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163章青储技术

163章青储技术

够的步枪。 秦宇当然不会说缴获了曰军几千杆枪, 否则以袁世凯的姓子,不说让他上交, 肯定会让陆军部那边调拨的物资打个折扣。

    “不下七千余杆步枪?” 徐世昌面色略微一惊,“ 若是贼寇起兵作返,这么一支队伍确实让人头疼。” 就算他是文官出身,也知道骑兵与步兵两者之间破坏力的悬殊。

    “这个秦宇,年纪轻轻, 能力还是有的, 就是心思多了些。” 站在袁世凯的位置,对这件事, 看法却有些不一样。

    “大总统是指秦宇和张锡銮的明争暗斗?”

    避过张锡銮直接发电报给中央, 虽然说秦宇师长的职位不比张锡銮逊色, 但多少有些与张锡銮争宠的意思在里面。 徐世昌做过两年的东三省总督, 在奉天还有些人脉, 对于奉天那边的形势也有所耳闻。

    “ 除了这还能有什么事, 张锡銮以前在奉天也是为官多年, 没想到还是压不住秦宇,换个毫无根基的人去, 只怕人还没到就要被秦宇架空了, 这么多省份,没有哪个是让人省心的主。” 袁世凯叹了口气。

    “秦宇此人本事确实非同一般, 就连我在燕京也经常听到他的名头, 北秦南张中周。 说的是民国最有钱的三个人, 这北秦可是排在第一号, 连给大总统管钱袋子的人都被比下去了。”

    “ 是啊, 洮南那个小地方被他打造成了塞外雄城, 那边的皮鞋, 军呢都卖到燕京来了, 还有本溪那边的钢铁厂, 除了产量比起汉厂那边略小之外, 后劲十足, 江山代有人才出, 秦宇的才能是我生平仅见。”袁世凯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道。

    徐世昌吃了一惊, 没想到袁世凯对于秦宇的评价竟然这般高, 像段祺瑞, 冯国璋那些能带兵打仗的人, 袁世凯即使看重,似乎也没有这般看重。

    “ 才能是有才能,不过脾气似乎太大了一些, 张金波这个老前辈现在可是被压得动弹不得,连自己的侄子被秦宇的人抓了都捞不出来。” 徐世昌给张锡銮抱了一句不平, 仅管张锡銮在这件事上保持沉默,没有吱声,不过在官场上,一点风吹草动的事传得太快了。

    “ 这件事上, 秦宇虽然过份了些,不过那个叫张凯的也是自找的,不学无术, 这种人对于民国实业的发展有害无益。” 对于实业的重视和远见,整个民国能比得过袁世凯的都不多。 至于后世的老蒋,在这方面比起老袁也差远了。

    从老袁到老蒋, 在民族重工业,军事工业上, 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 在袁世凯时期, 民国虽然落后, 军备也比不上列强,可整体上与曰本的差距还远没到抗战那种悬殊的水平。 此时一个曰本的老牌师团,对上北洋六镇,也绝不会到一个大队能打得过北洋军一个师的地步。

    秦宇在实业上的眼光以及布局的手段, 在袁世凯看来,整个民国,能比得上秦宇的只怕都寥寥无几。秦宇与沙俄之间的来往,袁世凯隐约也知道一些,不过眼下洮南,本溪初具规模的工业基础却是不争的事实。

    “既然大总统对秦宇这般看重,为何又有些忧心?” 徐世昌问道。

    “也不是个安分的主, 他要是安份些, 我也不用这样头疼了。 这个家伙和沙俄那边关系不简单, 手里部队那万把杆水连珠,是遮掩不住的。 他一个地方师长,要那么多军械和军队做什么?” 27师的装备之所以一拖再拖, 原因也正是在于此。

    徐世昌倒抽了口冷气, 他也是个比较务实的人,更加看重实力,“ 幸好秦宇当初和国民党也不怎么来往,否则还真是祸患无穷。”

    “要不是他在大是大非上还能把持得住, 有分寸, 我就是花些代价, 也要想办法换他给撤换了。” 袁世凯点头道, 能打击宗社党人, 能抗得住曰本在东北的渗透, 这便是奇功一件, 在袁世凯心里,秦宇威胁再大,跟曰本比起来,也不是一个等级的。收拾秦宇是体制之内的事,要容易得多。若是东北被曰本人彻底蚕食,再从虎口里拔牙,要耗费数倍的精力。

    “ 宗社党人的这件事,大总统看如何处理?” 徐世昌问道。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曰本人没找到我的头上来,就让秦宇去折腾好了。”袁世凯一拍额头, 秦宇能把影响限制在奉天之内当然是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