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213章 忌惮

213章 忌惮

度的笑道。

    “当然有事, 贵国奉天代理将军秦宇,纵容士兵扰乱我鞍山火车站, 然后与我军发生交火, 杀死我方98名士兵,2名侨民。 如今我在奉天城的第29联队, 第2守备大队,以及在乡军人司令总部遭到奉军优势兵力的包围, 另外奉天在洮南的大队骑兵已经出现在我在公主岭, 铁岭一带的驻军附近。 另外秦宇发表声明称这件事完全是由我国引起, 毫无悔改之意, 帝国自明治维新以来,尚未蒙受如此大的屈辱, 如果是由皇帝陛下授意, 这将是直接挑起贵我双方战事的行为。 为了保障我国侨民的生命安全, 帝队也将不得不做出反应。”日置益语气平静,但威胁意于言表。

    “公使先生稍安勿躁, 如果确实如公使先生所说,我一定会处置秦宇, 在此之前,请给我几天的时间弄清楚一下奉天方面的情况如何?”袁世凯道。

    “皇帝陛下, 如今我驻奉天城有数千军人陷于奉军的重重包围, 数十门大炮陈集于我军营之外, 是否也需要数天的时间, 他们才会撤去? 帝人从未遭受如此屈辱,如果陛下不能马上给我国一个交待, 帝国大军将亲自前往奉天, 洗刷耻辱!”日置益语气逐渐强硬。

    “公使先生请给我一点时间, 我一定会让贵国满意的。” 在山东时, 袁世凯尚且对全局都有着充分的控制力, 此时奉天那边的局势,似乎有些超出预料。

    “我是想给陛下时间,但秦宇不给我国士兵时间,为了保障我国被围士兵以及侨民的安全, 我国只有自行行动了。” 日置益向袁世凯行了一礼,然后退去。

    袁世凯心里愤懑不已,要不是他称帝使得现在威信大降, 国内重新陷入内乱,一个日本公使哪里敢对他这般不敬。

    “来人,马上给奉天方面发报,让其撤掉对奉天城日军的包围, 告诉他,朝廷已经在和日本周旋, 不要再进一步刺激日本。”

    “是,陛下!”

    此时日本国内,一片白雪皑皑。举目尽是一片白色。在东京错落有置的楼层。

    “上原君, 奉天支那竟然敢公然包围帝国驻军, 已经是在挑战帝国的底线。 必须用实际行动告诉支那人,帝人的威严不容侵犯!” 大隈重信跪坐在榻榻米上。 给自己倒了杯茶, 屋内的暖气供应使得寒冷只能停留在屋外。

    “首相阁下,帝人确实不容亵渎, 但这件事也并非我所能决定, 三井, 大仓组等几个财团的人可并不赞成这个时候对支那动武。”日本参谋本部部长上原勇作摇头道,“ 这件事你还是去劝说一下山县院长吧。 另外这是奉天代理将军 秦宇新发出的公开电文。”

    “秦宇又说了什么?”大隈重信问道。 特高课的探子遍布整个东北以及沙俄, 参谋本部比他先一步得到消息没什么值得奇怪。

    “秦宇说奉天不会坐以待毙, 如果大连海面出现日本的运兵船, 将视为日本想要发动战争的信号。 立即发动对29联队等部的进攻。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秦宇是深谙此道。”上原勇作将电报放在桌子上推向大隈重信。

    “ 秦宇只有三万奉军,奉天的毛纺织, 皮具。 钢铁, 面粉,五金加工等工业已经初具规模, 若是帝国能占领这些地方, 所得的收益将远远大于付出。” 大隈重信语气亢奋地道。“ 进一步获得奉天的控制权, 将会成为未来帝国控制支那东北最坚固的基石。”

    “ 首相阁下, 我们都低估了秦宇, 根据可靠情报, 秦宇之前扩充的三万警察部队都只是幌子,后面奉天方面又招了数万新军。 在鞍山事件冲突爆发后, 奉天方面进行了紧急扩军, 这次奉军至少扩编了五个师, 加上奉天原来的部队, 攻打奉天,帝国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三万奉军, 而是接近十万。 而且奉天军中同时出现了大批制式的沙俄武器, 自从二十一条后, 支那人反对帝国的情绪到了最高峰,帝人一旦登陆大连,战争开启, 支那人也不会允许他们的中央无所作为。 这场冲突很可能会引发面两国的全面战争, 支那人在二十一条中积蓄的怨愤也很可能在这一次全部爆发出来。”上原勇作摇头道,“眼下的情况, 并不适合打一场大仗。 支那现在已经陷入内乱, 帝国能从中获取大量的利益, 如果现在入侵支那,导致支那人抱成团, 那对帝国来说, 得不偿失。”

    “帝国的尊严遭到支那人的践踏, 依上原君的意思, 难道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大隈重信组阁,实际上是元老会暗中ca控的结果, 大隈重信在位期间已经完成了元老的几个目的,同时也积蓄了相当一部分人对他的不满, 大隈重信自然不愿意被鸟尽弓藏, 就此淡出日本政界, 利用国内军人,民众激进的情绪,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华利益成了大隈重信保住首相位置的唯一途径, 这一点元老会的人自然也能看出来。

    “帝国的威严需要维持,不过这件事必须慎重对待, 不能轻言开战。” 上原勇作道,“一旦开战, 帝国现在在支那的既得利益将全面中断, 你应该清楚三井等财阀会有怎样的反应, 若是不能趁着欧洲列强大战的时机, 帝国欠下的债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清。”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本身资源极度欠缺,绝大部分资源都靠从海外运输到本土, 包括现在达到五十多万吨的钢铁产量, 铁矿石大部分是从朝鲜半岛, 以及汉冶萍等其他渠道获得。 若是民国断掉对其铁矿石供应,单是钢铁产量便要下降一大截。其他方面资源的断绝也将引发日本市场内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日本对民国商品输出在二十一条后也遭受到空前挫折, 即使大隈重信强占了胶州, 但经济上的失败,别人也会将这笔账算在他的头上。

    “ 上原君,话虽如此。 可是奉天工业已经初具规模, 以秦宇此人性格的强势, 待到奉天羽翼已丰,到时候铲除他的代价恐怕会让人难以承受。” 大隈重信道,“从帝国派往驻奉天领事和武官的观察, 都是这个看法。”

    “从小的方面看, 确实需要对奉天进行军事制裁, 但眼下民国反日情绪已经积蓄到顶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开战, 对于帝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单是南满铁路一地, 煤碳,铁矿,粮食, 棉花, 以及其他矿石都会大受影响。”上原勇作作为一个军人,自然也不想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太过软弱, 只是元老院那边的意思便是如此,那帮腐朽的老家伙一切以利益为重, 另外国内反对进一步刺激民国的军政官员也不是没有。

    “当然, 支那必须在这件事情上做出一定的妥协, 帝国可以对支那做出一定的惩罚,但又不能超出支那人的接受范围。”

    大隈重信重重地出了一口气,没有元老院及军方的支持,看来他是没办法继续在内阁呆下去了,得及早另做打算才是。

    没有同上原勇作在意见上达成一致,大隈重信也缺乏继续聊下去的兴趣, 说了几句客套话便告辞离去。

    看着大隈重信离开的背影, 上原勇作冷笑一声,一个即将失势的人上蹿下跳也改变不了早已经注定的结果, 大隈重信越是不甘,搞不好这次与民国的冲突责任也要落在他的头上, 当然,上原勇作没有跟大隈重信提醒的必要。 两人属于不同的派系,大隈重信的死活跟他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