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海上长城 > 453 菲律宾战役之磨合

453 菲律宾战役之磨合

点拨几下,盟军参谋们就能总结一套经验教训。

    位置不同,李广考虑的问题也不仅限于当前战斗,他最重要的工作是策划未来的菲律宾战役。

    尼米兹打完塞班岛战役,已经是十月中旬,以美国的工业能力,太平洋舰队恢复战斗力最多只需要半年。麦克阿瑟投入如此巨大的本钱,要想抢先一步。必须在尼米兹恢复战斗力之前,发动菲律宾战役。按照麦克阿瑟的设想,发动战役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是在尼米兹为时六个月的修养阶段,他拿下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奠定胜局。这样一来,就需要留给陆军至少两个月时间(麦克阿瑟开始狂妄,他准备登陆之后,两个月拿下马尼拉)。

    换而言之,麦克阿瑟要在四四年二月十五日左右登陆菲律宾。故此,留给李广的时间实在不算充裕,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组织一场如此规模的战役,难度多多。

    不过,李广很快就发现,过惯了穷日子的他,思维并不适合于美军。海唐军一贯是有什么条件,就利用现有条件作战的。可是,在美军里,是需要什么就补充什么。战争预算宽裕的一塌糊涂,李广只能羡慕嫉妒恨。

    一项项命令下达,美军后勤部门迅速的回复所需时间,丝毫没有为资金困乏所扰的迹象。而这种状态,在麦克阿瑟看来竟然是美国政府对陆军方面作战物资倾斜不够。

    其中也有令李广不满的,比如海军舰载机。以麦克阿瑟之能搞不到,美军后勤也只能是向上级打报告,能不能得到,希望渺茫。

    在这样物资充裕的条件下,李广本以为辛苦的备战工作,竟然轻松无比。他甚至有时间关心一下战斗之外的一些杂事。

    在盟军舰队中,有一群比较特别的人员。这是李广以寻找缺陷,记录战场为名安排的一群摄影师。

    李广自从发现海唐出品的几部电影,令人不忍猝视,就萌发了一个念头。这个年代,因为观念原因或者经济原因,有关战场场面的音像记录不多。美军在这个方面稍微好一些,而日本干脆没有这种意识。整个二战,日本方面在海战影像记录方面几乎是空白,只有寥寥几张照片,几段短短的镜头片段。

    拍电影能赚钱,拍摄战场记录片也能赚钱的,而且会更加赚钱。无论多么逼真的电影场面,永远比不上真实战场上的震撼。

    而且,这种镜头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可以剪辑出来作为电影镜头使用,更重要的是这是真实的战场,真实的历史,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菲律宾战役,想想都让人觉得激动。这样的战役规模,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不会超过十次。如此重要的战役,战场记录毫无疑问非常重要。因此,李广抽调了海唐几乎全部的青年记者,制片厂的摄影师,甚至导演编剧,足足四百余人全力参与到了这场大战的拍摄中。

    后来,以菲律宾战役为背景,一部名为《大英雄》的战争纪录片在美国上映。主体自然是吹捧麦克阿瑟,吹捧美军。当然也不会忘记宣传海唐军,这是肯定的。

    要说吹嘘,苏联人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从苏联来海唐国的艺术家们,对于塑造伟人形象实在是太有心得体会了。无论是场面,还是旁白,无论是音乐还是镜头特写,简直是完美的令人哦呕。

    苏联艺术家们把塑造斯大林的那一套移花接木,用来吹嘘麦克阿瑟,即便是在一部记录片中,其手法也令人叹为观止。

    神奇的是,美国人照样喜欢看。麦克阿瑟自然更加开心,而海唐仅仅因为这一部影片纯收益超过五千万美金。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数以吨计的胶片,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更是创造了极为夸张的利润。