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军阀 > 第六百零九章 农民问题和化肥

第六百零九章 农民问题和化肥

国的人口数量虽然增加了不少,但是相对应的耕田总量却是没有增加太多,而更重要的是粮食的单产量没有增加。去年民政部统计的南方水稻亩产量才三百九十斤,而小麦更是一百六十斤都不到,这个粮食的单位产量是远不如南洋地区的地区的粮食产量的。那么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办法很简单,一个是是改良粮种,二个就是扩大化肥的应用!”

    陈敬云对着这些军政要员以及对于商界人士说农民问题可不是随便说的,农民问题可不是单单农民自身的问题,这是一个全国姓的大问题,和军政两届以及工商界都有着巨大的关系,比如陈敬云说的这个化肥就和工商界关系密切。

    “改良粮种我们现在已经在做,国家农林部下属的研究部门已经在海南等南方省份进行了水稻粮种的改良研究,但是这个研究虽然已经开始,却是需要时间来积累,也许是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出成果,而在这之前,我们要提高粮食产量需要靠什么呢?”

    说到这里陈敬云才算是说到了今天的重点上:“那就是化肥!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是有着巨大而明显的效果的,这些年大规模应用化肥的地区里粮食产量明显要高于其他地区!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中国有着十几亿亩耕地,如果都能够用上化肥的话就足以解决我们粮食不足的问题,粮食足够了那么农民土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了让国内企业对化肥进行投资,政斧那边已经准备做好了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措施,不但给予税收上的优惠,而且政斧方面还可以帮组向农家推销!”

    让广大的资本家们投资化肥厂等相关企业,这才是陈敬云今天演讲的最主要目的,要不然他对着一群军政要员以及企业家们谁什么农民问题啊,他们又不关心。现在他要说的是:政斧是重视农民问题的,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政斧是可以给予化肥等相关企业一切便利的。

    中国的化肥产业早在统一之前就已经在做,但是发展规模一直不快,主要是前些年政斧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国防企业上,对于化肥产业虽然有着优惠,但是投入的并不多,而其他的民营资本大多都是投在在来钱快的纺织业等轻工业上,化肥产业涉及到化工难度不小,而且当时国内的农民还没有形成使用化肥的观念,要让农民接受使用化肥还真是个不容易的事情。

    这一来二往也就拖了下来,如此国内的其他工业大多已经上了体系,国内外的环境也是较好,所以陈敬云也就有了时间精力来关注农民问题,来关注这个化肥产业了。

    对于陈敬云来说,要表达他对农民问题和化肥产业的关注,最简单的就是直接发表演讲了,依照他现今的影响力,说出去的话其他人就无法无视,足以让国内的那些企业家们看到化肥产业里的利润了。

    而陈敬云的演讲刚结束,南京那边的政斧就是很配合的出台了鼓励农业发展的相关条例,而其中最为轰动的就是:政斧将对对使用化肥的农民家庭给予一定的补贴。

    这个摆明了就是政斧拿出钱来让农民使用化肥了,虽然这个钱也不是政斧自己拿出来,而是政斧从化肥企业身上收取的税收,而化肥公司的钱又是从农民身上赚来的,说到底还是农民自己再出钱。但是这一层关系一般人还真搞不懂,总之这看起来就像是政斧直接发钱让农民使用化肥了。

    政斧破天荒的举动所带来的是什么?那就是海量的化肥市场,几乎是陈敬云刚离开上海,上海的资本市场里就已经筹集了大量的资本准备投资化肥行业了,就连华夏银行和东南银行这些大银行财团也是看到了整个中国化肥产业的广阔钱景,打算投入巨资涉足这一产业。

    中国农业大规模使用化肥还得从今年开始算起。

    留下了这一轰动后,陈敬云的专列再一次启程,绕了一圈后回到了南京,不过这一次他的专列并没有停留,而是沿着去年才完工的南京长江大桥继续北上滁州,南京长江大桥乃是由交通部直接投入重资修建的,为的就是连接津浦铁路和长江三角铁路网,这座大桥由美国著名设计师格立德设计,乃是双层公路铁路双用桥,下层通行火车,上层为公路。于1919年开始动工,花了足足四年时间才在1923年年底竣工,乃是中国第一座跨长江大桥,并且一建成后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就连在建当中的武汉长江大桥也是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那么长。

    跨过了南京长江大桥后,陈敬云的专列持续北上,随后在滁州停留,之所以在滁州停留,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有着滁州飞机公司,而滁州飞机公司也是中国f1和f2战斗机以及b4轰炸机的设计制造商,中国虽然还有另外三四家飞机设计制造公司,但是这家从福州飞机制造厂转化而来的滁州飞机公司无疑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飞机设计制造商。路过滁州陈敬云怎么能不来这里看一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