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266 打赢了

266 打赢了

东北的对外通商口岸,免除东北货物的税收, 关卡。 以前洋人用在咱们身上的东西, 也要学着用出去。 ”

    丁成咂了咂嘴巴没再说什么, “得到中东路, 早就连本带利捞了个够, 不过仔细一想以前老毛子在咱们东北犯下的事, 从中华割裂出去的土地, 大帅算得上是菩萨心肠了。”

    “我倒是想让老毛子割地, 不过东北不是列强,没有那个实力, 能让老毛子吐一口血出来, 也算是个好收场。”秦宇微微一叹, 日本对于远东的野心不会让秦宇的心思得逞, 而且眼下东北军也没有这个实力。

    “大帅要价这么大, 德米波夫, 谢米诺夫未必会有这么多钱财赔。” 丁成提出另外一个担心道。

    “他们有没有这么多钱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些列强不愿意看到东北军打进海参威, 不愿意东北彻底打掉对抗赤色苏维埃政权的白俄力量。 既然有这么多人关心这件事, 总是有办法从这些人手里敲来一笔钱的。” 秦宇胸有成竹地道,“ 实在不行, 利用这件事向调停国讨要无息或者是低息贷款,也要比直接向列强贷款好得多。”

    丁成愰然大悟, “原来大帅打的是这个主意。”

    “不然能怎么样。”对于丁成, 大多数事秦宇都不会隐瞒,既然打赢了这场战争, 老毛子想不吐出些血, 那是不可能的。

    “ 大帅!”陶毅在门口将帽子摘下走进来。“这场大战给黑龙江带来了不少破坏, 百姓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特别是战区房舍多有损伤, 粮食也被老毛子收刮去了, 黑龙江为这场战争付出了这么多, 这中东路还得由黑龙江政府来管才是。”

    “三句话不离本行, 什么东西都想往自己碗里夹,这习惯可不太好。” 秦宇听得一笑。 陶毅想把中东路纳入到黑龙江省政府的管辖之下。 不说别的, 铁路的就业人口, 以及一年的盈利, 足以将黑龙江省财政提高一两个台阶。

    “ 可卑职说的也是实情。”陶毅有些不甘心地道。

    “ 铁路由奉天交通厅直接管辖, 后面交通厅会升格成为交通署, 全权管理东北的交通事务, 这点你就不要做指望了。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 东北军损失也不小,死了将近万把人, 伤了一万几, 这抚恤费, 还有战争的消耗加起来两三千万也是有的。” 秦宇笑道。由于黑龙江与吉林基础薄弱,每年的财政盈余都直接用于再投资。 军费几乎是由奉天省独自承担的。 为了不让奉天一省的官员发太多牢骚, 将中东路暂时纳入奉天交通厅的管辖之下, 也算平衡一下内部的矛盾。 这摊子做大了, 一些乱七八糟的事难免会多一些。

    “好吧, 不过驻军期间。 黑龙江在粮食以及其他物资的供应上出力不小, 这次又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漠河那边的金矿直接充入了奉天银行。 大帅可得给黑龙江一点安慰才成。” 陶毅后退一步道。 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多向秦宇诉诉苦, 终归能拿些好处。

    “ 我知道你计划在黑龙江与淞花江增加一些小火轮, 另外还要修几个发电站。 这笔钱你先向奉天银行贷款, 我让那边批下来。 ” 对于陶毅的坚持, 秦宇并不反感, 说到底, 陶毅也是为了将黑龙江经济发展起来, 吉林那边的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 陶毅也不想黑龙江给吉林拉在后面太远。跟奉天省是不能比的。不过吉林, 黑龙江, 热河, 察哈尔, 以及洮南市之间彼此存在竞争是很自然的。

    “有大帅这句话就够了。” 陶毅倒没真想将中东路纳入黑龙江省政府的控制之下, 能在其他方面争取一些好处也不错了。

    “除了这次战争引起的问题, 黑龙江最大的问题是安置那些俄国移民, 难民。 尽量不要引起本土居民和俄民的矛盾, 最好引导俄民入籍, 要把友善的一面传达给这些俄人。” 秦宇如是道。

    “大帅放心,不会激起民族矛盾的, 不过说实话,当初老毛子进入东北烧杀抢掠, 淞花江几千条尸体漂浮, 做下了那么多的恶事, 现在他们落难了, 咱们东北反而要救助, 说起来还真是有些不甘心呢, 下面的民众有些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陶毅叹了口气, 他一个舅舅就是死在沙俄士兵的枪下, 对于俄人, 自然也没有太好的观感。

    “当初下令进行屠杀的沙俄将领, 东北政府也不能放过,拟定一份名单出来, 一一对其进行追究。 至于民族仇恨, 在东北数千万民众利益面前, 暂时也要放到一边, 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秦宇眼神看着远东辽阔的地图, 北面是一望无迹的森林雪原,那里有丰富的矿藏, 广亵的土地, 各种各样的动物, 要将这片土地从俄人手里重新收回来, 便不能激起两个民族间的仇恨, 否则一旦所有的俄人都走到对立面, 未来东北收复海参威等地将困难重重。

    相比以往的失地, 现在的沙俄存款也只是其次, 收复中东路只是未来秦宇庞大计划的第一步。如果没有这些利益牵扯在其中, 秦宇闲得蛋疼也不会去救济那些曾经的仇人。

    “这鬼天气,还真他妈的冷啊。”几乎吐出来的唾液没多久也会凝结成冰的天气下, 一群农人在士兵的指导下对前进机场进行修整。

    “左老三, 你这半年东躲西藏也不愿意出来接受整编, 怎么现在就突然脑袋开了窍了。” 一个拿着锹铲雪的白胡子老头,向旁边一个身体高壮, 左眼里面装着只玻璃眼的中年汉子道。

    “ 其实我倒也不是不愿意从良, 只是当初被老毛子给灭了门, 要是从良, 还得规规矩矩办事, 连个仇也报不了, 这活得也没多大意思。” 左三贵哈哈一笑,“ 不过现在那伙老毛子被老子带着东北军给一锅端, 全灭了, 这心事自然就了结了。”

    “是啊, 咱们三爷一口气杀了十几个老毛子才收场, 这一仗真他娘的打得痛快!”另外一个跟了左三贵多年的胡子也忍不住为左三贵感到高兴。

    “ 想不到你这个胡子摇身一变就成了军官, 还真是世事难料叱。” 老大爷感慨一声道,“ 这是你前世修来的福份, 以后好好做, 东北军可不像以前的巡防军一样, 可以让你搞个几进几出。”

    “ 陈老爹放心, 我左三贵也是知道好歹的人, 既然当了官军, 就会守官军的规矩。 以往的巡防军, 跟胡子也没什么区别, 现在的东北军才是真爷们, 呆在这样的队伍里面, 我也乐意。” 左三贵点头, 以前小时候家里穷的时候吃不上饭, 陈老爹不时会救济他们家里一下, 又与他的父亲交好, 左三贵当了胡子之后, 也对陈老爹十分敬重, 因为长期活动在中俄边界, 左三贵对这一带的事务十分熟悉, 便被任命为这一区域的民防队长, 后面要转正成为警察, 此时暂时负责一些军役后勤事务,协助就近征集粮食, 协调一下民间运输队伍的事务。这会闲下来, 左三贵闲着也是闲着, 就帮忙整修机场。

    现在已经进入收尾工作, 几人正言论着, 远处一百多辆马车队拖着一个个滚圆的大铁桶在雪地上卖力的前行。 跟随着车队的还有几百个护送的步兵, 此时沙俄士兵已经全部退出了黑龙江, 虽然一些地方有着零星的溃兵,不过在各地的警察, 以及民间自发组成的一些护乡队伍, 这些失去了根基的沙俄溃兵可以活动的空间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