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231章 毕桂芳到哈尔滨了

231章 毕桂芳到哈尔滨了

。” 许兰洲费了不少心思将朱庆澜挤走, 此时又威逼毕桂芳让步, 对黑龙江志在必得, 哪里会这样轻易放手。

    “老巴 , 你真打算跟许兰洲一条道走到黑?” 出了许兰洲府上, 英顺拉住巴英额, 两人同为满人, 各自势力又不及许兰洲, 自然关系亲近一些,只有和许兰洲拥有对等的实力, 才能在赶跑毕桂芳后获得足够的利益。虽然方才在许兰洲面前说得信誓旦旦, 不过大家都不是刚出道的雏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谁不会?

    “ 说实话,许兰洲这个大老粗虽然蛮横了一点, 说得还是有点道理的, 咱们本来在黑龙江过得有滋有味, 各自在辖地连天王老子都管不到, 凭什么奉军一到黑龙江, 就要骑在咱们头上拉屎?” 巴英额对奉军入黑也有些不痛快。

    “那你到底怎么想?” 英顺问道。

    “等等再看吧, 心里再不舒服,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 我也不做些螳臂挡车的事, 奉军既然喊着要对付许兰洲,我先观望一段时间看看形势, 奉军的第一把火应该不会烧到我的头上。” 巴英额道。

    “这可不一定,老巴,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你的驻地离奉军最近, 奉军要是搂草打兔子, 你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想在一边观望, 奉军未必会给你这个机会。” 英顺对巴英额的想法不太同意。

    “ 那能怎么办, 归附奉军我不太想, 直接起兵反抗也不成, 虽然奉军号称是四个师, 实际上未必有这么多, 但两三个师总是有的, 上次奉军为了占领吉林,直接出动了三个师, 孟恩远的实力也不弱, 不到半个月就败给了奉军, 黑龙江还不如吉林, 若是强行抵抗, 恐怕结果也不会比吉林更好。” 巴英额摇头道。

    英顺叹了口气, 这样的道理谁不知道, 可真要人选择起来,当真是千难万难, 谁也舍不得丢掉手里的权势, 自古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尖利的军哨声响彻在整个军营。

    “集合。 紧急集合!”

    一片身着蓝灰色军服的士兵纷纷向ca演场集合。 三三两两散乱的小点逐渐汇聚成一道道整齐的队列, 然后是整齐的方阵。

    “ 士兵们, 大帅有令, 着奉2师, 奉6师即刻准备向齐齐哈尔开拨, 齐齐哈尔是整个东北的最后一站, 进军齐齐哈尔后, 整个东北, 将纳入大帅的治下, 未来的东北。 将在大帅的领导下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我们奉军。 也将正式更名成为东北军……”

    “誓死拥护大帅, 拱卫东北…”

    下面的士兵的情绪被孙烈臣一番简短的讲话调动起来, 扯着嗓子与其他人一起呐喊着。

    “民心可用,军心可用。 看来大帅统一东北已成定局了。” 左雨农看阒高涨无比的士气, 笑着道。 “以前东北虽一直处于民国治下, 但各省督军尚且各自为政, 中央一不行, 马上就各打各的算盘, 俨然一方诸侯。 现在奉军全面占领吉林和黑龙江, 将促成东北前所未有的局面。 大帅治奉六载, 便拥军十数万, 奉天财政充裕。 民心,士气实乃我生平仅见。 现东北之人口,资源尽归大帅所有, 不出五载, 东北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强盛局面。”

    “是呢。 以前我当兵的时候, 就为了混一口饭吃, 到后业当了个小官,也是得过且过。就我们当兵那们, 收成差一点, 每年都会遇上点家里短粮的事, 一到冬天, 冻死, 饿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升米恩,斗米仇。 连附近同村子里的人也能因为借米还米的事闹得不可开交。 就是现在大多数人,恐怕也只是为了能多一口饭吃, 咱们奉军进入吉林, 大举减税, 每户人家少交了一半以上的税, 等于是一年多了将近一半的口食, 光是这一项, 每年冬天就能少饿死成千上万的人。 更何况现在政府还出台了救济粮, 对于家境特别困难的农户, 政府还能给予一定程度的粮食补助, 或者是进一步减免税收。 咱们奉天人现在有不少人家已经能隔三岔五的吃上一顿肉了, 其他地方的百姓可时常饿着肚子呢, 奉军近十五万人, 本地人最多也只有半把, 其他兵员来自四面八方闯关东的汉子, 还有不少就是吉林和黑龙江的, 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关内的,他们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家里也能享受到和奉天民众一样的优待, 对于奉军自然也是百般拥护, 用大帅的话来说,这里面是个良性循环, 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我看用不了几年, 奉军迟早也是要入关的。 袁大总统的徒子徒孙玩弄权术还算可以, 真要论起治国治民, 跟大帅可差了几条街都不止。”

    孙烈臣年纪大一些, 体会也比左雨农要深, 说起以往的旧事,有些收不住嘴。

    “哈哈, 说得不错, 说实话, 以往在第二混成协跟着老长官的时候, 我就觉得这奉天督军就应该由总参谋长这样热血的军人去当, 奉天才会有前途。 大帅到底是大帅,手腕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硬生生从一个旧军小官挤跑了老长官。 当初我和一些人还起过暗中对大帅不利的想法。 现在时过境迁, 没想到连老长官也在大帅手下办事了, 有些事当真让人难以揣测。” 左雨农也感慨道, 他嘴里所谓的老长官自然也就是蓝天蔚了。

    “现在你觉得大帅和总参谋长比怎么样?” 孙烈臣有些玩味地道。

    “ 要说老长官刚直有余, 权变不足。 要不当初也不会被逼出奉天城了。 老长官的军事能力是我最佩服的。 不过论治国之能,还是大帅厉害, 处理一国事务,不单是军事素质好就行的。” 左雨农道。“用以前韩信说的话, 老长官是将兵, 大帅是将将。 若是大总统能坐上大总统那个位置, 恐怕民国也不至于沦落到眼下一盘散沙的局面了。”

    “ 嗯, 总参谋长善用兵, 大帅善用人, 这点恐怕是咱们奉天军界公认的。 不过真要是总参谋长和大帅对阵, 我认为还是大帅的赢面高, 咱们奉天的飞机, 坦克那些新兴武器可都是大帅一手ca办起来的, 总参谋长用兵的本事再强, 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 兵用得再好, 也无回天之力。” 作为一路跟着秦宇到现在的老部下。孙烈世对秦宇有着盲目的信任。

    “ 孙师长说得是。” 想到机群掠过时那种扑天盖地轰炸的场面, 还有演习时坦克群摧毁一切, 势不可挡的气势。简直非人力所能抵挡, 地面的战术运用得再好, 面对天上的机群, 就是铁人也挨不住那种强度的轰炸。 “大帅的办法,是一力降十会。”

    “是啊,一力降十会, 咱们现在的条件是越来越好了, 手榴弹, 重机枪, 大炮都是最新的俄式火炮, 比起日造的大炮还有以前北洋六镇淘汰下来的老德国货威力还要大, 现在还多了轰炸机。 这一路推过去, 就是以前的日军恐怕都扛不住, 不过日本做为一个老牌列强, 不知道装备上了这些家伙没有? 说真的, 你说要是什么时候对日本人也是一力降十会, 那种场面可就壮观了。” 孙烈臣开玩笑道。

    “哈哈,这一天会到来的, 以大帅的脾气, 在日本人手里受了委曲,以后不讨回来那才叫见鬼。” 左雨农笑道,“ 对日本人不说一力降十会, 只要武器差距不是太大, 也是能打上一打的。 把日本人赶出东北, 这可不仅是咱们东北人的愿望 , 所有国民都会为之欢心鼓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