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244章 进入北京

244章 进入北京

  “ 雨辰考虑得周到, 这件事就这么办。” 黎元洪经过了以前段祺瑞与徐树铮的咄咄逼人, 只学秦宇说话要中听很多。 虽然同样是秦宇拿主意,不过在秦宇嘴里说出来, 便是在征询他的意见, 如果换了徐树铮来说, 恐怕结果便完全不一样了。

    段祺瑞知道秦宇这边的反应后,顿时脸上阴晴不定, 他邀请秦宇,无非是想获得会议的主动权。 秦宇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张勋的, 功劳当然大。 不过秦宇对于北洋诸将来说,终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人物, 会议中段祺瑞自信凭自己的人脉, 以及往日的地位, 能占据主动权。

    没想到秦宇竟然会把黎元洪抬出来, 黎元洪以前再不济, 好歹是合法的总统, 在名义上是民国的行政长官。 以前之所以不给力,无非是没有强有力的实力做支撑, 现在秦宇站在黎元洪背后, 黎元洪唯一短板的地方已经不复存在了。

    这次丰台会议来了很多人, 军队里面只有师长一级的将领才有资格入席。 步兵统领江潮夫, 陈光远, 李进才, 段祺瑞,段芝贵,徐树铮, 李长泰, 海军总长程璧光,河北督军曹锟,外交总长伍廷芳等人都出席了会议。这些人里面也只有程璧光以前是黎元洪的老上司,与黎元洪的关系较近。可以看出黎元洪以前在北京的势力单薄到了什么程度, 不过其他将领除了小段段芝贵与段祺瑞亲近之外。 其他人倒不是段祺瑞的死忠。否则在张勋复辟的时候,段祺瑞也不会限入无兵可调的窘境了。

    重要人物总是要最后出场, 秦宇落后黎元半步一起出现,引起了会场内不大不小的震动。

    “大总统你总算来了, 你不来, 这会议可没个主心骨。” 程璧光旗帜鲜明的站在黎元洪这一边。

    “怕也未必, 大总统召张勋进京,致今日祸患, 难辞其咎, 以其犯下的过失, 难以再统御中央, 为一国表率。” 徐树铮当然不能让黎元洪一来便占据会议的主导地位。 “ 此次平息叛乱, 最大功臣莫过于段总理与东三省巡阅使雨帅, 要说主心骨,也应该由段总理与雨帅担当。”

    之前张勋进京控制了北京的电报局, 黎元洪特命心腹金永炎携电报赴上海。 其中便有关于复起段祺瑞的电报终究还是发出来了。 本来段祺瑞还琢磨着是否要犹豫一下,不过秦宇的横空杀出让段祺瑞觉得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以后想要再做回总理恐怕千难万难了。

    “张勋进京也是有原因的, 之前的国务院与总统府的争端已经成为过去,也不能说谁对谁错。 不过终究府院之争才是张勋进京的根源, 我看这件事能放就放。 追究起来也是一团麻烦事。 张勋进京也未偿不是一件好事。 将一些还回味前朝的复辟份子从北洋剔除出去。 也消除了以后的隐患。” 秦宇在黎元洪旁边慢条斯理的道。“如果事情一定要有人出来承担这个责任, 反正现在张勋要失势了, 就让他多担待一点吧。”

    本来段芝贵还想出声反对黎元洪的, 不过此时秦宇一发话。 段芝贵肚子里的那点东西都吞了回去。以前他跟秦宇在电报上暴发过骂战,也还是有些心虚的, 特别是见识了秦宇初来北京的强势, 还有东北军那股子澎湃的士气。

    “不错, 站到这里的终究都是民国的功臣, 还是让之前的不愉快都过去吧。” 曹锟打和场道,“ 现在张勋还盘踞在内城,态度颇为坚决, 大家还是商议一下如何最后解决张勋的问题。”

    “ 咱们这么多人。 聚集在北京城外的军队有好几个师,近十万人, 张勋就是长了翅膀也飞不出紫禁城, 不妨对其留一条后路, 也好避免张勋狗急跳墙。” 伍廷芳道。

    “不错。 北京城为民国首都,不到万不得已,不容破坏, 我们若是对张勋迫得太紧, 他坚持困守内城, 强行进攻固然能攻进城池, 但这座古城难免毁于一旦。” 段芝贵道,不过他说了句废话, 这个道理谁都懂。

    “我看他这条命要了也没用, 个人财产也不动他的。能这样已经不错了。像他口中所说,我往何处来,自往何处去, 还想回徐州去当他的大帅是不可能了。” 秦宇坐下来, 黎元洪做为总统坐在会议桌的上首, 秦宇与段祺瑞对桌而坐。

    “不错, 若是做错了事没有任何惩罚, 以后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搞复辟了。” 曹锟大咧咧地坐下来, 张勋搞复辟就算了, 竟然给自己封了那么大的官, 才给他封了个河北巡抚。 虽然没有成功,不过张勋的小气委实让曹锟对他没什么好印象。

    “可是现在张勋盘踞在内城, 谁又有办法能兵不血刃的将内城收复呢? 不用大炮打不下内城, 若是用大炮, 恐怕洋人也不允许。” 徐树铮忍不住问道, 张勋复辟一事不宜追究得太深,否则他也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辫子军的战意并不高, 眼下四面皆敌, 张勋所恃者无非是徐州还有其两万余部众, 听说张文生那边可以做点功课,实在不行就把张勋的老剿给端了。 几个师, 动用几门大炮, 先发上几发实弹, 后面的用空包弹也足以将其吓个半死,明天我再让飞机从空中投一些劝降书下去, 弃城投降者既往不咎,负隅顽抗者责任追究到底。张勋现在打肿脸充胖子, 我就不信他手底下的辫子军跟他全部都是一条心。 奉天的飞机除了能从空中向下投弹之外, 也能用机枪向下面扫射。 能尽量避免北京城受到破坏。” 秦宇镇定自若地道。“只是打上几发炮弹, 列强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虽然张勋为人霸道, 善于敛财,这两年投资了一些实业, 以张勋的地位, 投资实业几乎没有赔本的, 加上对辖地的收刮, 积财少说也有三千多万, 这么大一笔钱,要说不心动肯定是假的, 不过若是连张勋的家产也动, 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些。

    说到飞机, 在座的人无不心里有些打鼓, 之前秦宇对北京的那次轰炸太让人印象深刻了。

    “我看这个办法好,先把气势造起来,佯攻一阵, 辫子军总有服软的。” 李进才一拍大腿,他倒不是刻意奉承秦宇,之前受张勋暗中控制, 李进才对张勋也没什么好印象。

    众人一番计议,终于决定了对张勋的策略 张勋此时自忖手里有徐州会议一些督军,以及督军代表的签名, 段祺瑞等人不敢下狠手, 唯独对秦宇有些发憷。 在张勋患得患失的时候, 伍廷芳已经与列强公使团接触, 转达了民国方面的意见, 列强公使团同意调停。将段祺瑞,秦宇等人的议定的结果通知张勋。

    对于这样的结果, 张勋当然不肯接受, 失去了军队和权力,对于他来说,无异于是要了他的老命。 张勋的拒绝使得讨逆军别无选择,次日便开始进攻。

    讨逆军于是在7日晚间决定了作战计划,以第一师进攻朝阳门,攻入城后,即继续向南河沿的张宅进攻。第八、第十一、第十二各师由永定门、广安门进攻天坛,第三师由彰仪门进攻天坛及中华门。

    8日拂晓,第二师进攻天坛,守天坛的辫子军约3000人,甫经接触,就挂起了五色旗表示投降。一小部分不肯投降的辫子军退往南池子张勋的宅子。 同一天, 张勋的义子张文生率徐州定武军60余营宣布拥护共和, 对于张勋来说,更是晴天霹雳。

    张勋被两个荷兰人强行架往荷兰公使馆,躲过了追究。 这场闹剧仅仅维持了八天便宣告失败了, 与辫子军的战争, 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除了秦宇下令的轰炸外,辫子军阵亡的人数加起来也没超过一百五十人, 这场战争更像是一场大型的武装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