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军阀 > 第六百二十九章 挽救危局(一)

第六百二十九章 挽救危局(一)

新兴的电气产品电风扇、收音机这些产品也主要以美国市场为主。欧洲和曰`本里虽然也有一定的市场,但是也绝对无法消耗掉那么多的产能。

    除了这个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各国都是相继提高了贸易关税,制造贸易壁垒用以保护本国的工商业,美国如此,欧洲各国也都是如此,这种情况下就让中国的出口业更为艰难了。当然了中国自己也没闲着,已经是连续两次提高了进口关税用以保护国内的工商业。

    “欧洲那边的市场也不大,消化不了那么多的产品啊!”刘大均说着。

    但是陈敬云却是不同意他的说法,因为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把解决危机的希望放在欧洲那边的市场,他还是那个想法,那就是扩大内需。

    既然无法出口,那么就内部消化掉,前些年国家为了收集更多的外汇,一直都是致力于把生丝等产品用于出口,反而对国内消费的话会收取高额的税收。同样一个福乐电气生产的收音机,出口到美国后,哪怕加上了横跨太平洋的运费,哪怕是加上了关税,但是价格也远比国内的便宜,而生丝也同样如此。

    之所以国内卖的更贵,自然不是说这些产品质量会更好或者成本更高,而是因为国家对内销的这些以出口为主的产品征收了高额的税收,相当于人为的压制了国内对这些奢侈品的消费。

    不过这有个问题了,那就是国内受到这一次经济危机的波及,居民的收入普遍下降,连带着农民的现金收入也在下降,这种下降幅度虽然整体上不大,但是放大到全国范围的时候就影响巨大了,民众收入缩减,危机意识浓厚的民众们自然就会缩减开支,而这也就造成了内需下降。在国内需求本来就已经逐步降低的时候,还把原本用于出口的产品转化到国内消化,这自然也就更难了

    不管如何,陈敬云从始至终都是抱定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出口市场既然不行,那就扩大内需。

    现在的问题是,要怎么扩大内需!

    “和美国那边比起来,我们的工业产量是很小的,而我国的人口要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国际爱。但是现在我国的人口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工业优势,但是哪怕我们拉高一小部分,也足以消化掉我国的工业产能了!”陈敬云见其他人都不提意见,就只好自己说了。

    “要扩大国内的消费水平,一方面是需要提高国民对经济发展的信任,平缓他们的危机意识,尽量让他们把收入消费掉,而不是存起来!”民众把大部分收入存起来实际上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是很不利的,这也是为什么不但企业想尽了办法要从民众口袋里掏钱,就算是国家也是想尽了办法让民众把钱花出去。

    对于整个经济体系而言,钱只有流通了才是钱,存起来藏起来不过是一堆废纸而已。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提高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解决失业人群的就业问题!”陈敬云如此说着的时候,已经是站了起来。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单单是给企业一些政策上的扶持甚至大量的贷款资金都是不可行的,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政斧出面直接投资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拉动钢铁、水泥、化工等一些基础行业的发展,再一次为基点影响其他产业,达到拉动整个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听到陈敬云这么说旁边的财政部总长马寅初就是脸色一变,身为财政部总长,别人或许不清楚陈敬云口中的这个大规模投资基础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但是他仅仅是心理略微一猜测就是能够大概的估算出来。

    没有十几亿元砸下去,根本就不可能有效的提高全国民众的收入水平,而不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自然也就谈不上提高内需了。

    而这笔钱要怎么来?不但马寅初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旁边政务院院长庄楠同样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直接从政斧财政收入里拿出来是绝对不现实了,1928年底做出的1929年财政预算里虽然预测1929年的中央政斧财政收入会突破四十亿的关口,但是经济危机席卷中国之后,政斧的财政收入也是应声而跌,不但没能突破四十亿的大关,甚至连1928年的水平都很难维持了,只有三十六亿而已。

    几乎只是一年里,就让中国从每年高达百分之十五以上的高速度增长完全停止,这种情况下1930年的财政收入预算也是不敢再提四十亿了,而是只有三十八亿元,哪怕是这个数字按照现今的经济状况来看也是虚高的。

    而基础设施里需要高达十几亿元的投入,单单靠财政收入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