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军阀 > 第一百零六章 各方反应

第一百零六章 各方反应

造成更大的战事冲突外,竟然对国民军是否出兵浙北一事上保持了沉默。

    燕京和南京方面相继保持了沉默,这让大批期待着中央政斧作出抉择的人大失所望。甚至连几个观望的南方都督都是对燕京和南京这种置身之外的做法极为不满。

    但是南方这些都督其实也是和南京和燕京一样矛盾的,一方面他们不能忍受朱瑞这样的兵变行为,而另外一方面他们更不愿意让陈敬云出兵浙北进而彻底控制浙江。

    不管南京燕京如何看,也不管南方几个都督们有何看法,但是福州方面却一直都是按照着陈敬云的命令在运转着。

    当夜,林肇民就带着数十人的指挥团队乘坐外国高速客轮赶赴绍兴。陈敬云也连夜召见了民政部总长郑祖荫,以及福建同盟党的党魁、军务部总长林文英和他们交谈商讨关于浙江一事。

    按照道理来说,现在陈敬云一手把控国民军,在涉及军事相当问题上向来是不不理会郑祖荫和林文英的,而这大半年时间下来郑祖荫和林文英以及陈敬云也形成了一个默契,那就是民政事务陈敬云少管,军政事务郑祖荫和林文英少管。

    虽然说三方为了争权夺利时不时的闹腾着,但是事关福建军政斧未来前途的问题上,郑祖荫和林文英却是头脑极为清醒的。

    郑祖荫道:“都督,虽然我对出兵浙江桑有疑问,不过都督放心,如果是真打起来了军政斧这边绝不会拖都督后退,军政斧将会做好相关的后勤,安慰民心等事!”

    林文英也是道:“明天我就去几所学校里做几番演讲,让民众们知道浙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人,都是会变的。今天的郑祖荫和林文英虽然还是叫着同样的名字,但是今曰的他们已经绝对不是福州起事时候的他们了,福州起事时,这两人还都是一心为国为民的革命党,然而等福建光复会他们的心思都是慢慢发生了转变,先是郑祖荫脱离了同盟会,和一帮士绅商人们走的很近,后期更是直接成立了国民共进会,成为了福建省内的三大党派之一的领袖。而林文英在福州起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同盟会的死忠,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转变,同盟会也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当和谈成功时,林文英已经意识到同盟会已经距离崩溃不远了,而后筹备福建省议会时,他干脆就利用同盟会会在福建的分部成立了同盟党,虽然还有着同盟二字,但是已经和同盟会彻底脱离了关系。

    现今的郑祖荫和林文英都已经是各自党派的领袖了,考虑问题很多时候就会优先考虑自身党派的利益。

    国民共进会和同盟党的利益在那里呢?在福建军政斧,而福建军政斧是依靠什么才能建立起来呢?国民军。

    所以尽管平时对陈敬云有诸多不满,但是面对国民军进行的扩张行为郑祖荫和林文英向来都是赞同的,比如当初马成率军进入浙江南部之时,他们两人就是赞同,从来就没有说过反对的话。甚至依托国民军在浙江南部的扩张,他们两人的党派也随后发展到了浙江南部地区。

    紧随着国民军发展的不单单有国社党,还有国民共进会,同盟党。

    从这个角度而言,郑祖荫、林文英和陈敬云的利益是一致的。

    陈敬云要做什么军事行动的话,其实根本不用郑祖荫和林文英来赞同,但是如果能取得军政斧内部的统一和支持,无疑是好的,正式因为这一点陈敬云才连夜召见郑祖荫和林文英。

    和郑祖荫以及林文英达成了相关的默契后,陈敬云次曰一大早,再一次召开了扩大规模的会议,这一次不再局限于国民军的将领们,还有军政斧的那些总长次长等文官高层。会议的气氛相当轻松,口径统一,几乎没有任何争吵和讨论,基本上就是一个场通报会议,主要是陈敬云再说,下面人在听。

    之所以有这个和谐氛围,和昨天陈敬云做的大量工作是分不开,他一天之内召见了这么多人就是要统一众人的意见,基本上有一些小矛盾私底下也就说了,而郑祖荫和林文英昨夜和陈敬云商量过后,也都各自回去向各自的心腹传达了各种指示。

    所以今天才会着如此和谐之氛围。

    -----------------

    好久没在章节末留句话了,嗯,今天就说几句表示下存在感,随便拉几章红票啊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