曹锟也恨上了,若非曹锟御下不严,暗中默许,一个小小的师长哪里有这么大的胆子。

    直系的军将暂时是指望不上了,可皖系出身的段芝贵,张敬尧等人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对他们寄予厚望,给足了地位,一旦打起仗来。都是拉稀屎的家伙。能打的直军不打了,连皖系的人现在也在前线得过且过。难道武力统一全国的策略真的行不通吗?

    “督办!”靳云鹏步子急促地走进屋子,脸上一副焦急之色,似有大事发生。此时武力统一全国的策略失败,段祺瑞引咎辞职,新上任的徐世昌鉴于段祺瑞势力仍在,便顺水推舟地任命他为参战督办,专司管理参战军大小事务,说是参战军,实际上完全是段祺瑞的一支私人武装。除了段祺瑞,任何人都指挥不动。

    “不会是那吴秀才在前线又说了什么以下犯上的话吧,迟早得撸了他的军职。”段祺瑞说着气话,实际上吴佩孚是曹锟的人。他现在是怎么也管不着的。

    “不是,奉天秦宇的电报。”靳云鹏平时在段祺瑞面前一直温温吞吞,却也怕段祺瑞发脾气,有些担心地将电报递给段祺瑞,然后便站在一边,心中暗叫晦气。迟不来早不来,正好赶在这个枪口上。

    “混帐,好个秦宇,不过一黄口小儿,也妄议国事,真以为打了几仗便天下无敌了。”段祺瑞一看电报,顿时鼻子都气歪了,“中央财政衰败到这种程度,岂是我段某一人之过错?竟然还要我解散参战军,真是岂有此理!”

    “督办,自从将张勋的辫子军打垮之后,最近一年多东北也甚少插足北京事务,这次公然表态,恐怕用意非同一般。东北军成军已久,装具精良,又收复了中东路,无论是士气,还是声望都处在最高点,携大胜之余威滚滚南来,实为督办生平之劲敌。”

    靳云鹏面色慎重地道,若说参战军成军,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具,在国内都是出类拔萃的,曹锟虽然两手,但靳云鹏也未必将对方放在眼里,曹锟能打的部队就那么些人,兵力尚且不及参战军,至于装具,人员素质比起参战军更是相差不止一筹,此时的参战军可谓是兵精械利,可眼下既有直军这个心腹大患在侧。

    东北军更是一头难以招架的猛虎,击溃张勋辫子军一战只能算是牛刀小试。真正让人胆寒的是中东路一战打得十万俄军溃不成军,不仅打出了民国的气势,同时也打出了民国第一强军的赫赫威名。从晚清到民国立国以来,中东路战争是华夏第一次取得对外大规模战争的胜利。关内各地军阀无论是谁都会对东北高看一眼。

    “前有直军如鲠在喉,后有东北军虎视眈眈在侧,如之耐何?”段祺瑞面色铁青,人力有穷之时,段祺瑞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如果是直军还不足惧,问题是东经军不仅兵力雄厚更在参战军之上,而且能征善战,甚至在伯力的战争,段祺瑞也有所耳闻,毕竟到了他这个位置,这么大的事情想瞒过他并不容易。只是后来东北与日本方面都不了了之,更是让段祺瑞忌惮无比。段祺瑞虽然跟日本人合作得看上去亲密无间,不过能坐到民国最顶尖的位置,又岂是易与之辈。

    日本人是什么习性估祺瑞最清楚不过,嚣张跋扈,如果伯力一战打赢了,必然会大肆宣扬,得寸进尺的扩大日方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而东北打赢日本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有所斩获,如果扬名的机会更不可能错过,早就报导得人人皆知。唯一的可能性是不胜不败之局,或者东北小挫,日方同样也有所损失。在英美列强的干涉下双方再次将矛头对准赤俄这个大敌。

    就算如此,能勉强敌住日军,也足够骇人听闻了,之前打赢中东路一战,还可以说是有些侥幸,毕竟俄国已经日落西山,盘踞在中东路的俄军已经成了无根之萍,秦宇骤然发难,确实有不少胜利的希望,可日本作为气焰甚嚣尘上的军事强国,能跟日本真刀真枪的打一场,还能全身而退,不被日本借机勒索,这样的实力对于关内军阀来说,简直是件难以想象的事。

    “督办,单靠咱们一家对对直系胜算犹有七成,对付这几年一直养精蓄锐的东北军,恐怕力有未殆。秦宇盘踞东三省,坐拥热河,察哈尔,蒙古王族仰其鼻息。其地盘经营数年,已成铁板一块,坐拥山海雄关,进可攻,退可守。极难应付,不过秦宇锋芒毕露,与日方茅盾由来已久,日本方面断无可能坐视秦宇此人入主北京,或可借助日人势力以制衡东北,让其不敢轻举妄动,而督办抓紧时间收拾关内局面,解决直系威胁。到时候就算东北军倾巢南下,又何足惧?”勒云鹏想了片刻,除了借助日本人之外,此时段祺瑞确实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

    “这个办法不错,就这么办,东北军虽然声名在外,不过我也是去过日本的,右铮在日本留学数年,对日军建制了然于胸,就装具而言,参加军完全是依照日军编练。论起装具,应在东北军之上,若非此时直系曹锟制肘,两军相争,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只要日本方面能拖住秦宇的东北军主力,则参战军足以收拾关内局面。”段祺瑞此时对参战军寄予厚望,又有巩县兵工厂开始产出军火,只是段祺瑞终究离战场太远,对于近年以来西方战场出现的新式武器都不甚了解,参战军就算训练有素,装具精良,但终究是一些未经考验的新兵蛋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